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450)
- 2023(17870)
- 2022(15172)
- 2021(14149)
- 2020(11725)
- 2019(26441)
- 2018(26452)
- 2017(50269)
- 2016(27061)
- 2015(30353)
- 2014(29948)
- 2013(29265)
- 2012(26892)
- 2011(24344)
- 2010(24680)
- 2009(22721)
- 2008(21794)
- 2007(19386)
- 2006(17159)
- 2005(15215)
- 学科
- 济(107208)
- 经济(107096)
- 管理(80986)
- 业(78296)
- 企(65143)
- 企业(65143)
- 方法(42574)
- 数学(34517)
- 数学方法(34090)
- 中国(33149)
- 农(31646)
- 业经(27845)
- 地方(26932)
- 财(25119)
- 技术(22546)
- 学(22358)
- 农业(21690)
- 制(20951)
- 理论(20741)
- 贸(18886)
- 贸易(18867)
- 和(18731)
- 银(18612)
- 银行(18567)
- 易(18206)
- 行(17849)
- 融(17499)
- 金融(17496)
- 环境(17144)
- 务(15690)
- 机构
- 学院(375492)
- 大学(373942)
- 管理(149022)
- 济(146304)
- 经济(142856)
- 理学(127983)
- 研究(126670)
- 理学院(126551)
- 管理学(124373)
- 管理学院(123701)
- 中国(95811)
- 京(80878)
- 科学(77916)
- 财(67053)
- 所(63137)
- 农(59379)
- 中心(57843)
- 研究所(57145)
- 江(56961)
- 业大(54565)
- 财经(52773)
- 范(52203)
- 师范(51721)
- 北京(51488)
- 经(47825)
- 州(46699)
- 院(46392)
- 农业(45908)
- 经济学(42209)
- 技术(41477)
- 基金
- 项目(252921)
- 科学(199445)
- 研究(189368)
- 基金(180608)
- 家(156452)
- 国家(155036)
- 科学基金(133874)
- 社会(118151)
- 社会科(111679)
- 社会科学(111650)
- 省(101031)
- 基金项目(96161)
- 教育(87592)
- 自然(85827)
- 划(84293)
- 自然科(83886)
- 自然科学(83867)
- 自然科学基金(82368)
- 编号(79147)
- 资助(72937)
- 成果(64297)
- 发(57207)
- 重点(56395)
- 创(55844)
- 课题(55060)
- 部(54541)
- 创新(51420)
- 项目编号(48749)
- 国家社会(47498)
- 科研(47379)
- 期刊
- 济(169116)
- 经济(169116)
- 研究(112852)
- 中国(81352)
- 管理(58065)
- 学报(55871)
- 农(55266)
- 科学(53302)
- 教育(51683)
- 财(50300)
- 大学(42784)
- 学学(39795)
- 农业(38512)
- 融(35286)
- 金融(35286)
- 技术(34730)
- 业经(30254)
- 经济研究(26281)
- 财经(25003)
- 图书(21696)
- 经(21387)
- 问题(21051)
- 业(20760)
- 科技(19811)
- 技术经济(18318)
- 商业(17657)
- 理论(17641)
- 现代(17283)
- 坛(16914)
- 论坛(16914)
共检索到5677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郭丽芳 崔煜雯 马家齐
责任式创新的提出为我国创新驱动战略实施提供了一个可操作途径,其是科技进步与永续发展的强有力保障。创新驱动背景下新型研发机构员工责任式创新行为对于推动机构转型升级和区域产业转型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实现产业链和创新链融合发展。在此背景下,将责任式创新延伸至组织员工层面,聚焦于新型研发机构员工创新行为,在拓展计划行为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新型研发机构员工责任式创新实践,借助结构方程模型实证探究影响员工责任式创新意愿及行为的因素。结果表明:责任式创新行为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对员工责任式创新意愿均表现出显著正向影响;责任式创新行为主观规范对员工责任式创新行为有积极作用,而责任式创新行为态度、感知行为控制对员工责任式创新行为则没有表现出直接显著作用。基于上述研究结论,从政府、新型研发机构及社会3个维度提出建设性建议和意见,旨在释放员工责任式创新活力、增强员工责任式创新积极性及行为主动性,从而为新型研发机构责任式创新指明方向。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崔煜雯 郭丽芳
责任式创新因被视为解决科技治理难题的新方式而备受关注,是新型研发机构提高创新发展质量的强有力保障。将责任式创新拓展至员工层面,聚焦于新型研发机构员工责任式创新行为,对于推动机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员工韧性作为机构应对创新困境的精神支撑,是影响员工责任式创新行为的关键要素。基于此,依据心理资源理论和自我决定理论,探究员工韧性对责任式创新行为的影响过程,并分析员工情感承诺和变革型领导在其中的作用机制。通过分析445份调查问卷发现,员工韧性对其责任式创新行为具有积极影响,员工情感承诺在这一关系中发挥显著中介作用,变革型领导显著调节员工情感承诺与其责任式创新行为间关系。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杨涛 王晓红 马君
新常态时期,80、90后员工正逐步成为职场的中坚力量和创新与创造的主力军。基于自我决定的有机辩证视角,运用对应分析方法系统考察员工工作驱动力及其代际演化规律,并通过多项式回归与响应面分析新常态下80、90后员工的创新驱动力。研究发现,我国员工的工作驱动力以外在动机为主,80、90后员工的内驱力高于前辈,其追求工作成就的心理需要积极影响工作创新行为,但边际递减;而经济性奖励与工作创新行为呈倒U形关系,若经济性奖励与心理需要完全匹配时,正向影响工作创新行为,但边际递减。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储节旺 李章超
创新驱动背景下知识转移为企业创新提供知识保障,成为企业构筑竞争优势的关键。知识转移存在于知识源、知识系统和创新平台间,三者呈现复杂的非线性关系。文章引入系统动力学方法,对知识转移的运行机制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探究。结果表明:知识源将知识转移至企业知识系统,知识系统对知识整合创新并转移至企业创新平台进行创新,知识系统是整个传导机制的关键;知识转移系统对知识需求参数和知识创新率有较高灵敏度。
关键词:
知识转移 创新绩效 系统动力学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陈少毅 吴红斌
科技创新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新型研发机构作为现代科技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破解科技与经济发展"两张皮"现象具有关键作用。近年来,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国新型研发机构取得了快速发展,逐渐成为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面对新型研发机构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瓶颈问题和制约因素,迫切需要遵循知识生产的科学规律,进一步完善新型研发机构的组织形式、运行机制,推动新型研发机构的建设和发展。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赵顺龙 董昕依
基于我国工业企业区域数据,利用随机前沿模型探讨开放式创新背景下政府研发资助的不同方式对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政府直接资助对新产品产出导向的创新效率具有促进作用,而政府税收优惠的效果不显著,且开放式创新在政府直接资助与创新效率关系间有显著的调节作用;政府直接资助对专利产出导向的创新效率的提升效果具有地区局限性,且在国有企业占比较低地区,政府直接资助对创新效率的影响随着开放式创新水平的提高而减弱。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许小东
本文对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研究中的期望理论学说进行了分析评价,引入技术创新风险因素,提出技术创新动力受到创新收益、创新投入、创新成功预期与创新失败可能性四项因素的影响作用。由此重新构造提出了技术创新的“期望—风险内驱动力机制”理论模式。最后,对这一新的创新动力机制模式的应用要点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技术创新 创新动力 内驱动力机制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曹鸿星
服务创新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但是零售业的创新研究还很缺乏。现实中,零售业创新不断涌现,零售业创新的驱动力和模式就成为值得关注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有助于促进零售业创新的产生和管理。然而,已有的研究成果过于简单,没有结合零售业的产业环境和竞争情况进行分析,对零售业创新模式的总结也不全面。因此,文章借鉴服务创新驱动力的研究成果,应用波特竞争分析模型,结合零售业产业环境和竞争情况,构建了零售业创新驱动力模型;并且详细分析了不同的驱动因素,全面概括了这些驱动因素作用下形成的八种创新模式,最后分析了电子商务的创新模式。希望能够深化服务创新的研究,为零售业创新提供一些思路和启示。
关键词:
零售业 创新 驱动力 模式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杜靖
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只有创新驱动力充足,企业才可能进行自主创新。在企业自主创新的驱动力中,包含着企业自主创新的核心驱动力、企业内部驱动力、企业外部驱动力。各种驱动力对企业自主创新起着不同的交互作用,企业家的创新精神是企业自主创新的核心驱动力,企业内部的驱动力是企业自主创新的根本驱动力,企业外部的驱动力是企业自主创新的基础驱动力。
关键词:
自主创新 驱动力 驱动模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冰冰
随着世界科技创新的飞速发展,知识产权的作用愈加凸显,高等院校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知识产权管理水平的高低,模式的好坏,直接影响知识产权的创造质量和运用效果。高职院校由于办学历史时间较短,偏重应用技术型的办学特点等因素影响,在知识产权管理方面存在一些特有的问题,因此,探索适合高职院校自身特点的知识产权管理模式,有利于提升高职院校的科技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
关键词:
创新驱动 高职院校 知识产权 管理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施伟萍
在创新驱动背景下,学校实施了德育学分制,通过在德育学分制中设立基本分、奖励分、附加分等举措,取得了德育评价清晰明确、德育学分制考核形成体系、德育以人为本、完善制度育人机制等实践价值,并有助于学生道德成长由被动变主动,改变了学校德育整体面貌。
关键词:
高职 德育 学分制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陶秋燕 高腾飞 黄艳
在界定信息通信能力概念的基础上,构建了信息通信能力评价体系,并对2013-2018年我国信息通信能力进行了评价与深入探讨。研究结果表明:①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基建能力、服务能力、创新能力是当前及未来我国信息通信能力提升的"三驾马车";②创新能力已取代基建能力,成为我国信息通信能力持续增长的新引擎,而服务能力存在很大改进空间;③未来我国应巩固信息通信基建能力,抓实信息通信服务能力,强化信息通信创新能力。
关键词:
科技创新 信息通信能力 综合评价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袁胜军 彭长生 钟昌标 俞立平
企业外来技术主要包括引进技术和购买国内技术,本文针对近年来我国引进技术下降、购买国内技术上升的比重变化,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状态空间模型与贝叶斯向量自回归模型的研究结果表明:购买国内技术投入对高技术企业创新起着重要作用,其弹性系数2010年之前,一直高于引进技术。高技术产业对购买国内技术的消化吸收效果总体较好,购买国内技术能够有效带动自主研发投入,其对创新产出的贡献要大于引进技术;引进技术绩效总体不高但有好转的趋势,引进技术与创新产出无关,与自主研发投入之间总体上存在替代效应,我国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有待提高。引进技术的弹性系数从2007年开始转为正数,并且逐年提高;我国应该走引进技术与购买国内技术协调的发展的道路。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郑承志
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构建新型消费细分市场势在必行。商贸流通业作为服务消费、创造消费新增长点和满足需求的"主力军",无疑任重而道远。本文在厘清现行消费细分市场的基础上,顺应居民消费提质与转型升级的新趋势,构建了新型消费细分市场,针对新时代居民分层次多样性的消费需求,探讨了适应新型消费细分市场要求的商贸流通业创新发展路径。
关键词:
消费细分市场 商贸流通业 创新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吴卫 陈雷霆
以创新驱动发展为研究视角,界定承载研发创新功能的新型研发机构的内涵和形成动因,研究不同信息条件下新型研发机构的作用机理。通过建立数理分析模型发现,在完全信息条件下,通过组织间合作建立新型研发机构,各参与方能够获得经济收益和非经济收益,即使在没有经济收益的极端情况下,参与方也可以获得非经济收益,如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管理能力的提升。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创新研发风险越高,通过各方合作建立新型研发机构,获得的研发创新收益越大。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提高新型研发机构的创新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