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805)
2023(19474)
2022(16598)
2021(15434)
2020(12841)
2019(29204)
2018(29300)
2017(54931)
2016(30449)
2015(33974)
2014(33775)
2013(32983)
2012(30681)
2011(27806)
2010(28203)
2009(26063)
2008(25623)
2007(22955)
2006(20639)
2005(18794)
作者
(88952)
(73778)
(73520)
(69663)
(47075)
(35498)
(33271)
(28664)
(28164)
(26709)
(25213)
(25110)
(23927)
(23616)
(23316)
(22709)
(22012)
(21720)
(21252)
(21184)
(18606)
(18466)
(17960)
(17010)
(16631)
(16614)
(16537)
(16333)
(15029)
(14835)
学科
(117323)
经济(117171)
管理(90167)
(84164)
(71172)
企业(71172)
方法(44589)
数学(37060)
数学方法(36572)
中国(36441)
(32787)
(31180)
业经(29440)
(28610)
地方(28434)
(27521)
技术(23307)
(22454)
银行(22381)
理论(21606)
农业(21597)
(21527)
(21309)
金融(21301)
(20194)
(19970)
贸易(19951)
环境(19612)
(19434)
(19269)
机构
大学(424260)
学院(422935)
(164663)
经济(160797)
管理(160026)
研究(151394)
理学(136012)
理学院(134387)
管理学(131999)
管理学院(131223)
中国(114242)
科学(94219)
(93368)
(80449)
(77949)
(74152)
研究所(70360)
中心(67605)
(66689)
业大(64049)
财经(61531)
北京(59855)
(58205)
农业(57876)
师范(57536)
(55685)
(55409)
(53349)
经济学(48585)
(48072)
基金
项目(281094)
科学(219599)
研究(206622)
基金(199882)
(175606)
国家(174068)
科学基金(147889)
社会(127686)
社会科(120731)
社会科学(120702)
(112337)
基金项目(105189)
自然(95662)
教育(95472)
(94354)
自然科(93378)
自然科学(93353)
自然科学基金(91673)
编号(84338)
资助(81745)
成果(70582)
重点(63880)
(63077)
(61160)
(60831)
课题(60706)
创新(56617)
科研(53044)
(52372)
国家社会(51905)
期刊
(194264)
经济(194264)
研究(132673)
中国(97797)
学报(70854)
(68582)
管理(63965)
科学(63918)
(62359)
教育(59047)
大学(53377)
学学(49715)
农业(46709)
(42183)
金融(42183)
技术(38373)
业经(32217)
财经(30392)
经济研究(30228)
(26063)
(24939)
问题(24343)
图书(22935)
科技(22121)
(20251)
技术经济(19984)
理论(19805)
现代(18919)
(18639)
论坛(18639)
共检索到6603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俊  
我国现行经济管理体制主要是在追赶型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原有的主要依靠投资驱动的规模速度型增长已难以为继,只有通过创新驱动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传统增长模式的弊端已充分暴露,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约束日趋紧张,走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刻不容缓。实现创新驱动和绿色发展的关键是体制机制改革。本文分析了我国创新驱动和绿色发展的机制体制矛盾及困境,并借鉴发达国家和经济体的实践经验,提出了相应的体制机制改革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曹东  赵学涛  杨威杉  
通过绿色转型创造新的发展和就业机会对于摆脱经济危机、提升国家竞争力并占据全球制高点和领先地位已经成为全球共识。中国的绿色经济发展将对其未来经济繁荣乃至全球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绿色发展,这不仅是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的战略性选择和必然需要,也是对全球可持续发展的积极贡献,将对人类发展产生的重要影响。中国正逐步走向绿色发展之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已经为中国的绿色发展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但是在全球化大背景下,中国正面临各种规模庞大、情况复杂的经济发展、社会转变与环境保护的挑战与机遇,尤其是在宏观层面,绿色发展的体制机制保障尚不健全,制约了中...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杨建亮  唐方成  顾世玲  胡婷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立国和强国之本。以创新驱动视角,挖掘制造业绿色发展在保障机制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从组织、制度、资金、人才四个方面研究制造业绿色发展体系化的保障机制,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胡鞍钢  
成品油税费改革开绿色税收之先河,三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成品油税费改革是最成功的绿色体制创新,是最有效的绿色调控手段,取得了最显著的绿色改革成效,开辟了最典型的绿色改革路径。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郑新业  吴悠  
为实现绿色发展,能源体系中的价格机制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创立并实施了成本监审机制、脱硫脱销激励机制、价格双重红利机制、交叉补贴和普遍服务机制、核电设备和新能源设备的补贴和鼓励政策等价格机制,有效地改善了产业结构,提升了非化石能源的使用比重,促进了化石能源的清洁利用,并提高了设备的国产化水平,成效显著。但现行的价格机制也存在着大量问题和改善空间,如政策监管能力有待提高、政策覆盖范围较为有限、政策间协同性有待加强等。为此,本文从创新政策工具、完善政策配套、优化政策实施三方面提出创新路径,为促进能源体系绿色发展助力。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杜占元  
在举国上下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开端下,2014年高等学校科技工作会议的召开,非常及时和重要。深入分析高校科技面临的世情、国情,准确把握深化高校科技体制改革中心任务,有助于更好地根据重点工作部署,努力提升高校创新能力,为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姚战琪  夏杰长  
绿色消费是消费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绿色金融政策有助于绿色创新,对推动绿色消费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我国设立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作为外生冲击,以2017年设立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5个省份为实验组,以未设立或较晚设立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其他25个省份为控制组,构建1998—2021年我国30个省份(未含香港、澳门、台湾、西藏地区)的面板数据,采用合成控制法、双重差分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分析绿色金融政策对我国绿色消费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绿色金融政策的实施以及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有助于我国绿色消费发展;无论是在东部、中部地区,还是在西部地区,绿色金融政策的实施均有助于绿色消费发展,但相比于中部和西部地区,绿色金融政策对绿色消费发展的促进作用在东部地区更大;绿色金融政策通过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促进绿色消费发展。为更好地促进绿色消费发展,各地应积极进行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努力提升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增加农村居民收入;中部和西部地区要高度重视绿色金融政策的促进作用,引导金融机构为小微企业和农牧户提供绿色金融服务;着力完善绿色金融体系,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姚战琪  夏杰长  
绿色消费是消费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绿色金融政策有助于绿色创新,对推动绿色消费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我国设立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作为外生冲击,以2017年设立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5个省份为实验组,以未设立或较晚设立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其他25个省份为控制组,构建1998—2021年我国30个省份(未含香港、澳门、台湾、西藏地区)的面板数据,采用合成控制法、双重差分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分析绿色金融政策对我国绿色消费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绿色金融政策的实施以及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有助于我国绿色消费发展;无论是在东部、中部地区,还是在西部地区,绿色金融政策的实施均有助于绿色消费发展,但相比于中部和西部地区,绿色金融政策对绿色消费发展的促进作用在东部地区更大;绿色金融政策通过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促进绿色消费发展。为更好地促进绿色消费发展,各地应积极进行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努力提升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增加农村居民收入;中部和西部地区要高度重视绿色金融政策的促进作用,引导金融机构为小微企业和农牧户提供绿色金融服务;着力完善绿色金融体系,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君安  
中国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机遇期,面对工业能耗高、工业资源利用率低、工业环境污染严重及国际绿色经济发展的现实,中国工业绿色化发展必须通过创新驱动来提高绿色工业技术水平、优化绿色工业组织结构、加速工业循环经济发展并提高其发展的可持续能力。文章认为,中国工业绿色化发展的重点是要以创新驱动来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培养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绿色产业,而关键在于强化制度激励、推进科技创新、加强人才培养和深化国际合作。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时省   张亚  
为了进一步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升级,国务院于2017年6月宣布设立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该试验区的设立能否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以及通过何种机制发挥作用?本文基于2008—2019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绿色专利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发现,试验区设立显著促进了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数量和质量,且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动态效应检验表明,试验区设立对企业高质量的绿色技术创新活动具有长期推动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试验区设立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和强化环境规制两个渠道对绿色技术创新产生正向影响。前者对绿色技术创新的数量和质量均有显著推动效果,而后者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创新质量上。异质性分析方面,试验区设立对绿色技术创新的作用在不同产权性质企业、不同污染程度行业以及不同类型行业企业中存在显著差异。本文结论对中国进一步完善绿色金融政策体系提供了经验证据和政策启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军锋  
党的十八大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绿色发展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途径被放在了重要位置。"绿色发展"在"十三五"期间首次写入了"五年规划",党的十九大报告有三个部分论述了"绿色发展"有关内容,全面阐述了绿色发展的时代背景、现状、理念、建设重点和目标等,成为我国未来一段时期绿色发展的行动指南,同时也为地方政府改善生态环境、引领绿色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梁树广  冯倩倩  臧文嘉  
数字经济与工业经济深度融合成为重组工业经济要素资源、重塑工业经济结构、推进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力量。基于2011—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利用DEA-ML估计法测算我国各省域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构建省级数字经济水平综合指标体系,运用个体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探究数字经济对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经济有利于提高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数字经济可以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改善能源结构和绿色技术创新三个途径有效提高工业绿色生产效率;门槛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对工业绿色发展的非线性影响,环境规制和研发投入在数字经济提升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过程中均发挥了单一门槛作用;不同地区数字经济对工业绿色发展的影响存在差异。因此,建议将数字技术运用于工业生产全过程,构建工业绿色发展体系,积极引导数字化和绿色化协同发展,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占斌  
广东先行先试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并取得了重点突破,究其原因,在于勇敢承担起了"探索科学发展模式试验区、深化改革先行区"的历史重任,采取了坚定不移的改革行动和切实可行的改革策略。担负改革探路任务的高端定位与靠改革谋发展的自身需求能够实现有机的结合;把全局统筹规划和综合配套结合起来,实现不同层面、不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地区的多方联动的整体制度创新;以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为方向和标杆,加快政府职能的整合重塑,厘清政府间关系;自上而下、由略到详、分工明确的制度安排,有助于保证试点改革的纲举目张和依法推进;以增量改革与局部改革带动全局改革,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统一协调起来;采取编制...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朱庆葆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大学持续快速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要看到,我国大学运行中一些长期积累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同时又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这些问题的通盘解决,需要大学继续深化改革、及时转变发展方式,特别是要以体制创新推动大学改革。这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从大学外部而言,要由政府通过行政手段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速建  
推动工业绿色发展是我国“双碳”目标下的必然选择,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携手建设美好世界至关重要。将生态问题的思考纳入经济学的范畴,以宏微观经济学的理论方法,分析和研究我国工业绿色发展中的政府环境治理问题,既可以从环境经济学领域获得理论和方法的支持,也能在研究论域、视角等方面实现创新和突破,进而能够深入地探究和把握中国工业绿色发展的理论特质和实践特征。在环境经济学视域下评价我国政府环境治理效率和工业绿色发展进程,探究制约我国工业绿色发展的体制机制,必须站在国家“十四五”规划战略的立场和高度,以经济学的视角和深度,立足绿色发展的深刻内涵和价值意蕴,研究和掌握其理论体系和实践逻辑。《“双碳”目标下中国工业绿色发展中的政府环境治理研究》一书正是从环境经济学的视域出发,试图在探究“双碳”目标下中国工业绿色发展的可行路径的核心议题上有所突破,为在推动中国工业绿色发展中的政府环境治理研究的深入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