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15)
- 2023(9265)
- 2022(7427)
- 2021(7333)
- 2020(5461)
- 2019(12557)
- 2018(12401)
- 2017(20248)
- 2016(12099)
- 2015(13638)
- 2014(14077)
- 2013(12618)
- 2012(11516)
- 2011(10302)
- 2010(10779)
- 2009(9151)
- 2008(8907)
- 2007(8418)
- 2006(7358)
- 2005(6681)
- 学科
- 管理(34414)
- 业(31445)
- 企(27740)
- 企业(27740)
- 济(27603)
- 经济(27567)
- 教育(23665)
- 中国(17297)
- 技术(17215)
- 理论(13521)
- 教学(12676)
- 技术管理(11435)
- 农(10611)
- 业经(9790)
- 制(9437)
- 财(9038)
- 学(8314)
- 方法(7984)
- 学法(7499)
- 教学法(7499)
- 研究(7258)
- 农业(7173)
- 发(6824)
- 地方(6778)
- 学理(6405)
- 学理论(6405)
- 银(6308)
- 银行(6299)
- 学校(6066)
- 行(5976)
- 机构
- 学院(152881)
- 大学(149772)
- 研究(50940)
- 管理(50773)
- 济(46132)
- 经济(44303)
- 理学(42347)
- 理学院(41711)
- 管理学(40806)
- 管理学院(40468)
- 教育(34016)
- 京(33883)
- 中国(32641)
- 范(32093)
- 师范(31887)
- 科学(29279)
- 江(28197)
- 职业(27824)
- 技术(27464)
- 师范大学(25578)
- 所(24071)
- 财(23803)
- 中心(23233)
- 州(22791)
- 北京(22510)
- 研究所(21261)
- 职业技术(19612)
- 院(19190)
- 技术学院(18890)
- 财经(17743)
- 基金
- 项目(93987)
- 研究(84381)
- 科学(75604)
- 基金(59362)
- 教育(49541)
- 家(49154)
- 国家(48423)
- 社会(47709)
- 社会科(44669)
- 社会科学(44662)
- 省(42939)
- 科学基金(41862)
- 编号(40013)
- 划(36272)
- 成果(35317)
- 课题(32798)
- 基金项目(30422)
- 年(28642)
- 创(25980)
- 规划(24263)
- 项目编号(23749)
- 自然(23115)
- 重点(23077)
- 创新(22916)
- 自然科(22576)
- 自然科学(22571)
- 发(22302)
- 自然科学基金(22186)
- 性(22155)
- 资助(21751)
共检索到2527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平
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当前,高职生心理健康主要存在缺乏自信、人际交往受挫、就业压力时刻困扰等问题。据此,提出了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注重顶层设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发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主阵地作用,提升家校育人合力,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创新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发挥自媒体的优势。
关键词:
高职生 心理健康教育 实践创新 实效性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倪海珍
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门以心理素质训练为核心的实践课程,在此,我们对本门课的课程特点、设计理念、内容构成、教学方法、评价体系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探索,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 实践课程 特点 教学方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徐炳谦 张能云
面对日益加剧的社会竞争,高职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出现了一些不良心理倾向和问题,给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挑战。积极思考相应的应对措施: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常规教育体系、成立心理咨询机构、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际效果、开展全面心理咨询与辅导、开展有益心理健康的各种活动、建立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建立一支专业性强的师资队伍等,是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高职生 心理健康教育 方法和途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马学果
积极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和谐社会的呼唤,人文关怀理念的体现和个体自我实现的需要。在建构积极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基础上,从强化积极观念,形成积极认知;搭建活动平台,激发积极潜能;加强方法指导,促进积极发展;整合积极资源,发挥教育合力等四个方面探索高职院校积极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实践。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万霞
相信每一位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可能都有这样的经历:课间,你正在教室里批改作业,学生心急火燎地跑来"老师,谁和谁打起来了";"谁谁抢我的东西";"谁和谁不和我玩儿,还孤立我";……不胜枚举。这些学生之间的矛盾解决不好很容易上升为家校矛盾,严重影响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为了规范学生行为,便于学生管理,很多班主任结合班级情况制定班级公约;任课老师为了提高课堂效率提出课堂行为要求;家长为了帮孩子养成良好行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杜卉
创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为高职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通过对高职院校学生心理特点和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的分析,提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应进行视域拓展及转换,创新教育理念、工作方法,实现全员育人专业化、实时育人网络化,加强团队建设、内涵建设,通过不断完善,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快速发展,构建现代心理健康教育新体系。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心理健康教育 实践创新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彭颖晖 王燕子
为考察社会实践对高职生班级环境和心理健康的改变,以及高职生社会实践意愿对这一改变是否具有影响,本研究采用大学生班级心理氛围评定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江西省某高职院校一年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以团队为单位开展的社会实践对高职生的班级环境和心理健康具有优化作用;高职生社会实践意愿偏向于愿意水平,但愿意水平不是太高,还远未达到比较愿意的水平;高职生社会实践意愿越强,社会实践后班级环境及心理健康优化的水平越大。
关键词:
社会实践 班级环境 心理健康 高职生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海燕
文章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实验等方法,对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教育途径进行分析,发现随着高职院校的迅速崛起,在校生人数不断增多,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学生心理问题也日益突出,个体心理辅导形式已远远不能满足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团体心理辅导是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从团体心理辅导的内涵出发,探讨其在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实践途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金莲 李金甫
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高职院校需要优化教育发展理念,创新办学模式;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深化校企合作,实现校企双赢;建设特色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实现毕业生由自主择业到"计划分配"的理性回归。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就业工作 创新 实践探索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吴盛亮 李潇潇
大学生正处在身心和才智发展的重要阶段,具有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是当代大学生成才的重要基础。本文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现状及原因进行分析,阐述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与方法。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方法探索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马钟范
准确理解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内涵,认清两者之间的关系,明确融合构建的根本原则,探讨推动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融合发展的科学路径,尤为迫切而重要。构建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融合的基本路径为:在教学路径上"融",增强互补实效;在施教主体上"合",打牢素质基础;在学术研究上"统",搭建融合平台。
关键词:
民族高校 心理健康教育 德育 融合路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吴青枝
心理健康教育是高职学生思想健康教育的重点与难点,也是教育工作者、家长与学生都关注的焦点。从高职院校学生心理现状与教育呈现的问题出发,在高职文化建设背景下对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性提出一些建议与思考。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 高职生 就业压力 文化建设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曹瑞 杨红 张桂芝
高职院校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实施人文关怀是新时期、新形势下的新要求,教育工作者要认清实施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当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工作应树立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从目标建构、模式运作等方面来实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思想政治教育 人文关怀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勤
本文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内容及研究方法,根据青岛艺术学校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发展规律,建构了以积极心理学为导向的"爱"的教育模式,并从建构该模式的必要性、创新性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从方法和途径上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 中职生 爱的教育模式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马喜亭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将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主流和方向,使教育者和学生都能从积极的角度看待成长中的学生个体。目前高校正在尝试的心理拓展训练是一种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本文论述了心理拓展训练的含义和特点、对象和内容以及实施效果等。实践证明,将心理拓展训练引入高校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成效明显。
关键词:
心理拓展训练 高校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