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372)
2023(18892)
2022(15580)
2021(14160)
2020(12011)
2019(27197)
2018(26659)
2017(50949)
2016(27442)
2015(30899)
2014(30550)
2013(30149)
2012(27529)
2011(24799)
2010(24785)
2009(22995)
2008(22322)
2007(19927)
2006(17537)
2005(15612)
作者
(77508)
(65240)
(64957)
(61978)
(41586)
(31277)
(29531)
(25260)
(24710)
(22932)
(22131)
(21840)
(20676)
(20655)
(20358)
(19989)
(19228)
(19182)
(18717)
(18705)
(16070)
(15781)
(15765)
(15002)
(14744)
(14591)
(14314)
(14076)
(13083)
(12895)
学科
(132717)
经济(132599)
管理(81500)
(78627)
(64508)
企业(64508)
方法(55838)
数学(49528)
数学方法(49017)
中国(33348)
(32484)
(30789)
地方(29195)
业经(27012)
(24313)
(23820)
贸易(23807)
(23090)
农业(22086)
(21428)
技术(21417)
(18429)
财务(18376)
财务管理(18331)
环境(18019)
(17954)
金融(17951)
(17789)
理论(17782)
银行(17752)
机构
学院(392609)
大学(392302)
(173232)
经济(169950)
管理(153340)
理学(132735)
研究(131521)
理学院(131270)
管理学(129068)
管理学院(128330)
中国(99589)
(80951)
科学(78031)
(77546)
(64756)
财经(62144)
中心(61255)
(60659)
(59554)
研究所(58580)
(56561)
经济学(55070)
业大(54879)
北京(50121)
(50069)
经济学院(49606)
师范(49589)
(47715)
农业(47142)
(46516)
基金
项目(264512)
科学(211458)
基金(195147)
研究(192249)
(169380)
国家(168053)
科学基金(146445)
社会(126516)
社会科(120219)
社会科学(120192)
(103437)
基金项目(103239)
自然(93785)
自然科(91747)
自然科学(91726)
自然科学基金(90133)
教育(88970)
(86557)
资助(79106)
编号(75812)
成果(60605)
重点(59589)
(59033)
(58335)
(57692)
创新(54033)
国家社会(53516)
课题(52594)
教育部(51318)
科研(50742)
期刊
(190133)
经济(190133)
研究(115769)
中国(75122)
(61061)
管理(57878)
学报(57031)
科学(54466)
(54398)
大学(44023)
学学(41591)
教育(37572)
农业(36559)
技术(36228)
(35853)
金融(35853)
经济研究(31957)
财经(31444)
业经(29292)
(27104)
问题(25169)
技术经济(21819)
统计(21140)
(21082)
(20219)
(19793)
商业(18205)
科技(18044)
(17464)
理论(17383)
共检索到5823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慧  苗洪亮  曾冰  
本文基于我国2003-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将创新和城镇化引入经济增长空间扩展模型,在揭示创新产出通过城镇化影响经济增长的内在机理并控制劳动、资本、土地、产业结构等因素影响后,采用空间计量的方法对创新与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进行经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创新能够有效促进经济增长,创新驱动命题成立;(2)就全国以及东中西三大区域而言,城镇化对经济增长均表现出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3)我国省域间存在技术溢出,城镇化的创新效应存在并具有门槛特征,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城镇化水平会影响地区技术的吸收能力,创新与城镇化的融合发展对促进地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慧  苗洪亮  曾冰  
本文基于我国2003-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将创新和城镇化引入经济增长空间扩展模型,在揭示创新产出通过城镇化影响经济增长的内在机理并控制劳动、资本、土地、产业结构等因素影响后,采用空间计量的方法对创新与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进行经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创新能够有效促进经济增长,创新驱动命题成立;(2)就全国以及东中西三大区域而言,城镇化对经济增长均表现出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3)我国省域间存在技术溢出,城镇化的创新效应存在并具有门槛特征,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城镇化水平会影响地区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华军  张权  杨骞  
本文利用中国1995—2011年的分省数据,采用空间计量建模及估计技术,设置三种空间权重矩阵,构建多样化的空间面板数据模型,运用空间回归模型偏微分方法实证测度了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在不同的空间关联模式下,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均具有显著的空间依赖性和空间异质性。在控制了资本、财政支出、国有化程度等变量后,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区域内溢出为正,但在统计上不显著。城镇化的区域间溢出效应在不同的空间关联模式下不同,其中:在经济空间的关联模式下为正,在邻接、地理距离空间关联模式下为负。但在不同的空间关联模式下,城镇化对区域经济增长总体上具有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林  张勇  
文章利用中国2010-2017年的省级空间面板数据,建立基于地理空间权重矩阵的面板模型,研究如何通过科技创新和政府科技投入驱动区域经济合理、平稳增长。研究结果表明:近15年来,东南沿海发达地区各省经济发展水平高,而且被其他经济发展水平高的省份所包围;西部地区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并且周围都是发展水平较低的省份。通过对四种集聚模式的统计学分析得出区域经济增长与中国科技创新和政府科技投入成正比关系。基于以上结论,文章提出了在经济"新常态下"如何通过科技创新和科技投入避免区域经济发展失衡、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慧  
文章以2009-2013年中部地区80个地级以上城市面板数据为基础,构建计量模型,采用软件stata12.0对数据进行处理,实证分析了城市区域内部及城市之间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空间计量Morans’I指数检验,结果显示文章所选取80个地级以上城市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空间相关性;(2)对模型进行普通回归以及空间回归结果均表明,城镇化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3)对空间效应的直接溢出和间接溢出进行分解,发现中部地区地级以上城市的城镇化在区域内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城镇化水平每提高1%,能够显著的拉动当地经济增长1.0912%,而消费、政府支出的空间溢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晓飞  赵黎晨  候璠  吕可文  
基于2006-2015年的面板数据,采用空间面板杜宾模型对我国空间知识溢出全域效应进行实证研究,并采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对我国局域知识溢出效应的空间分异及时空演变特征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中国省域间人均GDP增长与相邻区域的知识资本间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关系;专利授权量和R&D投入对相邻区域存在正向知识溢出效应;空间知识溢出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小呈现出由东向西逐渐递减的规律,但随着经济发展,区域间知识溢出效应的差距正逐渐缩小。基于此,提出促进区域间知识溢出的政策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晓飞  赵黎晨  候璠  吕可文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谭建新  
通过构建国民收入决定的新经济地理结构方程,以"真实市场潜能"指标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空间溢出效应进行测算发现:2002-2011年,两期市场潜能比每提高1%,会导致两期国民收入比提高0.671%,显著高于国内前期同类研究结论;在恰当处理"生成回归元"问题所致变量变异性不足后,该数值仍在5%的水平下统计显著。回归还表明: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交通费用逐年下降,促进全国各区域真实市场潜能水平提升的接壤(邻省)因素效应逐年增强,全国区域内贸易联系进一步加强。应继续改善以铁路、高速公路等为主的基础交通设施条件,不断降低区域间贸易壁垒,加快区域融合,为保持进而提升区域经济增长速度奠定坚实基础。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晓红  李国平  
本文从旅游产业的发展前景入手,结合产业发展理论,探讨了旅游业和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以西安市为案例,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定量分析了旅游外汇收入对GDP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旅游业对GDP的溢出效应显著。这为西安市解决区域经济增长,提供了产业发展的新路径,最后提出了促进旅游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闫超栋  马静  
本文基于2000-2013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设置三种空间权重矩阵,运用Lesage and Pace(2009)提出的空间回归偏微分方法,实证检验了我国信息化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中国省域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性,区域经济活动受其他与之相近空间特征地区的影响;三种空间权重下信息化对经济增长的区域内溢出效应显著为正,溢出效应在0.18-0.25之间,但区域间溢出效应并不显著;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但影响小于信息化的效应水平;人力资本在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方面的作用尚未得到应有发挥,潜能需要进一步释放;政府财政支出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正向间接效应抵消了负向...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家庭  
运用空间计量方法和经济计量方法实证研究了技术创新的空间溢出对我国区域工业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研发经费投入、研发人力投入和政府区域优惠政策的空间溢出在区域技术创新中的作用。研究结果发现:当前技术创新的空间溢出对我国区域工业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推动效应;研发经费、研发人员和政府区域优惠政策都对区域技术创新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研发经费和研发人员投入的空间溢出却对区域技术创新产生微弱的负面影响。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跃  黄帅金  
在贫困乡城转移的现实背景下,基于2000—2016年中国30个省份的省际面板数据,从城镇化的人口、就业和空间三个方面研究城镇化对农村和城市减贫的空间溢出效应和门槛效应。结果表明:城镇化对贫困减缓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不同城镇化指标对贫困减贫的影响存在差异性。人口城镇化对农村减贫效应大于就业和空间城镇化的减贫效应,就业城镇化对城市减贫效应大于人口和空间城镇化的减贫效应。人口和就业城镇化不仅具有直接的减贫效应,还通过空间溢出效应对周边省份发挥间接减贫作用,且空间溢出效应在经济矩阵和嵌套矩阵中更为显著。城镇化对农村减贫效应存在基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双门槛特征,经济发展水平跨过第一个门槛值而低于第二个门槛值时,城镇化发展对农村减贫的边际收益递增;当经济发展水平跨过第二个门槛值时,城镇化发展对农村减贫的边际收益递减。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黄庶冰  
区域经济增长与城镇化的关系是学术界和实践界探讨的热点问题,本文利用2000—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分别从全国及东中西三个区域对区域经济增长与城镇化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了实现区域经济增长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清正  
以内生增长理论和新经济地理学为基础,文章通过构建空间计量模型,理论分析和探讨了知识溢出、技术创新和区域经济增长间的作用机制,认为我国各省域的科研投入是提升技术创新水平的主体,知识的多种溢出机制中产学研合作可有效促进创新知识溢出,各省域通过知识积累促进了在区域间的溢出;技术创新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结果显示,创新溢出与经济增长显示了正相关。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国才  吴铭峰  
基于国家长期健康发展视角来看,就城镇化对经济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进行分析,从而为探索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发展模式提供指导依据,是践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因此,本文以我国2005-2018年除新疆、西藏外各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空间面板模型就城镇化对经济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除新疆、西藏之外的各省市自治区之间经济行为存在显著的空间交互作用;在邻接权重下,城镇化水平每增加1%,我国除新疆、西藏外各省市自治区的经济效率便提升0.2559%,且总体经济效率增加0.3397%,表明我国各省市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能够推动各省市自治区经济的发展;人均金融机构资金额每增加1%,地区经济效率便提升0.0617%,金融发展对地区经济效率的提升作用效果不明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