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382)
2023(17329)
2022(14272)
2021(13145)
2020(10870)
2019(24366)
2018(23963)
2017(45332)
2016(24116)
2015(26898)
2014(26267)
2013(25306)
2012(23303)
2011(20971)
2010(20791)
2009(18710)
2008(17954)
2007(15819)
2006(13665)
2005(11958)
作者
(66695)
(56047)
(55425)
(52477)
(35341)
(26468)
(25037)
(21757)
(21349)
(19701)
(18927)
(18851)
(17724)
(17402)
(17199)
(17120)
(16588)
(16070)
(15981)
(15884)
(13803)
(13586)
(13519)
(12893)
(12585)
(12291)
(12203)
(12191)
(11277)
(11252)
学科
(102275)
经济(102175)
管理(70682)
(69769)
(56694)
企业(56694)
方法(39525)
数学(33672)
数学方法(33219)
中国(30895)
(29879)
地方(27025)
业经(25974)
(22496)
技术(22356)
农业(20289)
(19430)
(18935)
(17028)
银行(16994)
理论(16887)
(16770)
贸易(16756)
(16623)
金融(16616)
(16424)
(16148)
环境(15788)
产业(15597)
(15254)
机构
学院(331051)
大学(326682)
(138135)
经济(135421)
管理(130039)
研究(112501)
理学(112080)
理学院(110853)
管理学(108937)
管理学院(108312)
中国(84813)
(68669)
科学(67566)
(61735)
(54821)
(54671)
中心(52238)
(50803)
研究所(49749)
财经(48700)
业大(48499)
(44487)
(44332)
师范(44005)
北京(42519)
农业(42465)
经济学(41860)
(41663)
(40412)
经济学院(37639)
基金
项目(228212)
科学(182506)
研究(170229)
基金(165004)
(143490)
国家(142236)
科学基金(123833)
社会(110164)
社会科(104558)
社会科学(104542)
(92464)
基金项目(87148)
教育(78489)
自然(78005)
(76534)
自然科(76316)
自然科学(76295)
自然科学基金(74959)
编号(68528)
资助(65022)
(54335)
成果(54069)
(52470)
重点(51518)
(49598)
课题(48453)
创新(48335)
国家社会(46008)
发展(43733)
(43040)
期刊
(155010)
经济(155010)
研究(97425)
中国(72059)
管理(51697)
(51026)
学报(48565)
科学(46937)
(46924)
教育(42124)
大学(38268)
学学(35955)
农业(35329)
技术(33035)
(30526)
金融(30526)
业经(28370)
经济研究(25011)
财经(23673)
(20652)
问题(20115)
(19046)
科技(17848)
技术经济(17316)
商业(15940)
(15185)
现代(15145)
图书(14876)
(14828)
论坛(14828)
共检索到4985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魏庆文  杨蕙馨  王军  
当前,学界就创新驱动的内涵及其对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的作用机理尚未达成统一的认识。本文回归熊彼特对创新概念的最初界定,从实际生产问题出发对创新驱动进行内涵界定,并在生产函数这个统一的框架下研究创新驱动对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演进的作用机理。结果显示,创新驱动涵盖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三个维度。其中,技术创新是核心,组织创新是载体,制度创新是保障,三者协同作用于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的演进。基于此,本文建议在实施创新驱动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的过程中,要从顶层设计、协同驱动等方面进行政策设计,根据不同产业和地区的异质性特征因地制宜地实施创新驱动策略。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任志安  王立平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伟光  由雷  
文章基于创新驱动发展背景,首先对创新驱动与产业协同创新体系概念进行系统梳理,而后,分别针对产业协同创新体系的利益相关者、类型、结构、功能、影响要素及基本模式、治理机制七方面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分析。通过梳理发现,目前关于创新驱动及产业协同创新体系发展问题国内外学者分别进行了相关分析,但是鲜有将二者结合研究,同时,关于产业协同创新体系方面的研究仅限于产业协同创新体系的基本情况,其各利益主体如何在体系内协同创新发展、如何建立协同创新机制等问题目前还没有真正的深入研究。因此,这些方面将是创新驱动发展中产业协同创新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王海兵  杨蕙馨  
文章主要结论有:(1)中国创新驱动发展现状并不乐观,在样本区间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进步年均增长率都为负值;(2)中国产业发展体系本身具有以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变迁的协同互动为主题的自我演化特征;(3)创新驱动与产业发展体系在长短期的相互作用有别,这一作用在不同检验方法下具有相当的稳健性;(4)在影响创新驱动的相关因素中,政府干预倾向和非市场化程度交互项的显著负向影响反映出利益集团式勾结的破坏性作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慈  熊艳  肖蕊  
由生态学视角,围绕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生态体系的"内涵、特征、框架的构建"而展开其产业技术创新体系的研究。明确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概念,架构其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理论体系,及提出"创新生态理论体系"的研究框架及内容。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洪娜  胡迎春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几年国人的旅游热情日趋高涨,也有很多外国游客到国内来旅游。但是我国旅游业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综合效益不高、产业内部结构不够合理、可持续发展意识不强、体制建设相对滞后等问题还比较突出。其中,现代科学技术和相关创新要素的支撑作用发挥不够明显,大大影响和制约了旅游业发展。丰富旅游体验,提高旅游服务效率,必须依靠现代技术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温兴琦  David Brown  
基于现有国家创新体系研究文献,对国家创新体系概念的演进过程进行回溯,并对其在实践中所涉及到的机构中介作用进行探讨。通过对发展中国家行业协会中介作用的分析,提出了我国行业协会发展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政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丰志培  刘志迎  
在中药产业现代化的过程中,贯穿产业链的诸多产业发展难题往往制约了产业发展。文章运用协同创新理论,构建了一个产业链、产业发展难题和协同创新体系的分析框架,进而以国家濒危名贵药材霍山石斛为例,研究了通过构建多主体、多维度的协同创新体系破解产业发展难题的路径,从而为中药产业和相关产业发展提供借鉴。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姜明辉  贾晓辉  
我国目前在产业集群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方面不够深入,减弱了这一影响机理对实际经济活动的指导作用。以产业集群的识别为研究起点,对其生命周期阶段特征进行详细描述,并结合产业集群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机理,分别构建了以门限自回归理论为基础的生命周期划分模型和以生产函数原理为基础的产业集群对区域创新能力影响模型。最后通过集群识别选取长三角通用设备制造业作为实证对象,并提出了促进长三角区域创新的对策。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严锦梅  刘戒骄  
本文从国家创新体系的目的性、整体性、动态相关性、涌现性与开放性等系统特征出发,梳理美国及日本的实践经验和相关研究成果,探析政府在系统中的作用。分析表明,政府作用不仅在于修复失灵,更是整个国家创新体系的领航人,政府的主导与能动作用重点表现在以下方面:制定创新战略,指引创新方向;优化创新要素配置,夯实创新基础设施;激励创新主体,唤醒创新活力;协调创新活动,提升创新效率;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构建创新文化,营造良好创新环境;资助重点领域创新,促进多元创新涌现;推进开放创新,引入全球优质创新资源。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凡  
从风险投资角度出发,讨论新型研发机构的内涵、运行理论基础,探讨风险投资参与新型研发机构运行模式及评价体系,结合当前新型研发机构所面临的问题,提出新型研发机构开展风险投资促进区域创新发展的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吴卫  陈雷霆  
以创新驱动发展为研究视角,界定承载研发创新功能的新型研发机构的内涵和形成动因,研究不同信息条件下新型研发机构的作用机理。通过建立数理分析模型发现,在完全信息条件下,通过组织间合作建立新型研发机构,各参与方能够获得经济收益和非经济收益,即使在没有经济收益的极端情况下,参与方也可以获得非经济收益,如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管理能力的提升。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创新研发风险越高,通过各方合作建立新型研发机构,获得的研发创新收益越大。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提高新型研发机构的创新能力。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良强  郑雨苹  周颖  
针对我国区域经济中存在产业集群的发展与区域创新体系的主体要素和功能分离的现象,提出了区域创新体系与产业集群的关联性概念,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从地域关联、结构关联、功能关联及目标关联等四个维度评价区域创新体系对产业集群发展的适应度的指标体系和方法,并以福建省为例,进行了实证的评价与分析,为寻求完善区域创新体系的思路和方法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丁孟春  李泓欣  
产业集群是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有效途径,产业集群的多样性和特色正是区域创新体系的活力所在,区域创新体系与产业集群由于存在着地域、结构、功能和目标等多项关联,二者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建设区域创新体系的关键是促成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制度条件。积极培育和推进产业集群已成为目前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重点和政府制定政策的着眼点。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洪银兴  
<正>2023年9月7日,习近平在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讲到,要整合科技创新资源,“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1])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2023年12月,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再次指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2])
关键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