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617)
- 2023(16028)
- 2022(13144)
- 2021(11742)
- 2020(9616)
- 2019(21248)
- 2018(20748)
- 2017(39297)
- 2016(20889)
- 2015(22983)
- 2014(22166)
- 2013(21698)
- 2012(19670)
- 2011(17805)
- 2010(18202)
- 2009(17195)
- 2008(17072)
- 2007(15567)
- 2006(13923)
- 2005(12847)
- 学科
- 济(95246)
- 经济(95151)
- 业(91508)
- 企(83800)
- 企业(83800)
- 管理(78585)
- 业经(33511)
- 方法(33173)
- 农(29541)
- 财(28429)
- 中国(27658)
- 数学(24082)
- 数学方法(23869)
- 地方(23296)
- 技术(22715)
- 农业(21268)
- 务(20970)
- 财务(20941)
- 财务管理(20921)
- 企业财务(19801)
- 制(19396)
- 理论(17666)
- 策(17229)
- 和(16950)
- 贸(16891)
- 贸易(16874)
- 划(16678)
- 易(16332)
- 银(15488)
- 银行(15473)
- 机构
- 学院(297787)
- 大学(287519)
- 济(127739)
- 经济(125307)
- 管理(119930)
- 理学(101968)
- 理学院(100965)
- 管理学(99707)
- 管理学院(99132)
- 研究(95985)
- 中国(76314)
- 京(60051)
- 财(59957)
- 科学(54181)
- 江(47631)
- 所(46661)
- 财经(46517)
- 农(44476)
- 中心(43748)
- 经(42015)
- 研究所(41479)
- 业大(38084)
- 州(38058)
- 经济学(37822)
- 北京(37787)
- 范(37699)
- 师范(37391)
- 院(35061)
- 商学(34419)
- 农业(34205)
- 基金
- 项目(188696)
- 科学(152423)
- 研究(145441)
- 基金(136403)
- 家(115992)
- 国家(114840)
- 科学基金(101793)
- 社会(95411)
- 社会科(90620)
- 社会科学(90603)
- 省(77183)
- 基金项目(71408)
- 教育(66101)
- 自然(62438)
- 划(62190)
- 自然科(61083)
- 自然科学(61073)
- 自然科学基金(60062)
- 编号(59428)
- 资助(53520)
- 成果(46872)
- 发(46170)
- 创(45783)
- 重点(42164)
- 创新(41712)
- 课题(41594)
- 部(40853)
- 业(40474)
- 国家社会(39166)
- 发展(38242)
- 期刊
- 济(154426)
- 经济(154426)
- 研究(91217)
- 中国(65017)
- 管理(53402)
- 财(50015)
- 农(43070)
- 科学(37782)
- 教育(35547)
- 学报(35068)
- 融(30969)
- 金融(30969)
- 农业(29680)
- 技术(29608)
- 业经(29353)
- 大学(28137)
- 学学(26444)
- 经济研究(24353)
- 财经(23490)
- 经(20455)
- 问题(19157)
- 业(18494)
- 技术经济(17669)
- 商业(16320)
- 贸(15800)
- 现代(15768)
- 科技(14969)
- 世界(14409)
- 财会(13991)
- 坛(13910)
共检索到4659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鉴雪 黄玉屏 王宛秋 郜怡雯
基于中国重污染行业2011—2020年上市公司数据,采用PVAR模型研究研发投入、ESG与企业价值的联动效应。研究发现:(1)研发投入驱动企业价值、ESG单向联动,ESG与研发投入的互为引致效应主要来自公司治理的贡献,ESG与企业价值的双向互动效应主要来自社会责任的贡献。(2)研发投入的价值回报滞后与持续韧性不足并存,与环境责任相关的研发投入严重不足。(3)小企业、高成长企业ESG、研发投入向企业价值的转化和互动不足。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何平
研发投入体现国家在创新活动中的资源投入情况,是衡量国家创新能力的关键指标。研究发现:企业需要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提高研发资金集中度;聚焦研发方向,增加对关键领域的研发投入;加强产业技术基础研究,增加研发项目科技含量。为此,本文提出提高我国实体企业研发投入、增强研发实力的路径规划:培养一批研发投入位居行业世界前列的头部科技企业、引导企业研发聚焦战略新兴产业、推动实体企业研发投入高科技含量项目。具体措施包括落实企业科技创新考核机制,促进大型企业研发投入稳定增长;建立政企合力的研发创新投入机制,解决中小研发企业资金饥渴问题;组建企业科技创新联合体,整合研发资源;落实落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实现税收扶持措施精准高效。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夏娟
本文以2011-2017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对金融创新环境下技术研发投入与企业价值相关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经研究发现:技术研发投入与企业价值显著正相关,即技术研发投入能显著提升制造业企业价值;金融创新与企业价值显著正相关,金融创新程度越高就越利于提升企业价值;金融创新显著增强了技术研发投入与企业价值之间相关性。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金叶 付宇杰
本文按照企业创新流程将指标划分为创新环境、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创新成效4类,选取18个与企业创新能力相关的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31个省市区2012年的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和排序,克服了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主观性的缺陷,为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提供参考。
关键词: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史会斌 杨东
文章以战略协同的视角,分析技术创新战略两个重要维度即研发投入和双元创新之间的协同作用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基于2012-2015年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上市公司129家企业的387个样本,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在高科技产业,研发投入能够显著促进企业绩效的提升;探索式创新负向调节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探索式创新水平越高,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的促进效果越差;利用式创新也负向调节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利用式创新水平越高,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的促进效果越差;反映企业双元创新的相对探索式创新对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的正相关关系具有倒U型调节效应。企业研发资源在探索和利用两种创新活动间的配置要实现某种平衡,只有将探索式创新保持在一个特定水平,才能最大化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的提升效应。
关键词:
研发投入 创新双元 企业绩效 协同效应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付永萍 芮明杰 马永
在当前世界经济和我国经济进入深度调整的背景下,企业要想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价值链的高端环节,自主创新是关键。本文利用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公开发布的信息和财务数据,采用实证分析方法,研究了研发投入、对外直接投资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研发投入、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战略性新兴类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对样本按照产权性质分组后,发现不同产权性质的企业研发投入、对外直接投资对创新能力的影响存在差异。最后,本文从有利于企业创新能力提高和产业发展方面提出了相应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柯东昌 李连华
选取2009~2017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基本样本,实证检验优良的企业信用究竟是促进还是抑制政府研发补贴对企业创新的驱动效应。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尽管企业所获得的政府研发补贴对企业的创新投入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是优良的企业信用显著地抑制了政府研发补贴的创新驱动效应。由于企业信用不仅是一个道德问题,其实质更是一个法治问题,本研究还对完善的法治环境能够产生的调节作用进行了进一步探讨。结果一致表明,完善的法治环境对于优良的企业信用促进政府研发补贴对企业的创新驱动效应具有正向调节作用。
关键词:
企业信用 研发补贴 法治环境 创新驱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段萱
2018年以来的中美贸易争端,让人们在关注世界贸易问题本身的同时,也感受到了研发投入对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性。文章通过建模分析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积累的关系,进而研究技术创新积累对企业绩效(或效用)的作用机理。结果显示:不确定性参数对研发投入转换成技术创新积累产生重要作用,技术创新积累强化又反过来消减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在一个特定的经营阶段,投入研发的劳动力水平应维持在一个特定区间。越过该区间,将导致研发投入严重偏小而不足以引发创新积累的形成;或者创新边际回报率小于无风险报酬率而使得研发投入没有意义;研发创新对资源投入具有较强的替代效应。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刘慧 徐悦
战略性新兴产业在现代产业体系中一直处于核心地位,对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文章以2012-2022年战略性新兴企业数据为样本,借助超效率SBM模型测算了企业融资效率值,实证检验了融资效率与企业研发投入之间以及加入ESG表现后的作用效应和内在机理。研究发现:融资效率的提升能显著增强战略性新兴企业的研发投入力度;ESG表现能强化融资效率与研发投入间的正向作用;融资效率对战略性新兴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存在ESG表现的双重门槛效应,即随着ESG表现的提升存在“边际效应”非线性递增特征;机制研究结果显示,融资效率的提升能通过减少真实盈余管理、缓解非效率投资问题推动企业进行研发投入。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周琳
在阐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特征、内涵基础上,对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进行了制度层面和微观层面的深入剖析。分析认为,企业创新绩效低下是制约创新驱动转型的关键因素。提升企业创新绩效的制度安排主要有建立开放、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营造鼓励和支持创新的金融体系,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激发企业创新驱动力;提高企业创新绩效的微观层面主要是构建适合创新活动特征的能动性管控系统,以保障创新思维真正转化为生产力,真正为企业创造价值。
关键词: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创新绩效 管控系统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陈少毅 吴红斌
科技创新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新型研发机构作为现代科技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破解科技与经济发展"两张皮"现象具有关键作用。近年来,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国新型研发机构取得了快速发展,逐渐成为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面对新型研发机构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瓶颈问题和制约因素,迫切需要遵循知识生产的科学规律,进一步完善新型研发机构的组织形式、运行机制,推动新型研发机构的建设和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段华友 黄学彬
近年来,数字化技术不断发展,经济社会发展朝着数字化、智能化方向迈进,数字经济的浪潮也不断推动着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文章选取2017—202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16427个统计样本,实证检验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同时也探讨了研发创新在这一过程中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可以促进企业价值的提升,但是这种提升效果在不同产权性质的企业中有所不同,尤其在国有企业中表现更为显著。此外,数字化转型可以通过提高企业的研发创新能力,进一步推动企业价值的增长。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研发创新 企业价值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杨松令 王志华 刘亭立 牛登云
在"万众创新"背景下,已有文献关注到企业创新投入在微观层面的经济后果,但对中观视角行业表现的作用机制研究较少。以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究企业创新投入对行业成长性的影响机理以及行业研发环境和企业市场势力的调节效应。结果发现,企业研发资金投入强度和技术人员投入强度与行业成长性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行业技术环境和行业政策环境起正向调节效应,但企业市场势力会削弱上述正向关系。研究结论不受内生性问题的影响,且稳健性检验结果并未发生改变。建议构建包含政府、行业和企业的协同创新体系,通过创新政策支持、优势资源整合及良好环境的营造,促进企业创新投入和行业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万珺 沈坤荣 周绍东 秦永
在职培训有利于企业的人力资本积累,改善企业的学习能力和吸收能力,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研究了在职培训、研发投入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在职培训和研发投入均能显著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但是培训与研发之间存在的负向互补效应显著不利于创新绩效的提高;国有企业的培训效率偏低,培训对国企的技术创新绩效存在显著不利的影响;对于私营和外资企业,培训却能够显著推动企业的技术创新,但是培训与研发负的互补效应更为显著。
关键词:
在职培训 研发投入 技术创新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乐菲菲 张金涛
政治关联断损现象逐渐引起学者重视,但少有研究涉及政治关联断损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基于中组部"18号文"导致上市公司大量官员独立董事强制辞职事件,通过使用双重差分模型对2012-2016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相关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官员独立董事辞职造成的政治关联断损能够显著促进企业增加研发投资,虽然对提高企业创新效率无显著影响,却能够增强研发投资对创新效率的正向影响。政治关联断损层级与企业研发投资间具有显著负向关系,虽然对创新效率无显著影响,却对研发投资与创新效率间关系起显著负向调节作用。政治关联断损和断损层级对企业研发人员投入强度无显著影响,也不能显著调节研发人员投入强度与创新效率间的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