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676)
2023(14941)
2022(12318)
2021(11203)
2020(8943)
2019(19909)
2018(19316)
2017(36039)
2016(19056)
2015(20812)
2014(20211)
2013(19500)
2012(18143)
2011(16568)
2010(17073)
2009(15828)
2008(15312)
2007(13919)
2006(12736)
2005(11598)
作者
(53091)
(44260)
(44159)
(41842)
(28229)
(21085)
(19768)
(16865)
(16736)
(15817)
(15056)
(14797)
(14357)
(14076)
(13718)
(13668)
(13087)
(12741)
(12702)
(12686)
(11000)
(10908)
(10586)
(10312)
(10069)
(9911)
(9794)
(9790)
(8741)
(8736)
学科
(78437)
经济(78372)
管理(58869)
(58429)
(47915)
企业(47915)
中国(27439)
地方(25172)
(25115)
业经(21913)
方法(21855)
技术(19957)
(17786)
数学(17475)
数学方法(17197)
农业(17079)
(16034)
(15374)
银行(15360)
(15096)
(15022)
贸易(15004)
(14961)
(14504)
金融(14502)
(14474)
(14439)
环境(13744)
(13709)
技术管理(13544)
机构
学院(265488)
大学(258655)
(109815)
经济(107323)
管理(100814)
研究(95607)
理学(84917)
理学院(83877)
管理学(82584)
管理学院(82039)
中国(73547)
科学(56053)
(55536)
(51477)
(47050)
中心(43437)
(43355)
研究所(42073)
(40129)
财经(38867)
(38568)
师范(38277)
(35484)
北京(35465)
(34993)
(34980)
业大(34431)
经济学(31963)
农业(30536)
师范大学(30293)
基金
项目(171621)
科学(137655)
研究(132090)
基金(122012)
(105292)
国家(104328)
科学基金(90583)
社会(84824)
社会科(80482)
社会科学(80471)
(69958)
基金项目(63949)
教育(60052)
(58042)
自然(55579)
编号(54351)
自然科(54283)
自然科学(54269)
自然科学基金(53277)
资助(47122)
成果(44439)
(43368)
(41195)
课题(39703)
重点(39056)
创新(37533)
(36289)
发展(35493)
(34892)
国家社会(34761)
期刊
(136643)
经济(136643)
研究(85592)
中国(62627)
管理(42627)
(39084)
(38185)
教育(37420)
科学(35880)
学报(33416)
(30583)
金融(30583)
农业(26688)
大学(26076)
业经(24996)
技术(24586)
学学(24188)
经济研究(21544)
财经(18576)
问题(16862)
(16179)
(14756)
科技(14731)
(13994)
(13976)
论坛(13976)
现代(13583)
技术经济(13532)
商业(13198)
(12758)
共检索到4255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魏来  田璐  
随着我国逐步进入存量时代,空间转型成为开发区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途径。结合国内外经验比较,提出构建创新生态系统应当成为开发区空间转型的基本逻辑,而创新生态系统应当建立在适宜密度基础之上,并具备多样性、开放性、适应性等类似自然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通过进一步的数据分析与案例研究,提出开发区空间转型的关键策略包括调控开发强度、促进功能复合、塑造开放环境与实施弹性治理。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周伟林  周雨潇  柯淑强  
开发区是改革开放过程中极具中国特色的产物。发展至今,开发区为中国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被誉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引擎"。开发区为何成立,因何顺利发展,又缘何需要转型,转向何处是在贡献之外更应该重视和思考的。开发区每一步发展背后的内在逻辑是探究的重点。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总结,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开发区形成、发展和转型的内在逻辑进行分析,以探究开发区的运行规律,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一个较为系统的理论支持。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周伟林  周雨潇  柯淑强  
开发区是改革开放过程中极具中国特色的产物。发展至今,开发区为中国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被誉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引擎"。开发区为何成立,因何顺利发展,又缘何需要转型,转向何处是在贡献之外更应该重视和思考的。开发区每一步发展背后的内在逻辑是探究的重点。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总结,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开发区形成、发展和转型的内在逻辑进行分析,以探究开发区的运行规律,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一个较为系统的理论支持。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朱卫东  陈劲松  张先锋  
1984-2002年间我国共审批建设了54个国家级经开区,此后7年未有增加。2009年下半年启动省级开发区升级以来,国家级开发区数量在3年内增长了近1.5倍。本文在分析此次升级扩容背景的基础上,认为新时期国家级开发区已从过去单纯利用外资和技术的外向型窗口转变为内外资并重、引进先进技术与加强自主创新相结合以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支撑点。并通过对影响新升级开发区发展的国际宏观环境、国内经济条件和开发区自身障碍因素进行分析,从创新驱动、规划驱动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王冰冰  
现阶段影响我国经济增速放缓的主要因素是结构性因素。面对人口老龄化严重带来的劳动人口减少、资本回报率递减及资源能源约束趋紧,通过创新驱动促进技术进步和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从长期提升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和经济的潜在增长率,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逻辑。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实现内生性的创新驱动发展,不仅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及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应有之义,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选择,需要政府、市场、企业等多元主体全方位、深层次引领创新发展,以制度创新、技术创新、模式创新推动我国向创新型国家迈进。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陈强远  赵浩云  叶杨  
作为区域协调的重要政策抓手和资源空间配置的典型组织形式,开发区通过招商引资吸引要素、企业和项目入驻,成为产业集聚空间载体和高质量发展核心引擎,是中国最为重要和成功的区域发展战略之一。基于中国开发区招商引资的基本逻辑与特征事实,以及“国家-城市-开发区”层面测度数据,本文从产业属性、企业特征、集聚理论、产业链布局等视角实证检验了中国开发区招商引资的理论逻辑与现实偏好。研究发现,从产业属性来看,开发区招商引资既重视国家和地区战略规划的引领作用,还注重国家和地区产业禀赋的现实基础;从企业属性来看,开发区招商引资时倾向于选择产值高、技术创新强、外向型的企业,而非税收与就业创造强的企业;从集聚理论来看,开发区偏向于选择集聚外部性较强产业的企业;从产业链布局来看,开发区招商引资既强调围绕现有产业链环节以巩固现有优势,也强调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以发挥产业链竞争优势。本文认为,开发区招商引资时强调国家和地区战略规划引领、注重现实产业基础、依据集聚外部性理论、重视企业竞争优势、围绕产业链固链延链,这是中国开发区得以成功的重要原因。本文为认知中国开发区的运行逻辑提供了理论释义和微观证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俊锋  黄小勇  
我国开发区是随着改革开放而出现的新生事物,其本身也是改革开放取得的历史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区设立之时,就形成了区别于传统行政区的管理体制,呈现出精简高效的特点,有力地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作为经济发展主要驱动力的开发区,也逐渐转向传统行政体制,出现了行政化趋势。已有的文献从不同的视角分析了开发区行政化的动因,但少有文献分析开发区行政化的具体路径,并站在开发区内部视角分析其行政化的动因。开发区沿着行政托管、政区合一和建制设区3条路径不断行政化,其行政化也是开发区基于行政托管内在基因的影响,为了有效应对外在压力,主动扩张自身权限的结果。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陈升  王京雷  
从地方开发区创新转型的内涵入手,在分析产业集群、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创新环境四个方面在开发区创新转型中作用的基础上,构建了地方开发区创新转型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结合TOPSIS和灰色关联模型,采用正理想解和负理想解的双基准模式,构建了地方开发区创新转型的评价模型,以相对贴近度指标测度了开发区创新转型的整体水平,并以以重庆市开发区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重庆市开发区创新转型的整体水平较低,存在着区域性分布失衡、开发区级别分化明显、产业集群支撑作用不足、投入产出效率较低等问题。认为分类指导开发区创新转型、优化产业集群规模结构、打造创新服务平台等是推动我国地方开发区创新转型的有效途径。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爱华  俞侃  袁华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创新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也是推动开发区发展的关键因素。文章对开发区创新驱动发展绩效进行研究,构建全面、系统、可操作的创新驱动发展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和德尔菲法分两阶段确定指标权重,再用综合指数法对湖北省16个国家级开发区创新驱动发展绩效水平进行评价,以科学反映湖北省开发区创新驱动发展水平,并通过"以评促建"方式,推动各开发区进一步完善管理,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聚集科技创新资源,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促进开发区高质量发展。
[期刊] 求索  [作者] 刘燕  
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政府支持对企业创新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探索式创新和开发式创新已成为我国企业转型升级的战略选择。以企业创新意愿作为政府支持与企业创新之间的中介变量,构建政府推动企业探索式创新、开发式创新的逻辑框架,可以分析政府在人力要素、资本要素和环境要素三个维度的支持行为对企业意愿的影响,并探求政府推动企业二元创新的形成机理。最后,从聚焦创新需求、提供差异化的供给和营造企业自主创新环境三方面,提出实现企业开发式创新和探索式创新动态协同螺旋式上升的发展路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方泽强  
本科职教课程方案开发是当前亟需解决的实践问题,也是重要的理论问题。在开发逻辑上,本科职教课程方案应遵循职业本位课程逻辑,而非学科知识本位课程逻辑;在文本结构上,本科职教课程方案既要有大学课程方案共有的文本要素,更要有体现职教自身特质的文本要素。关键点是文本必须遵循职业本位课程模式而形成;在行动策略上,本科职业院校开发课程方案可自主选择沿用、改造、重构三种行动策略。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沈宏婷  
以扬州经济开发区为例,分析了开发区孤立发展存在的问题,并试图通过借鉴国家级开发区转型的成功经验,提出对此类开发区转型普遍适用的四大策略,从而使其可以在一个更高的平台上实现快速、持续的发展。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锁箭  李先军  毛剑梅  
我国中小企业在改革开放后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同时也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然而,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下,我国中小企业面临严峻的挑战。本文基于创新理论和转型发展理论,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中小企业创新和转型的经验,提出了我国中小企业转型的理论逻辑及路径设计。我国中小企业可选择在资源配置、战略选择和市场拓展等方面进行调整,借以实现自身在增长方式、发展战略和目标市场等方面的转型。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二震  戴翔  
随着国际国内环境的深刻变化,我国开发区所依托的传统低成本优势正在逐步丧失,原有发展路径已经走到尽头,从产业集聚区向创新集聚区转型,成为必然选择。向创新集聚区转型发展的主要目标,一是依托创新要素的集聚,实现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协调发展;二是依托创新要素的集聚,建成创新驱动和绿色集约发展的示范区;三是以集聚创新要素为抓手,将开发区打造成开放型经济体制机制创新和新动能强劲的引领区。在此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发展理念和认识上的束缚、传统路径依赖、功能定位不清、体制机制"回归"等障碍。为此,开发区从产业集聚区向创新集聚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二震  戴翔  
随着国际国内环境的深刻变化,我国开发区所依托的传统低成本优势正在逐步丧失,原有发展路径已经走到尽头,从产业集聚区向创新集聚区转型,成为必然选择。向创新集聚区转型发展的主要目标,一是依托创新要素的集聚,实现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协调发展;二是依托创新要素的集聚,建成创新驱动和绿色集约发展的示范区;三是以集聚创新要素为抓手,将开发区打造成开放型经济体制机制创新和新动能强劲的引领区。在此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发展理念和认识上的束缚、传统路径依赖、功能定位不清、体制机制"回归"等障碍。为此,开发区从产业集聚区向创新集聚区转型,需要在构建良好创新生态系统、优化集聚创新要素的配套环境等方面,形成新思路和新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