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082)
- 2023(19488)
- 2022(16556)
- 2021(14980)
- 2020(12631)
- 2019(28395)
- 2018(27792)
- 2017(53790)
- 2016(29167)
- 2015(32507)
- 2014(31813)
- 2013(31260)
- 2012(28407)
- 2011(25380)
- 2010(25794)
- 2009(24322)
- 2008(24446)
- 2007(22028)
- 2006(19757)
- 2005(17803)
- 学科
- 济(124390)
- 经济(124219)
- 业(105256)
- 管理(100640)
- 企(91636)
- 企业(91636)
- 方法(52954)
- 数学(43632)
- 数学方法(43241)
- 财(39623)
- 农(38320)
- 中国(35547)
- 业经(34796)
- 制(28870)
- 农业(25977)
- 务(25842)
- 财务(25783)
- 财务管理(25740)
- 地方(25716)
- 企业财务(24363)
- 贸(23386)
- 贸易(23370)
- 技术(23062)
- 易(22709)
- 银(20679)
- 策(20649)
- 银行(20635)
- 学(20039)
- 划(19991)
- 体(19917)
- 机构
- 学院(414825)
- 大学(409804)
- 济(176861)
- 经济(173379)
- 管理(164120)
- 理学(140984)
- 理学院(139514)
- 管理学(137548)
- 管理学院(136770)
- 研究(136452)
- 中国(106765)
- 财(86332)
- 京(85310)
- 科学(80553)
- 农(71475)
- 所(67366)
- 财经(67177)
- 江(64061)
- 中心(62585)
- 经(61075)
- 业大(60693)
- 研究所(60334)
- 农业(55862)
- 经济学(54155)
- 北京(53263)
- 州(50256)
- 范(49999)
- 财经大学(49638)
- 院(49554)
- 师范(49463)
- 基金
- 项目(273422)
- 科学(217663)
- 基金(201280)
- 研究(198398)
- 家(175487)
- 国家(173798)
- 科学基金(150764)
- 社会(130590)
- 社会科(124018)
- 社会科学(123983)
- 省(107358)
- 基金项目(106464)
- 自然(97233)
- 自然科(95043)
- 自然科学(95013)
- 自然科学基金(93356)
- 教育(90005)
- 划(89381)
- 资助(81477)
- 编号(76938)
- 成果(61587)
- 重点(61312)
- 创(60878)
- 部(60610)
- 发(59303)
- 创新(56315)
- 国家社会(54488)
- 课题(54296)
- 制(54140)
- 教育部(52506)
- 期刊
- 济(200140)
- 经济(200140)
- 研究(124509)
- 中国(83866)
- 财(69436)
- 农(66023)
- 管理(65691)
- 学报(61781)
- 科学(58944)
- 大学(47913)
- 学学(45750)
- 农业(44298)
- 融(43622)
- 金融(43622)
- 教育(37659)
- 技术(36915)
- 财经(34296)
- 业经(34123)
- 经济研究(31942)
- 经(29559)
- 问题(27204)
- 业(25943)
- 技术经济(21705)
- 贸(21506)
- 现代(20289)
- 商业(20056)
- 科技(19821)
- 版(19488)
- 世界(18749)
- 国际(18461)
共检索到6293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媛瑞
新发展格局下,创新驱动政策被认为是提升物流业绿色效率的有效方式。然而,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与创新型城市试点(“双试点”政策)为代表的创新驱动政策对物流绿色发展的研究尚未得到系统论证。为此,本研究基于2004-2021年我国278个地市面板数据,采用DID评估了“双试点”政策对物流业绿色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非试点城市,试点城市物流业绿色效率显著提升了2.1%,且这种正向促进作用在非沿海城市和大城市更为显著。机制检验的结果表明试点城市物流业绿色效率提升主要是通过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和环境治理来实现。该研究为地方政府统筹释放“双试点”政策合力,加快实现物流业低碳绿色发展提供了一定启示。
关键词:
双试点 物流业 绿色效率 影响机制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韩先锋 郑酌基 尹玉平 肖远飞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一次制度创新赋能技术创新的重要尝试,对绿色发展意义重大。基于我国2005—2020年280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应用多期双重差分(DID)与三重差分(DDD)模型,实证检验了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对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理。结果发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有效驱动了绿色高质量发展,该结论通过倾向得分匹配(PSM)等多项稳健性检验依然成立。三重差分检验结果表明:环境保护政策与创新驱动政策存在协同作用,政府环保注意力越高,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对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驱动效用越强。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在中部地区与绿色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政策对绿色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以上结论对于我国加快高水平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与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经验证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梁向东 阳柳
自主创新示范区在多大程度上通过整合原有创新要素实现了创新驱动发展目的,需要做适当评估。本文以全要素生产率来衡量地区创新水平,应用多期倾向匹配—双重差分法分析评估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创新驱动效率。结果显示,示范区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当地经济的创新发展,提高了地区创新驱动效率,但示范区的创新溢出效应不显著,一些因素抑制了创新效应的空间扩散,包括政府引导性投入不足、创新人才缺乏、投资水平较低、产业发展方式转型困难、区域发展差距较大等。有必要通过加快创新平台建立及完善、加大高精人才培育力度、建设示范区协同发展网络等来进一步发挥示范区的创新驱动作用。
关键词:
自主创新区 连续匹配差分 创新驱动效率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范建民 邢召伟
构建军民协同创新促进机制是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要求。运用资料搜集、专家访谈、问卷调查、实践跟踪等研究方法,阐述了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军民协同创新促进机制的内容、组成及其运作机理,解析了构建军民协同创新促进机制的实践、难点及可行的路径。结果表明: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军民协同创新促进机制由激励约束、组织工作、利益协调、风险防范等子机制组成,其功能各异。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构建军民协同创新促进机制中既存在激励、协调与组织不到位问题,又存在科教资源短板问题。河南省政府应采用标本兼治的构建策略,从强化军民协同创新的激励、组织协调和补短板等措施入手,以构建军民协同创新促进机制。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苏林 汪冬华
绿色科技创新是助推中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绿色科技创新的发展离不开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支撑和引导,近年来各地纷纷被批准设立示范区,这一举措是否能促进中国城市绿色科技创新尚不得而知。本文采用双重差分法分析了示范区设立这一准自然试验对城市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选取增加控制变量、反事实检验法进行稳健性检验,并进行滞后性探索和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1)示范区设立对城市绿色技术创新有着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2)此促进作用存在一定的滞后性;(3)异质性分析表明示范区设立对不同地区城市绿色科技创新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对创新水平较高地区的绿色科技创新有显著影响,对创新水平较低的地区城市绿色科技创新效果不明显。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辜胜阻 马军伟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经国务院批准,在推进自主创新和高技术产业发展方面先行先试、探索经验、做出示范的区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空间载体,是国家抢占世界高技术产业制高点的前沿阵地,担当着引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任。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刘宏伟 王叶青 石红娟
采用DEA-SBM模型对珠三角创新型城市绿色创新效率进行测算。在此基础上,建立珠三角创新型城市绿色创新效率与物流业复合系统协同模型,以珠三角9个创新型城市2009-2018年绿色创新效率与物流业相关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珠三角各创新型城市绿色创新效率与物流业协同发展水平较低,各城市复合系统协同度差异明显,原因在于珠三角创新型城市的绿色创新效率波动较大,且部分珠三角创新型城市的物流产业还处于较低的发展水平。为提高复合系统协同度,需保持稳健的创新投入、控制绿色创新的非期望产出以及加强物流业的发展。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晏艳阳 严瑾
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分析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建设对2007~2016年各国家高新区内上市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示范区的设立能够显著促进企业创新,但具有显著的异质性:在企业产权性质上,示范区的设立对非国有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比国有企业明显;在区域差异方面,东部地区示范区对企业创新的促进效应比中西部地区明显;从专利类型看,对企业发明专利的促进作用比外观设计专利明显。此外,引入三重差分模型进行影响机制检验,发现"政策效应"和"集聚效应"是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促进企业创新的重要机制。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郭戎 薛薇 张俊芳 张明喜 魏世杰
中关村、武汉东湖和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以来,中央部门、示范区所在省(市)部门、示范区先后推出一系列促进示范区提高创新能力的新举措。本文评价了股权和分红激励等六方面的科技创新试点政策,着重分析政策着力点、实施效果、存在问题与建议等。
关键词: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试点政策 创新 评价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永安 宋晨晨 王燕妮
创新科技政策传导过程存在时滞效应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重要问题。通过整理2009-2016年相关数据并采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析法对创新科技政策(人才激励、研发补贴、税收优惠、政府采购、服务外包)效应外部时滞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创新科技政策的时滞导致政策效果无法得到充分、及时的发挥。不同的创新科技政策工具会产生不同的政策效果时滞期。政策外部效应时滞发生于企业判断政策—确认政策—吸收政策—执行政策—创新产出这一过程之中。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赵飞 周娟美
以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能否提高城市经济韧性?基于2008—2020年中国285个城市数据,利用多时点DID方法以及双重固定效应模型考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设立的城市经济效应。研究发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试点设立对城市经济韧性有显著提升作用,产业结构升级和政府引领作用在其中发挥了中介效应。异质性检验表明,城市经济韧性提升在普通地级市显著,且在中部城市和北方内陆城市提升作用更强。研究结论有助于进一步认识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政策效应,为城市经济韧性提升提供政策参考。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经伟 王敏
长期以来,依托政府财税、土地优惠政策等"政府倾销"的手段来吸引高新技术企业入驻的发展模式,使得我国高新区存在内生创新机制缺失、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近年来,国家提出创新型国家建设战略。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为我国探索"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模式的"先行区"和"试验地"。基于此,本文从投融资、人才激励、风险分摊、产业发展四方面探讨了国家自主创新区发展的动力机制,并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思文 孙亚辉
产业政策能否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是产业经济领域的重要问题。采用准自然实验方法,利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相关数据研究产业政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发现,总体上产业政策能够显著提升区内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但不同所有制企业对产业政策的吸收程度不同。相较于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更容易受产业政策激励,进而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进一步研究显示,产业政策作用程度和企业所处行业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不同,产业政策能够显著提升重点扶持企业和资本密集型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将技术创新作为产业政策和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中介变量,分析表明,90%的产业政策均通过技术创新作用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政府可以通过技术创新这一手段实施有针对性的产业政策,从而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范德虎 周海川 苗润莲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满足创新主体在创新创业中的各种需求,不断通过优化制度、政策和服务来改造创新过程,提升自主创新的效率。培育以创新创业生态为中心的发展模式、拓展以产业组织和服务为核心的多层次空间布局、构建以产业体系、规划体系、服务体系为基础的发展体系,都有效支撑和拓展了创新发展新格局。而坚持以人为本、面向创新过程,高效运营创新平台、发展本土化创新网络、优化创新主体结构成为提升创新效率的关键。
关键词:
创新 效率 中关村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双
我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经历试点探索和规模涌现阶段,进入了协同发展阶段。自创区在空间分布、创新要素汇聚、先行先试探索以及发挥特殊窗口作用等方面特征显著。随着外部诱因与内部条件的不断变化,自创区在生命周期的阶段性更迭与调整过程中,将在空间纵深分布、个性化发展、融合协同以及创新要素潜能释放等方面对自身增长模式进行自适应的多重探索。
关键词: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创新发展 自主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