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86)
2023(9686)
2022(8167)
2021(7267)
2020(5758)
2019(12922)
2018(12712)
2017(23413)
2016(12293)
2015(13547)
2014(12985)
2013(12715)
2012(12084)
2011(11099)
2010(11492)
2009(10484)
2008(10385)
2007(9626)
2006(8743)
2005(8081)
作者
(34609)
(28892)
(28819)
(26797)
(18525)
(13712)
(12811)
(11059)
(10931)
(10350)
(9808)
(9643)
(9427)
(9303)
(8868)
(8814)
(8571)
(8310)
(8213)
(8155)
(7303)
(7085)
(6855)
(6659)
(6562)
(6550)
(6417)
(6410)
(5784)
(5729)
学科
(55044)
经济(55003)
(43119)
管理(40406)
(36293)
企业(36293)
中国(20126)
地方(19360)
技术(18229)
(16298)
业经(16092)
方法(14126)
技术管理(13042)
农业(11459)
(11166)
银行(11153)
(10926)
地方经济(10861)
数学(10815)
(10733)
数学方法(10675)
(10643)
金融(10643)
(10600)
(10001)
(9611)
贸易(9597)
(9223)
(9202)
理论(8876)
机构
学院(174064)
大学(169257)
(73121)
经济(71545)
管理(67942)
研究(62447)
理学(57204)
理学院(56527)
管理学(55698)
管理学院(55327)
中国(48097)
(36641)
科学(35906)
(32517)
(30800)
(28913)
中心(27926)
研究所(27467)
(25144)
(25137)
师范(24926)
财经(24644)
北京(23774)
(23692)
(22947)
(22130)
业大(21528)
经济学(20899)
技术(19967)
师范大学(19560)
基金
项目(109663)
科学(88261)
研究(85587)
基金(76816)
(65602)
国家(64939)
科学基金(56886)
社会(55066)
社会科(52283)
社会科学(52273)
(46295)
基金项目(40274)
教育(38972)
(37566)
编号(34952)
自然(34121)
自然科(33401)
自然科学(33397)
自然科学基金(32825)
(30458)
(29486)
资助(29475)
成果(28518)
创新(26402)
课题(26157)
发展(25183)
重点(24885)
(24710)
(22942)
国家社会(22126)
期刊
(93113)
经济(93113)
研究(56991)
中国(44853)
管理(31348)
教育(26853)
(25233)
(23762)
科学(22959)
学报(20569)
(20079)
金融(20079)
技术(17809)
业经(17774)
农业(17393)
大学(16451)
学学(15040)
经济研究(14480)
财经(11844)
科技(11344)
问题(11148)
(10343)
(10221)
论坛(10221)
技术经济(10088)
(9873)
商业(9628)
图书(9073)
现代(9037)
(8991)
共检索到2860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刘爱文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既是重大的实践问题,也是重大的理论问题。为夯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基础及理论依托,对技术创新历史进程进行正确的梳理对实施该战略意义十分重大。该文按照现象发生学方法,生产者、用户和相关利益者三个维度凸显了技术创新参与主体逐渐扩张的历史轨迹,确证了技术创新过程中创新主体的民主化导向原则。因此,准确对技术创新参与主体进行溯源,将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路径与方向的定位提供理论依据,明确创新驱动战略的旨要所在,这就是该战略的民主依归的实质内涵。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宋保华  陈劲  于飞  
创新管理的核心在于有效应对创新的复杂性,通过流程有效组织创新过程和实现跨职能协同,降低创新中的不确定性,提升创新的效率和质量,管理创新风险,确保创新目标的实现。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主导下,创新成为企业活动的核心内容。投机式发展在当前经济、技术和市场发生急速变革和竞争加剧的形式下已不再有效。不管是实行跟随战略还是引领战略,中国企业都在开始寻求通过创新来提升竞争力,维持和拓展市场份额,从而获得更大的效益。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玉民  刘海波  靳宗振  梁立赫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提升产业结构、实现跨越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从驱动对象、驱动方式和驱动力源泉三要素出发,以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链条为坐标轴,构建了"四相模型",理清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基本认识问题,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策略选择思考和策略选择路径,并对现阶段存在诸多阻碍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的难题提出了策略建议。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8月18日下午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研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习近平阐述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基本要求,提出4点意见。一是紧扣发展,牢牢把握正确方向。要跟踪全球科技发展方向,努力赶超,力争缩小关键领域差距,形成比较优势。要坚持问题导向,从国情出发确定跟进和突破策略,按照主动跟进、精心选择、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明确我国科技创新主攻方向和突破口。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洪银兴  
创新驱动的增长方式不只是解决效率问题,更为重要的是依靠知识资本、人力资本和激励创新制度等无形要素实现要素的新组合,是科学技术成果在生产和商业上的应用和扩散。创新驱动作为发展战略本身也有个从外生向内生转变的问题。这就是转变技术进步的模式,由外生转为内生,立足于自主创新,依靠原始创新和引进技术的再创新,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创新驱动需要注重协同创新,最为重要的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协同。我国转向创新驱动发展方式还有个过程,但必须以此为目标推动发展方式的转变。就创新投入制度的创新来说,既要有市场创新,又要有政府创新,创造激励创新的环境。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钱俊生  
"实现‘十三五’时期的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首先要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的发展理念。工业文明以科学技术进步为主要特征。现代科学技术推动工业文明的发展,建设了人类整个现代化生活。现在它的负面作用凸显,表明它需要转变的时刻到来。这种转变首先是它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发展方式的转变,现在,主要途径是实施科学技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学技术全面健康快速发展。我们以海水稻的培育和中国高速铁路的发展为例,讨论实施科学技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走向生态文明的科学技术发展道路。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彭绪庶  
科学评价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进展,针对差距和问题改进政策措施,是更好促进创新发展的必要举措。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主要包括实现经济发展动力转换和建成创新型国家两个根本性目标。按照目前发展态势,从科技进步贡献率指标看,基本可以实现2020年达到60%的目标,但距离发达国家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0%以上的目标仍存在较大差距。从全要素生产率看,近年来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较低且呈下降趋势。从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发展情况看,已形成新的就业和增长点,基本能实现2020年初步建成创新型经济格局的目标。从创新指数看,不同研究均表明我国创新指数发展较快,尤其是从全球视角看,我国已进入高效创新者行列,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了标志性成就。但与此同时,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过程中还存在发展不充分不均衡不协调、体制机制障碍、创新投入强度低和结构配置不合理、文化和教育中的消极因素阻碍创新等问题,需要加快企业为主体和市场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科技创新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科技人员流动和评价制度,修订完善知识产权法并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以及从教育着手培养创新文化基因和创新社会氛围。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郭铁成  
本文围绕什么是创新驱动、怎样实现创新驱动这一主线,研究了发展动力转换、创新方向选择、全面创新支撑、先发优势带动四个基本问题。认为发展动力转换就是把发展的驱动力从物质资本转换为人才资本、知识资本等无形资本,必须把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的开发放在首位;坚持"三个面向"的创新方向,必须建立引领型创新体系,包括智能型新兴技术体系、以企业为主体的国家创新计划体系、有效科技供给体系;全面创新包括科技创新,还包括以知识为基础的非科技创新,主要是设计创新、服务创新、技能创新、经营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以及金融创新、政府创新、制度创新等;先发优势带动就是以先发展的领域、产业、地区为基础,先发展带动后发展,共同创新发展,包括战略力量引领未来、领军企业带动行业发展、中心地区带动全局发展。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吴锋刚  沈克慧  
基于中国特色的创新方向研究,指出应构建国家创新体系,建立相互关联的机构组织组成的创新系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科技创新驱动的三种模式。在创新驱动发展过程中,应当充分利用政府研发资助政策降低企业研发活动成本,弥补单个企业在资源和技术方面的不足。最后从新的视角提出应建立和完善国家整体知识产权战略,以提升我国企业创新的整体竞争力。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高伟  
我国R&D支出占GDP的比重已超过了2%的临界点,表明已进入创新驱动阶段的前期。但是,在产业、企业和政府层面,创新增长还存在一定的障碍。为此,应进一步推进市场化进程,消除地方保护主义,消除垄断造成的创新抑制;对于部分产能过剩行业,提高市场集中度,形成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的市场结构,将企业塑造成创新的第一主体;推进金融改革,鼓励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为企业创新提供融资便利;加大对基础研究的资助比重,通过激发激励促进效应,提高企业创新投入。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曦  
在十八大报告中关于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容中,第二条就列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是一个新提法。十八大报告明确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这个方针、路线的指引下,选择怎样的路径来完成好这个重大的战略部署,已然成为当前的重大研究课题。根据论述认为在确立创新驱动基本格局下,搭建创新驱动平台,完善创新驱动机制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由之路。
[期刊] 改革  [作者] 吕薇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应充分发挥创新支撑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作用,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结合新时代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背景,以及新时代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出的新要求,应探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新路径,构建更加协同高效的创新体系。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金叶  付宇杰  
本文按照企业创新流程将指标划分为创新环境、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创新成效4类,选取18个与企业创新能力相关的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31个省市区2012年的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和排序,克服了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主观性的缺陷,为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来武  
本文首先分析了"新四化"以及"四化同步"提出的背景,认为农业现代化是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的基础和支撑;随后从资源环境、市场需求、生产要素和组织模式等方面分析了新时期我国农业现代化面临的挑战,提出要依靠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展"新三农"——现代化的新农业、城镇化的新农村以及职业化的新农民;最后结合科技特派员制度和农村科技创业实践,探讨了新时期如何依靠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展"新三农"。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周琳  
在阐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特征、内涵基础上,对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进行了制度层面和微观层面的深入剖析。分析认为,企业创新绩效低下是制约创新驱动转型的关键因素。提升企业创新绩效的制度安排主要有建立开放、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营造鼓励和支持创新的金融体系,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激发企业创新驱动力;提高企业创新绩效的微观层面主要是构建适合创新活动特征的能动性管控系统,以保障创新思维真正转化为生产力,真正为企业创造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