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34)
2023(13303)
2022(11260)
2021(10447)
2020(8647)
2019(19214)
2018(18778)
2017(36483)
2016(19763)
2015(21453)
2014(20958)
2013(20574)
2012(18923)
2011(16992)
2010(17418)
2009(16364)
2008(16316)
2007(14895)
2006(13370)
2005(12139)
作者
(54031)
(45278)
(44762)
(42950)
(28924)
(21451)
(20321)
(17092)
(16878)
(16429)
(15451)
(15039)
(14636)
(14500)
(14328)
(13956)
(13355)
(13242)
(13089)
(12874)
(11344)
(11075)
(10778)
(10394)
(10183)
(10135)
(10111)
(9981)
(9095)
(8931)
学科
(73553)
经济(73454)
管理(67077)
(63954)
(55597)
企业(55597)
(26938)
方法(26660)
数学(22356)
数学方法(21985)
(21957)
(21282)
(21154)
中国(21028)
税收(20501)
(20324)
业经(19921)
技术(19265)
地方(15714)
(15596)
财务(15551)
财务管理(15519)
企业财务(14787)
(14706)
银行(14685)
(14350)
(14055)
(13752)
(13674)
(13607)
机构
学院(273125)
大学(269366)
(115615)
经济(113227)
管理(105805)
研究(91088)
理学(90354)
理学院(89412)
管理学(88139)
管理学院(87589)
中国(70122)
(62442)
(55256)
科学(52299)
财经(46773)
(44793)
(44039)
(42222)
中心(41489)
(40223)
研究所(39658)
业大(36084)
经济学(35635)
北京(34684)
财经大学(34406)
(34380)
(33214)
(33032)
师范(32715)
经济学院(31915)
基金
项目(176775)
科学(141686)
研究(132929)
基金(128846)
(111069)
国家(110141)
科学基金(95974)
社会(86491)
社会科(82279)
社会科学(82261)
(70576)
基金项目(67048)
教育(60476)
自然(60115)
自然科(58760)
自然科学(58747)
(58142)
自然科学基金(57785)
编号(52882)
资助(51784)
成果(44170)
(42283)
重点(39750)
(39053)
(38832)
(38703)
创新(38688)
课题(37874)
(36025)
国家社会(36008)
期刊
(133528)
经济(133528)
研究(88481)
中国(58616)
(50030)
管理(44117)
(37757)
学报(37509)
科学(35989)
教育(30560)
大学(29604)
(29523)
金融(29523)
学学(28031)
农业(25122)
技术(24094)
财经(23375)
业经(22113)
经济研究(21852)
(20211)
(17474)
问题(16716)
(16149)
科技(14466)
税务(14377)
(14012)
技术经济(13874)
(13248)
现代(12667)
国际(12516)
共检索到4257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张斌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迫切需要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税收要在促进创新驱动发展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不应局限于税收优惠政策,而要在观念和思路转变的基础上,致力于通过税制的优化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更好的外部环境,按照功能性产业政策的要求,从降低市场主体创新成本、培育经济长期增长动力出发推进整体税制的优化。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张斌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迫切需要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税收要在促进创新驱动发展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不应局限于税收优惠政策,而要在观念和思路转变的基础上,致力于通过税制的优化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更好的外部环境,按照功能性产业政策的要求,从降低市场主体创新成本、培育经济长期增长动力出发推进整体税制的优化。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张斌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迫切需要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税收要在促进创新驱动发展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不应局限于税收优惠政策,而要在观念和思路转变的基础上,致力于通过税制的优化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更好的外部环境,按照功能性产业政策的要求,从降低市场主体创新成本、培育经济长期增长动力出发推进整体税制的优化。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林志帆  黄新飞  李灏桢  
产业政策是政府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抓手,其实践形式将对企业的创新策略与经济表现产生重大影响。本文使用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专利数据进行研究发现,选择性与功能性产业政策对企业创新有着截然不同的影响:以研发补贴衡量的选择性产业政策主要诱使企业激增“短平快”的非发明专利,以教育、科技、交通和公共安全支出表征的功能性产业政策则显著激励高创新价值的发明专利。分样本回归显示,选择性产业政策对企业专利活动的扭曲集中体现于各省市“五年规划”重点行业;拓展检验发现,功能性产业政策显著提升企业发明专利的授权率、降低不良率,且正向调节专利增量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说明功能性产业政策提升了创新质量。本文研究启示为:产业政策从差异化、选择性向普惠化、功能性转变以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将有助于激励企业创新“提质增效”。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轶  
随着经济发展不可预期因素的复杂化,单纯以技术发展为核心的产业政策,已经不能促使发展中国家继续提高产业竞争能力,创新驱动的价值创造才是其保持竞争力和经济增长的最佳途径。文章分析了以技术为核心的传统产业政策的局限性,提出以创新驱动型产业政策代替传统产业政策的必要性,阐述了创新驱动型产业政策的理论基础、基本特征,以及制定创新驱动型产业政策应把握的几个问题。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贾康  
面对近期我国一线、二线城市相继出现的房地产市场"过热"迹象,各地政府不得不纷纷再次启动限购、限贷等行政调控措施。然而多年以来的经验总结表明,此类手段往往"治标不治本",造成楼市的冷热迅速变换"打摆子"状况。文章以标本兼治、治本为上的原则为指导,从制度供给这一龙头因素视角探讨了在住房保有环节开征房地产税的五大方面积极作用,并就关于房地产税的五种主要反对观点和意见从学理和实践两个层面分析了推进我国房地产税改革的可行性。基于此,文章提出了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推动房地产税立法工作与相关改革的思路和要领,对开征房地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贾康  
面对近期我国一线、二线城市相继出现的房地产市场"过热"迹象,各地政府不得不纷纷再次启动限购、限贷等行政调控措施。然而多年以来的经验总结表明,此类手段往往"治标不治本",造成楼市的冷热迅速变换"打摆子"状况。文章以标本兼治、治本为上的原则为指导,从制度供给这一龙头因素视角探讨了在住房保有环节开征房地产税的五大方面积极作用,并就关于房地产税的五种主要反对观点和意见从学理和实践两个层面分析了推进我国房地产税改革的可行性。基于此,文章提出了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推动房地产税立法工作与相关改革的思路和要领,对开征房地产税的方案构想和可借鉴的国际经验作了讨论。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云伟  张靓  徐珺  程进  
功能性产业政策的设置与城市发展阶段及城市特点密切相关。北京、上海两大综合性特大城市更加注重创新能级的提升,合肥、武汉、重庆等城市更加注重产业转型升级,深圳、杭州更加聚焦新经济发展。北京、上海等9个城市在6个分领域中的政策对象、补贴金额、执行方式等方面各有差异,各地均有特色突出、效果明显的做法,值得借鉴。未来,地方政府需要在政策选择、内容设置、制定执行等方面进一步优化功能性产业政策。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彭伟辉  宋光辉  
当前,世界正处于第五次技术革命由导入期向拓展期的转折点,我国也处于技术赶超的关键阶段,产业政策在推动产业升级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功能性产业政策与选择性产业政策分类视角看,二者对我国产业升级都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但政策效果受到地区市场化水平的影响。选择性产业政策与市场机制的兼容特征,保证了伴随我国市场化水平的提高,选择性产业政策依然能发挥重要作用。政策制定的部门分工导致我国政策协调性较差,提高功能性产业政策与选择性产业政策协调性成为政策改革的重点内容。本文以我国主要城市为样本,通过考察1999~2009年产业政策对城市产业升级的影响,对上述论点进行实证检验,得出了一致性结论。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梁强  贾康  
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首先关联于市场的一种自发选择,其演进规律一般由市场经济体制的发育成熟程度所决定。而在现实中,各国的情况各不相同,相关因素千差万别,何为"优化"的判断见仁见智,后发经济体的"追赶"与先行经济体的"保持领先"竞争不可避免。所以某一国家在特定的发展阶段,出于本国经济发展战略的考虑,会有意识地通过制定和实施产业政策的方式来缩短、改变既有的产业结构演进的速度、节奏,以达到缩短本国产业结构演进过程、加速实现优化布局的目的。究其本质,产业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就是一种政府干预市场、参与资源配置的行为。税收作为政府意志的贯彻工具之一,可以起到重要的助推作用。通过税种的选择、税目的设置、税率的不同等...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蒋婷婷  谢富纪  冯兆涵  董迎佳  
从非功能性创新角度研究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是创意创新领域的前沿议题,以往研究尚未对文献进行过系统的分析和归纳。基于文创产业创新的理论综述和非功能性创新的概念演化,首次将软创新理论引入文创产业及其产业创新研究之中,并就该领域软硬协同创新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冯飞鹏  韦琼华  
【目的/意义】世界经济处于深度转型中,产业政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已为业界和学界所热烈关注。但是,产业政策在企业创新中的功能和具体表现形式如何,尚需做进一步的探讨。【设计/方法】本文采用“十二五”期间(2011~2015)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探索了产业政策、政治关联对企业创新产出效率的作用。【结论/发现】统计分析显示:(1)产业政策激励,拉升了受产业政策支持企业的专利产出;(2)但是,在加入政治关联因素后,上述功能被削弱;(3)影响机制探讨表明:财政利益激励能推动企业增加研发投资,然而,政治关联会弱化产业政策对研发投资的正面作用,并降低研发投资的专利产出弹性。本文的研究为政府在施策时,如何挖掘产业政策措施的积极作用,降低诸如政治关联非市场因素的消极影响,改良产业政策的效力提供了新的见解。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诸竹君  宋学印  张胜利  陈丽芳  
本文基于1998-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专利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方法评估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对企业加成率的影响程度、作用机制和有效实施空间。研究发现:(1)对生产率和研发水平较高的行业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总体上显著增加了企业专利申请量,有效激发了创新主体活力。(2)由于影响企业生产率的成本效应大于影响产品质量的价格效应,导致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加成率。(3)行业技术差距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的加成率效应具有显著负向调节作用,随着行业技术水平接近前沿,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实施效果呈渐进式优化。(4)由于企业主体异质性,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具有的"选择性"特征会引致"重数量轻质量"创新陷阱,这是造成企业加成率下降的重要原因。本文有助于更好理解产业政策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作用,对产业政策实施效果的进一步优化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戴魁早   陈阿丽   杨新宇  
本文在政府与市场关系分析框架下,理论分析制造强国战略这一功能性产业政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并以《中国制造2025》为准自然实验,结合2010—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对理论预期进行验证。研究发现,制造强国战略这一功能性产业政策显著地促进了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这一结论在安慰剂检验、PSM-DID、工具变量法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制造强国战略的这种影响是通过协同创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等技术创新机制,以及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等人才支撑机制实现的。政府治理效能提升显著增强了制造强国战略的实施效果,而且这种影响对于政府效率和营商环境排名前50的城市更显著。政府治理效能提升强化了制造强国战略的协同创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专业技术人才支撑和经营管理人才支撑等机制,但未明显改善创新溢出机制和技能人才支撑机制。此外,异质性分析表明,制造强国战略对试点地区、配套政策完善地区、融资约束程度较低、智能化水平较高、技术差距较大行业的企业生产率提升效果更为显著。本文的研究验证了制造强国战略在制造业生产率增长方面的重要作用,为功能性产业政策实施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依据。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冰冰   刘戒骄  
制造强国战略背景下的区域示范政策是推进制造业创新的重要举措。以“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研究区位导向型产业政策对企业创新的驱动效应。利用2011—2020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和双重差分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得出:示范区政策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质量,并通过降低企业创新活动的融资约束、提高行业竞争水平和增强企业协同创新能力等渠道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而且示范区政策对民营企业、十大重点领域支持行业和中部地区企业的技术创新激励效应更为显著。进一步利用城市和企业层面的创新数据,分析示范区政策对入选城市群创新的影响,发现相比其他入选城市,示范区政策并未对城市群创新产生额外的创新激励效果。可能的原因是:示范区政策并未显著提高城市群的制造业集聚水平和创新环境质量,而且政策诱发了企业的非效率投资行为,挤出了企业的创新研发支出。结论对优化示范区政策设计、激励企业技术创新和增强我国制造业竞争实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