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97)
- 2023(14064)
- 2022(11722)
- 2021(10969)
- 2020(9100)
- 2019(21095)
- 2018(21018)
- 2017(41668)
- 2016(21878)
- 2015(24492)
- 2014(24326)
- 2013(24110)
- 2012(22484)
- 2011(20578)
- 2010(21293)
- 2009(20168)
- 2008(19546)
- 2007(17746)
- 2006(16139)
- 2005(14994)
- 学科
- 济(111483)
- 经济(111408)
- 管理(66859)
- 业(64156)
- 企(52768)
- 企业(52768)
- 方法(43847)
- 数学(39498)
- 数学方法(38890)
- 中国(29623)
- 农(25891)
- 财(24421)
- 地方(23979)
- 贸(22762)
- 贸易(22746)
- 易(22208)
- 业经(21781)
- 制(20781)
- 技术(19590)
- 学(17978)
- 银(17719)
- 银行(17701)
- 行(17087)
- 农业(16767)
- 融(16544)
- 金融(16543)
- 策(15314)
- 地方经济(15133)
- 理论(14998)
- 体(14216)
- 机构
- 学院(319690)
- 大学(317571)
- 济(150227)
- 经济(147386)
- 管理(125005)
- 研究(107776)
- 理学(106523)
- 理学院(105453)
- 管理学(103717)
- 管理学院(103114)
- 中国(86305)
- 财(70375)
- 京(65622)
- 科学(58758)
- 财经(54656)
- 所(52900)
- 经(49498)
- 江(49113)
- 中心(48622)
- 经济学(47900)
- 研究所(46951)
- 经济学院(42915)
- 北京(42189)
- 农(41465)
- 财经大学(40299)
- 范(39504)
- 师范(39191)
- 业大(38723)
- 州(38709)
- 院(38518)
- 基金
- 项目(197478)
- 科学(158013)
- 研究(149516)
- 基金(144292)
- 家(122825)
- 国家(121853)
- 科学基金(106192)
- 社会(98270)
- 社会科(93559)
- 社会科学(93538)
- 省(77058)
- 基金项目(74204)
- 教育(69378)
- 自然(65142)
- 划(63770)
- 自然科(63735)
- 自然科学(63723)
- 自然科学基金(62625)
- 资助(60977)
- 编号(59915)
- 成果(49557)
- 创(45147)
- 部(44754)
- 重点(44122)
- 发(43914)
- 课题(42525)
- 创新(41482)
- 国家社会(40792)
- 教育部(39455)
- 人文(38648)
- 期刊
- 济(173430)
- 经济(173430)
- 研究(105971)
- 中国(64170)
- 财(52762)
- 管理(51636)
- 科学(38711)
- 融(38321)
- 金融(38321)
- 学报(37753)
- 农(37629)
- 教育(34074)
- 技术(31366)
- 大学(30736)
- 经济研究(30288)
- 学学(28868)
- 财经(28101)
- 业经(26387)
- 农业(25146)
- 经(24344)
- 问题(22469)
- 贸(20800)
- 技术经济(19597)
- 统计(19090)
- 国际(18096)
- 策(17857)
- 商业(15993)
- 决策(15451)
- 理论(15403)
- 世界(15263)
共检索到5022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远
我国经济目前正处在从要素驱动型转向创新驱动型的过程中,转型是在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进行的,由于创新驱动型经济发展不同与传统要素型增长,要求货币政策的调控模式发生转变,从传统注重总量向部分行业和企业转换,要求更加注重工具的结构性和价格与利率的作用。
关键词:
经济发展 货币政策 结构性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万兆泉 许统生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是货币政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合适的货币中介目标对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基于ARDL模型的协整分析方法,对货币中介目标与中国国民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通货膨胀率对国民收入的影响幅度最大、货币供应量对国民收入的影响次之,而利率对国民收入的影响相对较小。认为在目前条件下,我国应从过于强调货币供应量指标,转向综合利用多种金融变量来指导货币政策的操作,但在将来市场体系完善后,可考虑采用通货膨胀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任碧云 高鸿
人民银行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所以搞清楚货币政策与通货膨胀、经济增长的关系就十分必要。通过计量分析可以得出:货币供应量M1的增长是推动GDP增长的主要因素,财政支出增长不是推动GDP增长的因素,但是不能否定其在反经济危机中的巨大作用;货币供应量M1的增长是推动CPI增长的主要因素;在制定货币供应量政策时,既要考虑到推动GDP增长的目的,也要受到CPI上涨的制约,需要在二者之间权衡;在制定利率政策时要研究均衡的利率,实际利率要向均衡利率靠近,并且要随着经济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以达到最大的资本积累量,保证我国的长期经济增长。
关键词:
货币政策 通货膨胀 经济增长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史建平
我国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研究史建平我国从1994年开始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已取得明显成效,从近几年的情况看,宏观经济形势好转,物价涨幅明显回落,经济增长进入合理区间,经济软着陆的目标基本实现。据此,社会上对放松银根的呼声又渐趋高涨,货币政策...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孙丹 李宏瑾
近年来常备借贷便利、中期借贷便利和抵押补充贷款等创新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推出,增强了中央银行的流动性管理能力以及对市场利率的引导能力,促进了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创新性货币政策工具能够弥补市场短期流动性缺口,有效对冲外汇占款下降的影响;引导和优化社会资金流向,支持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发展;减小货币市场利率波动,促进国民经济重点领域、薄弱环节融资成本下降。创新性货币政策工具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着市场利率调节和引导渠道不够顺畅、容易引发市场套利风险、增加货币政策调控难度等问题。为此,要明确货币政策操作目标利率,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孙丹 李宏瑾
近年来常备借贷便利、中期借贷便利和抵押补充贷款等创新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推出,增强了中央银行的流动性管理能力以及对市场利率的引导能力,促进了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创新性货币政策工具能够弥补市场短期流动性缺口,有效对冲外汇占款下降的影响;引导和优化社会资金流向,支持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发展;减小货币市场利率波动,促进国民经济重点领域、薄弱环节融资成本下降。创新性货币政策工具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着市场利率调节和引导渠道不够顺畅、容易引发市场套利风险、增加货币政策调控难度等问题。为此,要明确货币政策操作目标利率,健全利率走廊机制,提高利率政策操作的透明度,完善宏观审慎评估机制,为货币政策调控由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变创造条件。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毛定祥
运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协整检验、G ranger因果检验和方差分解,对我国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协整性作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对宏观经济的短期调控效果较显著,且财政政策的调控能力更强;货币供应量具有明显的内生性,并在很大程度上被动适应财政政策;财政政策具有较强的独立性但存在中期化现象。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徐亚平 宋杨
我国社会融资结构正发生深刻变化。文章分析了社会融资结构变化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并使用马尔科夫区制转换向量自回归模型(MS-VAR),实证检验了社会融资结构变化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动态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社会融资结构多元化的发展弱化了我国货币传导数量渠道和银行信贷渠道的影响,增强了货币传导价格渠道的影响,同时也从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资本市场传导渠道的影响。文章提出,适应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复杂性需进一步优化数量型调控工具,加强价格型调控工具的作用,完善货币政策工具的组合与创新,加强货币政策新工具"预期管理"效应的发挥。
关键词:
社会融资结构 货币政策传导 预期管理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杨凌云
论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完善与创新杨凌云我国中央银行如何完善现有的货币政策工具,并根据经济体制的变革不断培育和创新新的货币政策工具,从而顺利地实现货币政策目标,这是一个十分重要而复杂的问题。笔者不揣冒昧,对此做一点粗浅的探讨。一、西方国家货币政策工具选择...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李晓曦
以2003—2016年上市企业出口和财务数据为样本,研究发现美国货币宽松政策不仅对中国企业杠杆增长存在显著推动作用,而且对出口企业杠杆增长产生更大影响。原因在于,出口企业涉足国内外多个市场,拥有更稳定的现金流以及更广阔的融资市场来源,从而实现更大的杠杆增长。这一效应在出口收入更高、更加依赖长期债务融资、信贷收紧以及金融市场化程度更高的地区更显著。面对美国2020年"量化宽松",一方面银行部门需警惕国内企业,尤其出口企业出现新一轮杠杆增长和债务风险增加;另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引导出口企业贸易结构转变增加出口企业对美国货币政策冲击的抵抗能力。
关键词:
美国货币政策 企业出口 杠杆增长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史焕平 李泽成
本文通过构建包含影子银行增长率、M2增速及经济增长率的MS-VAR模型并选取1990~2014年的年度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两区制下,区制2中影子银行规模增速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果要大于区制1中的作用效果,即货币扩张时,影子银行规模增速减慢,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较弱,而在货币紧缩时,影子银行规模增速加快,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较强。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程军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丽巍 郝林
本文首先介绍并对比了传统货币经济学与新范式所持的观点,指出在由货币政策到信贷的传导过程中两者观点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传导方式和影响程度,新范式认为银行行为决定信贷总量并且在货币政策向信贷的传导过程中存在多种效应。其次基于VAR模型对我国货币政策对信贷量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新范式观点在我国现阶段基本正确。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在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运用上,要把握"稳、准、狠"的原则;在利率政策的运用上,要着重强调对存贷利差的调节,引导银行的贷款行为。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傅勇
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伴有多重的结构失衡。这些失衡当然是不合意的,但本文认为,它们在很大程度上是经济迅速成长的"并发症",而不是一成不变的起点和基础。这些失衡不仅是可以被理论解释的,也符合一些先行国家的发展经验。自19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宏观经济运行总体上处在"高增长、低通胀"的格局之中,中间也出现过通货紧缩、过热等波动,但相比之下,资产价格膨胀的风险更值得关注。危机以来,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央行采取了强有力的应对措施,这是大萧条没有再次发生的重要原因,但从中长期看,货币环境回归常态之路还布满荆棘。
关键词:
结构失衡 分权 金融发展 货币政策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黄达 戴根有 刘光第 马建堂 林继肯 张忠山 葛凌青 曾康霖 谢杭生 赵效民 余伦昌 赵海宽 李茂生 周骏 李晓西 江其务 杨希天 房郁琴 陶为群
本刊编辑部与中国金融学会、甘肃省金融学会、《金融研究》编辑部联合邀请全国著名货币金融专家、学者30余人,于8月16~22日在甘肃就我国当前经济、金融形势、货币总供给与总需求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改革与货币政策的选择等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许多值得深层思考的问题。现将部分同志的发言摘登如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