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820)
- 2023(20009)
- 2022(16855)
- 2021(15731)
- 2020(13213)
- 2019(30333)
- 2018(30089)
- 2017(57311)
- 2016(30906)
- 2015(34877)
- 2014(34838)
- 2013(34159)
- 2012(32080)
- 2011(29091)
- 2010(29644)
- 2009(27552)
- 2008(27439)
- 2007(25016)
- 2006(22128)
- 2005(20295)
- 学科
- 济(140457)
- 经济(140322)
- 管理(91978)
- 业(88552)
- 企(74004)
- 企业(74004)
- 方法(55485)
- 数学(47684)
- 数学方法(47040)
- 中国(38979)
- 农(35575)
- 财(33392)
- 地方(32600)
- 业经(30643)
- 学(29301)
- 制(26839)
- 贸(24244)
- 贸易(24224)
- 技术(24055)
- 农业(23550)
- 易(23405)
- 银(23049)
- 银行(23003)
- 融(22371)
- 金融(22368)
- 理论(22341)
- 行(22079)
- 和(20008)
- 务(19929)
- 财务(19852)
- 机构
- 学院(445330)
- 大学(444776)
- 济(187463)
- 经济(183426)
- 管理(170035)
- 研究(153334)
- 理学(144401)
- 理学院(142765)
- 管理学(140269)
- 管理学院(139409)
- 中国(118385)
- 京(94584)
- 科学(91710)
- 财(87311)
- 所(77767)
- 农(71242)
- 中心(70609)
- 江(70103)
- 研究所(69816)
- 财经(68054)
- 业大(62008)
- 经(61510)
- 北京(60214)
- 范(60078)
- 师范(59447)
- 经济学(57328)
- 州(55482)
- 农业(55473)
- 院(54876)
- 经济学院(51189)
- 基金
- 项目(284626)
- 科学(224198)
- 研究(209503)
- 基金(204769)
- 家(177698)
- 国家(176188)
- 科学基金(151504)
- 社会(132851)
- 社会科(125977)
- 社会科学(125942)
- 省(112794)
- 基金项目(107273)
- 教育(98060)
- 自然(96769)
- 自然科(94599)
- 自然科学(94575)
- 划(94339)
- 自然科学基金(92897)
- 编号(85331)
- 资助(84656)
- 成果(70477)
- 发(64556)
- 重点(64322)
- 部(62819)
- 创(61822)
- 课题(60109)
- 创新(57242)
- 国家社会(54580)
- 教育部(54191)
- 科研(54017)
- 期刊
- 济(218335)
- 经济(218335)
- 研究(135808)
- 中国(96227)
- 财(69945)
- 管理(67777)
- 学报(66828)
- 农(65032)
- 科学(62596)
- 教育(53960)
- 大学(51260)
- 学学(47829)
- 融(46087)
- 金融(46087)
- 农业(43864)
- 技术(42966)
- 经济研究(35023)
- 财经(34891)
- 业经(34569)
- 经(30149)
- 问题(27602)
- 业(24510)
- 技术经济(24080)
- 图书(23125)
- 贸(22948)
- 统计(22062)
- 商业(20789)
- 策(20789)
- 理论(20632)
- 科技(20605)
共检索到6927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霄宇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我国在经济新常态下的重要战略选择,其实施需要政府与市场共同发挥作用。根据新结构经济学的理论主张,企业应具备自生能力并伴随要素禀赋结构变化推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这一过程需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而后发优势、市场失灵等问题的存在为政府发挥产业政策选择、公共产品提供、外部性补偿、协调等作用提供了依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冯巧根
经济学范式变迁是与新时代中国经济实践与理论发展的创新要求相适应的。经济学范式变迁会传导至微观领域,并对管理会计产生影响。我国经济已进入新时代,面对新的历史责任以及社会经济目标,经济学范式需要新陈代谢,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学理论与方法体系。为实现包容、多元的经济发展,积极应对并适应不同的规则差异和现实环境,需要通过经济学范式变迁引领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的创新与发展。经济学范式变迁的情境特征重点表现在,传统流行的针对贫困国家的发展经济原理已经失效,指导低收入阶段的经济学发展理论已失去应用对象,改革开放初期推进的彼时行之有效的部分政策需要予以扬弃,等等。中国管理会计学将在继承传统会计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主动对接中国经济学的新特征或新范畴,并逐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研究范式。
关键词:
经济学范式 管理会计 创新驱动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洪银兴
创新驱动的增长方式不只是解决效率问题,更为重要的是依靠知识资本、人力资本和激励创新制度等无形要素实现要素的新组合,是科学技术成果在生产和商业上的应用和扩散。创新驱动作为发展战略本身也有个从外生向内生转变的问题。这就是转变技术进步的模式,由外生转为内生,立足于自主创新,依靠原始创新和引进技术的再创新,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创新驱动需要注重协同创新,最为重要的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协同。我国转向创新驱动发展方式还有个过程,但必须以此为目标推动发展方式的转变。就创新投入制度的创新来说,既要有市场创新,又要有政府创新,创造激励创新的环境。
关键词:
创新 驱动 发展 战略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贾后明
从思想传承来说,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继承和发展了《资本论》中关于生产力发展的思想。生产力发展理论是“社会创新理论”的思想源头,为理解人类社会发展动力和社会主义国家跨越发展提供了思想与话语创新动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从国家战略层面确立了社会创新的主体和动力机制,是对马克思生产力发展话语的时代转换。《资本论》在社会创新上有自己的理论内涵与话语表达方式,但这些思想没有得到马克思主义者应有重视。在经济思想领域深入挖掘《资本论》中关于社会创新的思想内涵,才能更加显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影响力和话语引领性。深刻地领会和把握习近平关于社会创新有关论述的历史渊源和当代价值,为全面理解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更加坚实的理论与话语支撑。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师俊国
基于新结构经济学的视角,提出政府引导基金的发展策略:寻找具有潜在比较优势的产业并投资,待到市场培育成熟之后逐渐退出市场,转而投资于新的符合潜在比较优势的产业,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禀赋结构的变化,会导致产业结构、政府功能结构和最优创新结构改变,因此政府引导基金的发展策略应随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禀赋结构和生产结构的变迁而逐步调整,充分利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禀赋供给和生产结构,打破软硬基础设施和市场瓶颈,形成"有效市场"。该发展策略可能显著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增强政府引导基金发展的可持续性和提高金融系统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慕慧娟 王灿 曹立鹏 梁健 马林燕
在新发展阶段,以政府引导基金制度为代表的新型举国体制,推动政府和市场在科技自立自强战略实施中的深度融合。随着引导基金管理运作模式的逐渐成熟,我国政府探索有别于美国的投资循环体系,逐步形成一套符合中国特色的投早投小投科技的投资新范式,成为我国科技强国建设的重要保障。本文回顾我国政府引导基金发展历程,立足探索中国特色的科技金融投资模式,从六个方面构建我国政府引导基金投资新范式。针对目前政府引导基金实际运行中影响其发挥创新驱动发展作用的障碍,研究得出相应机制优化及设计建议,为进一步提升政府引导基金运营效率、有效发挥作用提供参考。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支俊立 于涛 刘鹏
新常态下,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不仅离不开金融发展和金融改革,也需要培育与之相适应的金融结构。本文通过对次贷危机以来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检验发现:金融发展规模的扩张促进了科技创新活动;相较于间接融资体系对模仿性创新的促进作用,直接金融体系更能促进自主性创新;中国人力资本的积累已经达到了满足自主性创新的阶段。因此,为了促进自主性创新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要在扩张金融发展规模的同时,培育和健全中国直接融资市场;在区域层面,应实行适应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有"政策梯度"的金融发展策略。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张天喜 孙涛
从国内外的经验来看,地方政府在区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创新与否直接关系到区域发展的成效。但创新不是一个行为,而是一个过程,成功的创新是一个可以延伸的过程。本文以"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2000~2012)获奖项目为分析对象,探索长吉图发展战略下的地方政府创新的路径选择,寻求基于经验分析与行政创新延伸的有机结合。研究认为,地方政府创新应以效能、协调、合作、稳定和可持续为核心,从行政管理能力、经济规划能力、公共服务能力、社会管理能力和区域发展能力等五个方面寻求创新之路。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洪银兴 杨玉珍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方面,其理论范式也是中国发展经济学的重要内容。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具体目标是:以农业高质高效为目标的农业现代化;以乡村宜居宜业为目标的乡村振兴;以农民富裕富足为目标的农民现代化。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是发展范式的创新或转变:由非农发展的带动转向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由追求农业剩余范式转向品质加附加值模式;农业发展基本要素由土地和劳动力转向科技和人力资本等现代要素;城市化的内涵转变为在农村城镇创建相当于城市水准的现代生活条件。发展范式这4个转变在推动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同时能够实现农民的富裕富足。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新范式可以溯源到发展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但中国的农业农村发展范式的创造体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新拓展,是中国发展理论对发展经济学新进展的新贡献。
关键词:
农业农村现代化 乡村振兴 农业发展范式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王晋立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如何权衡增长效率和低碳减排是一项重要议题。基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构建低碳经济转型分析框架,采用绿色技术选择指数测度绿色发展战略,选取2000—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使用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和系统广义矩估计法分析绿色发展战略对低碳经济转型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第一,绿色发展战略具有“经济效应”和“减排效应”双重作用,绿色发展战略与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和碳排放总量之间分别呈现倒U型和U型关系,临界值为1.228和1.196。第二,低碳经济转型表现出时间惯性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对本地及周边地区产生较为显著的正向影响。第三,绿色发展战略在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影响具有异质性,西部地区产业耦合程度较弱,减排效应尚不明显。第四,遵循比较优势的绿色发展战略在微观层面能够增强企业自生能力,促进绿色创新研发活动;在宏观层面能够提高绿色部门的规模比重,推动低碳经济转型。上述结论在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之后仍然成立,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经验证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曾宝成 李四聪 李坚 谢江红
湖南民营经济已成为湖南省经济增长的主力军,但与沿海民营经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仍然明显。采用SWOT-PEST矩阵方法对湖南民营经济发展的战略环境因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从空间定位、特色定位以及产业定位等角度对湖南民营经济发展的战略定位进行系统地探讨。
[期刊] 改革
[作者]
邱冬阳 彭青青 赵盼
根据拓展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构建用固定资产投资板块结构来测度创新驱动发展的实证模型,运用2013—2017年全国省级面板数据,探讨在创新驱动背景下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表明:2013—2017年固定资产投资依然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产出弹性系数在逐渐变小;分类别来看,基础设施投资对促进经济增长没有明显作用,但房地产开发投资和制造业投资对我国当期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比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前后来看,房地产开发投资的产出弹性系数在变小,制造业投资的产出弹性系数在变大。因此,在总量上要保持一定比例的固定资产投资率,结构上要加大制造业投资、控制基础设施投资、保持房地产开发投资稳定。
关键词:
固定资产投资结构 经济增长 创新驱动发展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辜胜阻 杨嵋 庄芹芹
建设创新型城市对于中国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意义。深圳作为中国建设创新型城市的第一个试点城市,创新发展成效显著,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深圳模式"。深圳创新发展得益于其富有开放、包容、多元的创业文化,各类创业创新人才的集聚,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的深度融合,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模式和良好的创新环境。通过总结深圳创新发展的经验,本文提出建设创新型城市,需要从培育创业创新文化、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构建配套金融支持体系、激发企业家精神、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营造创业创新环境等方面多措并举,多方协同,最终形成创业创新生态系统,调动全社会积极性共建创新型城市。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宋保华 陈劲 于飞
创新管理的核心在于有效应对创新的复杂性,通过流程有效组织创新过程和实现跨职能协同,降低创新中的不确定性,提升创新的效率和质量,管理创新风险,确保创新目标的实现。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主导下,创新成为企业活动的核心内容。投机式发展在当前经济、技术和市场发生急速变革和竞争加剧的形式下已不再有效。不管是实行跟随战略还是引领战略,中国企业都在开始寻求通过创新来提升竞争力,维持和拓展市场份额,从而获得更大的效益。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袁峥嵘 杜霈
创新是现代经济增长的核心,是我国取得未来发展先机的关键。创新驱动发展的理论分析对实现经济转型、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知识产权战略与创新驱动发展的契合为科技创新提供全面保障。完善知识产权制度、加速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是我国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选择。
关键词:
创新驱动 知识产权战略 契合 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