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31)
- 2023(9230)
- 2022(7571)
- 2021(6879)
- 2020(5785)
- 2019(12462)
- 2018(11955)
- 2017(22811)
- 2016(11361)
- 2015(12563)
- 2014(11733)
- 2013(11446)
- 2012(10351)
- 2011(9090)
- 2010(9476)
- 2009(9116)
- 2008(8079)
- 2007(7417)
- 2006(6483)
- 2005(5720)
- 学科
- 济(47184)
- 经济(47153)
- 业(41317)
- 企(37776)
- 企业(37776)
- 管理(37458)
- 融(24927)
- 金融(24926)
- 银(22325)
- 银行(22316)
- 行(21748)
- 中国(20197)
- 方法(17210)
- 技术(16937)
- 业经(15549)
- 地方(14451)
- 数学(13446)
- 数学方法(13298)
- 产业(12678)
- 制(12501)
- 技术管理(12178)
- 财(12018)
- 农(11526)
- 中国金融(10990)
- 理论(9886)
- 体(8480)
- 务(8387)
- 财务(8372)
- 财务管理(8359)
- 农业(8285)
- 机构
- 学院(154341)
- 大学(150508)
- 济(69195)
- 经济(67907)
- 管理(62628)
- 理学(54120)
- 理学院(53596)
- 管理学(52805)
- 管理学院(52509)
- 研究(48091)
- 中国(43217)
- 财(31232)
- 京(30118)
- 科学(25906)
- 财经(24685)
- 中心(24360)
- 江(23530)
- 经(22297)
- 经济学(22019)
- 所(21820)
- 经济学院(19929)
- 州(19678)
- 研究所(19574)
- 农(18867)
- 北京(18657)
- 业大(18634)
- 商学(18558)
- 财经大学(18453)
- 商学院(18382)
- 范(18342)
- 基金
- 项目(104095)
- 科学(84733)
- 研究(80400)
- 基金(75509)
- 家(63879)
- 国家(63294)
- 科学基金(56752)
- 社会(54446)
- 社会科(52023)
- 社会科学(52013)
- 省(44039)
- 基金项目(40028)
- 教育(35711)
- 划(34456)
- 自然(33619)
- 自然科(32972)
- 自然科学(32968)
- 自然科学基金(32458)
- 编号(31111)
- 创(29365)
- 资助(28672)
- 创新(26329)
- 发(24998)
- 成果(24216)
- 重点(23535)
- 国家社会(22856)
- 课题(22266)
- 部(21984)
- 制(21701)
- 业(21350)
共检索到2390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冲 易魁
新基建为文化创意产业的蓬勃发展创造了扎实的物质平台,而文化创意产业同样以其新颖的思维创新反哺前者成长。然而,除却浮于表面的直接干预,隐匿于新基建和文化创意产业系统内部的作用规律才是促进其二者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基于此,本研究以系统动力学技术为依托,以理清创造与创新辩证逻辑关系为引领,通过数值仿真模拟论证了新基建对文化创意产业之显著涌现作用的存在。在理论启示层面,提出了存在于新基建与文化创意产业间以涌现作用与闭环反馈为基础的增效发展规律。在实践启示层面,研究认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须稳抓新基建平台跳板,发挥涌现作用的促动价值,充分释放全要素生产率,以系统观念指导产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孙学文
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种新型产业,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转换增长模式上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十几年来,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迅猛,由过去的稀少到现在的过剩,究其原因是在文化产业建设的潮流中,多数产业项目无明确规划,仓促上马,圈地抢资源,借文化产业搞房地产开发,铺大摊子、产业发展同质化严重。如何才能使文化创意产业创建主导产业,确立自主的知识产权和品牌,提升创意人才呢?如何通过文化产业的动力机制转换,对文化产业的作用给予足够的重视,利用文化产业的成果或理念,提高传统产业的时代性、文化性和结构性,提升与当代社会需求的契合度,实现传统产业的飞跃发展与转型呢?文章指出,站在自身资源和市场角度,提升文化创意产业在传统产业...
关键词:
文化创意 传统产业 创新融合与渗透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陈晓菡 解学芳
从克里斯坦森提出的颠覆式创新理论出发,引入国外该议题的前沿研究观点和较为成熟的案例,分析、介绍、评估区块链技术对文化创意产业具有颠覆式意义的影响,包括建立全新真实性验证与信任机制、重塑优质内容生产机制、构建互利共生的产业生态,并最终对这一颠覆性技术在文化创意产业经济中的角色以及带来的问题提出反思,同时扩充颠覆式创新理论在中国语境下的更多延伸意义,实现理论层面的创新。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骏
众创时代,大学应当成为全社会创新创业的"源头活水"与"发动机"。作为国内领先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南京大学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以原始创新为先导,以全过程、全覆盖为目标,以全方位协同育人为保障,坚持育人内涵与外延拓展并重,努力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勇于投身实践的引领型创新创业人才。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骏
众创时代,大学应当成为全社会创新创业的"源头活水"与"发动机"。作为国内领先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南京大学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以原始创新为先导,以全过程、全覆盖为目标,以全方位协同育人为保障,坚持育人内涵与外延拓展并重,努力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勇于投身实践的引领型创新创业人才。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马瑞
射频识别(RFID)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RFID技术的图书馆化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末。将理念创新、工作模式创新与RFID的技术特点相融合,2006年深圳图书馆创造了世界上第一台图书馆RFID智能书车。智能书车的功能齐全,不仅提高了图书馆工作效率,而且使图书馆服务质量和工作水平都发生了根本变化。
关键词:
智能书车 图书馆 射频识别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鲜苗 徐振亭 霍伟伟
如何正确处理员工未被实施的创意,达到既能激发其创造力,又能使组织资源发挥其最大效能的目的,是领导者关注的重要议题。整合自我决定理论、领导与成员交换关系理论,探究研发团队成员创意越轨行为对其创造力的作用,以及领导反馈行为与个体创新自我效能感交互对两者关系的影响。结果显示:创意越轨行为对个体创造力有显著正向影响;创新自我效能感在创意越轨行为与创造力之间起正向调节效应。领导反馈的3种行为在创意越轨行为与创造力之间的跨层次调节效应有所差异,创新自我效能部分中介领导反馈对两者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结论不仅为个人及领导在创意失败后采取何种应对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为营造创意产生的支持氛围提供了新的思维模式。
[期刊] 征信
[作者]
王运生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融资难的问题已引起了广泛关注。政府、银行、企业等也采取了很多措施,虽然其融资方式各不相同,但是融资瓶颈依然制约着文化创意企业的发展。因此,从文化创意产业、行业的角度去研究融资面临的困境,分析其成因,才能为其突破困境提供新的思路和建议。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孙寿山
本文认为,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是创新,是文化资源与其他生产要素的紧密结合,主要特征是文化与经济、科技在互相渗透、互相交融、互为条件的前提下优化创新、快速发展。新闻出版业是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源头之一,在落实新闻出版业"十一五"发展规划中,要着力发挥文化创意在出版内容创新和企业出版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利用文化创新成果推动新闻出版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第一,要牢牢把握有利于我国文化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大力推动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内容形式创新和传播手段创新,更加自觉、更加主动、更加坚定地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率先实现文化创新。第二,进一步推动以数字化为代表的新技术在新闻出版产业的深入推广和应用,发展...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鹏
融合互动是产业集成的一种有效形式,有助于在产业边缘地带激发出全新的产品和服务方式,形成互生互赢的多重效应。澳门博彩业与文化创意产业具备融合互动的基本条件,博彩业的发展拓宽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空间,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则丰富了澳门博彩业的内涵和外延。澳门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博彩业与文化创意产业,只有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构建长期有效的合作机制与发展策略,大力促进博彩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互动,才能创造出最大效益,并为澳门博彩业乃至整体经济的适度多元化发展创造条件。
关键词:
澳门 博彩业 文化创意产业 融合互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易华 玉胜贤
商业模式创新是地区提升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文章从拉力和推力角度两方面,深入剖析了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商业模式创新动力因素,以图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商业模式创新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
文化创意产业 商业模式 创新动力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高红岩
文化创意产业承载着丰富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内涵,因而得到各国政策的大力支持。我国各地由于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条件不同,既不能沿用其它产业的政策,也不能盲目模仿其它地区,必须探讨自己的创新内涵。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文化创意产业政策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了产业定位模糊、产业空间布局以及政策目标不合理等问题,并提出由文化与创意融合的政策创新定位、产业与空间共生的政策创新过程以及经济与社会协调的政策创新目标构成的文化创意产业政策的创新内涵,为基于产业特性和区域特性进行政策创新提供了方向,并试图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关键词:
文化创意产业 政策 创新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蒋婷婷 张言 张璐
从科技创新角度研究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是创意创新领域的前沿问题。文章在对非功能性创新的存在性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将软创新理论引入文化创意产业创新评价体系之中,指出现有TPP创新评价体系在审美、智能以及产品差异化创新计量方面的缺陷,尤其是对文化创意产业创新的长期忽略。并基于软硬创新的协同为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提出对策。
关键词:
软创新 文化创意产业 科技创新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周锦 熊佳丽
不同产业的融合发展,是当前社会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农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了两个产业的创新发展。本文基于产业融合背景下,分析农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机制,一方面农业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客观载体,另一方面文化创意产业为农业发展提供创新动力。两个产业融合的创新模式,分别是农业+文化+旅游、农业+创意+动漫、农业+文化+制造业和农业+创意+互联网。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农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可以在文化融合、技术融合、市场融合和产业融合上实现创新发展路径。
关键词:
农业 文化创意产业 产业融合 创新路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周锦 熊佳丽
不同产业的融合发展,是当前社会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农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了两个产业的创新发展。本文基于产业融合背景下,分析农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机制,一方面农业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客观载体,另一方面文化创意产业为农业发展提供创新动力。两个产业融合的创新模式,分别是农业+文化+旅游、农业+创意+动漫、农业+文化+制造业和农业+创意+互联网。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农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可以在文化融合、技术融合、市场融合和产业融合上实现创新发展路径。
关键词:
农业 文化创意产业 产业融合 创新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