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460)
- 2023(20477)
- 2022(17268)
- 2021(16005)
- 2020(13431)
- 2019(30112)
- 2018(29841)
- 2017(56884)
- 2016(30920)
- 2015(34636)
- 2014(34166)
- 2013(33626)
- 2012(31022)
- 2011(27959)
- 2010(28458)
- 2009(26438)
- 2008(26066)
- 2007(23417)
- 2006(21077)
- 2005(19129)
- 学科
- 济(128912)
- 经济(128779)
- 业(108189)
- 管理(101829)
- 企(95643)
- 企业(95643)
- 方法(50969)
- 数学(40227)
- 数学方法(39705)
- 农(38576)
- 业经(37900)
- 中国(37180)
- 财(36596)
- 地方(29304)
- 农业(26628)
- 技术(26493)
- 制(26202)
- 务(25158)
- 财务(25070)
- 财务管理(25036)
- 理论(24539)
- 学(23864)
- 企业财务(23700)
- 贸(23399)
- 贸易(23380)
- 易(22665)
- 和(22617)
- 策(22384)
- 银(21393)
- 银行(21344)
- 机构
- 学院(437388)
- 大学(432446)
- 济(177637)
- 管理(174168)
- 经济(173683)
- 理学(148185)
- 研究(147485)
- 理学院(146585)
- 管理学(144340)
- 管理学院(143518)
- 中国(113928)
- 京(93477)
- 科学(88132)
- 财(84062)
- 所(73915)
- 农(69579)
- 江(68536)
- 中心(66809)
- 研究所(66331)
- 财经(65213)
- 业大(61536)
- 北京(59672)
- 经(59144)
- 范(58254)
- 师范(57743)
- 州(55134)
- 农业(53829)
- 院(53782)
- 经济学(51665)
- 技术(48071)
- 基金
- 项目(284426)
- 科学(225008)
- 研究(214708)
- 基金(204018)
- 家(175850)
- 国家(174199)
- 科学基金(151001)
- 社会(134668)
- 社会科(127577)
- 社会科学(127549)
- 省(113089)
- 基金项目(107192)
- 教育(98782)
- 自然(96150)
- 自然科(93930)
- 自然科学(93911)
- 划(93553)
- 自然科学基金(92264)
- 编号(89309)
- 资助(83295)
- 成果(73050)
- 发(63868)
- 重点(63521)
- 创(62329)
- 课题(62177)
- 部(62085)
- 创新(57490)
- 项目编号(55084)
- 国家社会(54582)
- 教育部(53600)
- 期刊
- 济(208815)
- 经济(208815)
- 研究(134544)
- 中国(93855)
- 管理(71512)
- 财(66874)
- 农(64847)
- 学报(61795)
- 科学(59734)
- 教育(56875)
- 大学(47719)
- 农业(44796)
- 学学(44569)
- 融(43760)
- 金融(43760)
- 技术(42707)
- 业经(36417)
- 经济研究(32357)
- 财经(32066)
- 经(27612)
- 问题(26311)
- 业(25808)
- 技术经济(23771)
- 图书(23025)
- 科技(21726)
- 现代(21513)
- 贸(20868)
- 商业(20490)
- 理论(20155)
- 坛(19997)
共检索到6778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金丹 杨忠
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需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作为引领产业技术进步和实现核心技术创新突破的关键节点,提升领军企业技术能力对于中国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与发展至关重要。在技术能力演化的不同阶段,企业需要采取不同策略,而企业采取的策略是否有效,将影响其技术能力的提升效果乃至核心竞争力的培养。选取中国中车为案例,基于技术能力演化的三个发展阶段来研究技术能力提升策略:在技术积累时期,建立企业内部知识库,积累技术创新要素;在技术引进消化吸收时期,联合内部学习和外部学习,建立模仿创新能力;在自主创新时期,构建开放式创新网络以发展自主创新能力。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孙慧 祝树森 夏学超 杨泽东
开放式创新背景下,技术领军企业对行业内企业技术创新具有重要影响。利用2012—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技术领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行业内联动的表现形式与内在机理,识别其差异及特征。结果发现:技术领军企业对行业内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发挥联动效应,表现为技术创新扩散与技术创新追随。行业差异表现如下:行业竞争程度和环境不确定性越高,行业内企业技术创新的追随效应越强、扩散效应越弱;技术密集型行业企业技术创新的追随效应最强,劳动密集型行业企业技术创新的扩散效应最强。进一步考察行业联动特征发现,企业技术创新行业联动的行为表现为同行业企业主动追赶而非被动模仿,呈现“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马太效应以及显著邻近效应。结论对技术领军企业发挥引领作用,进而促进行业技术创新具有指导意义。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金叶 付宇杰
本文按照企业创新流程将指标划分为创新环境、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创新成效4类,选取18个与企业创新能力相关的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31个省市区2012年的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和排序,克服了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主观性的缺陷,为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提供参考。
关键词: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黄宏斌 季荣花 齐政尧 石羡
基于2012—2021年沪深A股市场各行业中非领军企业数据,考察行业领军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溢出效应及其对同行非领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赋能效应。研究发现:(1)领军企业数字化转型显著提升了同行非领军企业的创新产出,这一效果主要通过“引领带动效应”和“资源溢出效应”两条路径实现;(2)企业特质及行业特征差异均会显著调节领军企业数字化转型溢出效应的强度;(3)领军企业数字化转型在提升同行非领军企业的创新产出后,进一步赋能同行非领军企业的高质量发展。结论为我国政府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落地以及通过数字化转型推动企业创新和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启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志远 李月萍
知识管理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产物,把知识当成企业的一种战略性资产进行管理,对企业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创新能力是企业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文章在对知识管理和创新能力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知识管理和创新能力之间存在协同作用,将两者结合起来将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并基于知识管理的思想,提出了企业创新能力提升五点策略:建立新型企业文化环境、组建专业知识管理团队、构建企业知识库、建设企业知识管理系统以及完善创新激励机制。
关键词:
知识管理 创新能力 提升策略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何平
科技领军企业不但是维护国家核心利益的重要载体,其发展还是加快提升国家科技总体实力的有效途径。从中美科技竞争视角看,美国通过加大科技投入持续巩固其全球优势地位,并不断加大对我国科技领军企业的科技封锁和打压力度,致使中美差距有可能进一步拉大,我国科技安全风险进一步攀升。为此提出以下建议:从国家战略和科技安全高度出发,尽快打出政策“组合拳”,着力优化科技创新生态,为科技领军企业发展提供优良环境;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功能,着力增强资本服务科技创新能力;多渠道引进人才,着力破解科技领军企业人才短缺之困;建立可预期的政策机制,着力提升前沿技术创新力。
关键词:
科技领军企业 俄乌冲突 科技竞争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相宇 赵天朗
企业基础研究作为科技创新的源头活水,对国家经济实力的增长起促进作用。企业基础研究是影响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要素,也是推动企业长远发展的有效战略规划。尽管我国对基础研究有一定投入,但其投入量与投入结构方面仍存在一定问题。基于这一背景,本文以企业基础研究为切入点,从宏观和微观双重视角对企业基础研究的驱动因素及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并综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剖析提高企业基础研究水平的有效策略,为推动我国企业基础研究、增加国家科学技术水平、提高国际竞争力丰富理论参考。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何平
研发投入体现国家在创新活动中的资源投入情况,是衡量国家创新能力的关键指标。研究发现:企业需要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提高研发资金集中度;聚焦研发方向,增加对关键领域的研发投入;加强产业技术基础研究,增加研发项目科技含量。为此,本文提出提高我国实体企业研发投入、增强研发实力的路径规划:培养一批研发投入位居行业世界前列的头部科技企业、引导企业研发聚焦战略新兴产业、推动实体企业研发投入高科技含量项目。具体措施包括落实企业科技创新考核机制,促进大型企业研发投入稳定增长;建立政企合力的研发创新投入机制,解决中小研发企业资金饥渴问题;组建企业科技创新联合体,整合研发资源;落实落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实现税收扶持措施精准高效。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翟晓荣 刘云 郭栋
民营数控机床企业作为国内数控机床行业的后起之秀,成为推动中国高档数控机床创新发展的生力军。民营数控机床企业如何通过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实现自主创新,获取并维持可持续竞争优势成为学术界和政府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以昊志机电股份有限公司为研究对象,基于“情景—策略—结果”理论逻辑,探讨民营数控机床领军企业如何突破技术和市场双重约束,实现创新能力进阶。结果发现,民营数控机床领军企业将核心技术作为核心竞争力,敏锐感知市场需求,通过战略研判形成的市场发展导向可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供战略指导;通过制定科学的知识搜寻战略整合多元化创新资源可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供技术和信息支持。随着市场发展导向和知识搜寻战略动态演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实现从“基于产品竞争的关键技术突破”到“基于品牌竞争的核心技术沉淀”,再到“基于技术竞争的核心技术延伸”的演化升级。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锋 李志鸿 韩燕妮
专精特新企业是产业链供应链的关键节点、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生力军和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由于多数不具备支撑高质量发展的人才、技术、资金等关键要素,只靠每个专精特新企业独自发展,较难取得成功。政府和协会因预算限制、抓手缺乏等多方面困难,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的政策难以落地。行业领军企业具备成本、管理、技术和人才等优势,探索构建“1+1+1+N”(政府+协会+行业领军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模式,有利于发挥行业领军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赋能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携手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助力国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关键词:
行业领军企业 专精特新 科技自立自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玉民 刘海波 靳宗振 梁立赫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提升产业结构、实现跨越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从驱动对象、驱动方式和驱动力源泉三要素出发,以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链条为坐标轴,构建了"四相模型",理清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基本认识问题,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策略选择思考和策略选择路径,并对现阶段存在诸多阻碍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的难题提出了策略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包迪鸿 俞鸿涛
从创新过程的视角,总结科技服务业在中小企业创新过程中的作用,针对非科技型企业的创新特点及服务需求,提出面向非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建设的提升策略。
关键词:
中小企业创新 创新过程 科技服务业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若辉 关惠元
中小型制造企业有别于大型企业,其生态化发展的道路也有所差异。相较于技术创新,设计创新具有成本投入低、周期短等特点,更适合经营灵活、资本和研发能力有限的中小型制造企业生态化发展的需要。本文从设计创新出发,以中小型制造企业为对象,梳理了当前企业生态设计创新的理念规划和实践方法,从生态发展的角度分析了Norman提出的"本能—行为—反思"3个设计层面的内涵和表征,寻求一条"物—人—社会"逐步深化的设计创新维度,进而构建了系统化的企业生态设计理论框架,并对每一种维度下可行的具体设计创新方法进行了论述,为中小型制造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若辉 关惠元
中小型制造企业有别于大型企业,其生态化发展的道路也有所差异。相较于技术创新,设计创新具有成本投入低、周期短等特点,更适合经营灵活、资本和研发能力有限的中小型制造企业生态化发展的需要。本文从设计创新出发,以中小型制造企业为对象,梳理了当前企业生态设计创新的理念规划和实践方法,从生态发展的角度分析了Norman提出的"本能—行为—反思"3个设计层面的内涵和表征,寻求一条"物—人—社会"逐步深化的设计创新维度,进而构建了系统化的企业生态设计理论框架,并对每一种维度下可行的具体设计创新方法进行了论述,为中小型制造企业生态化发展提供系统化的策略思路。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周琳
在阐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特征、内涵基础上,对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进行了制度层面和微观层面的深入剖析。分析认为,企业创新绩效低下是制约创新驱动转型的关键因素。提升企业创新绩效的制度安排主要有建立开放、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营造鼓励和支持创新的金融体系,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激发企业创新驱动力;提高企业创新绩效的微观层面主要是构建适合创新活动特征的能动性管控系统,以保障创新思维真正转化为生产力,真正为企业创造价值。
关键词: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创新绩效 管控系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