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527)
2023(16290)
2022(13487)
2021(12684)
2020(10740)
2019(24463)
2018(24157)
2017(45659)
2016(24437)
2015(27118)
2014(26553)
2013(26524)
2012(24201)
2011(21640)
2010(21776)
2009(20069)
2008(20172)
2007(17826)
2006(15458)
2005(14297)
作者
(68151)
(57312)
(56804)
(53819)
(36396)
(27211)
(25621)
(22197)
(21473)
(20543)
(19513)
(19216)
(18258)
(18152)
(17675)
(17539)
(17036)
(16494)
(16450)
(16324)
(14144)
(13872)
(13682)
(13104)
(12719)
(12718)
(12619)
(12427)
(11410)
(11342)
学科
(108311)
经济(108209)
(97439)
(88459)
企业(88459)
管理(85446)
方法(49278)
数学(40155)
数学方法(39648)
(32382)
业经(32081)
(30766)
中国(28823)
技术(24878)
(23083)
财务(23034)
财务管理(23009)
农业(22043)
(21878)
企业财务(21859)
(20432)
贸易(20416)
(19901)
理论(19008)
地方(18750)
(18168)
(17708)
(17427)
(17416)
(16640)
机构
学院(346167)
大学(343411)
(150499)
经济(147849)
管理(139877)
理学(120123)
理学院(118871)
管理学(117025)
管理学院(116353)
研究(114652)
中国(91566)
(75029)
(68588)
科学(67550)
(56964)
(55057)
财经(54485)
中心(52401)
研究所(51479)
(51236)
(49760)
业大(48715)
北京(48067)
经济学(45943)
农业(43174)
(41650)
经济学院(41451)
师范(41253)
(41245)
(40776)
基金
项目(229858)
科学(184450)
基金(170274)
研究(168913)
(148202)
国家(146961)
科学基金(128350)
社会(110503)
社会科(105080)
社会科学(105057)
基金项目(89294)
(88493)
自然(82627)
自然科(80815)
自然科学(80800)
自然科学基金(79467)
教育(76733)
(74266)
资助(69671)
编号(66306)
(52988)
成果(52370)
(51438)
重点(51254)
(49341)
创新(48765)
国家社会(46816)
(45546)
课题(45405)
教育部(44715)
期刊
(164867)
经济(164867)
研究(103147)
中国(70856)
管理(58311)
(56632)
(50023)
科学(49333)
学报(48515)
大学(37982)
学学(35688)
农业(34781)
教育(34617)
技术(34501)
(32381)
金融(32381)
财经(27534)
经济研究(27509)
业经(26852)
(23914)
(22824)
问题(21553)
技术经济(21115)
(18971)
世界(17823)
科技(17404)
统计(17282)
现代(16848)
(16844)
国际(16726)
共检索到5241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贾镜渝  赵忠秀  
文章就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后如何进行有效地知识转移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具体案例建立了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知识转移过程的理论分析框架。主要结论为:首先,企业资源优势互补是创造性资产寻求型跨国并购成功的前提。其次,正向知识转移与逆向知识转移地相互结合是提升动态技术能力的关键。最后,对于想要通过跨国并购提升技术能力的中国企业,一定要尤其重视逆向知识转移。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蒋瑜洁  
本文通过对中国吉利集团跨国并购瑞典沃尔沃汽车后整合过程的案例研究,揭示出中国企业在并购全球领先企业时的一种有效整合方式:并购双方应维持企业文化、运营模式、企业内部管理系统的独立性,以保护被并购全球领先企业的品牌价值,降低文化冲突,减少企业间调和成本;并积极地融合技术创新能力、促进全球规模化生产以及基础资源共享,追求整合的协同效应,增强核心竞争力。本文提出,并购交易完成后迅速、简洁、明确的战略定位及组织间交流机制的确立是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整合成功的关键影响因素之一。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蒋瑜洁  
本文通过对中国吉利集团跨国并购瑞典沃尔沃汽车后整合过程的案例研究,揭示出中国企业在并购全球领先企业时的一种有效整合方式:并购双方应维持企业文化、运营模式、企业内部管理系统的独立性,以保护被并购全球领先企业的品牌价值,降低文化冲突,减少企业间调和成本;并积极地融合技术创新能力、促进全球规模化生产以及基础资源共享,追求整合的协同效应,增强核心竞争力。本文提出,并购交易完成后迅速、简洁、明确的战略定位及组织间交流机制的确立是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整合成功的关键影响因素之一。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王辉  徐波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的迅猛发展,全球技术寻求型的跨国并购行为表现活跃。近几年来中国企业在跨国并购中具有明显技术寻求倾向的案例越来越多,从技术和产业两个维度进行分析,可以将这些跨国并购行为归纳为4种模式:强化模式、整合模式、突破模式和渐进模式。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君  
以2014年联想收购摩托罗拉为例,综合运用事件研究法和财务指标法考察中国企业开展创造性资产寻求跨国并购的财富效应和经营绩效。通过分析联想收购摩托罗拉获得的创造性资产,从市场绩效和财务绩效方面进行评估发现,收购未能为联想带来理想的市场绩效,公众对其未来的经营状况预期并不乐观;从主要财务指标来看,收购也没有显著改善联想的经营状况;联想能否从本次并购中获得长期的绩效提升,仍取决于其如何进一步整合并购所获得的创造性资产。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强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已经成为"走出去"的一种重要方式并引起理论界广泛关注。基于中国企业的实践,从战略资产寻求的视角进行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动因和特征分析,认为跨国并购是中国企业快速整体获取战略资产从而增强企业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同时,中国企业战略资产寻求型跨国并购具有"弱势并购"的基本特征。中国企业实施战略资产寻求型跨国并购必须关注交易对象的选择、交易过程的管理以及交易后的整合三个关键环节。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天桥  崔新健  
经济全球化促进着企业经营活动的国际化,企业跨国经营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知识转移的过程;能否实现知识的有效转移与整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跨国经营的成败。本文从中国企业角度入手,探讨了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知识转移的路径、过程及关键环节的相关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知识转移环节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英  
近几年来,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日益呈现出新的趋势:对外直接投资以获取发达国家的技术开发人才,机构及相关知识要素为目的,即进行知识获取型跨国经营。这种现象丰富了传统的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理论。本文阐明了知识获取型跨国经营对提高中国企业的技术能力的重要意义,分析了中国企业进行这种类型的投资所具备的竞争优势,并讨论了其关键性成功因素。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继勇  
按照约翰·邓宁的观点,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均GDP超过2000美元时,这个国家或地区就产生了对外投资的驱动力。2006年我国人均GDP超过了2000美元,有些发达地区更是超过了4000美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梅  吴松  
本文以2007年雅戈尔收购美国新马集团为例,运用事件研究法和财务指标法考察了中国企业基于创造性资产寻求的跨国并购的财富效应和经营绩效。研究表明,此次跨国并购未能为雅戈尔股东带来财富效应。财务绩效方面,此次跨国并购短期内提升了雅戈尔服装业务的绩效,但是,其整体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和发展能力等指标却不容乐观。雅戈尔通过收购获得了新马集团的国际分销渠道、设计能力和国际管理能力三项创造性资产,但是如何利用这些创造性资产为公司创造长期价值还有待进一步的并购整合。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喻春娇  庄笑语  
基于创新价值链理论的基本思想,以2015—2020年间出于技术资源寻求型动机实施跨国并购的中国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分别计算出企业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两个阶段的综合创新效率;进一步构造计量模型并引入企业吸收能力和政府补贴两个指标作为调节变量检验技术资源寻求型跨国并购对中国企业的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技术资源寻求型跨国并购在中国企业创新活动两阶段中均有利于企业创新效率提高;(2)在技术资源寻求型跨国并购数量最多的两大行业中,跨国并购显著促进了计算机、通信和电子设备制造业企业创新效率提高,但对专用设备制造业企业创新效率无促进作用;(3)企业吸收能力有利于增强跨国并购对企业成果转化效率的促进作用,形成“能力强—转化快”的良性循环;(4)政府补贴能增强跨国并购对企业技术研发效率的促进作用,在成果转化阶段中却未呈现调节作用。研究结论为中国企业如何通过实施技术资源寻求型跨国并购来提高创新效率提供。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贾镜渝  赵忠秀  
寻求创造性资产是中国企业对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动机之一,也是提升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培养全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然而,许多失败的海外投资案例表明,中国企业并未如预期那样通过海外投资提升创新能力,其重要原因之一是缺乏有效的知识转移。因此,本文以动态视角建立了中国企业跨国知识转移过程的整体框架,希望对企业跨国知识转移过程的管理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良成  陈明凤  
跨国并购的成功主要在于并购整合过程,而针对新兴市场参与跨国并购整合的研究还极缺乏。本文以上海汽车集团并购罗孚的知识产权和技术平台核心技术以及Ricardo 2010研发中心为案例,分析了其并购整合所采取的区域制组织结构及其产品策略。通过并购整合,上汽有效吸收和消化了罗孚的技术,实现了本土汽车自主品牌的跨越式发展。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周世民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迅速发展,在目益激烈的竞争中,以创新为基础的技术优势成为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决定因素。为保持并提高竞争优势,跨国公司纷纷通过建立技术战略联盟、参股、控股、并购等方式整合各国的技术资源,利用价值链的国际专业化来实现技术的静态和动态协同效应。随着内外部条件的成熟和对以往技术引进效果的反思,一些中国企业也开始尝试这条新的途径:通过并购国外企业来获得自主创新所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赵奇伟  
中国企业应该如何实施国际化投资战略?按照传统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成长中的中国企业必须利用自身的优势,顺着全球产业传递的链条向下在其他发展中国家实施直接投资,才能获取更好的利润回报,但顺向投资的一个重大隐患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