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080)
- 2023(17041)
- 2022(14581)
- 2021(13564)
- 2020(11208)
- 2019(25332)
- 2018(25265)
- 2017(48293)
- 2016(26054)
- 2015(29173)
- 2014(28711)
- 2013(28425)
- 2012(26449)
- 2011(24109)
- 2010(24381)
- 2009(22305)
- 2008(21497)
- 2007(19296)
- 2006(17223)
- 2005(15223)
- 学科
- 济(108954)
- 经济(108849)
- 业(79772)
- 管理(71492)
- 企(56574)
- 企业(56574)
- 农(49645)
- 方法(41217)
- 数学(35112)
- 数学方法(34733)
- 农业(33263)
- 中国(33148)
- 地方(28519)
- 业经(28345)
- 技术(22994)
- 学(22743)
- 财(22207)
- 制(20260)
- 贸(18569)
- 贸易(18550)
- 易(17919)
- 发(17502)
- 银(17481)
- 银行(17428)
- 环境(17263)
- 行(16832)
- 理论(16740)
- 融(16537)
- 金融(16534)
- 和(16203)
- 机构
- 学院(367554)
- 大学(364937)
- 济(149161)
- 管理(146208)
- 经济(145938)
- 研究(129078)
- 理学(126217)
- 理学院(124745)
- 管理学(122727)
- 管理学院(122057)
- 中国(97285)
- 科学(80381)
- 京(79268)
- 农(74452)
- 所(65131)
- 财(63956)
- 业大(59742)
- 研究所(59233)
- 中心(58803)
- 农业(57000)
- 江(55795)
- 范(50929)
- 师范(50493)
- 财经(50493)
- 北京(50056)
- 院(46661)
- 经(45989)
- 州(45169)
- 经济学(42762)
- 师范大学(40505)
- 基金
- 项目(251613)
- 科学(199028)
- 研究(186682)
- 基金(181145)
- 家(158113)
- 国家(156689)
- 科学基金(134796)
- 社会(117753)
- 社会科(111279)
- 社会科学(111253)
- 省(100299)
- 基金项目(97302)
- 自然(86592)
- 自然科(84582)
- 自然科学(84565)
- 教育(83691)
- 划(83351)
- 自然科学基金(83042)
- 编号(77306)
- 资助(72141)
- 成果(61735)
- 发(58300)
- 重点(56294)
- 创(55432)
- 部(54618)
- 课题(52982)
- 创新(51153)
- 国家社会(48104)
- 科研(46965)
- 发展(46875)
- 期刊
- 济(173341)
- 经济(173341)
- 研究(109638)
- 中国(79282)
- 农(74378)
- 学报(57597)
- 科学(55615)
- 管理(53163)
- 农业(50581)
- 财(45220)
- 教育(44385)
- 大学(44105)
- 学学(41468)
- 融(35334)
- 金融(35334)
- 业经(33504)
- 技术(32812)
- 业(25260)
- 经济研究(25196)
- 财经(23418)
- 问题(23242)
- 科技(20492)
- 经(20045)
- 图书(19432)
- 技术经济(18958)
- 资源(18211)
- 版(18092)
- 现代(17211)
- 理论(16925)
- 世界(16826)
共检索到5554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叶敬忠
在任何农村社区 ,在相似的社会经济与文化背景及土地权属体系下 ,我们都可以发现有些农民开展了各种各样的家庭生计发展创新活动 ,而其他农民则没有。该研究的目的就是为了剖析这种差别以揭示那些创新农民是如何创造变化的空间的。研究发现 ,农民发展创新的原动力是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这些因素包括社会网络、信息、互动的启发、信任、自助及合作。这些因素都可以归类为社会资本的范畴。因此 ,相对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金融资本及自然资本来说 ,社会资本才是农民生计发展创新的原动力。
关键词:
发展创新 社会资本 发展动力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宁培中
本研究以农民发明、农民发明创造等关键词,在互联网上随机搜索了1 885个农民发明创造的案例,其中创新者和创新者居住地为主项,以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信息中心数据库中该创新者的发明创造专利及其相关信息为依据,研究我国农民发明创造专利的现状及其存在问题,并据此提出促进我国农民创新的粗浅见解。
关键词:
农民 专利 商业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会同
农民合作经营制度的引入是农业生产和交换过程固有特点的必然要求 ,对于改造落后的农业产业组织具有重要作用。作为一种内生化的制度变迁 ,制度环境不完善和农业微观主体行为短期化是制约农民合作经营制度发展的主要障碍。
关键词:
家庭经营 合作组织 制度环境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叶敬忠
本文采用发展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对农民发展创新过程中的社会网络进行研究。农民社会网络包括功能性社会网络与社会构建性社会网络。社会网络在发展创新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作用是农民可以通过与网络中其他角色的互动来调动实施发展创新所需的各种资源 ,在此过程中社会网络的社会资本功能得以充分显现。社会网络需要经历不断的塑形与被塑形的动态过程 ,维系社会网络的机制是网络内建立起的信任、社会规范及认同的价值体系。在农村发展实践中应考虑有助于农民社会网络建立与扩展的干预内容
关键词:
社会网络 发展创新 社会资本 互动 信任
[期刊] 改革
[作者]
唐任伍
中国目前无论从农村人口比重、农业劳动力比重还是社会经济单位的比重来说,都是一个以9亿农民、2亿多个农户、2300多万个乡镇企业和9400多万个农民工为主体所组成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现实的农民家庭经济实际上是国民经济的"活水源头"。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农民的处境、命运给予高度人文关怀,是巨大的历史进步。应该说,当前是农村政策最好的时期,农村发展空间最大的时期,农民最有用武之地的时期。但农民生活中仍然存在着诸多的辛酸与无奈、困惑与冲突,生存与发展的悖论常常让他们陷入两难选择的尴尬。农业是中国的"立国之本",而9亿中国农民也是中国社会最大的群体,作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吴桂芝 曹明宏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廷安
创新是企业活力的源泉 ,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四川飞虹轴瓦股份有限公司缺少天时地利之便 ,却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发展成为全国同行业中名声显赫的排头兵 ,根本原因就在于领导班子大胆进行观念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体制创新。现将介绍飞虹公司创新经验的文章刊登于此 ,供广大理论工作者和企业界的人士参考。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姜明伦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颁布与实施,为我国农民合作社发展提供了法律制度保障,标志着我国农民合作社的发展进入了新阶段。在这样的背景下,深入研究宁波市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动因、内涵类型、运行机制、治理机制等基本问题,对于认真落实中央政策,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促进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宁波市 合作社 新农村建设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海峰 龙超
从风险、交易成本和信息不对称三方面分析了农村金融抑制与供给不足的原因,阐释了商业金融在农村金融供给上无法克服管理成本与信息获取的劣势,而合作金融以其成员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以及经营成本天然具备与信息对称的优势,在中国农村金融体系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基础性地位,是有效解决中国农村金融有效供给不足的必由之路。对农民资金互助社是否应该通过吸收内部社员的储蓄来提高自身的资金规模,以便能够为贫困农户提供更好的金融支持进行探讨,并分析了农民资金互助社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内生性问题。同时,对农民资金互助社如何有效监管进行了
关键词:
金融抑制 金融创新 农民资金互助社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孔祥智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成为带动农户进入市场的基本主体、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新型实体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的有效载体。中国农民在实践中发展了不完全符合罗虚代尔原则的合作社类型,如农机合作社、土地股份合作社、农村社区股份合作社、企业领办合作社等,可以说是中国农民合作社在发展中的创新。供销合作社也以发展合作社及县乡两级联合社为重要改革内容,成为中国合作社发展的重要力量。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合作社需要进一步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建议制定《合作社法》,容纳各种合作社类型;鼓励合作社之间的再合作;在广大农民中普及合作社文化。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2019年11月6日,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在罗马联合国粮农组织总部的"改善农业创新获取途径,促进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研讨会上表示,改善小农家庭农民创新获取途径,对于促进可持续粮食系统建设和发展而言十分关键。"农业创新可以在有限的土地和其他资源的条件下提高生产力、竞争力和抵御力",屈冬玉说。但是,他接着指出,小农家庭农民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常常难以获得农业创新,这一问题在小岛屿国家和其他脆弱区域尤为突出。为解决这一问题,屈冬玉呼吁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杨松荫
在地区结构中,特大城市占有的地位似乎从来没有象现在这样重要过,充满着活力的今天有利于地方和城市网的发展。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王建华 俞晓群
传统文化典籍是中华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实现文化典籍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当代社会的现实需求,也是文化典籍永葆生命活力的可靠保证。典籍的"两创"可从文化价值观、话语载体、交流方式、呈现手段等方面展开。本文讨论后三者的实践转化,包括文言文转化为现代汉语和外国语言、直接引用和创意叙述方式转换、呈现手段创新等内容。典籍的"两创"文化创意创新活动,有利于促进文化事业的发展,并可为文化产业提供新的资源。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吕宁
21世纪是一个创新的时代,是人类全面依靠知识创新和知识创新应用的可持续发展的世纪,创新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学生创造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更显重要。高职学生应加强创造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创造意识 创新能力 培养
[期刊] 求索
[作者]
郑大华
湖湘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尤其是近代以来,湖湘文化璀璨辉煌,不仅产生了许多学术研究成果,还培养了一大批济世兴邦的栋梁之才。在近代中国的许多重要历史时期,湖湘文化及其所孕育的湖南人起到了“开风气之先”和“担时代大任”的重要作用。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湖湘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需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在中华文化的大视野中研究湖湘文化,准确认识和传承好近代湖湘文化的精神特质。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湖湘文化 精神特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