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18)
- 2023(5756)
- 2022(4861)
- 2021(4560)
- 2020(3639)
- 2019(8323)
- 2018(8476)
- 2017(14751)
- 2016(7837)
- 2015(8563)
- 2014(8737)
- 2013(8299)
- 2012(7539)
- 2011(6629)
- 2010(6879)
- 2009(6289)
- 2008(6188)
- 2007(5967)
- 2006(5070)
- 2005(4543)
- 学科
- 业(30707)
- 管理(30433)
- 企(28296)
- 企业(28296)
- 济(25631)
- 经济(25607)
- 技术(14852)
- 技术管理(11569)
- 方法(9200)
- 中国(8904)
- 业经(8725)
- 理论(7400)
- 财(7339)
- 农(6800)
- 数学(6549)
- 数学方法(6474)
- 制(6325)
- 地方(5699)
- 贸(5484)
- 贸易(5473)
- 教育(5446)
- 划(5383)
- 易(5327)
- 银(5267)
- 银行(5262)
- 教学(5218)
- 和(5115)
- 行(5014)
- 策(4890)
- 学(4882)
- 机构
- 学院(107219)
- 大学(103405)
- 管理(43072)
- 济(41346)
- 经济(40342)
- 理学(36479)
- 理学院(36122)
- 管理学(35629)
- 管理学院(35411)
- 研究(30605)
- 中国(24282)
- 京(21257)
- 财(19601)
- 江(18754)
- 科学(17893)
- 州(15091)
- 财经(14993)
- 中心(14706)
- 所(14309)
- 范(14261)
- 师范(14135)
- 技术(13711)
- 经(13387)
- 北京(13174)
- 研究所(12499)
- 业大(12432)
- 商学(12205)
- 商学院(12078)
- 经济学(12061)
- 职业(11947)
- 基金
- 项目(67727)
- 研究(54814)
- 科学(54388)
- 基金(46455)
- 家(39068)
- 国家(38658)
- 科学基金(34553)
- 社会(34249)
- 社会科(32481)
- 社会科学(32478)
- 省(29897)
- 教育(26049)
- 基金项目(24711)
- 划(23444)
- 编号(23174)
- 创(21247)
- 自然(20668)
- 自然科(20252)
- 自然科学(20250)
- 自然科学基金(19930)
- 成果(18624)
- 创新(18621)
- 资助(17067)
- 课题(17048)
- 重点(15285)
- 发(15237)
- 业(15011)
- 制(14719)
- 项目编号(14562)
- 年(14063)
共检索到1687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衢
何为创造力之本质?这个受到高度重视的问题曾经长期讨论却一直未果,原因是讨论中存在着认识原理和方法的片面性,即对思维与存在等范畴的理解停留在浅层次上,又局限于传统认识方法论中的简单性原则.本文从思维与存在、主体与客体等辩证关系出发,运用现代科学探索复杂事物的重要方法,在分析脑科学等方面最近成果后,提出了创造力是主体思维整合机能的新见解.笔者认为,将此观点用于教育实践,定可获得许多有价值的启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立志 黄晓颖
借鉴科学创造方法论的思想资源,破解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创新型人才培养难题,是学术界和教育界共同关心的话题。特丽莎·阿玛布丽的创造力三结构理论关于创造环境、创造动机与创新教育三者关系的研究,对我国高校建构创新教育实践模型具有重要的现实启迪,并基于此提出了"创新能力培养递进模型"。东北大学顺应国家新型工业化进程,吸收创造力研究的思想资源,探索出"普惠性、递进式、全过程"的大学生创新教育模式。
关键词:
创新教育模式 工科高校 创造力结构理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韩洁
文章分析了数字媒体专业创新创业人才的创造力内涵,指明了数字媒体创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新方向,进而提出了推动数字媒体创业人才培养的新途径:构建立体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全面融合创造力培养;完善创业教育教学团队,强化专业岗位技能创造力;融合企业项目构建专业工作室,革新创业教育方式;充分结合地方数字媒体产业,构建创造力实训教学体系。
关键词:
创造力 创业人才 复合型 创业教育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谷传华 韩梅 薛雨康 沐小琳
数字创造力是在数字化背景下,个体、团队或组织利用或通过数字技术表现出来的新颖而适用的能力。数字创造力研究的主题包括设计环境、创造性艺术和学习、人—技术—环境的关系、支持和政策等。近年来,数字技术在创造力研究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数字技术支持下的创造性的社交活动、创造力训练工具的开发以及提高创造力的辅助工具的应用等方面。数字技术的个体使用者和团体使用者的特征、工作环境的特征均会影响人们的数字创造力。未来应注意加强心理学领域的研究,改善研究设计,扩大研究对象的范围,对数字创造力的领域特殊性以及数字技术对创造力的消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永安
创造力体现着人的创造性思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和根本动力。围绕创造力教育,高校创业教育需要加速从教学组织形式、课程体系、实践体系等方面进行创新,逐步形成二者协同发展的良好关系;要积极深化创造力教育的内涵和价值,基于差异化、特色化高校创业教育理念,加强创业教育实践体系和评价体系的建设、优化,从而形成以创造力为核心的创业教育。
关键词:
创造力 创造性思维 高校 创业教育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丁琳 王海珍
个体创造力是团队创造力的基石,然而,实践中拥有高创造力的员工却不一定能够引领团队创造力提升。基于社会比较理论和压力认知评价理论,构建包含被调节的中介和被中介的调节嵌套模型,打开高创造力员工何以阻碍团队创造力的“黑箱”。结果显示,在地位—权力错位的条件下,高创造力员工引发的创造力差异更易诱发团队地位冲突,团队创造力难以涌现;团队领导的观点采择行为可以化解这一消极作用,通过降低成员的地位—权力错位程度,缓解地位冲突对创造力差异与团队创造力的负向中介效应。研究结论明晰了高创造力员工导致的消极团队表现的根源,并揭示了团队领导破解上述困局之道,对企业和团队创新管理具有一定的启示。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晓明
人类要不断创造才能进步,人的创造力是非常难能可贵的。要克服创造力的障碍因素,激发创造力,就要查找出阻碍创造力产生的原因并予以克服,才能充分施展我们的聪明才智。
关键词:
创造力 聪明才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陵峰 龙静 黄勋敬
在查阅和梳理最近十多年国外关于员工创造力影响因素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从四个层面对影响员工创造力的因素进行了细分,从而对影响员工创造力的因素进行了系统的考察,对相关文献进行了框架性归纳,并对员工创造力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郭一蓉 宋继文 朱丽
近年来领导与创造力的关系虽受到广泛关注但仍缺乏系统总结。基于此,本文分别从个体层面和团队层面,对"领导和创造力"领域的现有研究成果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归纳:(1)领导与创造力关系;(2)领导与创造力关系的四个理论视角(动机型、认同型、学习型和风险型);(3)领导影响创造力的过程机制;(4)影响领导与创造力关系的边界效应。最后,提出未来七个研究方向——领导力的双重效应、情绪机制、创造力分类、关系视角、跨层研究、东西方对比研究和研究领域拓展。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斯科特·纽斯托克 张素雪
出版时间:2022年3月定价:49.00元2020年《泰晤士报文学副刊》年度图书之一美国出版商协会散文文学奖决赛入围作品2021年度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创意通识畅销书Top 3阅读本书帮助你摆脱无谓的教育焦虑帮助你更轻松愉快地学习帮助你学会创造性地思考本书审辩式地思考现代教育的目的与过程,通过回顾莎士比亚及其同时代思想家的学习经验,广泛地讨论了教育宗旨、思维训练、注意力培养、练习、约束、积累等教养问题,令人信服地说明了现代教育技术和评价方式的局限性,并为读者提供了以培养思想者为目的、激发创造性思维的教育方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云 石金涛
创造性越来越成为员工的核心胜任力,并且受到大多数企业的鼓励。总的说来,研究者们主要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对员工创造力进行探讨,即个体视角、组织环境视角、个体—环境双向视角。个体视角主要关注影响创造力的个体因素,相关的研究主要沿着两个方向:(1)人格特征对创造力的影响;(2)认知过程对创造力的影响。组织环境视角主要探讨影响员工创造力的工作环境因素,相关的研究也主要沿着两个方向:(1)客观环境对员工创造力的作用;(2)心理环境对员工创造力的作用。个体—环境双向视角强调把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结合起来研究员工创造力的必要
关键词:
创造力 研究视角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胡卫平 俞国良
青少年的科学创造力是一种特殊的能力 ,是一般创造力发展与科学教育的结晶。研究青少年的科学创造力 ,不仅可以丰富和发展创造力理论 ,而且可以使我们更好地在科学教育中落实以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本文从心理学角度研究青少年科学创造力的内涵、表现和发展以及青少年科学创造力的培养 ,旨在引起全社会对培养青少年科学创造力的广泛重视。
关键词:
青少年 科学创造力 研究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赵旭 刘新梅
从组织制度安排的视角系统地研究了正式知识治理和非正式知识治理对组织创造力的影响。通过对239份有效样本的实证分析表明:正式知识治理和非正式知识治理对组织创造力都有正向作用;而正式知识治理和非正式知识治理的交互作用对组织创造力的正向作用不显著。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周治金 杨文娇
知识与创造力的关系比较复杂。张力观与地基观之争着重于知识的数量与创造力的关系,其实,知识的性质、组织方式以及知识如何被运用等都对创造活动有重要影响。知识的有效组织有助于个体快速有效地提取与加工信息,进而有利于创造活动。隐性知识可以激发个体的直觉和灵感,显性知识则帮助个体选择适当的信息。
关键词:
创造力 知识 知识组织 隐性知识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新梅 白杨 张蕊莉
在对组织创造力相关概念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剖析了组织创造力的本质特征,从能力的视角界定了组织创造力;分析了组织创造力的构成要素,提出了组织创造力测量的相关维度,并对各测量维度下的指标选取进行了初步的理论探讨。
关键词:
创造力 组织创造力 特征 测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