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41)
2023(5742)
2022(4984)
2021(4527)
2020(3692)
2019(8354)
2018(8451)
2017(14974)
2016(7584)
2015(8050)
2014(7735)
2013(7400)
2012(6867)
2011(6123)
2010(6214)
2009(5659)
2008(5390)
2007(5092)
2006(4475)
2005(4111)
作者
(20703)
(17417)
(17096)
(16137)
(10924)
(8163)
(7652)
(6563)
(6395)
(6143)
(5777)
(5689)
(5495)
(5480)
(5384)
(5289)
(5053)
(4971)
(4946)
(4928)
(4300)
(4080)
(3871)
(3868)
(3833)
(3783)
(3777)
(3669)
(3437)
(3289)
学科
管理(32140)
(30015)
(27891)
企业(27891)
(27218)
经济(27193)
技术(14704)
技术管理(11725)
方法(10890)
环境(9636)
业经(8426)
数学(8341)
中国(8259)
数学方法(8203)
(7980)
理论(6973)
(6611)
地方(5975)
(5732)
(5709)
(5588)
教学(5585)
(5420)
(5192)
贸易(5186)
产业(5159)
(5048)
规划(4818)
环境规划(4637)
(4613)
机构
大学(107162)
学院(106380)
管理(46355)
(43869)
经济(42990)
理学(40243)
理学院(39816)
管理学(39249)
管理学院(39031)
研究(31970)
中国(23694)
(22174)
(19269)
科学(19052)
(16839)
中心(15285)
财经(15205)
(15103)
师范(14986)
(14473)
北京(13721)
(13694)
(13238)
研究所(13090)
经济学(12967)
商学(12819)
商学院(12689)
业大(12628)
师范大学(12053)
技术(11933)
基金
项目(74368)
科学(62040)
研究(56882)
基金(55011)
(47131)
国家(46764)
科学基金(42739)
社会(38269)
社会科(36428)
社会科学(36422)
(30993)
基金项目(29676)
自然(27039)
教育(26634)
自然科(26537)
自然科学(26533)
自然科学基金(26089)
(25369)
(22673)
编号(21960)
资助(20257)
创新(20022)
成果(17200)
重点(16670)
(16404)
国家社会(16144)
(16041)
(15929)
(15683)
课题(15522)
期刊
(47752)
经济(47752)
研究(31893)
中国(26098)
管理(20867)
教育(17785)
(14908)
科学(13753)
学报(12342)
技术(11462)
大学(10004)
(9273)
学学(9050)
科技(8757)
业经(8388)
(7914)
金融(7914)
经济研究(7582)
财经(7381)
图书(7089)
技术经济(7054)
(6502)
(6365)
论坛(6365)
农业(6038)
(5833)
问题(5669)
商业(5079)
现代(4886)
书馆(4885)
共检索到1611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邹景平  陆海云  庄秀丽  
评估web2.0对网络学习环境的影响web2.0的技术应用,使网络环境发生了变化。在社会诸多领域同互联网已经具有高关联度的背景下,网络环境的变化会对这些领域产生越来越明显的影响。对于远程教育所关注的网络学习环境来说,如何评估web2.0的影响,也就显然是一个值得思量的问题。"重归全观的认知经验","迈向学习文明的新纪元",如此的振奋和激越,是否有理性的根基?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潘庆红  
Web2.0时代的网络学习具有鲜明的个性化、社会化和分布式等特点,网络技术、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引起人们对泛在学习、移动学习等新型学习模式的关注,在这些新型学习模式中贯穿着一个重要的学习行为基础——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本文通过对网络自主学习行为的要素和本质特征的深入分析,从交互行为和学习活动两个维度将网络自主学习行为划分为信息获取、知识加工、沟通交流和评价反馈四类行为并总结了对应的网络应用形式。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余波  庄秀丽  傅佩缮  
本研究以社会化软件"好看簿(HaoKanBu)"为活动平台,以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思想道德修养"课程中"我爱你——中国"活动为研究案例,分析了WEB2.0网络所具有的用户产生内容、集体智慧等典型特征在教学活动中的有效运用。研究对学生产生内容、运用学生集体智慧的参与式教学活动进行分析,重点分析了参与式学习活动的主题设计、教师组织引导作用以及学生参与的学习行为特点。希望本研究能对有效利用WEB2.0网络特点创新教学方式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梁斌  
本文主要通过文献研究法,对基于Web2.0学习的本质进行了再认识。文章分析了基于Web2.0学习的去中心化和社会化特征,探讨了Web2.0在提升学习者元认知方面的优势,考察了对Web2.0学习资源进行的知识管理,设计了在Web2.0中开展基于学习共同体的分布式学习的模式,提出了在Web2.0学习中对学习者生存能力和道德规范的要求。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邓胜利  冯利飞  
Web2.0为用户提供了各种互动平台,使得用户形成社会化的群体聚合效应。本文从用户的群体性理论出发,研究网络用户群体行为,对Web2.0环境下的网络用户群体进行分类,研究了网络群体的特征,探讨了Web2.0环境下用户群体化表现,对其生命周期进行了分析,最后从群体动力学角度构建了Web2.0环境下网络用户的群体动力模型,有利于从宏观角度认识网络群体的演化趋势。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洪颖  郑文娟  
网络信息资源的急剧增加使网络专题信息的获取管理愈加困难。本文将Web2.0与网络专题管理系统WTMS结合起来,研究如何利用Web2.0的理念和技术来实现专题信息的采集、管理、订阅、交流和共享等问题,力图为WTMS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李河  
介绍Web2.0的定义以及相关技术,指出Web2.0在信息交流方面有三大革新:将六度空间理论和长尾理论应用于信息交流,以微内容为信息交流的基础。通过对传统信息交流理论,交流体系,交流效果,交流控制影响的分析,展现Web2.0带来的极大变革。认为Web2.0时代网络信息交流有三个发展方向:交流方法一体化,网络服务更加细化和大量微中心变为中心。提出基于Web2.0环境下的信息交流模型并对其进行分析。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员巧云  Peter A.Gloor  
野中郁次郎提出的SECI模型揭示了20年前日本企业的知识创新流程和原理,而在Web 2.0等信息技术的支撑下,柔性的创新型小企业的竞争优势开始来源于促进组织外部大量网络用户外化其隐性知识的能力,这种组织的知识创新原理与SECI模型存在差异。本文基于社会网络和集体智慧理论,提出了Web 2.0环境下的网络知识创新螺旋转化模型——SE-IE-CI模型。研究发现:SE-IE-CI模型中的知识创新可分为组织内部社会化、组织内部外化、组织外部内化、组织外部社会化和外化、组织内部组合化和组织内部内化六个历程;知识创新的情境包括起源情境、对话情境、网络实践情境、网络系统对话情境,以及组织内部系统化情境和实践...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邹景平  
在易化、柔化、大量化和隐性化的趋势下,参与和主持学习社群,成为未来终身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件事。虽然网络学习社群的观念和建立流程在web1.0时代已经发展得很完善了,社群基本上以讨论区为主要工具,以文字为互动媒体,但由于欠缺可以直接快速互动和讨论的媒介,加上很多人不习惯以文字来表达想法与意见,社群内容很难由无生有,使得社群经营相对困难。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庄秀丽  
作者以名为"网络社会互联技术与学习"课程设计与实施的教学实践为基础,对web2.0技术学习的普及推进,提出并回答了课程建设目标与内容设置问题、以课程形式进行推广教育的作用与意义问题、如何进行课程教学实施组织的原则与方法问题,并对课程教学可能取得的效果进行了分享。如何加速和深化对互联网web2.0技术的学习与运用,需要以课程形式系统化有组织进行,从而才能更有可能释放和发挥你(YOU)的学习力、创造力,加速推进互联网信息时代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庄秀丽  张春雷  
本研究基于连续三年开展的以WEB2.0技术学习为核心内容的课程教学实践,重点以该课程2009年春季学期学生业绩表现记录为引用案例,对以WEB2.0技术学习为核心内容的课程对学生者可能产生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WEB2.0技术自身社区化不断生长的配置资源的机制,使得学习者可以通过营造社区创设环境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通过拓展连接的人群结构聚合所需的资料,深化对群体智慧产生的作用机制与发生过程的认知;可以实践基于网络一起做事的方法,逐步形成参与、分享、共创的用网行为习惯。WEB2.0技术虽然为这些作用的生成提供了可能性,但要在课程教学中把这种可能性转变为实际作用,还需要依赖学习者自我的实践,...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焦玉英  王娜  施俊  
从简要介绍Web2.0环境下网络个性化信息服务方式入手,通过分析Web2.0环境下网络个性化信息服务集成的必要性,提出和探讨了个性化服务集成的模式,包括基于资源整合的集成模式、基于用户共享的集成模式、基于技术结合的集成模式,并运用实例对3种集成模式进行了分析,最后指出了Web2.0环境下网络个性化集成服务未来的发展方向。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邓胜利  胡吉明  
本文分析了Web2.0交互环境下群体交互学习与知识创新的关系,探讨了群体交互学习下的知识创新机理,最后从用户信息记录的分享、用户兴趣的发现和推荐以及用户之间的会友交流和兴趣小组的建立3个方面构建了面向知识创新的用户群体交互环境。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姚凯  寸守栋  
准确测度区域辐射中心人才集聚指数和辐射力水平并深入探讨二者相互关系,有助于检验各省份人才政策的实效性和为区域辐射中心建设提出路径建议。本文选取17个典型省份作为区域辐射中心研究样本,采用区位商法和回归分析法开展研究表明,区域辐射中心建设进程中存在明显的"人才政策—人才集聚指数—辐射力"交互推动关系,且区域辐射中心人才集聚指数与辐射力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人才集聚指数提高1个百分点,区域辐射中心辐射力提升0.936个百分点。相反,区域辐射中心辐射力提高1个百分点,人才集聚指数提高1.068个百分点。区域中心辐射力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科技创新和金融服务,二者对人才集聚指数的影响系数分别为0.586和0.56。研究成果为区域辐射中心建设指明了路径:人才政策应聚焦集聚科技创新人才和金融服务人才,辐射中心应结合产业发展规划构建区域性、特色化产融合作平台,建立科技创新、金融服务与人才集聚的良性互动关系,通过提升科技创新辐射力和金融服务辐射力来提升区域辐射中心辐射能力。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杨帆  肖希明  
数字信息服务基础建构从资源网络向知识网络转变是Web2.0泛在知识环境下的趋势。知识网络是一个基于知识网络基础设施和Web2.0理念与技术,由体验网络、具化网络、系统网络和学习网络组成的,强调知识开放、共享与自由流动的结构性网络。参与者、知识内容、产权安排、评价机制等是其关键性要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