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85)
- 2023(12590)
- 2022(11015)
- 2021(10284)
- 2020(8544)
- 2019(19835)
- 2018(19776)
- 2017(37647)
- 2016(20435)
- 2015(22663)
- 2014(22379)
- 2013(22234)
- 2012(20294)
- 2011(18181)
- 2010(18100)
- 2009(16493)
- 2008(15789)
- 2007(13891)
- 2006(12027)
- 2005(10420)
- 学科
- 济(76957)
- 经济(76874)
- 管理(62338)
- 业(60257)
- 企(52241)
- 企业(52241)
- 方法(36335)
- 数学(30724)
- 数学方法(30377)
- 中国(20678)
- 农(19549)
- 技术(19207)
- 业经(18702)
- 财(18552)
- 学(18490)
- 地方(15813)
- 理论(14566)
- 贸(13791)
- 贸易(13779)
- 制(13501)
- 易(13378)
- 和(13370)
- 农业(13270)
- 技术管理(13200)
- 环境(12389)
- 划(12027)
- 务(11652)
- 财务(11593)
- 财务管理(11573)
- 银(11381)
- 机构
- 大学(285717)
- 学院(283376)
- 管理(115872)
- 济(109223)
- 经济(106812)
- 理学(101067)
- 理学院(99947)
- 管理学(98218)
- 管理学院(97727)
- 研究(95238)
- 中国(68824)
- 科学(61841)
- 京(61547)
- 所(47861)
- 财(47681)
- 农(47198)
- 业大(44889)
- 研究所(44074)
- 中心(42467)
- 江(41043)
- 北京(38729)
- 财经(38548)
- 农业(37312)
- 范(37208)
- 师范(36761)
- 院(35362)
- 经(35114)
- 州(33285)
- 经济学(31672)
- 技术(31363)
- 基金
- 项目(202174)
- 科学(158920)
- 研究(146154)
- 基金(145878)
- 家(128528)
- 国家(127465)
- 科学基金(109347)
- 社会(90452)
- 社会科(85665)
- 社会科学(85641)
- 省(80479)
- 基金项目(77971)
- 自然(72979)
- 自然科(71295)
- 自然科学(71274)
- 自然科学基金(70027)
- 划(67870)
- 教育(66572)
- 资助(59391)
- 编号(58702)
- 成果(47023)
- 创(46290)
- 重点(45376)
- 部(43514)
- 发(43195)
- 创新(42469)
- 课题(40956)
- 科研(38665)
- 计划(37456)
- 大学(37225)
- 期刊
- 济(116416)
- 经济(116416)
- 研究(82106)
- 中国(54857)
- 学报(47866)
- 管理(44871)
- 科学(44063)
- 农(41763)
- 大学(35702)
- 教育(34571)
- 财(34532)
- 学学(33464)
- 农业(29567)
- 技术(25420)
- 融(20878)
- 金融(20878)
- 业经(19333)
- 经济研究(18357)
- 财经(18033)
- 科技(17071)
- 业(16211)
- 图书(16000)
- 经(15381)
- 问题(14746)
- 技术经济(14491)
- 理论(13896)
- 实践(12863)
- 践(12863)
- 版(12850)
- 现代(12825)
共检索到4070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徐雪芬 辛涛
创造力测量在创造力研究和实践应用中处于中心环节。创造力测量自1950年开始经历了简短的发展历史。总体来看,创造力测量可以分为两大研究取向:个体水平的创造力测量和总体水平的创造力测量。未来研究应进一步取得创造力的定义和结构的共识,完善创造力的基础研究,优化测评方法,并根据测评目标合理选用创造力测评工具。
关键词:
创造力 测量 研究取向 新进展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赵欣 张长征 高祥宇
针对国内情绪与创造力研究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国外研究的新进展:(1)发展出复杂情绪概念;(2)应用了体验取样法;(3)考察了工作特征影响员工情绪和创造力的路径。综述表明,员工情绪与创造力研究已发展到新阶段,情绪管理策略日渐丰富。最后,分析了国外研究不足、指出了有待研究的理论空白点。
关键词:
情绪 体验取样法 情绪管理 创造力 心理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汤超颖 黄冬玲 邱江
创新创业的时代背景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开发组织创造力。本文系统地回顾了组织创造力培训的起源和当前的应用现状,总结了四类主要的创造力培训路径:创造力的动机提升、心智调适、创造性技能与工具学习、组织创新管理评价与培训。此外,本文还介绍了有关创造力培训成效的研究结论,创造力开发的新趋势和中国组织创造力的开发现状。相关结论可资人力资源管理者借鉴。
关键词:
创造力 创新思维 培训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钢 李慧慧
关于团队创造力的实证研究已产生越来越多不一致的结果,但这种结果不一致的一大重要来源却被忽视,即不同研究者对团队创造力进行了不同的概念界定和测量。内涵模糊性直接导致了测量上的诸多问题,对研究结论的内外部效度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文章总结了界定团队创造力的两种主要视角,并追溯了视角混淆的根本原因,进而详细分析了现有相关研究在构念测量上存在的三个主要问题,最后提供了明确概念内涵、开发相应测量工具的思路。
关键词:
团队创造力 概念内涵 研究视角 测量工具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罗瑾琏 徐振亭 钟竞
个体和团队创造力成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源泉,对其影响因素和形成过程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基于目标取向理论与创造力成分模型,通过构建多层次模型(HLM),探讨团队目标取向对创造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通过对81个研发团队样本(81个团队主管,410个团队成员)的调查分析,得出实证研究结果:团队学习目标取向与证明绩效取向分别对个体和团队创造力产生显著正向影响,而团队回避绩效取向则对两者产生显著负向影响;团队自省对个体和团队创造力产生显著正向影响,且团队学习目标取向与团队证明绩效取向通过团队自省对个体和团队创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徐东升 周文莉 顾远东
基于领导力特质理论、行为理论和权变理论框架,对近年来领导力和组织创造力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提出未来研究方向。领导力与组织创造力的关系错综复杂,但研究表明,领导力是影响组织创造力的重要因素,领导特质、领导行为对组织创造力产生直接的或间接的影响,权变因素(如追随者个体因素、组织情境因素)调节领导特质、领导行为与组织创造力的关系。
关键词:
领导力 组织创造力 领导理论 影响机制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汤超颖 高嘉欣
员工创造力是组织竞争力的源泉,理清员工创造力的影响因素和机理至关重要。本文梳理了近30年来国际重要商业管理期刊刊发的员工创造力研究论文,将员工创造力的影响因素提炼为三类来源:创造性个体因素、创造性情境因素和两者的交互作用。文章进一步指出,当前众多员工创造力领域的研究所依据的源头理论机理只涉及四类关系:特定领域的知识积累与创造力、创造性个体特质与创造力、动机与创造力、情绪与创造力。未来的研究面临的挑战在于深入探讨员工创造力的内涵、研究框架的系统性与导向性,和创造力形成的过程机理。
关键词:
员工创造力 创造性个体特质 创造性情境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云 石金涛
创造性越来越成为员工的核心胜任力,并且受到大多数企业的鼓励。总的说来,研究者们主要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对员工创造力进行探讨,即个体视角、组织环境视角、个体—环境双向视角。个体视角主要关注影响创造力的个体因素,相关的研究主要沿着两个方向:(1)人格特征对创造力的影响;(2)认知过程对创造力的影响。组织环境视角主要探讨影响员工创造力的工作环境因素,相关的研究也主要沿着两个方向:(1)客观环境对员工创造力的作用;(2)心理环境对员工创造力的作用。个体—环境双向视角强调把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结合起来研究员工创造力的必要
关键词:
创造力 研究视角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胡卫平 俞国良
青少年的科学创造力是一种特殊的能力 ,是一般创造力发展与科学教育的结晶。研究青少年的科学创造力 ,不仅可以丰富和发展创造力理论 ,而且可以使我们更好地在科学教育中落实以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本文从心理学角度研究青少年科学创造力的内涵、表现和发展以及青少年科学创造力的培养 ,旨在引起全社会对培养青少年科学创造力的广泛重视。
关键词:
青少年 科学创造力 研究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赵旭 刘新梅
从组织制度安排的视角系统地研究了正式知识治理和非正式知识治理对组织创造力的影响。通过对239份有效样本的实证分析表明:正式知识治理和非正式知识治理对组织创造力都有正向作用;而正式知识治理和非正式知识治理的交互作用对组织创造力的正向作用不显著。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白杨 刘新梅
应用创造力的皮格马利翁效应理论,对创造动机在组织内不同层次之间的传导过程进行分析;借鉴知识创造的转化模型,构建了个体想法产生向组织想法产生的跃迁机制;依据组织创造力的交互作用模型,提出了影响组织创造力形成的主要组织及环境因素,最终系统性地构建了组织创造力的余弦式周期形成框架。
关键词:
创造力 组织创造力 形成机理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黄艳 黄勇 彭纪生
基于自我调节的视角,文章检验了三种目标取向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机制。通过对387对主管-下属配对样本的分析发现,学习目标取向和绩效证明目标取向显著正向影响创造力,绩效回避目标取向对创造力负向影响不显著;员工反馈询问行为在学习目标取向、绩效证明目标取向和创造力关系之间均起部分中介作用;组织支持感正向调节绩效证明目标取向和反馈询问行为的关系,而对学习目标取向、绩效回避目标取向和反馈询问行为关系的调节效应不显著。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黄艳 黄勇 彭纪生
基于自我调节的视角,文章检验了三种目标取向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机制。通过对387对主管-下属配对样本的分析发现,学习目标取向和绩效证明目标取向显著正向影响创造力,绩效回避目标取向对创造力负向影响不显著;员工反馈询问行为在学习目标取向、绩效证明目标取向和创造力关系之间均起部分中介作用;组织支持感正向调节绩效证明目标取向和反馈询问行为的关系,而对学习目标取向、绩效回避目标取向和反馈询问行为关系的调节效应不显著。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张崴 王续琨
从创造力研究背景、方法、内容等不同方面入手,梳理团体创造力研究的发展演进过程,归纳来自心理学、社会学等不同领域的研究者对团体创造力研究的主要贡献。检索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集2001-2011年间团体创造力相关研究的文献作者、摘要、参考文献等信息,运用科学可视化软件CiteSpaceⅡ进行团体创造力研究前沿、研究热点、主要研究学科和研究期刊的文献共被引分析,结合共被引分析结果,整理出国际团体创造力研究的发展态势、研究动向及其在各学科间的演进和研究发展轨迹,发现团体创造力研究以心理学和管理学学科方法和研究手段为基础,开始逐步向各学科交叉领域拓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