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78)
- 2023(11815)
- 2022(9825)
- 2021(8960)
- 2020(7141)
- 2019(16462)
- 2018(16226)
- 2017(30127)
- 2016(16222)
- 2015(17578)
- 2014(17332)
- 2013(16780)
- 2012(15804)
- 2011(14227)
- 2010(14677)
- 2009(13628)
- 2008(13646)
- 2007(12420)
- 2006(11454)
- 2005(10874)
- 学科
- 济(72237)
- 经济(72174)
- 业(51009)
- 管理(50627)
- 企(42500)
- 企业(42500)
- 中国(25575)
- 方法(22417)
- 地方(20792)
- 农(20314)
- 业经(19086)
- 技术(18689)
- 数学(18684)
- 数学方法(18532)
- 财(17523)
- 制(17464)
- 融(15538)
- 金融(15538)
- 银(15387)
- 银行(15373)
- 行(14969)
- 农业(13827)
- 技术管理(13122)
- 体(12101)
- 发(12050)
- 贸(11829)
- 贸易(11811)
- 理论(11492)
- 地方经济(11465)
- 易(11330)
- 机构
- 学院(224694)
- 大学(223148)
- 济(99895)
- 经济(97896)
- 管理(86231)
- 研究(82037)
- 理学(71949)
- 理学院(71155)
- 管理学(70295)
- 管理学院(69821)
- 中国(64993)
- 财(48839)
- 京(48347)
- 科学(44763)
- 所(40660)
- 江(37430)
- 中心(36862)
- 财经(36672)
- 研究所(35819)
- 农(33257)
- 经(33223)
- 北京(31611)
- 范(31162)
- 师范(30905)
- 经济学(30782)
- 院(29840)
- 州(29789)
- 业大(27718)
- 经济学院(27330)
- 财经大学(27066)
- 基金
- 项目(138777)
- 科学(111429)
- 研究(108282)
- 基金(98974)
- 家(84662)
- 国家(83897)
- 科学基金(73183)
- 社会(70625)
- 社会科(67091)
- 社会科学(67076)
- 省(56124)
- 基金项目(51733)
- 教育(50252)
- 划(46014)
- 自然(43571)
- 编号(43275)
- 自然科(42631)
- 自然科学(42625)
- 自然科学基金(41900)
- 资助(38978)
- 发(36001)
- 成果(35968)
- 创(35278)
- 课题(32000)
- 创新(31965)
- 重点(31618)
- 部(30714)
- 发展(29884)
- 展(29363)
- 国家社会(29345)
- 期刊
- 济(124585)
- 经济(124585)
- 研究(80507)
- 中国(58982)
- 财(38194)
- 管理(38031)
- 教育(35047)
- 农(31731)
- 融(30211)
- 金融(30211)
- 科学(29052)
- 学报(28119)
- 大学(22896)
- 技术(22159)
- 农业(21142)
- 业经(21080)
- 学学(20850)
- 经济研究(20088)
- 财经(19588)
- 经(17027)
- 问题(15410)
- 技术经济(12972)
- 贸(12272)
- 科技(12212)
- 业(12021)
- 坛(11391)
- 论坛(11391)
- 商业(11306)
- 国际(11143)
- 世界(11045)
共检索到3785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资本市场改革课题组
创新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资本市场是实现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要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在筛选培育创新型企业、分散创新风险、激励创新行为、提供融资服务、优化资源配置、强化要素集成等方面赋能创新发展的重要作用。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坚持增量改革与存量改革并重,以科创板激发资本市场改革活力;坚持市场化与法治化并重,以市场化引航,法治化护航;以透明化保障市场运行规范化,内外兼治强化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优化"正金字塔"型多层次资本市场结构;通过引入长期资金、鼓励并购重组等措施培育高质量上市公司;完善人力资本的激励机制,提高资本市场对实施同股不同权制度和股权激励制度的企业的包容度。
关键词:
资本市场 科创板 高质量发展 创新驱动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梁家峰 张洁
在制度建构创新完善的政策机遇期、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发展机遇期、重构职业教育是类型教育的观念机遇期,职业教育不断被赋能。在此基础上,职业教育要充分发挥主体性,把握机遇、主动作为,推进政策落实、深化产教融合、激活内生动力,通过内外因共同发力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职业教育 高质量发展 赋能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周立新
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出台,给我国资本市场指明了发展方向、进行了战略部署,这不仅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经营和发展将产生重大、积极的影响,也给银行业监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贾丽桓 肖翔
利用沪深港通互联互通机制这一准自然实验,实证检验了资本市场开放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上市公司股票成为沪深港通标的股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其机制在于资本市场开放能够通过降低企业代理成本以及增加创新投入来推动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资本市场通过优化投资者结构这一制度设计能够对微观企业行为产生治理效应与激励效应,应持续纵深推进资本市场开放,畅通引入境外价值型机构投资者的渠道,同时积极培育本土机构投资者,加快改善金融发展环境,持续重视以资本市场发展助力实体经济建设,协同推动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贾丽桓 肖翔
利用沪深港通互联互通机制这一准自然实验,实证检验了资本市场开放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上市公司股票成为沪深港通标的股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其机制在于资本市场开放能够通过降低企业代理成本以及增加创新投入来推动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资本市场通过优化投资者结构这一制度设计能够对微观企业行为产生治理效应与激励效应,应持续纵深推进资本市场开放,畅通引入境外价值型机构投资者的渠道,同时积极培育本土机构投资者,加快改善金融发展环境,持续重视以资本市场发展助力实体经济建设,协同推动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党的二十大还明确指出,健全资本市场功能,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这对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高质量发展对资本市场提出了新要求。
关键词:
创新驱动发展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窦丽琛 柳源
在“双循环”新格局下,创新驱动贸易具有独特的发展机制和路径。通过多元机制及路径的支持,中国国际贸易和国内贸易能够相互促进、协同发展。运用文献分析法对“双循环”新格局下创新驱动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机制与路径进行了研究。首先,明确了“双循环”新格局下贸易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必要性。其次,明确了“双循环”新格局下创新驱动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机制,包括可持续发展驱动机制及科技创新驱动机制。最后,从可持续发展驱动机制及科技创新驱动机制视角出发,分析了“双循环”新格局下国际贸易和国内贸易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辜胜阻 庄芹芹
企业是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主体,国有企业集聚了大量优质创新资源,在创新驱动发展中具有引领作用。企业创新始于技术、成于资本,创新活动投入高、风险大、回报周期长,必须高度依赖资本市场。因此,要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功能,为企业创新提供制度、资金、风险分散等支持,实现人才、技术与资本的有机结合。要打造创新、创业、创富"金三角",激发创新人才活力,构建创新、创业、创投"铁三角",形成大中小型企业共生共荣,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创新格局。建立创新容错机制,营造鼓励创新的宽松环境,形成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全面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克琴
创新驱动是推动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但不同维度的创新可能会对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产生异质性影响。本文基于新发展格局视域下的企业创新驱动视角,通过构建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指标以及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指标的基础上,考察了不同维度创新对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其差异性。研究发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对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均具有显著的正向赋能作用,但相比较而言,管理创新对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正向赋能作用要略强于技术创新。进一步从细分行业来看,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对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对批发零售业高质量发展而言,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更强,对于餐饮业和交通运输业高质量发展而言,管理创新的影响效应更强,而对于仓储物流业高质量发展而言,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影响效应强度相近。控制变量中,省域层面的居民消费水平和企业层面的企业成长能力对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明显强于其他变量。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攀科
本文基于物流技术创新,对我国物流业高质量发展及不同物流环节技术创新对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国家对物流业发展的政策红利和技术创新是推动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两大基础。物流技术创新会通过区域内、外渠道的内驱和外溢两大机制对物流业高质量发展产生积极的推进作用。同时,实证研究进一步验证了不同物流环节技术创新总体对物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但物流业不同环节的技术创新对物流业高质量发展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相比较而言,物流流通加工环节对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正向促进效应并不显著。因此政府急需制定有利于物流业技术创新的体制机制,特别是紧紧围绕物流装卸搬运、物流运输、物流仓储、分拣包装配送系统和物流信息技术环节的创新,不断促进我国物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徐君 郭徐青 崔珂珂
农业高质量发展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数字创新为农业高质量发展带来新机遇。从数字环境赋能、数字创新驱动、农业质效提升、农业绿色发展、农民生活向好五个方面,构建数字创新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可变模糊识别模型、障碍度模型、达古姆(Dagum)基尼系数和α收敛模型对我国30个省份(未含香港、澳门、台湾、西藏地区)的数字创新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障碍因子识别和区域差异分析。研究发现:2010—2021年数字创新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存在地区间差距,呈现东高西低分布格局。单位农业产值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农业人均专利申请数、电子商务采购额、农村居民生活丰富性、移动电话基站密度等与数字创新和数字环境密切相关的指标是影响我国数字创新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障碍因子。全国总体差异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V形变化特征,前期差异主要来自超变密度,后期差异主要来自区域间差异。东部地区内部差异波动幅度最大,与其他地区间的差异也最大,2015年后其内部数字创新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差异不存在α收敛趋势;东北、中部和西部地区内部差异波动幅度较小,区域间差异也较小,其内部数字创新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差异存在α收敛趋势。因此,应夯实农村数字基础,加强农业数字创新;重视区域差异,走农业差异化发展道路;加强区域内外部联系与合作,构建协同发展格局。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曾晓茹
改革开放40年来,作为深圳前身的宝安,历经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已发展成产业大区、智能制造强区,形成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电子信息产业为龙头、装备制造业和传统优势产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结构,从"世界工厂"蜕变为"产业创新高地",在2019年发布的中国创新百强区中,宝安位列第二。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徐君 郭徐青 崔珂珂
农业高质量发展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数字创新为农业高质量发展带来新机遇。从数字环境赋能、数字创新驱动、农业质效提升、农业绿色发展、农民生活向好五个方面,构建数字创新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可变模糊识别模型、障碍度模型、达古姆(Dagum)基尼系数和α收敛模型对我国30个省份(未含香港、澳门、台湾、西藏地区)的数字创新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障碍因子识别和区域差异分析。研究发现:2010—2021年数字创新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存在地区间差距,呈现东高西低分布格局。单位农业产值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农业人均专利申请数、电子商务采购额、农村居民生活丰富性、移动电话基站密度等与数字创新和数字环境密切相关的指标是影响我国数字创新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障碍因子。全国总体差异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V形变化特征,前期差异主要来自超变密度,后期差异主要来自区域间差异。东部地区内部差异波动幅度最大,与其他地区间的差异也最大,2015年后其内部数字创新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差异不存在α收敛趋势;东北、中部和西部地区内部差异波动幅度较小,区域间差异也较小,其内部数字创新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差异存在α收敛趋势。因此,应夯实农村数字基础,加强农业数字创新;重视区域差异,走农业差异化发展道路;加强区域内外部联系与合作,构建协同发展格局。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侯外林
本文全面回顾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广东资本市场的发展历程,深入分析了广东资本市场萌芽试点期、规范发展期和深化改革期的基本特征,系统总结了广东资本市场改革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和主要经验,并对广东资本市场改革发展进行了展望。笔者认为,未来二十年到三十年,广东资本市场将呈现直接融资比重逐步提高、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加快形成、上市公司质量逐步提升、证券公司迈入良性发展轨道、粤港澳金融合作更加紧密等趋势。
关键词:
资本市场 改革 发展 回顾 展望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侯外林
一、2012年广东资本市场发展回顾(一)坚持以服务实体经济为主线,加快推进辖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一是大力推动优质企业改制上市。加强与地方政府的沟通合作,推动地方政府对不同阶段的拟上市企业进行梯度扶持,优化企业上市政策环境。加强对拟上市公司和保荐机构的监管,提高拟上市公司质量。实行拟上市公司辅导备案受理登记公示制度,增强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