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110)
- 2023(16889)
- 2022(14357)
- 2021(13359)
- 2020(11297)
- 2019(25169)
- 2018(25085)
- 2017(47774)
- 2016(25765)
- 2015(28667)
- 2014(27927)
- 2013(27611)
- 2012(24764)
- 2011(22051)
- 2010(22113)
- 2009(20873)
- 2008(20256)
- 2007(17958)
- 2006(15801)
- 2005(13990)
- 学科
- 济(103613)
- 经济(103497)
- 业(99579)
- 管理(90117)
- 企(89813)
- 企业(89813)
- 方法(45626)
- 数学(35481)
- 数学方法(35060)
- 业经(33714)
- 农(32656)
- 财(31953)
- 中国(26818)
- 技术(23452)
- 务(23440)
- 财务(23370)
- 财务管理(23346)
- 农业(23318)
- 企业财务(22093)
- 理论(21249)
- 制(20430)
- 学(20039)
- 和(19536)
- 地方(19451)
- 划(17968)
- 贸(17924)
- 贸易(17910)
- 易(17356)
- 策(17143)
- 环境(15751)
- 机构
- 学院(362418)
- 大学(358324)
- 管理(149683)
- 济(143029)
- 经济(139973)
- 理学(128899)
- 理学院(127596)
- 管理学(125568)
- 管理学院(124918)
- 研究(113905)
- 中国(87569)
- 京(76461)
- 科学(70368)
- 财(66001)
- 农(56871)
- 所(55941)
- 江(53963)
- 业大(53140)
- 财经(52588)
- 中心(51970)
- 研究所(50642)
- 北京(47879)
- 经(47733)
- 范(45968)
- 师范(45558)
- 农业(44502)
- 州(43829)
- 院(41848)
- 经济学(41370)
- 商学(39949)
- 基金
- 项目(244909)
- 科学(194394)
- 研究(182353)
- 基金(177540)
- 家(153194)
- 国家(151817)
- 科学基金(132836)
- 社会(114844)
- 社会科(108848)
- 社会科学(108821)
- 省(97299)
- 基金项目(94488)
- 自然(86154)
- 自然科(84200)
- 自然科学(84181)
- 教育(82898)
- 自然科学基金(82704)
- 划(80107)
- 编号(75382)
- 资助(71646)
- 成果(59774)
- 创(54957)
- 重点(53985)
- 部(52648)
- 发(52284)
- 课题(50681)
- 创新(50498)
- 项目编号(47304)
- 国家社会(46734)
- 业(46104)
- 期刊
- 济(161862)
- 经济(161862)
- 研究(104627)
- 中国(68638)
- 管理(60428)
- 财(53432)
- 农(52873)
- 学报(52411)
- 科学(50313)
- 教育(40450)
- 大学(40420)
- 学学(37938)
- 农业(37095)
- 技术(34694)
- 融(29706)
- 金融(29706)
- 业经(29655)
- 财经(25497)
- 经济研究(25033)
- 经(21906)
- 业(21542)
- 问题(20336)
- 技术经济(19919)
- 图书(19449)
- 科技(18981)
- 现代(18067)
- 商业(17212)
- 理论(16969)
- 财会(16366)
- 版(16145)
共检索到5326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储节旺 李章超
创新驱动背景下知识转移为企业创新提供知识保障,成为企业构筑竞争优势的关键。知识转移存在于知识源、知识系统和创新平台间,三者呈现复杂的非线性关系。文章引入系统动力学方法,对知识转移的运行机制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探究。结果表明:知识源将知识转移至企业知识系统,知识系统对知识整合创新并转移至企业创新平台进行创新,知识系统是整个传导机制的关键;知识转移系统对知识需求参数和知识创新率有较高灵敏度。
关键词:
知识转移 创新绩效 系统动力学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余鲲鹏 郭东强
依据企业转型的不同类型,分析转型企业知识转移过程和影响因素,建立转型企业知识转移概念模式,运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建立转型企业知识转移模型,并运用vensim来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转型企业的初始知识存量对知识转移阈值的早期影响显著;在同样的时间周期内,外生性转型企业的知识转移量大于内生性转型企业的知识转移量。
关键词:
转型企业 知识转移 系统动力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韧 陈福集
随着市场环境和企业成长过程的发展,企业常常面临着转型问题。企业转型意味着战略的变化,制度的变迁。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要实现成功的转型,离不开企业知识的承接和吸收。文章针对企业转型中知识转移的特点,分析企业转型过程中的知识需求和知识源,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企业转型中知识转移吸收的要素,从系统的角度给出企业转型过程中进行知识转移的策略。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莉 牛振喜
互联网+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环境为高校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提供了机会,而高校学生的创新行为又有益于推动我国创新驱动型经济发展。在分析众创模式下高校学生创新决策和创新行为演化的基础上,构建了创新需求者和高校学生创新行为演化博弈模型,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进一步描述博弈双方的动态决策过程。仿真结果表明:高校学生创新行为与需求者参与度相互影响,如果只有一方选择纳什均衡策略,双方无法达到演化均衡状态;当需求者选择参与策略概率大于0.2,或高校学生创新成果被采用的几率大于0.5时,系统会最终达到演化均衡状态。最后,从高
关键词:
众创 高校学生创新 创新博弈 系统动力学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春发 赵乐生
激励机制对新创企业知识转移影响的主导作用已引起业界广泛关注,根据知识管理理论和激励理论,在将激励机制划分为内在激励和外在激励的基础上,构建了反映激励机制对新创企业知识转移影响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利用Vensim软件仿真分析了工作价值、心理契约两种内在激励机制以及股权激励、薪酬激励两种外在激励机制对知识转移的影响,并就两类激励机制及二者互动对转移效果的影响进行了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内在激励和外在激励均能有效促进新创企业的知识转移,且二者存在互补耦合效应,据此可为提高新创企业知识转移绩效的激励机制设计问题提供
关键词:
激励机制 新创企业 知识转移 系统动力学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李明惠 綦振法 孙爱香
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对大企业集群技术创新动力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构建了大企业集群技术创新动力的因果关系图与系统动力学模型。采用Vensim建模软件作为工具,以山东钢铁大企业集群为典型案例进行了仿真模拟。仿真模拟结果显示,随着创新动力总体趋势的增加,科技人才投入、科研经费投入力度、新产品产值以及税收也随之增加;对某一特定状态下的创新动力,科研经费投入力度和市场集中度是集群创新的主要动力源。并进一步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大企业集群 技术创新 动力 系统动力学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蔡坚 杜兰英
在分析影响企业创新网络知识流动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知识流动的企业创新网络运行系统动力学(SD)模型。研究了企业知识整合吸收能力和网络关系能力对核心企业知识转移以及知识获取的影响,并验证了不同类型的创新市场结构对知识流动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转移知识量随着知识整合吸收能力的提高具有边际递增的特性;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转移知识量随着网络关系能力参数的提高不断递增,但呈现出边际递减的特性;平衡型的创新市场结构(知识源方和知识接收方创新率接近)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有利于企业隐性知
关键词:
创新网络 知识流动 知识管理 网络经济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董媛媛 张寒松 赵刚
企业原始创新能力系统是一种典型的信息反馈系统,企业原始创新能力系统的形成与积累取决于组织内部资金和人员的存量和循环使用情况。本文应用层次分析法对影响企业原始创新能力的23个因素进行权重分析,从中选出权重较大的12个因素。从系统动力学的视角构建企业原始创新能力的系统模型,并对模型中的因果关系图进行分析,最后给出提高企业原始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系统动力学 企业 原始创新能力系统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奕莹 戚桂杰
在互联网思维、企业转型、平台战略的推动下,越来越多企业将开放式创新社区作为其创新过程中的重要节点,通过开放式创新社区从外部用户寻找、识别、获取和利用各种创新资源,促进企业内部创新绩效的提升。文章基于创新价值链视角,将企业开放式创新社区的管理过程分为创意产生、创意转化和创意扩散三个重要环节,以资源基础观和动态能力观为理论基础,构建企业开放式创新社区的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仿真模拟发现,用户个性化需求、用户奖励水平、用户生成内容以及企业动态能力是开放式创新社区成功运营的关键影响因素。文章旨在为企业能够对开放式创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奕莹 戚桂杰
在互联网思维、企业转型、平台战略的推动下,越来越多企业将开放式创新社区作为其创新过程中的重要节点,通过开放式创新社区从外部用户寻找、识别、获取和利用各种创新资源,促进企业内部创新绩效的提升。文章基于创新价值链视角,将企业开放式创新社区的管理过程分为创意产生、创意转化和创意扩散三个重要环节,以资源基础观和动态能力观为理论基础,构建企业开放式创新社区的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仿真模拟发现,用户个性化需求、用户奖励水平、用户生成内容以及企业动态能力是开放式创新社区成功运营的关键影响因素。文章旨在为企业能够对开放式创新社区实施有效管理提供新的思路。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袁胜军 彭长生 钟昌标 俞立平
企业外来技术主要包括引进技术和购买国内技术,本文针对近年来我国引进技术下降、购买国内技术上升的比重变化,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状态空间模型与贝叶斯向量自回归模型的研究结果表明:购买国内技术投入对高技术企业创新起着重要作用,其弹性系数2010年之前,一直高于引进技术。高技术产业对购买国内技术的消化吸收效果总体较好,购买国内技术能够有效带动自主研发投入,其对创新产出的贡献要大于引进技术;引进技术绩效总体不高但有好转的趋势,引进技术与创新产出无关,与自主研发投入之间总体上存在替代效应,我国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有待提高。引进技术的弹性系数从2007年开始转为正数,并且逐年提高;我国应该走引进技术与购买国内技术协调的发展的道路。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田雪 钱青 杨江龙
应用系统动力学的思想和观点,分析了物流企业服务创新系统与内、外部因素之间的关系,通过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因素的分析,建立了能够反映物流企业服务创新绩效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同时,应用仿真软件将结果转换为图形化的表达。研究发现物流企业服务创新的实现与自身内在的创新能力以及合作伙伴的创新水平有着密切的联系,物流企业应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并积极调整与利益相关企业的关系,从而促进自身物流服务的创新与发展。
关键词:
物流企业 系统动力学 服务创新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梦晓 高良谋
基于网络位置的"双刃剑"特性,从驱动机制和阻碍机制着手构建网络位置影响知识转移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仿真和灵敏度分析。结果显示:知识转移受到网络位置驱动与阻碍的双重影响;当企业占据较高的网络中心度与较少的网络结构洞时,协同效应最显著,知识转移量最大。该研究揭示了网络位置对知识转移的影响机制,也可为企业选择合适的网络占位提供借鉴与依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何悦 朱桂龙 戴勇
通过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因素的分析与识别,构建了企业创新绩效影响因素的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仿真发现,市场竞争程度和学习导向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正相关性,市场竞争程度和学习导向的增强可促进企业创新绩效的提高。而政府与企业R&D资金投入对企业创新绩效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呈倒U型曲线,表明政府资金支持虽然可通过杠杆效益带动企业投入进而提高创新绩效,但企业对政府投入的过度依赖则会因挤出效应对创新绩效产生负面影响。
关键词:
创新绩效 系统动力学 挤出效益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易力 胡振华
基于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了吸收能力在知识转移过程中对集群企业自主创新影响的量化模型,采用Vensim PLE软件进行模拟分析,揭示了集群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路径。提出了三个仿真模型:一是渐近增长模型,较小的吸收能力制约了初创企业自主创新的步伐;二是指数增长模型,适当提高吸收能力可以突破知识存量增长的瓶颈,激进式企业家精神是企业成长不可或缺的因素;三是S型增长模型,动态的吸收能力与研发投入产出之间的相互协调是成熟企业的表现,拐点的出现标志着企业自主创新进入巩固阶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