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38)
- 2023(15539)
- 2022(13071)
- 2021(12162)
- 2020(10460)
- 2019(23897)
- 2018(23475)
- 2017(45402)
- 2016(23981)
- 2015(26686)
- 2014(26090)
- 2013(25813)
- 2012(23567)
- 2011(21158)
- 2010(21083)
- 2009(19951)
- 2008(18852)
- 2007(16894)
- 2006(14404)
- 2005(12606)
- 学科
- 济(100996)
- 经济(100914)
- 业(72337)
- 管理(70393)
- 企(61440)
- 企业(61440)
- 方法(47422)
- 数学(40971)
- 数学方法(40463)
- 中国(29430)
- 融(27687)
- 金融(27684)
- 财(26830)
- 农(26649)
- 银(26031)
- 银行(25998)
- 行(25055)
- 业经(24018)
- 地方(22944)
- 制(21222)
- 技术(20753)
- 农业(18167)
- 务(18059)
- 财务(18009)
- 学(17990)
- 财务管理(17969)
- 贸(17654)
- 贸易(17641)
- 企业财务(17143)
- 易(17134)
- 机构
- 学院(335114)
- 大学(331089)
- 济(140218)
- 经济(137452)
- 管理(134206)
- 理学(116376)
- 理学院(115192)
- 管理学(113232)
- 管理学院(112602)
- 研究(106223)
- 中国(85832)
- 京(67746)
- 科学(64226)
- 财(63936)
- 中心(52310)
- 农(51784)
- 财经(51575)
- 所(51312)
- 江(49565)
- 业大(47767)
- 研究所(46808)
- 经(46701)
- 经济学(43630)
- 范(42324)
- 北京(41933)
- 师范(41857)
- 农业(40592)
- 州(40085)
- 经济学院(39626)
- 院(38581)
- 基金
- 项目(228375)
- 科学(181935)
- 基金(166936)
- 研究(166460)
- 家(144383)
- 国家(143195)
- 科学基金(125224)
- 社会(107595)
- 社会科(102411)
- 社会科学(102384)
- 省(91899)
- 基金项目(89440)
- 自然(80896)
- 自然科(79104)
- 自然科学(79085)
- 自然科学基金(77740)
- 教育(76729)
- 划(75675)
- 资助(67982)
- 编号(66327)
- 创(52292)
- 成果(51670)
- 重点(51455)
- 发(50670)
- 部(49980)
- 创新(48235)
- 课题(45679)
- 国家社会(44711)
- 科研(44077)
- 教育部(43336)
共检索到4828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吕雁琴 张婷 陶德金
旅游业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产业。本文基于新疆2007-2018年的旅游产业数据,结合旅游产业理论构建指标体系,运用哈肯模型,对旅游产业创新、融合与旅游产业结构演化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在旅游产业结构演化过程中,旅游产业融合创新是序参量;(2)旅游产业结构优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创新两者之间相互影响,存在较强的协同演化作用;(3)目前新疆旅游产业内部已建立负反馈机制,但旅游产业融合创新体系内部尚未饱和。基于上述研究,提出了促进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相关建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锋 陈太政 辛欣
旅游产业融合已成为旅游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动力来源,而目前在旅游产业结构升级演化方面,却忽略了旅游产业融合的力量。文章以演化的视角,结合旅游产业融合对旅游产业结构升级的动力机制,以技术融合、业务融合、市场融合、研发经费融合和研发人员融合等指标为旅游产业融合创新系统度量指标,以技术结构、需求结构、就业结构、产值结构和规模结构等为旅游产业结构演化度量指标,运用协同动力模型,以西安为例对旅游产业融合与旅游产业结构演化间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论为:①旅游产业融合创新程度是旅游产业结构演化过程中的序参量;②旅游产业融
关键词:
协同动力模型 旅游融合 结构演化 西安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杨彦锋
旅游产业融合与旅游新业态本质上是一种创新,在某种程度上说,产业融合的过程产生了大量的旅游新业态,旅游新业态的大量出现是产业融合的表现特征。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为旅游产业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袁晶 李播阳
客家文化旅游作为独特的地域旅游资源,已成为赣南旅游产业品牌之一,客家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是赣南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分析客家文化旅游品牌和产品设计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客家旅游产业与客家文化融合机制,打造全新的客家旅游文化品牌。在此过程中,需要克服现阶段客家文化旅游的机制运行和品牌设计中的现实矛盾。在机制创新方面,融合媒介、产业政策、管理制度、产业链升级等制度性改革,是客家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而在品牌设计创新方面,视觉符号、装饰样式和产品外观是客家文化旅游特色商品设计的外在表现。基于品牌设计理论,在产业融合论的指导下,构建以融合机制创新和品牌设计创新为核心的客家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模式,为客家旅游和客家文化协调发展提供一套可行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客家文化 品牌 创新 产品设计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袁晶 李播阳
客家文化旅游作为独特的地域旅游资源,已成为赣南旅游产业品牌之一,客家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是赣南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分析客家文化旅游品牌和产品设计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客家旅游产业与客家文化融合机制,打造全新的客家旅游文化品牌。在此过程中,需要克服现阶段客家文化旅游的机制运行和品牌设计中的现实矛盾。在机制创新方面,融合媒介、产业政策、管理制度、产业链升级等制度性改革,是客家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而在品牌设计创新方面,视觉符号、装饰样式和产品外观是客家文化旅游特色商品设计的外在表现。基于品牌设计理论
关键词:
客家文化 品牌 创新 产品设计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钰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其中,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被列为“五大理念”之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发展理念是一个整体,无论是中央层面还是部门层面,无论是省级层面还是省以下各级层面,在贯彻落实中都要完整把握、准确理解、全面落实,把新发展理念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在此背景下,云南省基于具有比较优势的康养资源,成立云南省健康产业发展集团,在全国率先创新性发展康养旅游产业,提出建设国际康养旅游示范区和健康生活目的地,成为引领我国新时代绿色发展方式和健康生活方式的一面旗帜,助力“健康中国”发展战略。
关键词:
康养旅游产业 产业链 比较优势 创新链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赵传松
产业融合是实施全域旅游的主要抓手和构建现代旅游经济产业体系的重要手段。基于熵权法、灰色关联模型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本文构建了旅游产业与三次产业融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探讨了中国31个省区旅游产业与三次产业融合及时空演化特征。研究表明:①2002~2016年各省区旅游产业与三次产业融合度逐渐加深,但产业间差异性明显。与第一产业融合由中度融合过渡到中高度融合阶段;与第二产业的融合一直保持在中度融合阶段;与第三产业融合由中度融合过渡到高度融合阶段。②各省区旅游产业与三次产业融合在全局空间呈现正自相关特征,但自相关特征各有不同。旅游产业与第一、三产业融合空间集聚特征凸显,空间集聚程度不断加深;与第二产业融合空间分布持续保持集聚状态,集聚程度没有显著变化。③各省区旅游产业与三次产业融合在局部空间上具有一定规律性。与第一产业融合基本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格局,高值区域空间分布呈现以环渤海为中心,向南向北波动变化;与第二产业融合呈现由华北、华东向西部、西南地区逐渐递减的空间格局;与第三产业融合呈现"东高西低"分布格局。但受2008年经济危机影响HH集聚区出现暂时性离散发展的态势。
关键词:
旅游产业 三次产业 产业融合 时空演化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肖建勇 郑向敏
通过回顾旅游产业融合的相关文献,本文重新思考了旅游产业融合的根本动因,具体分析了旅游产业融合形成的机理与效应,认为旅游产业融合的根本动因在于消费需求升级,而模块化对传统垂直一体化产业链条的分解与横向整合是实现旅游产业融合的关键,旅游产业融合最终形成了具有新产业属性和新业态的复杂性产业网络,同时还引起旅游产业边界的扩大、无边界企业的形成、垄断范式的确立和企业生存法则的改变。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树民
旅游产业融合指旅游业和其他产业之间在共生发展中相互渗透、相互融合,最终创立一种新型的业态和一种新的共生产品,并且这种新业态和新型的产品得到市场的认可,从而能够迅速成长为一种新的行业。旅游产业协整,指旅游业和其他产业在共生发展中通过互补作用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但在发展中不同产业仍保持着清晰的产业边界,双方之间没有形成一种规模化的新业态。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邬江
智慧旅游是当前我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求和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助手。文化与旅游有着天然的联系,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促进和滋养了智慧旅游。以文旅融合价值开拓智慧旅游的视域,以拓展文旅融合功能激活智慧旅游的存量和流量,以创造形态丰富文旅融合智慧旅游的样式和业态。挖掘文化内涵,提升智慧旅游产业层次,并据此合理创新顶层设计,双轮驱动人才体系,数字文旅创新机制,创建审美交流平台,融合地方特色创意。集聚各类智力要素,交叉联动多元协同迭代,探索文旅融合助推智慧旅游发展的创新路径。
关键词:
经济发展 文旅融合 智慧旅游 创新路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麻学锋 张世兵 龙茂兴
旅游产业融合是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新型业态,当前各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主要通过资源融合、技术融合、市场融合和功能融合四条路径。在纷繁复杂的旅游产业融合实践中,有效探寻旅游产业融合路径,需遵循摸清市场、找准"融点"、善于创新三个步骤。
关键词:
产业 旅游产业融合 路径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云鹏 王京
旅游产业是一种综合性的服务产业,产业融合是旅游产业的"天然"属性。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产业融合的社会基础、产业基础、技术基础发生了变化,因此,旅游产业融合的内容和方式也随之发生改变。同时,由于旅游产业具有鲜明的信息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赖坤
尽管旅游哲学研究兴趣已经出现十余年(据保守估计),但是关于旅游哲学到底是什么,我们还缺乏深入的理解。该研究从演绎、归纳与融合视角对旅游哲学的实质做了新的探讨,提出了广义和狭义两种见解。广义而言,旅游哲学是一个由5个层次组成的有机系统:内在精神、外在行为、直接结果、间接结果以及非专业感受。狭义而言,旅游哲学是该系统的局部性要素或者这些要素的非完全组合,而具体偏好因人而异。该研究倾向于将狭义旅游哲学理解为一种对智慧的探索活动。此种探索以旅游活动及其伴生现象的普遍、基本、整体状况为主要认识对象,以逻辑论证为主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慧 郭新星
近年来,辽宁沟域旅游发展较快,但目前其产品开发还存在许多不足,因此,有必要根据产业融合的理论,以沟域农业旅游为例,探索沟域旅游产品开发的策略。根据目前辽宁沟域农业旅游产品单一,缺少融合型多功能产品,产品链条短等问题,应采取健全产品体系,创新开发产品,延伸产品链条,开发融合型产品,重视营销推广,大力开发市场,强化政策支持,完善环境条件等对策措施,实现沟域农业旅游产品开发创新,以促进沟域旅游的发展。
关键词:
产业融合 农业旅游 产品开发 辽宁省沟域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董凤丽 曲瑞 马发旺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把产业链、价值链等现代产业组织方式引入农业,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休闲产品。"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明确提出"推进农村产业融合,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在此背景下,论文首先从资源共享、市场需求、政策支持三个方面分析了乡村旅游发展中,农村三次产业融合的基础及动力机制;其次,以产业链为切入点,归纳了农村一三产业融合、以及一二三产业融合两种乡村旅游发展的模式,解析了三次产业融合过程中人力流、信息流、资金流、物质流与基础设施的融合及运
关键词:
乡村旅游 三次产业 产业融合 发展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