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
2023(51)
2022(42)
2021(44)
2020(30)
2019(66)
2018(66)
2017(94)
2016(46)
2015(45)
2014(49)
2013(45)
2012(41)
2011(41)
2010(23)
2009(25)
2008(16)
2007(18)
2006(16)
2005(11)
作者
(133)
(113)
(99)
(94)
(72)
(43)
(42)
(40)
(39)
(39)
(39)
(38)
(37)
(37)
(34)
(32)
(31)
(30)
(29)
(28)
(27)
(26)
(25)
(24)
(24)
(23)
(23)
(23)
(22)
(22)
学科
(391)
企业(391)
(376)
管理(370)
技术(187)
技术管理(175)
(157)
经济(157)
方法(83)
供销(78)
(78)
(68)
企业财务(66)
(66)
财务(66)
财务管理(66)
业经(64)
领导(59)
数学(57)
数学方法(57)
(54)
(54)
贸易(54)
(53)
电子(46)
网上(44)
网上贸易(44)
理论(42)
(42)
决策(40)
机构
学院(741)
大学(732)
管理(436)
理学(389)
理学院(385)
管理学(385)
管理学院(383)
(289)
经济(283)
商学(150)
商学院(149)
中国(133)
研究(127)
(123)
工商(118)
财经(113)
(109)
经济管理(107)
(106)
工商管理(94)
财经大学(90)
北京(75)
师范(75)
(75)
业大(68)
会计(63)
(63)
科技(63)
理工(61)
学工(59)
基金
项目(547)
科学(474)
基金(458)
(386)
研究(386)
国家(383)
科学基金(370)
社会(296)
社会科(275)
社会科学(275)
自然(261)
自然科(257)
自然科学(257)
基金项目(253)
自然科学基金(251)
(212)
教育(188)
(180)
(176)
创新(154)
编号(149)
资助(144)
(129)
(127)
人文(124)
教育部(120)
规划(120)
(117)
国家社会(113)
青年(111)
期刊
(310)
经济(310)
管理(207)
研究(166)
(121)
中国(107)
科学(90)
业经(80)
商业(78)
经济研究(65)
科技(62)
商业经济(59)
(56)
学报(55)
财经(55)
大学(52)
学学(50)
(48)
(48)
财会(48)
金融(48)
教育(45)
对策(44)
科技进步(44)
进步(44)
技术(43)
软科学(41)
(37)
(34)
企业(34)
共检索到9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刘云  
跨跃式发展的提法近些年很盛行,在某些领域跨跃式发展是可能实现的,但在高端精密制造业,人才培养与核心技术攻关则无法跨跃,必须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据新华网报道:2014年8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研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习近平强调,创新始终是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正在大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必须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好。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罗进辉  刘海潮  巫奕龙  
在公司人事管理过程中经常出现高管个人离职的同时引发团队其他成员的集体跳槽现象,不仅给公司带来巨大的人力资本损失,而且会严重影响公司的战略决策和方向。鉴于此,本文使用2007-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23289个公司-年度观察数据,从战略性的创新投入视角考察了公司高管团队稳定性的潜在重要影响。本文实证检验发现:(1)高管团队越稳定,公司的创新投入水平显著越高;(2)高管持股比例越高,高管团队稳定性对公司创新投入的正向影响关系越强;(3)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高管团队稳定性与公司创新投入之间的正向影响关系越弱;(4)相比国有企业,高管团队稳定性对创新投入的促进作用在非国有企业表现得更强。进一步,本文分析发现高管团队稳定性的相关影响独立于关键高管个体变更的影响,而且相关影响并不是源自公司实际控制人的变更情况。此外,高管团队的稳定性越高,公司未来三年的专利申请量也显著越大。本文的研究工作不仅能够丰富高管变更和高管团队稳定性的经济后果以及公司创新投入的影响因素的研究文献,而且相关结论对于当前中国企业提高创新水平以实现战略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政策参考价值。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刘琦  
在目前中国亟待建设两型社会提倡循环经济的时间节点,产学研协同创新以及政府对两型技术创新的支持已经成为共识。另一方面,消费者环保意识和消费能力是推动产学研两型技术创新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该文通过构建包括政府、创新联盟以及消费者在内的三群体演化博弈模型以及与消费者环保意识相关的效用函数,在此基础上对两型技术创新主体之间的协同博弈过程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环保意识较高的消费者能推动产学研真实研发生产两型技术创新产品,同时,政府通过提高消费者的环保意识能以较小的投入成本实现生产消费的良性循环。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符子健  
战略创新组合拳使得百胜中国能够兼顾守成与创新,并把握好两者之间的平衡,增强了企业应对环境变化的调适能力。分拆独立:顺应市场变化百胜餐饮集团(简称百胜)是全球最大的餐饮企业之一,在全球11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3.5万多家连锁餐厅和100多万名员工,旗下有肯德基、必胜客和塔可贝尔(Taco Bell)等知名餐饮品牌。自1987年在北京开设第一家肯德基门店起,百胜在华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玲  
本文将投资者信心置入创新信息披露与公司长期估值溢价的关系中,分析了创新驱动背景下,企业创新信息披露如何通过投资者信心的中介渠道影响公司估值的长期溢价。本文以2015-2017年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构建了企业创新信息披露质量测度体系,研究表明,创新信息披露能够促进公司估值的长期溢价,企业创新行为能够被市场感知。但这种促进作用有很大一部分是通过投资者信心的中介效应实现的。企业通过持续的创新行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增强投资者信心,是我国股市健康发展的根本。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丽平   张萍萍  
本研究侧重消费者情境,根据TAM模型,从企业和消费者两个层面构建消费者接受商业模式创新的理论分析框架,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以357份有效问卷为数据样本,经研究发现:第一,企业或消费者层面的各因素均不是产生接受行为的必要条件,行为的发生具有多重并发因果关系,且影响因素间具有联动性;第二,依据组态分析结果,得出3种消费者情境下接受商业模式创新的驱动路径,即消费者缺乏创新主动性情境、消费者特性多样化情境和消费者诉求与企业价值缺乏一致性情境。研究结果为企业识别驱动商业模式创新的消费者情境,部署企业资源和合理利用消费者特性提供理论指导。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董维维  何瑞丹  秦剑  
开放式创新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企业积极突破组织边界,与外部组织进行合作。已有研究基于消费者或供应商参与单一维度探讨其对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影响,但就消费者、供应商共同参与对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影响尚未达成共识。基于资源基础理论与开放式创新理论,构建相关模型,采用实证研究方法收集227家制造企业调查问卷,考察消费者参与、供应商参与对企业新产品开发绩效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消费者参与能够促进企业产品线协同并提升新产品开发绩效,供应商参与则会降低产品线协同程度与产品创新绩效,而产品线协同与新产品开发绩效提升对我国制造企业市场绩效具有积极影响。最后,从资产专用性、知识溢出风险和承诺非对称性3个方面,对供应商参与逆向效应进行解释。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张敬伟  张正明  刘田田  
以创业精神为核心的创新文化,以及以"试验-反馈-调整"循环为特征的创新流程,是在位企业内部成功开发破坏性创新的关键。伟大的公司为何会失败?破坏性创新理论的缘起破坏性创新是创新理论中最为知名的理论之一。该理论的提出者、哈佛大学教授克里斯滕森早在1995年的《哈佛商业评论》文章中就提出了"破坏性技术"的概念。随后,克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黄义志  贺蓓  徐成    
本文试图结合我国的一些成功企业,分析在当今国际竞争中,如何利用技术创新提高我国企业生产的效率和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以塑造我国现代民族品牌。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福柱  李倩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高技术制造业集聚及二者协同集聚能够促进创新进而驱动经济增长与绿色发展。运用中介效应分析方法实证检验了3种类型集聚在经济增长、绿色发展方面的创新驱动效应水平差异,结果表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能够驱动经济发展,对绿色发展的正向驱动作用不显著,创新在其集聚驱动经济增长、绿色发展的过程中未表现出显著的中介效应;高技术制造业集聚能够驱动经济发展与绿色发展,创新在此过程中的中介效应显著;相比单个产业集聚,二者协同集聚对经济发展与绿色发展具有更强的正向驱动作用,创新在此过程中的中介效应也更显著。基于上述结论,提出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3项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刘石兰  
现有文献比较全面地揭示了消费者创新性与新产品创新性行为之间的多重关系,并探讨了这些关系产生的条件和机制。但绝大多数的理论和经验研究都将消费者创新性视为一个单维构念来进行操作性界定和测量,很少有研究去探索其内在结构并在此基础上检验每个维度与新产品创新性行为之间的关系。文章旨在探讨消费者创新性的结构维度并在此基础上观察不同类型的消费者创新性对创新性行为的影响。结论表明,消费者创新性是一个包括感知创新性和认知创新性的双维构念;作为整体的消费者创新性与新产品采用行为并没有显著的相关性,只有认知创新性才与新产品的采用行为正向相关,而感知创新性只与新产品的创新性信息搜寻正向相关。上述结论为消费者创新性提供...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侯广辉  
通过企业不同创新源泉和创新模式的比较,可以看出根据客户需求更有效率地整合资源,能消除封闭式创新的弊病;在技术变革加速的时代,客户和供应商才是企业创新的源泉;只有通过开放式的创新模式,才能更好地将研发成果推向市场获得研发投资的高回报。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丛龙峰  
一个企业就像一棵树,人们往往只注意到它露在外面的枝繁叶茂,而忽略了一片荫凉之下的土壤、它的根系,还有若干年前就播下的种子。就像郭台铭所说的:"阿里山的神木之所以大,四千年前种子掉到土里时就已经决定了,绝不是四千年后才知道的。"德胜洋楼这家企业也是这样,这棵树现在看起来很美,这是种子和土壤的因所结下的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