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52)
- 2023(10383)
- 2022(8738)
- 2021(7984)
- 2020(6677)
- 2019(14551)
- 2018(14330)
- 2017(27101)
- 2016(14536)
- 2015(15269)
- 2014(14197)
- 2013(13661)
- 2012(12446)
- 2011(11079)
- 2010(10861)
- 2009(9876)
- 2008(9720)
- 2007(8560)
- 2006(7118)
- 2005(6006)
- 学科
- 济(50885)
- 经济(50822)
- 业(47724)
- 管理(47417)
- 企(40536)
- 企业(40536)
- 方法(24262)
- 数学(20986)
- 数学方法(20808)
- 技术(16686)
- 财(14922)
- 中国(13811)
- 农(13642)
- 业经(12974)
- 技术管理(12450)
- 学(11353)
- 贸(10959)
- 贸易(10953)
- 易(10691)
- 制(10431)
- 务(9931)
- 财务(9922)
- 财务管理(9906)
- 企业财务(9561)
- 银(9524)
- 农业(9513)
- 银行(9483)
- 行(9024)
- 划(8736)
- 融(8734)
- 机构
- 大学(195684)
- 学院(195494)
- 济(80874)
- 经济(79517)
- 管理(79108)
- 理学(70269)
- 理学院(69521)
- 管理学(68431)
- 管理学院(68075)
- 研究(64327)
- 中国(47082)
- 科学(41361)
- 京(39059)
- 农(38626)
- 财(35313)
- 业大(33742)
- 所(32025)
- 农业(30836)
- 研究所(29769)
- 中心(29342)
- 财经(29207)
- 江(28077)
- 经(26864)
- 经济学(25074)
- 院(23366)
- 北京(23310)
- 经济学院(22773)
- 商学(22651)
- 范(22511)
- 商学院(22438)
- 基金
- 项目(143739)
- 科学(115153)
- 基金(107712)
- 研究(97624)
- 家(97326)
- 国家(96540)
- 科学基金(83272)
- 社会(65804)
- 社会科(62674)
- 社会科学(62659)
- 基金项目(58012)
- 省(56802)
- 自然(56226)
- 自然科(55148)
- 自然科学(55128)
- 自然科学基金(54269)
- 划(48109)
- 教育(44526)
- 资助(41728)
- 创(36652)
- 编号(35353)
- 创新(33318)
- 重点(32387)
- 部(31323)
- 发(30084)
- 业(29981)
- 计划(28360)
- 国家社会(28307)
- 科研(28084)
- 教育部(26838)
共检索到2701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于海云 向娇娇
基于特质激活理论,探索了创造性人格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通过对8家企业343份配对问卷的实证分析,得到如下研究结论:创造性人格对员工的创新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工作意义感部分中介了创造性人格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变革型领导对创造性人格与员工创新行为的关系起显著的调节作用;工作意义感部分中介了变革型领导对创造性人格与员工创新行为间关系的调节作用。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鹏 张剑 杜斑
员工创造性绩效是否受到薪酬公平感与创造性人格的影响,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值得关注的问题。研究以来自北京7家IT制造及软件类企业的员工作为被试,自我决定理论为基础框架,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探讨了薪酬公平感、创造性人格与员工创造性绩效三者的关系及影响路径。结果发现:(1)薪酬公平感、心理需要满足均正向影响员工创造性绩效;(2)心理需要满足在员工薪酬公平感与创造性绩效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创造性人格以心理需要满足为完全中介调节薪酬公平感对创造性绩效的影响。并对研究结果的管理意义进行了讨论。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鹏 张剑 杜斑
员工创造性绩效是否受到薪酬公平感与创造性人格的影响,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值得关注的问题。研究以来自北京7家IT制造及软件类企业的员工作为被试,自我决定理论为基础框架,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探讨了薪酬公平感、创造性人格与员工创造性绩效三者的关系及影响路径。结果发现:(1)薪酬公平感、心理需要满足均正向影响员工创造性绩效;(2)心理需要满足在员工薪酬公平感与创造性绩效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创造性人格以心理需要满足为完全中介调节薪酬公平感对创造性绩效的影响。并对研究结果的管理意义进行了讨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孔祥西 王新新 刘德文
以社会学习理论和自我决定理论为基础,探讨了顾客参与对员工创新行为的驱动机理,并研究创造性自我效能和内部动机在两者关系中发挥的作用。基于297份高新技术企业员工的有效样本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和Bootstrap等方法对样本数据进行检验。结果发现:顾客参与对员工创新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创造性自我效能和内部动机在两者关系之间起到链式中介作用,且创造性自我效能的单独中介效应高于内部动机。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高田钦 王保健
基于对江苏省5所高校463名硕士研究生的创新性调查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探究创造性人格影响创新能力的内在机制,分析创新自我效能感发挥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硕士研究生创造性人格、创新自我效能感和创新能力三者之间两两呈显著正相关;硕士研究生创造性人格不仅可以直接影响创新能力的发展,还可以通过创新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间接预测创新能力水平。研究生导师的积极帮助和硕士研究生自我的突破与完善可以有效增强硕士研究生的创新自我效能感,促进其创新能力水平的提高。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买生 集赫
基于自我决定理论,运用实证分析法对281份有效问卷进行层级回归,考察组织授权对员工创造性绩效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组织授权正向预测员工创造性绩效;(2)心理需要满足在组织授权对创造性绩效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3)前瞻性人格以心理需要满足为部分中介调节组织授权与创造性绩效的关系。由此得出,要有效提高员工创造性绩效,管理者不仅要思考组织授权的"度",还应密切关注员工人格特质及心理变化。研究结论为企业创新能力提升提供了全新的理论视角,可为企业以人格特质为依据进行人才选拔、培养及晋升提供参考。
关键词:
组织授权 前瞻性人格 员工创造性绩效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郭桂梅 段兴民
领导行为是影响员工创造性重要的组织因素之一。依据自我决定理论和创造性成分模型,对比分析和论证变革型领导行为和交易型领导行为对员工创造性的差异化影响,以来自10家中国企业的534名员工为样本,运用层次回归分析方法进行研究。验证结果表明,变革型领导行为与员工创造性正相关,应变性奖励行为与员工创造性正相关;在中国当前环境下,非应变性惩罚行为与员工的创造性正相关,变革型领导行为对员工创造性的正向促进作用高于交易型领导行为。最后讨论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并指出研究的局限性。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玲 陶厚永 宋浩
创新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玩兴有利于激发员工创新行为。立足于中国本土化情境,以心流理论为基础,基于44名团队主管及237名下属配对数据,探讨个体玩兴对员工突破性创新行为的作用机制和边界条件,检验创造性过程投入的中介作用以及玩兴氛围的跨层次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个人玩兴对员工突破性创新行为有直接显著影响;创造性过程投入在个人玩兴与突破性创新行为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玩兴氛围正向调节个人玩兴与创造性过程投入之间的关系,个人玩兴通过创造性过程投入对员工突破性创新行为的中介作用被玩兴氛围所调节。该研究结论对工作场所中的玩兴管理以及激发员工突破性创新行为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玲 陶厚永 宋浩
创新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玩兴有利于激发员工创新行为。立足于中国本土化情境,以心流理论为基础,基于44名团队主管及237名下属配对数据,探讨个体玩兴对员工突破性创新行为的作用机制和边界条件,检验创造性过程投入的中介作用以及玩兴氛围的跨层次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个人玩兴对员工突破性创新行为有直接显著影响;创造性过程投入在个人玩兴与突破性创新行为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玩兴氛围正向调节个人玩兴与创造性过程投入之间的关系,个人玩兴通过创造性过程投入对员工突破性创新行为的中介作用被玩兴氛围所调节。该研究结论对工作场所中的玩兴管理以及激发员工突破性创新行为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松博 戴玲玲 王亚楠
在员工创造性领域中引入"松—紧"式双元领导概念,对现有研究进行梳理并构建了假设模型,结合非同源问卷在两家中小型高科技企业中的80个R&D团队(其中有效数据来自70个团队)中展开实证研究,通过同层和跨层分析得到以下结论:"松—紧"式领导能够对团队学习起到显著的积极作用,并以此为中介正向影响员工创造性;进一步地,在团队学习正向影响员工创造性的过程中,员工权力距离导向起着显著的调节作用。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谷传华 范翠英 张冬静 杨森 宋娟娟
采用父母养育方式量表(EMBU)、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同伴提名和半结构的故事情境访谈,考察了189名3-6年级小学儿童的父母养育方式、人格对其社会创造性和社会喜好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父亲的过度保护和母亲的拒绝否认可通过精神质和神经质、母亲的情感温暖和理解可通过内外向,影响儿童的社会创造性,进而影响儿童的社会喜好;(2)父亲的过度保护与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可以与儿童的内外向、神经质一起通过社会创造性影响儿童的社会喜好。通过改善父母的养育方式,提高儿童的外向水平和解决问题的兴奋性,可以改善儿童的社会创造性和同伴地位。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欢 文铭
本文通过对大学生课外活动对创造性人格发展的成因及其心理机制问题的理论分析,探寻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及规律性,从另一个角度阐述大学育人功能实施的途径。
关键词:
大学生 课外活动 创造性人格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肖会敏
论文立足于二次创新中的创造性模仿创新,分析了我国采用这种技术创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石油机械行业中的振动筛产品为例,运用可拓创新方法研究描述了整个创新过程,并借助可拓变换方法获得了新的创新产品。该方法的运用得到了满意的创新产品,提高了新兴技术的利用率,实证了可拓方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技术创新 可拓学 基元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李英玉 齐璐
创造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是人的本质特性和潜能的发挥。其中创造性人格是推动个体创造性发展的强大动力。而审美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健全完善的人格,因此,探究审美教育对创造性人格的意义将会促进个体创造力的全面发展,本论文从审美教育与创造性人格之间的关系以及对创造性人格的影响两方面进行了阐述,这将对素质教育中美育的开展以及创造性人格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审美教育 审美发展 创造性人格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孝义
选取254名小学五、六年级学生为被试,采用创造性思维、创造性人格测验,考察了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创造性思维、创造性人格上的差异,结果发现: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创造性思维、创造性人格得分差异不显著;在创造性思维总分及流畅性、独创性维度上,被试类别与年级的交互作用显著;对创造性思维总分而言,还存在着性别与年级的显著交互作用;在创造性人格的好奇性维度上,六年级儿童显著高于五年级儿童;留守儿童创造性人格对于其创造性思维有着显著的影响,其中的挑战性、想象性、冒险性与创造性思维的相关较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