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617)
2023(16427)
2022(14121)
2021(13001)
2020(10810)
2019(24455)
2018(24497)
2017(46175)
2016(24885)
2015(27829)
2014(27641)
2013(27420)
2012(25616)
2011(23375)
2010(23790)
2009(21838)
2008(21066)
2007(18868)
2006(16874)
2005(15195)
作者
(72707)
(60501)
(60074)
(57073)
(38486)
(28933)
(27158)
(23578)
(22985)
(21733)
(20584)
(20467)
(19466)
(19347)
(18632)
(18525)
(17980)
(17450)
(17306)
(17245)
(15241)
(14959)
(14517)
(13929)
(13660)
(13471)
(13453)
(13345)
(12232)
(11951)
学科
(117004)
经济(116903)
管理(73737)
(70160)
(58247)
企业(58247)
方法(42424)
数学(35845)
数学方法(35481)
中国(32236)
地方(29934)
(28277)
业经(26337)
(23557)
(22997)
技术(21936)
(19541)
农业(19484)
(17924)
贸易(17907)
理论(17837)
(17683)
银行(17631)
(17330)
金融(17329)
地方经济(17276)
(17220)
环境(17150)
(17084)
(17021)
机构
大学(355903)
学院(355554)
(149295)
经济(146075)
管理(139960)
研究(126268)
理学(119587)
理学院(118221)
管理学(116400)
管理学院(115753)
中国(94153)
(77218)
科学(76190)
(66353)
(63819)
研究所(57706)
中心(55911)
(55763)
(53909)
财经(52033)
业大(50686)
北京(49777)
(48395)
师范(47977)
(47139)
(45720)
经济学(44487)
(43967)
农业(43136)
经济学院(39590)
基金
项目(235737)
科学(185516)
研究(175601)
基金(168696)
(146485)
国家(145200)
科学基金(124603)
社会(110824)
社会科(105030)
社会科学(105001)
(93453)
基金项目(89589)
教育(79946)
自然(79087)
(77988)
自然科(77224)
自然科学(77206)
自然科学基金(75838)
编号(71513)
资助(68494)
成果(58513)
(54631)
重点(52955)
(52300)
(51252)
课题(50475)
创新(48169)
国家社会(45149)
教育部(44024)
发展(43955)
期刊
(176793)
经济(176793)
研究(112699)
中国(76014)
管理(55637)
学报(52889)
(51587)
科学(50428)
(49021)
教育(44468)
大学(40118)
学学(37465)
农业(35945)
(33646)
金融(33646)
技术(33322)
经济研究(28298)
业经(28247)
财经(25689)
(22134)
问题(22064)
技术经济(19676)
图书(19388)
(19154)
科技(18808)
理论(17108)
现代(16844)
商业(16409)
(15939)
(15702)
共检索到5493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玲艳  
随着科学技术的持续进步与信息技术的深度应用,中国的经济发展开始面临不确定性,外部压力越来越大。与此同时,人口红利消失、经济增长速度降低、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诸多的内部压力显现。自2013年开始,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迫切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其中的关键就是要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举措引导中国经济发展方式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到创新驱动转换。进一步,应当寻找到创新驱动的具体措施,认真贯彻实施,确保创新驱动思想能够落到实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胡继成  王宪明  
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离不开金融资本的支持,本文从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协同视角出发,探讨政府引导和市场化发展的现实路径选择,通过设立跨部门协作制度,建设"政产学研金介"协同联盟,建设和完善科技金融信息服务平台,创新科技金融融资工具,发展和完善产权交易市场等具体措施实施,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加快推动创新驱动战略实施。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廖晓东  袁永  胡海鹏  邱丹逸  
新加坡是亚洲乃至全球重要的科技创新中心,逐步确立以创新驱动为主要动力的经济发展模式,在技术、人才、资本、文化等领域出台系列创新战略规划和政策措施,已成功转型为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创新型国家。广东作为中国沿海省份和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可借鉴新加坡经验,更好地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和市场决定性作用,不断完善科技创新治理体系和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进一步利用全球科技创新资源,充分调动全社会创新力量,加快建设创新驱动发展先行省和国家科技产业创新中心。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郑吉昌  余克艰  
在国家创新系统中,上市公司应当最具创新动力和优势,但统计资料显示,我国上市公司的创新研究投入总量不足,结构也不尽合理。本文运用一些经济学常用的简单数学模型,对上市公司融资资本创新研究投入时R&D投入总量、投向偏好等行为进行了分析,并得出了鼓励上市公司融资资本参与国家创新系统建设的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宁  赵伟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积极调整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将成为我国各省(市)区加速现代化建设的迫切要求和21世纪区域经济持续增长的必由之路,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我国的循环经济仍处于起步阶段,在理论和实践上尚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困难与问题。文章就我国目前循环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探讨。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有效对策与措施。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谭钧  陈利民  
针对珠海运输经济发展现状,在调研的基础上,从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货运总量及运输结构等主要经济指标变化,分析了整体情况,客观评价了珠海运输经济发展取得的优势和劣势以及外部的机会和威胁。运用SWOT分析方法制定了促进运输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最后从构筑珠江口西岸交通枢纽、完善交通路网、提高城市交通科学管理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战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课题组  
开展质量提升行动。重点是围绕存量企业,一个行业一个行业研究部署。包括规格、款式、业态等技术创新、提升技能并付诸实施、加强管理。提升质量的过程,就是各种动力要素不断交互作用的过程。技术创新能够带来质量突破性进步,推进质量性能大跨越,通常周期较长,研发成本较高。提高职工素质是永恒主题。管理的作用在于持续地改进质量,降低各类成本,渐进地改进质量。高质量、低成本源于技术创新和质
关键词: 源头治理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许宝健  
县域经济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其经济活动内容的广泛性、综合性和丰富性。县域经济是以农村经济为主体的经济,其发展的本质就是民生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调整所有制结构和产业结构。因此,本文认为我国经济工作的重点应该下移到县(市)一级。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辽宁省委政研室、省统计局课题组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洪银兴  
创新驱动的增长方式不只是解决效率问题,更为重要的是依靠知识资本、人力资本和激励创新制度等无形要素实现要素的新组合,是科学技术成果在生产和商业上的应用和扩散。创新驱动作为发展战略本身也有个从外生向内生转变的问题。这就是转变技术进步的模式,由外生转为内生,立足于自主创新,依靠原始创新和引进技术的再创新,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创新驱动需要注重协同创新,最为重要的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协同。我国转向创新驱动发展方式还有个过程,但必须以此为目标推动发展方式的转变。就创新投入制度的创新来说,既要有市场创新,又要有政府创新,创造激励创新的环境。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新竹  
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阶段,创新驱动发展是核心环节。文章基于知识创新影响企业生产函数的微观机制,研究知识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作用机理。知识创新通过对经营管理状况、劳动力素质和技术水平层次三方面的作用影响企业生产函数,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进而增强产业、区域乃至国家的竞争优势,最终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这一作用的发挥受到知识本身的特性、组织内部因素及外部创新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知识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政策措施包括:将知识创新工作重点从应用研究向基础研究转型,将创新激励政策结构从供给促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李胜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创新发展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和论断,把创新发展提高到事关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高度,摆到了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公开讲话与文章中,"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已出现近百次;在五大发展理念中,创新排在第一位;"十三五"规划纲要第二篇,即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施建军  吴琼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区域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从科技园、工业园、开发区到产业经济区、产业带,乃至于长三角、珠三角、渤海三角洲、国际经济合作区以及部分中国与邻国的世界经济区发展态势尤其明显。在这些区域经济发展的形态中,也显示出一些非常重要的特征,从经济角度讲,它显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李俭国  肖磊  
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进入后期阶段,以及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外部需求造成的巨大冲击,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制度创新红利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会逐渐减弱。我国经济将进入中高速增长阶段,这个阶段我国必须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以便在低成本要素投入的优势丧失前,实现技术模仿和技术引进的经济发展方式向以技术创新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方式转换。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来武  
本文在分析科技创新这一概念提出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沿革的基础上,进一步澄清了科技创新的涵义,即科技创新是将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应用到生产体系,创造新价值的过程;随后简要分析了自由主义和凯恩斯主义在经济发展理念上的差别,并结合创新理论和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和问题,提出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从传统生产要素驱动经济增长的方式转到由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方式;紧接着本文分析了推动科技创新的三种力量:市场、政府和第三种力量(非正式关系);最后本文探讨了政府在科技创新中的职能定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