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734)
- 2023(19150)
- 2022(16071)
- 2021(14706)
- 2020(12684)
- 2019(28745)
- 2018(28412)
- 2017(54552)
- 2016(29189)
- 2015(32904)
- 2014(32531)
- 2013(32296)
- 2012(29765)
- 2011(26945)
- 2010(27186)
- 2009(25780)
- 2008(25634)
- 2007(23224)
- 2006(20404)
- 2005(18550)
- 学科
- 济(141777)
- 经济(141613)
- 业(105127)
- 管理(100812)
- 企(92855)
- 企业(92855)
- 方法(60013)
- 数学(49978)
- 数学方法(49462)
- 财(39837)
- 农(36811)
- 业经(35872)
- 中国(32526)
- 制(28300)
- 地方(27809)
- 务(27023)
- 财务(26955)
- 财务管理(26900)
- 学(25641)
- 企业财务(25548)
- 农业(25491)
- 技术(23573)
- 理论(22133)
- 贸(21830)
- 贸易(21814)
- 和(21735)
- 易(21083)
- 体(20674)
- 银(20149)
- 银行(20112)
- 机构
- 学院(428394)
- 大学(426349)
- 济(187108)
- 经济(183511)
- 管理(171085)
- 理学(146585)
- 理学院(145082)
- 管理学(142923)
- 管理学院(142113)
- 研究(138486)
- 中国(108481)
- 财(88635)
- 京(88183)
- 科学(81009)
- 财经(69803)
- 所(68627)
- 农(67053)
- 江(66099)
- 中心(64622)
- 经(63125)
- 研究所(61356)
- 业大(59058)
- 经济学(57673)
- 北京(55038)
- 农业(52312)
- 范(51987)
- 经济学院(51788)
- 师范(51491)
- 州(51378)
- 财经大学(51334)
- 基金
- 项目(277007)
- 科学(221315)
- 基金(204341)
- 研究(203334)
- 家(175610)
- 国家(174154)
- 科学基金(152651)
- 社会(132971)
- 社会科(126273)
- 社会科学(126244)
- 省(108664)
- 基金项目(108140)
- 自然(97848)
- 自然科(95647)
- 自然科学(95620)
- 自然科学基金(93983)
- 教育(93594)
- 划(89654)
- 资助(83027)
- 编号(80903)
- 成果(65185)
- 部(61957)
- 重点(61680)
- 创(61294)
- 发(59257)
- 创新(56730)
- 国家社会(55503)
- 课题(55459)
- 教育部(54068)
- 制(53841)
- 期刊
- 济(213780)
- 经济(213780)
- 研究(127717)
- 中国(82485)
- 财(73672)
- 管理(68777)
- 农(61325)
- 学报(59409)
- 科学(57665)
- 大学(46447)
- 学学(44033)
- 融(41349)
- 金融(41349)
- 农业(41303)
- 技术(40338)
- 教育(38505)
- 财经(36192)
- 经济研究(34014)
- 业经(33933)
- 经(31123)
- 问题(27597)
- 技术经济(24829)
- 业(24349)
- 统计(22270)
- 贸(21397)
- 策(21036)
- 现代(20169)
- 商业(20131)
- 财会(20025)
- 世界(20010)
共检索到6470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春晖 赵玉林
航空航天装备制造业作为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重要部门,已成为带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揭示科技创新与航空航天装备制造业成长的互动规律,对于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提升航空航天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优势、实现制造业强国战略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运用演化计量经济学方法分析创新过程与航空航天装备制造业成长间的互动共生关系,进而分析航空航天装备制造业创新活动和产业发展的空间演化关系。运用省级区域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创新过程与航空航天装备制造业成长间具有显著的互动共生关系,且这种互动共生呈现明显的规律性,基础创新、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的促进作用具有显著的阶段性特征,且各阶段间呈现明显的次序...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近乐 刘恬
航空航天制造业是国家的战略性产业,在国防现代化和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技术效率作为体现科技含量带来的成效以及投入-产出之间关系的参量,能够较好地衡量和反映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发展内涵。本文运用SFA方法,以近9年间的面板数据为依据,对我国航空航天制造业技术效率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影响技术效率的相关因素,提出了改善和提高技术效率的建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近乐 章柯
科技创新是促进军民融合发展的驱动力,协同创新是军民融合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式。梳理军民融合科技创新的特征,根据复杂系统理论和协同创新理论,将军民融合科技创新系统分解为科技创新主体子系统、要素子系统和环境子系统,并基于秦巴山脉区域省市航空航天制造业2010-2016年的相关数据,运用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所有序变量中,政府支持度与复合系统协同度的正相关关系最明显,各子系统有序度均体现出波动上升的特点,但复合系统仅实现了低度协同。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陆剑锋 党耀国 曹明霞
基于省级和国家层面的宏观数据,分别构建了产业集聚和社会福利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脱钩理论分析了我国航空航天制造产业的集聚效应及其与社会福利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航空航天制造业在东部地区发展迅猛;产业集聚的总体水平呈现下降趋势;集聚效应所带来的社会福利总体发展水平呈现下降的趋势,直接福利和间接福利并没有得到同步发展;产业集聚和社会福利发展水平多为同向变化,集聚福利脱钩指数呈现下降趋势;进入管制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产业发展。
关键词:
产业集聚 社会福利 进入管制 脱钩理论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秦臻 倪艳
航空航天器制造业是我国的战略性高技术产业,研究我国航空航天器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是十分重要的。本文使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市场占有率指数、进出口价格比、劳动生产率、利润指标等分析了中国航空航天器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指出了我国航空航天器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目前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增强我国航空航天器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
关键词:
航空航天器 制造业 国际竞争力 实证测度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陶金国 王雪 乐萍 邱珺
结合航空航天器制造业的特点,建立该产业竞争力的指标评价体系,并以23个省市数据为基础,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省际、区域该产业竞争力展开评价比较。进一步,构建计量模型,对影响产业创新绩效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省市间航空航天器制造业发展各有特点,区域内部发展很不平衡,科技创新因素对产业竞争力的贡献度最大;在创新绩效上,新产品开发经费、销售利润率、R&D机构经费支出、R&D经费政府资金与创新绩效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D人员投入的显著影响下,技术引进和改造经费支出与创新绩效呈负相关关系,但显著性不高。
关键词:
航空航天器制造业 竞争力评价 创新绩效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单春红 胡珊珊
本文基于DEA模型,以评价产业安全的四大指标体系为基础,建立我国航空航天业的产业安全评价体系,对2002—2008年的航空航天业的产业安全度进行评估。研究结果表明2002—2008年我国航空航天业处于基本安全状态,但安全态势呈现不稳定性。除2005年和2008年处于安全状态外,其他年份均呈现基本安全或较安全状态。笔者认为我国应加大航空航天业技术研发与创新力度,其中突破核心技术瓶颈是提高该产业安全度对策的关键。
[期刊] 求索
[作者]
何平 陈伟 李传云 冯志军
航空航天制造业竞争力直接影响着国家国际竞争力,结合航空航天制造业特点,从资源、技术以及市场三个维度对我国航空航天制造业竞争力构成要素及其相互间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表明资源竞争力、技术竞争力和市场竞争力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制约;从省域分布视角对我国航空航天制造业竞争力现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航空航天制造业竞争力整体在逐步提升,但是资源竞争力、技术竞争力和市场竞争力在各省域地区间存在着较大差异。最后,从相关政策、经费投入、人才培养以及国际化进程四个方面提出提升我国航空航天制造业竞争力的对策。
关键词:
航空航天制造业 产业竞争力 竞争力构成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赵玉林 廖明尧
运用EG指数等集聚指标测度中国航空航天设备制造业1996—2014年的产业集聚水平,实证分析产业集聚对产业产出和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及其集聚度变动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中国航空航天设备制造业的集聚水平呈"W"型趋势,其集聚度对产业产出和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都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市场化程度的提高是产业集聚下降的主要原因,FDI与行业技术密集度的提升对产业集聚度上升有显著作用,企业进出壁垒下降是地区集聚上升的主要原因。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牛鸿蕾 江可申
航空航天制造业的产业链长、辐射面宽、联带效应强,是高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深入分析江苏省航空航天制造业的发展优势及状况,并与华东地区其他省份进行比较研究,得出以下结论:江苏具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运输便利、经济科技实力雄厚等优势条件;近几年该行业的规模、研发投入呈总体上升趋势,但企业规模偏小、创新能力与安徽、上海和江西各地相差甚远;为了改变不利局面,充分发挥优势条件,抓住"大飞机"落户上海的历史机遇,必须依托于本省经济与科技实力,从加强科技资源内投外引,制定航空航天技术创新的专项扶持政策,强化省内外科
关键词:
创新能力 航空工业 技术创新 产业集聚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秦臻 秦永和
航空航天器制造业是高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先采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结构优化指数等指标分析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航空航天器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再对出口竞争力、劳动生产率两指标进行协整检验和因果检验分析,最后指出我国航空航天器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特点及问题。
关键词:
中国 航空航天器 国际竞争力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童敏慧 陈晓和
文章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方法(SFA)对1995-2011年航空航天产业技术效率进行了具体测算,并对地区特征、人力资本素质、研发投入、企业规模及制度等影响因素进行了具体分析,结果表明产业整体技术效率水平不高,各年技术效率呈波动性增长,呈现出东强西弱的局面,人力资本素质、企业规模及制度因素对产业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适当提升有助于提高产业技术效率;研发投入显示出消极影响,故应对国防科研体制进行改革和调整。
关键词:
航空航天产业 技术效率 SFA 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孙佰清 唐坤 王新欣 王九云 刘慧明
我国航空航天企业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专利积累少,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本文在国内外学者对专利管理效果评价方法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航空航天企业专利管理的特点,将数据包络分析法运用到航空航天企业专利管理效果评价过程中,为我国航空航天企业制定和实施专利管理战略提供有益的决策参考。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丹丹 汪涛 杨延征
利用社会网络分析软件(UCINET和Pajek)和地理信息系统分析软件(ArcGIS9.2),以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重庆维普期刊)的核心期刊中2000—2009年间航空航天领域存在合作单位的文章为原始数据,构建航空航天科学技术领域知识流动的社会网络和空间网络,研究我国航空航天科学技术在全国范围内的分布规律以及大学、研究所、企业(产学研)之间的合作交流情况,试图将社会学的理论应用于地理学。研究结论为了解我国航空航天技术空间分布特征以及产学研之间的合作情况提供依据,为知识流动量化研究提供借鉴。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宋玲玲
文章首先运用PLoS ALMS工具设计和构建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框架及模型,进而结合网络环境和SPSS统计分析软件通过实证研究综合运用相关性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现有论文层面计量指标进行定量分析和选取,量化各评价指标在不同层面的重要性,客观地评价其对学术论文的影响力,结果发现,在评价学术论文的影响力方面,PLoS ALMS论文层面计量指标相较于传统的引文指标更偏向于体现其社会影响力。PLoS ALMS论文层面计量指标对学术论文的影响力评价具有积极的作用和应用价值,能够作为传统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的有效补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术论文的影响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高技术产业协同创新深度的影响因素及其行业比较——以航空航天与计算机及办公产业为例
科学数据开放共享情境下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知识创新模式研究
研究生创新基地建设的实践与探索——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例
实施激励机制 提高博士生的创新能力——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例
ODI对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以航空装备制造业为例
城市化、区域创新集群与空间知识溢出——基于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实证
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体系的创新与实践——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例
创新驱动我国通用航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实现路径
大学英语创新思维能力多维培养模式研究——以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创新实验班为例
网络环境下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探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