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99)
- 2023(8845)
- 2022(6991)
- 2021(6445)
- 2020(5146)
- 2019(11771)
- 2018(11590)
- 2017(21447)
- 2016(11115)
- 2015(11862)
- 2014(11710)
- 2013(11536)
- 2012(10422)
- 2011(9181)
- 2010(9316)
- 2009(8379)
- 2008(8065)
- 2007(7275)
- 2006(6170)
- 2005(5488)
- 学科
- 济(40980)
- 经济(40938)
- 业(39693)
- 管理(36462)
- 企(33099)
- 企业(33099)
- 方法(16963)
- 技术(16172)
- 数学(14281)
- 财(14259)
- 数学方法(14128)
- 农(13459)
- 中国(12802)
- 业经(12035)
- 技术管理(12032)
- 农业(10062)
- 收入(8796)
- 制(8535)
- 地方(8281)
- 理论(8221)
- 银(7772)
- 银行(7754)
- 学(7697)
- 行(7449)
- 融(7354)
- 金融(7353)
- 贸(7007)
- 贸易(6997)
- 易(6833)
- 务(6638)
- 机构
- 学院(154057)
- 大学(151852)
- 济(63975)
- 经济(62714)
- 管理(61130)
- 理学(53311)
- 理学院(52750)
- 管理学(51985)
- 管理学院(51689)
- 研究(49392)
- 中国(36343)
- 京(30557)
- 财(29671)
- 科学(29604)
- 所(23772)
- 财经(23599)
- 江(23103)
- 农(22984)
- 中心(22496)
- 研究所(21711)
- 经(21584)
- 业大(21483)
- 经济学(20299)
- 范(19209)
- 师范(18972)
- 北京(18751)
- 州(18371)
- 经济学院(18311)
- 院(18246)
- 农业(17849)
- 基金
- 项目(107823)
- 科学(86926)
- 研究(79936)
- 基金(78443)
- 家(68889)
- 国家(68304)
- 科学基金(59687)
- 社会(52524)
- 社会科(49978)
- 社会科学(49964)
- 省(44061)
- 基金项目(41383)
- 自然(37759)
- 教育(37367)
- 自然科(37072)
- 自然科学(37062)
- 自然科学基金(36472)
- 划(36254)
- 编号(30789)
- 资助(30310)
- 创(29316)
- 创新(26364)
- 重点(24503)
- 成果(24502)
- 发(23689)
- 部(23469)
- 国家社会(22324)
- 课题(22323)
- 业(21782)
- 制(21600)
共检索到2244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钟春平 徐长生
本文试图运用熊彼特的技术创新和“创造性破坏”理论来解释收入差距振荡式扩大的动态特征。研究的结论是在以“创造性破坏”为特征的经济增长过程中,收入差距会扩大,而且创造性破坏的程度越强,经济增长速度越高,收入差距越大。其社会基础和原因是社会分工和阶层差异,这种差异会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再度拉大。在方法上,本文用物理模型形象地描述了差距扩大过程,揭示了增长模型中定点状态分析方法的缺陷。对具体过程进行分析表明,收入差距扩大的方式为振荡式,这种振荡特征由个体和技术之间的动态竞争性质———“创造性破坏”决定。美国家庭收入的经验分析证实,在动态竞争的经济增长过程中,收入差距确实在振荡中扩大。
关键词:
创造性破坏 收入差距 振荡扩大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钟春平
论文用“创造性破坏”机制阐述在增长过程中收入差距会扩大的趋势,创造性破坏表明增长的过程是动态的竞争过程,新创造所得的垄断利润是建立在对原有利润的破坏基础之上的。对于个体而言,新创造的技术会提高对技能的要求,能适应技能要求的个体会获得更高的收入。对中国的行业工资的数据进行基本的方差分析表明增长伴随着收入差距的振荡扩大过程。
关键词:
创造性破坏 收入差距 增长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简泽 谭利萍 吕大国 符通
在一个马克思—熊彼特的视角下,本文考察了市场竞争对技术进步的影响。利用中国加入WTO以后部分产业非关税壁垒取消引起市场竞争环境变化提供的自然实验,本文得到以下结果:通过促进扩展边际上更多的企业投资于R&D和集约边际上创新型企业R&D投入密度的上升,市场竞争推动了企业层面R&D投入的增加;企业层面R&D投入的增加促进了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进而通过技术进步推动了企业实际利润的增长;基于以创新利润为基础的市场选择机制,市场竞争压缩了低技术企业的市场份额,甚至将它们逐出市场。这些结果表明,在技术变迁的过程中,市场竞争具有两面性:创造性和破坏性。通过创造性,市场竞争推动了微观层面的技术升级;通过破坏性,市场竞争推动了市场份额从低技术企业向高技术企业转移,进而通过再配置效应推动了总量层面的技术升级。因此,在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常态下,以培育竞争性市场为核心的产业政策应该成为当前推动经济增长动力转换的重要政策工具。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简泽 谭利萍 吕大国 符通
在一个马克思—熊彼特的视角下,本文考察了市场竞争对技术进步的影响。利用中国加入WTO以后部分产业非关税壁垒取消引起市场竞争环境变化提供的自然实验,本文得到以下结果:通过促进扩展边际上更多的企业投资于R&D和集约边际上创新型企业R&D投入密度的上升,市场竞争推动了企业层面R&D投入的增加;企业层面R&D投入的增加促进了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进而通过技术进步推动了企业实际利润的增长;基于以创新利润为基础的市场选择机制,市场竞争压缩了低技术企业的市场份额,甚至将它们逐出市场。这些结果表明,在技术变迁的过程中,市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佐太 黄晓凤
创造性破坏是县域经济增长的引擎和持续动力。文章立足于县域企业创造性破坏频率过低、结构失衡和质量不高的现状,提出了寻求最佳创新模式、整合内外优势资源、构建产业集群创新网络是提高县域企业创造性破坏程度、推动县域经济持续增长的科学选择。
关键词:
创造性破坏 县域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龚一萍
本文从"创造性破坏"的视阈,对企业动态能力的构建进行探析,通过对企业动态能力与"创造性破坏"之间关联的分析,指出企业动态能力的形成发展实质上是一个不断"创造性破坏"的过程。强调企业动态能力的构建必须以破为首,破除企业核心刚性与组织惰性等四大障碍;创造为本,重在创新。并从构建企业动态能力的视角,探讨企业"创造性破坏"的目标指向、路径与方略。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晓娟 柯振埜
创造性破坏的价值源于创新的成功商业化。此过程中所出现的技术更替、企业重组、战略联盟等行为都是围绕着价值链而展开。本文试图在价值链视角下,深入分析创造性破坏过程的价值生成条件和生成机理。通过讨论不同的价值链治理模式对创造性破坏过程产生的影响,给出价值链治理模式的选择模型,以求对创造性破坏过程有一个更加透彻的认知。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赵振
相比于互联网1.0,互联网2.0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去中心化、经济活动的泛数据化、社会生活的物联网化,互联网不仅是企业可利用的资源,而且成为企业能力的衍生。因而,“互联网+”并非将互联网视为企业信息系统的扩展,实质是实体经济与互联网虚拟经济相融合的“跨界经营”现象,并对传统产业和市场基础造成“创造性破坏”。为了解释其作用机理,本文提出“互联网+”模式在商业生态圈、制造生态圈及研发生态圈的三重报酬递增循环。顾客社群、低交易成本的外部经济性和网络效应、由IT到DT引发的平行互动、制造技术与IT技术的迭代演进成为正反馈循环的关键因素;情感、知识及虚拟中间产品所具有的“非消耗性”特征成为支撑报酬递增和创造...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李凯 王丹 高佳琪
创新作为企业最基本的活动,已经成为产业组织理论中的热点问题。蕴含创造性破坏思想的产业创新带来了产品的更新换代,本文对产业创新模型为的研发投入进行了分析,发现存在三种可能的均衡结果,分别为静态均衡,两期循环和非增长陷阱,产业稳定增长要避免非增长陷阱的情况。在对静态均衡进行了福利分析之后,发现企业在利润最大化目标下决策的经济增长速度可能会高于或低于社会最优水平,潜在的可能就是经济高速增长与高消费者福利不能同时满足。
关键词:
产业创新 均衡 创造性破坏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施卫英 余昊
伴随社会发展与技术革新,如何以更具前瞻性、系统性的利润指标评价企业的盈利水平与成长性,引导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正日益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课题。本文在现行利润定义的基础上,引入熊彼特理论中的"创造性破坏"理论,对利润指标的定义与计量进行了探究,对深陷困境的传统会计利润范畴提供了一种脱困的理论思路。
关键词:
会计利润 会计计量 创造性破坏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施卫英 余昊
伴随社会发展与技术革新,如何以更具前瞻性、系统性的利润指标评价企业的盈利水平与成长性,引导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正日益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课题。本文在现行利润定义的基础上,引入熊彼特理论中的"创造性破坏"理论,对利润指标的定义与计量进行了探究,对深陷困境的传统会计利润范畴提供了一种脱困的理论思路。
关键词:
会计利润 会计计量 创造性破坏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郑鸣 张翼
本文尝试采用市场信息法,利用银行股票价格所包含的信息估计银行发生财务困境的概率,并以国内上市银行为例,运用CAPM和GARCH模型估计了2003年1月至2009年3月银行财务困境发生的概率,实证结果表明市场信息法能够提前对银行体系的不稳定性做出反应,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基于会计信息评估银行稳定性方法的不足。
关键词:
银行财务困境 股票价格 金融稳定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钟茂初 赵志勇
笔者运用中国2003年~2010年省级面板数据,对城乡收入差距与中国环境破坏(污染排放)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静态估计和动态估计的计量分析结果都表明,除了人均收入的影响外,城乡收入差距对污染物排放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因此,要减少全国的污染排放水平,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有效的方式之一。
关键词:
城乡收入差距 环境破坏 面板数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志铭 郭惠武
熊彼特曾试图建立一个以创新为动力的内生经济变迁理论。在沉寂多年以后,熊彼特的这一经济理论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复活。演化新熊彼特主义借用生物学隐喻构建了企业的行为模式,使创新得以内生化,并类比生物学中的自然选择过程描述了经济动态过程。新古典熊彼特主义增长理论则将熊彼特"创造性破坏"思想模型化,通过引入研发生产函数和对创新组织的探讨将技术创新内生化,深入地研究了与经济增长相关的市场结构问题。三支理论在方法论和学术传统上的差别导致了它们对创新机制以及经济变迁的不同理解。文章系统地梳理了熊彼特主义经济理论的主要发展并对之进行了比较、评价和展望。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吴静
从演化的新熊彼特主义创新理论出发,环境规制对工业"创造性破坏"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刺激"或"倒逼"生产部门打破固有的增长模式建立新的增长框架。本文运用内生增长模型,讨论了环境规制政策与工业"创造性破坏"的关联关系,并借助系统广义矩估计与门槛面板数据模型,从工业经济增长水平和工业创造能力两个维度,验证了环境规制对工业"创造性破坏"存在门槛效应,并且具有显著的"U"型曲线关系,同时这种关系在区域的分布呈现出明显的阶梯性结构。为实现我国环境保护与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双赢"局面,需要因地制宜地在各地区运用适当的环境规制激发工业经济增长与工业创新发展的叠加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