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84)
2023(9379)
2022(8362)
2021(8163)
2020(6651)
2019(15602)
2018(15479)
2017(29963)
2016(16461)
2015(18692)
2014(18737)
2013(18540)
2012(16947)
2011(14961)
2010(14926)
2009(13125)
2008(12519)
2007(10502)
2006(8991)
2005(7662)
作者
(45806)
(37745)
(37472)
(35898)
(23977)
(18118)
(17065)
(15105)
(14324)
(13387)
(13075)
(12472)
(11829)
(11734)
(11618)
(11488)
(11418)
(11269)
(10703)
(10536)
(9434)
(9185)
(9004)
(8605)
(8514)
(8419)
(8334)
(8300)
(7522)
(7488)
学科
(60762)
经济(60692)
管理(45922)
(41787)
(35289)
企业(35289)
方法(30244)
数学(26258)
数学方法(25918)
(21338)
中国(16555)
(16279)
(14172)
地方(13625)
业经(13356)
理论(12320)
财政(10892)
(10815)
(10735)
农业(10568)
教育(10492)
(10084)
贸易(10079)
技术(9903)
环境(9829)
(9764)
(9345)
财务(9288)
财务管理(9269)
(9203)
机构
大学(226781)
学院(224822)
管理(92228)
(83815)
经济(81843)
理学(81048)
理学院(80162)
管理学(78782)
管理学院(78386)
研究(72031)
中国(50774)
(48041)
科学(46381)
(41468)
(35664)
业大(33658)
(32838)
研究所(32692)
中心(31997)
(31661)
财经(31659)
师范(31420)
(30787)
北京(30389)
(28833)
(26180)
(25692)
农业(25681)
师范大学(25676)
技术(24575)
基金
项目(160363)
科学(125212)
研究(119724)
基金(114819)
(99061)
国家(98214)
科学基金(84548)
社会(72821)
社会科(68818)
社会科学(68799)
(62912)
基金项目(61929)
教育(55851)
自然(55306)
自然科(53981)
自然科学(53970)
自然科学基金(52974)
(52941)
编号(50320)
资助(46998)
成果(40817)
重点(35315)
(35150)
课题(34369)
(33301)
(33242)
项目编号(31203)
创新(30842)
科研(30534)
大学(30375)
期刊
(88327)
经济(88327)
研究(67591)
中国(40662)
学报(35238)
管理(32179)
科学(32110)
教育(31686)
(31370)
(29186)
大学(26691)
学学(24791)
农业(21105)
技术(20458)
财经(14905)
(14713)
金融(14713)
业经(14281)
经济研究(14046)
图书(13603)
(12502)
理论(11922)
问题(11473)
科技(11409)
实践(11229)
(11229)
情报(10421)
技术经济(10312)
(10211)
现代(10051)
共检索到3154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刘凝  周磊  吴丹  
一、研究背景分析新时代新课标新教材敦促基础教育界重新审视育人方式,要求教师努力实现高效教学,实现与传统教学平稳衔接。历史教育从古至今都肩负着思想教化的功能,唐代史学家刘知几提出“史之为用,其利甚博,乃生人之要务,为国家之要道”。历史学科在回答“培养什么人”方面具有其他学科难以替代的作用。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刘金焕  
良好教学效果的取得不仅看教师所授内容是否全面、深入,更依赖于教师对整个教学过程的把握。其中,教学导入语设计就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成功的导入可以马上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起他们的兴趣,如乐章的序曲,使学生一开始便受到强烈的感染,从而为整堂课的成功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精心设计初中历史教学的导语是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安海山  
<正>教育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建设的意见》提出要“构建大思政课体系”,要求“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研究制定中小学学科德育指南,充分发挥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课主阵地作用,深入挖掘语文、历史和其他学科蕴含的思政资源,强化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的德育功能,准确把握各门学科育人目标,将课程思政有机融入各类课程教学,深入实施跨学科综合育人”。《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也明确规定,学业水平考试的命题原则之一为“坚持立德树人,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确保教育正确方向”。
关键词: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曹雪  
历史是发生在过去的事情。要想更为全面地认识历史,从精简的历史教材中获取所想探索的历史全貌,就需要尽可能地还原其真实性。赵亚夫曾有言:"就历史研究而言,是要在史料堆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就历史教学而言,就是要创立一个个的历史情境;就教育心理学而言,也有创设历史情境的需要。"历史教学要避免落入俗套,应让学生在课堂中强化对历史的向往与增加对历史的深度了解。而教师通过创设一个个相对真实而有历史意味的情境,让学生走进深度历史学习当中,可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吴邦红  
乡土历史是中国历史的细胞,也是中国历史的缩影,带有浓厚的地方文化色彩和乡土情味。在枯燥的历史教学中渗透乡土历史,有利于增加学生的亲切感、认同感,不但能够让学生了解到家乡的历史文化,而且可以缩短教材知识与现实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历史教学质量的提高。利用乡土历史进行教学,有利于拓展课程资源、巩固课程知识、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直观感受、培养学生历史学习能力,还有利于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冯中星  
云南省2015年发布的中考方案,把历史、思想品德、地理、生物和信息技术5个学科设为成绩达60分以上,每个学科按10分计入高中录取总分,低于60分者按实得分的10%计入高中录取总分。这项改革实施一年来,对于所有学生来说,备考的确轻松了不少,但是却给这些学科的教学带来了一些影响。下面以历史学科为例,谈谈初中历史中考改革后的教学问题与对策。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赵亚夫  
一个国家不重视历史教育,受损害的是他的后代。历史课程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在它所体现的文化特质——能够赋予这个国家的公民怎样一种文化气质和国家竞争优势。围绕如此的认识,新历史课程当足备其公民教育理念,使自身的经验性知识更有助于造就有个性的公民。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任世江  
本文以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宗旨,从21世纪的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出发,对新颁初中和高中的课程标准(实验稿)进行了反思性的探讨,涉及课程体系与学科体系的关系、课程标准在实践中的权威性与可操作性的关系、课程目标中一般目标与核心目标的关系和学习评价中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提出了中学历史课程必须有史学特征,才有在基础教育中存在的价值;课程标准必须有可操作性,才可能有真正的在实践意义上的权威性;中学历史教学目标必须有核心目标,才能对学生的发展起到应有的作用;学习评价必须充分考虑现实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才能使改革有效、可信地开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徐飞跃  
高校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历史使命,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表现,探索与实施课程思政改革行动策略是实现高校"三全"育人目标的重要保障。要以课程思政"六进"行动策略为视角,探索新时代高校"三全"育人目标的实现路径,提出思政教育"进教师心、进教学文、进课堂教、进课改评、进育人境、进学生行"的"六进"行动策略,构建了一套涵盖整个课程教学过程的实践路径,旨在为高校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供实践路径研究参考,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重大。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刘琪  
在2005年日本初中历史教科书的选用战中,美化侵略战争的编撰会教科书虽时隔四年又遭失败,但歪曲历史的新史观仍得到广泛传播。教科书的选用制度面临考验。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吴满意  
为深入贯彻《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相关文件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特别推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研究”专栏,旨在为思政课程理论与实践提供支撑,为课程思政教学创新与应用搭建交流平台。本期聚焦课程思政教学创新与实践。《课堂教学视域下课程思政理论与实践的探索——以创新管理课程为例》归纳了创新管理课程创新实践。创新不仅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需要,不断拓展对客观世界及其自身认知与行为的过程和结果,也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和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推进创新、管理创新,是作为党之大计、国之大计重要内容的高等教育活动不可或缺的。充分挖掘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深刻认识“课程思政”的时代价值,有助于我们提升立德树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赵亚夫  
高中历史课程改革,不仅打破了历史学科体系,而且未能顾及学科整体性的一般要求。模块的形式是新的,但此形式于学习视野、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也未能较好的体现学科应有的现代意义。为什么如此切割历史学习内容;历史教学的活力究竟在哪里;历史课程改革的基本方向是什么等,需要历史教学工作者做进一步的思考。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沈晓敏  
我国对日本历史教育的研究,不应局限于日本教科书中有关近现代日本侵华历史的记述,而应该拓展研究的外延和深化研究的内涵,更全面、客观地了解整个历史教育的目标和内容,不仅从政治角度还要从教育学的角度进行研究。本文以现行日本初中社会科教学大纲为线索,通过与中国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的比较,展现日本当局在历史教学的目标、内容结构以及有关自古以来中日关系方面所作的规定,揭示中日两国在处理共同历史问题时存在的异同,以及在教学目标和内容结构上的差异。为国内学者更全面地认识和研究日本历史教育,促进中日两国历史教育学者的交流提供线索。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何成刚  
20世纪20年代初,由全国教育联合会组织编制的初中及高中历史课程纲要,都强调了这样一个鲜明的观点:关注现实社会问题、重视学生学习兴趣与成长需要,这是清末民初学校历史课程方案所没有的,从而成为日后中学历史课程纲要研制的一贯指导思想。遗憾的是,由于初中历史课程纲要过于强调"世界主义",脱离国情,从而引发学界的批评。从实践和国情来看,中学历史课程纲要的"民间色彩"、战乱纷仍、薄弱的师资力量等都导致课程实施的不理想。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李稚勇  
20世纪50、60年代,英国学校的历史科出现了"危机"。面对困境,英国的历史教育界人士进行了积极的改革,从变革教学方式入手,进而改革历史课程,乃至探究历史教学之本质。坚持改革数十年,赢得了学生的欢迎和社会的赞同,彻底摆脱了危机,历史课遂成为‘国家课程,值得称道。90年代,英国连续出台了三个历史科国家课程标准,强化了历史课的地位。而历史科国家课程标准中的内容体系诸特点以及历史学业评价理念之发展,对我国的中学历史课程内容体系的构建与历史学业评价亦具有借鉴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