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180)
2023(17077)
2022(14497)
2021(13429)
2020(11109)
2019(25087)
2018(24460)
2017(45202)
2016(23891)
2015(26332)
2014(25788)
2013(25232)
2012(23516)
2011(21529)
2010(21486)
2009(19618)
2008(18700)
2007(16179)
2006(14203)
2005(12983)
作者
(65549)
(55171)
(54398)
(51788)
(34949)
(26056)
(24820)
(21245)
(21034)
(19311)
(18690)
(18631)
(17564)
(17280)
(16944)
(16736)
(16168)
(15781)
(15727)
(15541)
(13811)
(13264)
(13023)
(12770)
(12497)
(12287)
(11977)
(11738)
(10938)
(10822)
学科
(116162)
经济(116072)
管理(70451)
(66422)
(54572)
企业(54572)
方法(42132)
数学(36440)
数学方法(35981)
中国(32555)
地方(30093)
(27761)
业经(25659)
(22584)
技术(22019)
(21143)
农业(19265)
(18683)
(18095)
贸易(18080)
地方经济(17458)
(17422)
(17404)
金融(17402)
环境(17132)
(17052)
银行(17033)
(16492)
(16156)
理论(15815)
机构
学院(330561)
大学(329911)
(146388)
经济(143663)
管理(130246)
研究(116918)
理学(111464)
理学院(110201)
管理学(108412)
管理学院(107747)
中国(90194)
(69758)
科学(67803)
(64400)
(56790)
中心(54762)
研究所(51167)
财经(50508)
(50054)
(47787)
(45987)
经济学(45032)
(44885)
师范(44497)
北京(44078)
业大(44006)
(42731)
经济学院(40113)
(39936)
财经大学(37434)
基金
项目(222695)
科学(178627)
研究(166393)
基金(162700)
(140758)
国家(139589)
科学基金(121776)
社会(109247)
社会科(103830)
社会科学(103812)
(87260)
基金项目(85804)
自然(76029)
教育(75732)
自然科(74298)
自然科学(74281)
(73089)
自然科学基金(72979)
编号(66974)
资助(64591)
成果(53722)
(52855)
(50805)
重点(50288)
(48915)
创新(46788)
国家社会(46246)
课题(45726)
教育部(42748)
发展(42695)
期刊
(168332)
经济(168332)
研究(102123)
中国(72542)
管理(52155)
(49216)
科学(45133)
学报(44746)
(43321)
教育(37778)
大学(35494)
学学(32932)
(32863)
金融(32863)
技术(32469)
农业(29912)
经济研究(27576)
业经(26848)
财经(25323)
(22043)
问题(21171)
技术经济(18511)
图书(18420)
(17334)
科技(16836)
(16765)
统计(16477)
(15935)
世界(15923)
理论(15811)
共检索到5169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关成华  袁祥飞  于晓龙  
本文基于2007—2015年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的数据,通过门限面板回归研究了不同经济增长阶段下知识产权保护对区域创新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知识产权保护在促进创新中始终有正效应;知识产权保护和区域创新间存在着非线性关系,随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知识产权保护对区域创新的促进作用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对区域创新的作用分为三个阶段,知识产权保护提升1%,创新依次提升0. 81%、1.02%和1.14%。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张凌志  
本文利用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建立回归模型,从创新能力和创新质量两个视角考察知识产权保护的效果,并分析了知识产权保护与传统创新投入要素结合后,对于我国区域创新能力和创新质量的影响,以及知识产权保护与创新影响要素之间的协同关系。研究表明,我国当前知识产权保护政策与要素协同能促进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但是对于区域创新质量的促进效果不显著。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力  
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可以有效地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本文以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为单元,实证分析科技创新能力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科技创新正向显著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可以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企业竞争力、催生经济新的增长点、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从而促进经济发展。此外,增加政府补助也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基于上述结论,应进一步强化政策支持、加快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率、优化科技创新环境,以期为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提供参考。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席毓  孙玉栋  
基于中国省级地方政府收入偏离常态化的现状,研究地区经济发展、纵向财政失衡对预决算收入偏离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省级地方政府预决算收入偏离处于较长时期的"超收"状态,不同区域内的超收规律基本一致,但超收幅度有所差异;纵向财政失衡对地方财政收入偏离度呈现正向影响,且呈现区域异质性特征;经济发展对地方财政收入偏离度呈现负向影响,这种影响存在单门槛效应,当纵向财政失衡程度低于门槛值时,经济发展的负向影响有所减弱。促进经济发展考核指标的多样化、增强地方政府财权与支出责任的匹配性以及提高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可以作为缩小地方政府预决算收入偏离度的参考方向。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庄子银  段思淼  
利用我国2002-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考察技术市场对创新的影响,研究区域研发环境与技术创新的协同作用。首先,通过构建GMM模型稳健性检验,发现在控制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制度因素、R&D投入、FDI、对外贸易、市场化程度等各种影响因素后,技术市场对创新具有显著影响,且对技术含量较高的发明专利的影响弹性最大;其次,通过交互项检验和门槛回归,发现R&D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对技术市场存在两个门槛,跨越门槛将增加技术市场的边际创新产出;再次,技术市场发展对各类专利贡献率的测度结果显示,发达地区技术市场对发明专利的贡献最大。据此提出加速我国技术市场发展、因地制宜改善区域研发环境、进一步强化技术市场驱动高质量创新发展等政策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顾群  翟淑萍  
应用数据包络的方法估计了样本期间内中国30个省区市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实证分析了知识产权保护与金融发展对创新效率的影响程度与方向。研究发现:金融发展水平与创新效率之间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并且金融发展水平越高,对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越显著。知识产权保护与创新效率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通过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可以提高创新效率;如果力度已经足够,再继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则会减弱对创新效率产生的积极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曾婧婧  童文思  
从过程和结果来看,能源政策创新包括开发新能源类政策的制定和由该政策所导致的新能源对传统能源的消耗替代两个意涵。本研究选取31个省份2007年至2011年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开发新能源类政策对中国新能源产业和传统能源产业绿色经济发展的驱动效果,结果发现,能源政策创新通过以下两种途径驱动中国绿色经济发展:开发新能源类政策分别促进了新能源产业和传统能源产业的绿色经济发展;在开发新能源类政策的驱动下,能源产业内部实现了新能源对传统能源的消耗替代,进而促进中国绿色经济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曾婧婧  童文思  
从过程和结果来看,能源政策创新包括开发新能源类政策的制定和由该政策所导致的新能源对传统能源的消耗替代两个意涵。本研究选取31个省份2007年至2011年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开发新能源类政策对中国新能源产业和传统能源产业绿色经济发展的驱动效果,结果发现,能源政策创新通过以下两种途径驱动中国绿色经济发展:开发新能源类政策分别促进了新能源产业和传统能源产业的绿色经济发展;在开发新能源类政策的驱动下,能源产业内部实现了新能源对传统能源的消耗替代,进而促进中国绿色经济发展。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贾锐宁  徐海成  
由于投融资体制不同,我国高速公路与普通公路建设规律存在差异,高速公路相对于普通公路而言具有过度建设倾向,表明当前贷款修路、收费还贷政策中蕴含不合理成分。收集我国2001—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基于公路基础设施空间外溢视角,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对全国以及分区域的高速公路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应性进行研究发现,公路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空间溢出效应十分明显。相对于普通公路而言,高速公路规模已经过度,且不同区域高速公路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差异明显。其中,东部地区高速公路规模基本适度,可满足区域经济发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贾锐宁  徐海成  
由于投融资体制不同,我国高速公路与普通公路建设规律存在差异,高速公路相对于普通公路而言具有过度建设倾向,表明当前贷款修路、收费还贷政策中蕴含不合理成分。收集我国2001—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基于公路基础设施空间外溢视角,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对全国以及分区域的高速公路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应性进行研究发现,公路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空间溢出效应十分明显。相对于普通公路而言,高速公路规模已经过度,且不同区域高速公路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差异明显。其中,东部地区高速公路规模基本适度,可满足区域经济发展需要;中部地区高速公路规模无法满足区域经济发展需要,仍需吸引社会资本加大高速公路建设力度;西部地区高速公路规模严重超出当地经济发展可接受范围,应暂缓高速公路建设步伐,将重心转移到普通公路建设上来。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分棉  程立茹  王建秀  
文章研究了知识产权保护与技术创新对品牌成长的影响,利用2004—2012年28省份的面板数据,在经验上考察了知识产权保护与技术创新对品牌成长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技术创新对品牌成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知识产权保护对品牌成长有显著的正向直接影响,同时又显著调节了技术创新对品牌成长的影响,且其调节作用具有显著的正向单一门槛特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利用门槛回归模型测算了知识产权保护调节作用的门槛水平。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温珺  阎志军  程愚  
基于2013~2018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构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评价体系,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对数字经济是否促进了创新进行了回归估计。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发展促进了创新能力提升,但其潜力尚未充分发挥。在对数字经济不同发展阶段的分组回归中发现,数字经济水平高的地区创新所受影响也越大。鉴于此,应全面推动数字经济量质齐升,各区域应立足自身实际精准施策,在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主攻新型数字技术与当地制造业的融合,缩小地区发展差异,最终建设"创新型国家"。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桂梅  程开明  罗雨森  
创新是引领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知识产权保护对创新具有重要影响。文章基于2007—2018年我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利用熵值TOPSIS法测度经济高质量发展,采用改进GP指数量化知识产权保护,运用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和面板固定效应模型解析知识产权保护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及机制。结果发现:不同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下,知识产权保护均呈现显著促进作用;考虑区域异质性,东部地区知识产权保护显著抑制经济高质量发展,中部和西部地区的知识产权保护则显著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知识产权保护对经济活力、创新效率、绿色发展、社会和谐均有显著积极影响,但对人民生活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卢宁  李国平  刘光岭  
本文基于区域自主创新系统视角,通过因素分析法提取八个区域自主创新主成分进行统计分析并建立面板数据计量模型。研究发现,各地区自主创新资源投入水平差距显著,经济发达地区在自主创新资源投入上拥有比较优势。自主创新人才实现能力、自主创新价值实现能力和自主创新支撑发展能力与地区生产总值呈负相关关系。自主创新支撑发展能力、自主创新辐射能力、自主创新网络能力对区域高技术产业发展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因此,在平衡区域间自主创新资源投入的同时,还要兼顾创新人才实现能力、创新价值实现能力和创新支撑发展能力的不断增强。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司玉静  曹薇  赵伟  
运用2012—2019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将知识产权保护纳入研究框架,利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从区域创新整体及五个维度上识别创新对知识产权保护影响数字经济发展的中介效应。在此基础上,基于2016年“数字经济发展”战略的提出及东、中、西部发展的差异性,从时间和空间上对区域创新中介效应的异质性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区域创新在推动知识产权保护赋能数字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部分中介效应,五个维度也起到了一定的中介作用,且创新环境的中介效应最大,滞后期的创新绩效也存在部分中介效应。此外,从区域创新中介效应的异质性检验结果看,东部区域创新中介效应最优,中部次之,西部略有显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