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01)
- 2023(15541)
- 2022(12938)
- 2021(11947)
- 2020(9625)
- 2019(21433)
- 2018(20947)
- 2017(38374)
- 2016(20170)
- 2015(22581)
- 2014(21930)
- 2013(21349)
- 2012(19825)
- 2011(18250)
- 2010(18449)
- 2009(17010)
- 2008(16596)
- 2007(14825)
- 2006(13489)
- 2005(12311)
- 学科
- 济(88608)
- 经济(88534)
- 业(62156)
- 管理(61050)
- 企(50451)
- 企业(50451)
- 中国(31602)
- 方法(30006)
- 农(26334)
- 数学(25207)
- 数学方法(24963)
- 技术(23362)
- 地方(22764)
- 业经(22340)
- 贸(19304)
- 贸易(19285)
- 易(18776)
- 农业(17968)
- 财(17819)
- 制(17290)
- 银(16457)
- 银行(16436)
- 行(16045)
- 融(15405)
- 金融(15403)
- 技术管理(14639)
- 发(14580)
- 学(14549)
- 环境(14143)
- 理论(13336)
- 机构
- 学院(287118)
- 大学(282681)
- 济(125949)
- 经济(123563)
- 管理(108801)
- 研究(104499)
- 理学(92298)
- 理学院(91263)
- 管理学(89983)
- 管理学院(89410)
- 中国(81051)
- 京(60917)
- 科学(59693)
- 财(55392)
- 所(51863)
- 研究所(46696)
- 中心(46558)
- 江(44188)
- 财经(43223)
- 农(42709)
- 范(39456)
- 北京(39394)
- 经(39345)
- 师范(39109)
- 经济学(38614)
- 院(37798)
- 业大(36903)
- 州(35538)
- 经济学院(34547)
- 农业(32843)
- 基金
- 项目(186501)
- 科学(149119)
- 研究(143576)
- 基金(134153)
- 家(116184)
- 国家(115172)
- 科学基金(99120)
- 社会(93423)
- 社会科(88739)
- 社会科学(88725)
- 省(73546)
- 基金项目(69357)
- 教育(66119)
- 划(61559)
- 自然(59522)
- 自然科(58235)
- 自然科学(58225)
- 编号(58037)
- 自然科学基金(57234)
- 资助(53492)
- 成果(47331)
- 发(46235)
- 创(44640)
- 重点(42686)
- 课题(42111)
- 部(41546)
- 创新(40832)
- 国家社会(39289)
- 发展(38100)
- 展(37461)
- 期刊
- 济(148192)
- 经济(148192)
- 研究(92585)
- 中国(67397)
- 管理(46033)
- 农(41667)
- 财(40910)
- 教育(39865)
- 科学(39815)
- 学报(37757)
- 融(30168)
- 金融(30168)
- 大学(29771)
- 农业(29137)
- 技术(28826)
- 学学(27583)
- 业经(25429)
- 经济研究(24887)
- 财经(21609)
- 经(18952)
- 问题(18661)
- 贸(17566)
- 业(16828)
- 技术经济(16119)
- 科技(15877)
- 国际(15822)
- 世界(15657)
- 坛(15218)
- 论坛(15218)
- 图书(13713)
共检索到4553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宋林 郭玉晶
本文在技术学习曲线理论的基础上,从自主研发与技术外取两个视角,研究了1990-2014年自主研发、技术模仿、技术溢出与逆向技术溢出对技术进步的路径选择。结果表明:(1)自主研发对技术进步的直接影响效应最大,有效促进技术进步;技术模仿、技术溢出与逆向技术溢出的间接影响效应远大于直接影响效应,均需通过其他间接因素作用于技术进步。(2)技术模仿对技术进步的直接和间接影响效应均为负,这说明中国可能正在接近技术学习曲线中的"临界点";逆向技术溢出对技术进步的直接与间接影响效应均为正,短期内能够促进技术进步。(3)格兰杰因果检验表明自主研发与技术进步存在单向因果关系,逆向技术溢出与技术进步存在双向因果关系...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黄群慧
改革开放近40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主要源于发挥了劳动力和资源环境的低成本优势。由此导致我国经济发展质量不高,大部分产品处于价值链的低端,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偏高,科技贡献率较低。不仅如此,由于长期对增长速度的过度崇拜和投资驱动的过度依赖,形成了不利创新驱动的制度性藩篱。在经济增长进入新常态以后,中国正面临着投资报酬递减、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环境压力越来越大等一系列制约经济增长的问题,这就迫切需要我们转变传统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走上创新驱动经济增长的道路。
关键词:
创新驱动战略 路径选择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曦
在十八大报告中关于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容中,第二条就列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是一个新提法。十八大报告明确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这个方针、路线的指引下,选择怎样的路径来完成好这个重大的战略部署,已然成为当前的重大研究课题。根据论述认为在确立创新驱动基本格局下,搭建创新驱动平台,完善创新驱动机制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创新驱动 科技创新 路径选择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何平
研发投入体现国家在创新活动中的资源投入情况,是衡量国家创新能力的关键指标。研究发现:企业需要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提高研发资金集中度;聚焦研发方向,增加对关键领域的研发投入;加强产业技术基础研究,增加研发项目科技含量。为此,本文提出提高我国实体企业研发投入、增强研发实力的路径规划:培养一批研发投入位居行业世界前列的头部科技企业、引导企业研发聚焦战略新兴产业、推动实体企业研发投入高科技含量项目。具体措施包括落实企业科技创新考核机制,促进大型企业研发投入稳定增长;建立政企合力的研发创新投入机制,解决中小研发企业资金饥渴问题;组建企业科技创新联合体,整合研发资源;落实落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实现税收扶持措施精准高效。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伟 于良春
国有企业改革方案的设计以及不同改革方案实施次序的选择对国有企业的改革绩效有显著的影响。在一个企业顺序进行研发竞争与产量竞争的框架下,本文对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结构化以及市场化等改革方案的绩效以及可能的改革路径选择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以社会总福利为标准,国有企业改革应首先推动以提高行业集中度为特征的结构化改革;进而在国有企业中引入非国有资本以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形成不同所有制资本共同持有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在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基础上,适时启动市场化改革,以实现最优的资源配置效率扩张路径。伴随着国有企业改革沿改革路径的推进,国有企业的所有制结构以及所在行业的市场结构均需做出相应改变,这意味着要同时实施所有制结构与市场结构的双结构调整。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闫俊周
在新常态经济背景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我国实现产业升级转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创新驱动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在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驱动发展问题分析基础上,提出了新常态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驱动发展的路径:加大自主创新投入强度,促进经济转型和传统产业升级;打造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撑体系;推动"互联网+"工程,构筑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新优势;实施集群式发展战略,将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产业集群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强化创新管理,形成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驱动发展的政策和体制。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创新驱动 新常态 路径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谢飞
本文在Cypher&Dietz(1998)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存在贸易的技术进步效应时,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恶化的经济增长效应。我们分析的结论是,在出口部门存在很强的技术进步效应时,贸易条件恶化不会引发“贫困化增长”,Cypher&Dietz(1998)的结论只是在不存在技术进步效应或该效应很小时才成立。由初期比较优势决定的自由贸易模式即使最终会引发“贫困化增长”,但存在一个时间过程,在此之前贸易仍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因此最适合的发展战略应为“动态比较优势战略”。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袁峥嵘 杜霈
创新是现代经济增长的核心,是我国取得未来发展先机的关键。创新驱动发展的理论分析对实现经济转型、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知识产权战略与创新驱动发展的契合为科技创新提供全面保障。完善知识产权制度、加速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是我国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选择。
关键词:
创新驱动 知识产权战略 契合 路径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江湧 陈敏 刘佐菁
梳理广东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现状,并探索提出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总布局框架下,广东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具体路径,包括完善科技创新政策、构建科技金融体系、加强文化科技创新融合、推进教育和人才培养以及营造良好知识产权创新生态等。
关键词:
五位一体 广东 创新驱动 路径研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钱俊生
"实现‘十三五’时期的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首先要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的发展理念。工业文明以科学技术进步为主要特征。现代科学技术推动工业文明的发展,建设了人类整个现代化生活。现在它的负面作用凸显,表明它需要转变的时刻到来。这种转变首先是它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发展方式的转变,现在,主要途径是实施科学技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学技术全面健康快速发展。我们以海水稻的培育和中国高速铁路的发展为例,讨论实施科学技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走向生态文明的科学技术发展道路。
关键词:
发展方式 技术创新 海水稻 高速铁路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郑烨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科学实施离不开科技创新支撑作用的有效发挥,然而学界当前缺乏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科技创新支撑的内涵、关系等方面的梳理。本研究首先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科技创新支撑的相关概念进行了辨析,然后指出二者间存在的相互关系,即: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科技创新支撑二者之间是"决定"与"支撑"的关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科技创新支撑作用的发挥都必须"以人为本";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可以同时实现"经济绩效"和"环境绩效",而科技创新支撑体系要通过促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进而实现上述目标。最后提出政府要充
[期刊] 求索
[作者]
刘燕
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政府支持对企业创新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探索式创新和开发式创新已成为我国企业转型升级的战略选择。以企业创新意愿作为政府支持与企业创新之间的中介变量,构建政府推动企业探索式创新、开发式创新的逻辑框架,可以分析政府在人力要素、资本要素和环境要素三个维度的支持行为对企业意愿的影响,并探求政府推动企业二元创新的形成机理。最后,从聚焦创新需求、提供差异化的供给和营造企业自主创新环境三方面,提出实现企业开发式创新和探索式创新动态协同螺旋式上升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
政府支持 企业创新 二元创新理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吴锋刚 沈克慧
基于中国特色的创新方向研究,指出应构建国家创新体系,建立相互关联的机构组织组成的创新系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科技创新驱动的三种模式。在创新驱动发展过程中,应当充分利用政府研发资助政策降低企业研发活动成本,弥补单个企业在资源和技术方面的不足。最后从新的视角提出应建立和完善国家整体知识产权战略,以提升我国企业创新的整体竞争力。
关键词:
国家创新体系 创新驱动 发展战略
[期刊] 改革
[作者]
吕薇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应充分发挥创新支撑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作用,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结合新时代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背景,以及新时代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出的新要求,应探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新路径,构建更加协同高效的创新体系。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金叶 付宇杰
本文按照企业创新流程将指标划分为创新环境、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创新成效4类,选取18个与企业创新能力相关的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31个省市区2012年的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和排序,克服了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主观性的缺陷,为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提供参考。
关键词: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