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48)
- 2023(5086)
- 2022(4238)
- 2021(3920)
- 2020(3284)
- 2019(7554)
- 2018(7469)
- 2017(13567)
- 2016(6541)
- 2015(6801)
- 2014(6319)
- 2013(6215)
- 2012(5719)
- 2011(4988)
- 2010(5109)
- 2009(4656)
- 2008(4504)
- 2007(4259)
- 2006(3620)
- 2005(3254)
- 学科
- 业(24894)
- 管理(24507)
- 济(23961)
- 经济(23942)
- 企(23248)
- 企业(23248)
- 技术(13870)
- 技术管理(11314)
- 中国(8202)
- 方法(8146)
- 财(7417)
- 业经(6643)
- 数学(6290)
- 数学方法(6186)
- 理论(5412)
- 农(5353)
- 地方(4911)
- 制(4846)
- 学(4522)
- 银(4470)
- 银行(4462)
- 划(4372)
- 行(4338)
- 策(4227)
- 融(4179)
- 金融(4179)
- 教育(4159)
- 贸(4041)
- 贸易(4032)
- 易(3903)
- 机构
- 大学(86364)
- 学院(85419)
- 济(36022)
- 管理(35929)
- 经济(35354)
- 理学(31212)
- 理学院(30889)
- 管理学(30393)
- 管理学院(30185)
- 研究(27243)
- 中国(20563)
- 京(17591)
- 财(16466)
- 科学(15040)
- 江(13646)
- 财经(12730)
- 所(12400)
- 中心(12385)
- 经(11583)
- 范(11544)
- 师范(11466)
- 研究所(11097)
- 北京(11028)
- 经济学(10894)
- 州(10751)
- 商学(10511)
- 商学院(10403)
- 院(10235)
- 业大(10076)
- 农(9738)
- 基金
- 项目(58673)
- 科学(48275)
- 研究(45713)
- 基金(42895)
- 家(36817)
- 国家(36488)
- 科学基金(32708)
- 社会(30483)
- 社会科(28974)
- 社会科学(28966)
- 省(24233)
- 基金项目(22725)
- 教育(21396)
- 自然(19829)
- 划(19651)
- 自然科(19504)
- 自然科学(19501)
- 创(19443)
- 自然科学基金(19202)
- 编号(17712)
- 创新(16919)
- 资助(15515)
- 成果(14682)
- 重点(13126)
- 国家社会(12935)
- 课题(12882)
- 发(12663)
- 部(12468)
- 业(12465)
- 制(12235)
共检索到1354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叶太平
创设“距离的情境”:孔子育人之方——读《论语》一得叶太平一部《论语》,人们固然可以从中读出哲学、读出伦理学、读出政治学、读出史学、读出美学、读出心理学,但更可以从中读出教育学。而一旦把它读成教育学著作,就会发现,创设“距离的情境”是孔子那高超娴熟的...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桑哲
《论语》中蕴涵着丰富而邃密的教育思想,但因其成书背景之客观原因及不同时代人们解读方式之主观缘由,其教育思想之本真性、条理性、系统性似未得以更好地显现。学习理论即属此列。孔子的学习思想关涉学习的性质、过程、规律、动机、迁移、方法等诸多方面。对此予以细致类解,不仅有助于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现代承续与当代承换,而且对建构具有中华本土底气的现代学习理论,亦大有裨益。
关键词:
孔子 学习思想 类解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傅煦霖 周会林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课程性质”中这样阐述: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积极的语言实践,积累语言经验,体会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那么,教师要创设怎样的教学情境才能让学生通过语言实践,积累丰富的语言经验,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呢?常言道: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认知强调凸显感性呈现,易于培养学生由表及里的理性思维能力,同时,比较认知过程也是审美鉴赏的过程。因此,笔者在教学中常常运用比较阅读法,
关键词:
经验积累 阅读情境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陈仕兵
新课程理念所要求的教学不是一个孤立的静态过程,它必须是以课堂教学为载体的师生互动过程,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学情境应重建和谐民主的平等师生关系,使参与课堂活动的各个个体或群体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师生的互动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学生的能力和基本素质得到提高,并为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为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互动,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铁芳
孔子一生作为师者的实践,其核心可以概括为学而不厌与诲人不倦。学而不厌乃是求得"斯文在兹",诲人不倦则是让孔子之后来者"与于斯文"。孔子一辈子在学与教之间不断转化,其中心就是传承斯文,也即赓续周代以来的礼乐文化传统。斯文之所以重要,不仅仅是作为个体生命意义的依据,更是承载着民族的根本价值。传承斯文不是固守斯文,而是"述而不作"与"温故知新"的统一,是人与文的互相转化。担当"斯文",乃是当代师者的文化使命。
关键词:
斯文在兹 孔子 人文教育 文化使命 论语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黄晓珠
"学"与"思"是《论语》中被反复论及的两个重要的教育概念,二者和我们今天所说的"学习"与"思考"并不同。《论语》中的"学"与"思"是两个并列的概念,但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体系中并非同等重要,而是"学"重于"思"。孔子在《论语》中对"学""思"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阐发是较为深入的,可以说已经形成了一套内涵深刻,体系比较完备的教育理论,对中国教育哲学的形塑有巨大意义。重回孔子学思理论阐发的文本《论语》来对孔子的"学""思"概念和相互关系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准确的把握孔子学思理论的文化内涵,更深刻地理解其教育意义与价值。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平利
孔子出身贵族,一生旨在恢复贵族之礼,他办学的目的是培养政治家及其"君子精神"。《论语》讲"君子"是全面发展的人才,不能像"器具"那样专于一端,故而"君子"应"不器"。孔子所谓"六艺"也属于贵族礼仪,不是谋生手段。作为"专才"的平民工匠不属于儒家学校教育的培养对象,儒学下的制度不可能诞生职业教育。
关键词:
孔子 论语 君子不器 职业教育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冯文全 冯碧瑛
儒家学说之所以能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教育的主流,与孔子对老子道德教育思想的借鉴与弘扬是分不开的。以《论语》和《道德经》为依据发现,孔子在儒家德育思想方面的诸多主张借鉴与弘扬了老子的道德哲学和道德教育思想。他们在求真务实、力戒空谈,待人处事不偏不倚、立定中道,为人仁慈谦卑,道德教育重在行"不言之教",道德品质的形成主要依靠道德主体的自我教育的观点等方面多有共通之处。
关键词:
孔子 老子 道德哲学 道德教育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周勇
孔子作为中国第一位名师留有丰富的专业文化遗产。《论语》开篇话语表明,孔子以自己的教育心得体会,深刻解答了教师或教育专业的三大基本问题,即教育的本源、价值与考验。后世中国名师因此形成专业传统,其核心精神是将培养追求仁道的学习与实践共同体,视为教师或教育专业的首要追求。孔子开创的教师专业传统,可以为反思中国近十年的教师专业发展运动究竟发展了教师的什么,提供具有重要历史参照意义的衡量点。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刘忠彬
(一)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明确的学习目的、高昂的学习情绪、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学习愿望。因为求知欲或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经常、最活跃的因素。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带着一种高涨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现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感到骄傲。”兴趣是认识需要的情绪表现,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甚至达到废寝忘食的境地。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两句话生动地说明了兴趣在一个人求知过程中的作用。教育学家冷冉...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顾任飞
综合实践活动课,活动的目的就是要锻炼和提升学生的能力,磨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意志品质。实践活动的内容主要以学生感兴趣的事情为出发点,以锻炼学生的能力、意志品质为目的。活动内容常见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经常经历的、容易忽视的、简单却做得不成功的活动。且这些活动又对学生的成长和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吴中天
数学课堂中的情境对教学有积极的意义和作用,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学生情况和创设情景的原则,选择一种适当形式的教学情境。平时多用数学的眼光看社会、看自然。这样,教师在设计情境时才会左右逢源,创设的情境才会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时代感。
关键词:
数学课堂 创设情境
[期刊]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天伦 吕波
计算机检索、云计算等技术应用使图书馆感知读者情境信息变成可能,图书馆知识服务可利用它们提供优质的个性化服务。文章从图书馆开展信息推送、组织阅读活动、嵌入学科研究的特点出发,提出融合情境认知的图书馆知识服务的个性化服务模型构建方法,并探讨将情境认知运用于图书馆知识服务的一般策略。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何涛
本文认为,情感教学与情境创设均是实现高职数学教育目标的手段。情感教学基于情境创设,情境创设服务于情感教学。高职数学教学要构建生动而富有情趣的情感课堂,必须充分认识情境创设的基础地位,并充分发挥其作用。
关键词:
情感教学 情境创设 高职数学教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