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65)
- 2023(9017)
- 2022(7610)
- 2021(6790)
- 2020(5399)
- 2019(12041)
- 2018(11876)
- 2017(21554)
- 2016(11173)
- 2015(12271)
- 2014(11863)
- 2013(11630)
- 2012(11191)
- 2011(10521)
- 2010(10799)
- 2009(9844)
- 2008(9694)
- 2007(8841)
- 2006(8096)
- 2005(7479)
- 学科
- 济(50760)
- 经济(50721)
- 业(39298)
- 管理(38138)
- 企(33013)
- 企业(33013)
- 中国(18876)
- 技术(18549)
- 地方(18190)
- 业经(14956)
- 农(14627)
- 技术管理(13713)
- 方法(12746)
- 农业(10378)
- 银(10349)
- 银行(10336)
- 地方经济(10291)
- 行(10153)
- 融(10145)
- 金融(10145)
- 发(9941)
- 数学(9446)
- 学(9429)
- 制(9383)
- 数学方法(9343)
- 理论(8959)
- 财(8664)
- 贸(8624)
- 贸易(8610)
- 和(8357)
- 机构
- 学院(160790)
- 大学(157437)
- 济(66868)
- 经济(65454)
- 管理(63849)
- 研究(58006)
- 理学(53574)
- 理学院(52949)
- 管理学(52294)
- 管理学院(51953)
- 中国(44462)
- 京(34166)
- 科学(33699)
- 财(29823)
- 所(28751)
- 江(26717)
- 中心(26214)
- 研究所(25659)
- 农(23684)
- 范(23564)
- 师范(23356)
- 财经(22436)
- 北京(22143)
- 州(22003)
- 院(20960)
- 业大(20344)
- 经(20174)
- 经济学(19053)
- 师范大学(18456)
- 省(18389)
- 基金
- 项目(102286)
- 科学(82574)
- 研究(80155)
- 基金(71670)
- 家(61410)
- 国家(60789)
- 科学基金(53314)
- 社会(51663)
- 社会科(49066)
- 社会科学(49059)
- 省(43266)
- 基金项目(38098)
- 教育(35879)
- 划(34929)
- 编号(33065)
- 自然(31639)
- 自然科(30985)
- 自然科学(30980)
- 自然科学基金(30469)
- 发(28713)
- 创(28347)
- 成果(27336)
- 资助(26781)
- 创新(25309)
- 课题(23825)
- 发展(23570)
- 展(23109)
- 重点(22851)
- 部(21166)
- 国家社会(20989)
共检索到2655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杨晨晖 张德鹏
从顾客参与新产品开发的过程出发,根据创新顾客研发团队的特点,描述创新顾客获取隐性知识的过程。在此基础上上,建立创新顾客研发团队隐性知识传播模型,分析影响创新顾客研发团队隐性知识传播效果的主要因素。同时,结合模型分析结果,指出优化隐性知识传播效果的途径。最后后,根据创新顾客研发团队参与企业新产品开发过程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管理建议。
关键词:
隐性知识 知识传播 创新顾客 研发团队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姚柱 张显春
通过对高校科研团队和科技型企业研发团队的调查,以探索团队创新使命对团队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团队创新使命对团队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团队隐性知识共享在团队创新使命和团队创新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团队规模在团队创新使命与团队隐性知识共享之间起调节作用,即团队规模越大,研发团队创新使命对团队隐性知识共享的促进作用越强。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朱明洁 林泽炎
创新团队担负着知识创新的重大使命。隐性知识作为团队创新最主要的源泉,其高效流动和充分利用是团队创新成功的关键。团队成员间的密切性通过成员之间的信任程度,对隐性知识流转产生影响。因此,在创新团队中加强成员间的密切性对于提高团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团队的整体绩效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创新团队 隐性知识流转 信任度 密切性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李先江
本研究在文献综述和深度访谈的基础上将影响非营利组织低碳创新虚拟研发团队隐性知识共享的因素概括为五类,并构建了非营利组织低碳创新虚拟研发团队隐性知识共享机制模型。同时,以国内187个非营利组织低碳创新虚拟研发团队为样本,对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变革型领导、信任和自我效能对隐性知识共享有正向显著影响。其中,变革型领导的影响最大,知识的敏感性对隐性知识共享有负向显著影响。另外,非营利组织低碳创新虚拟研发团队中基于组织的自尊对隐性知识共享的正向影响不显著,这与营利组织虚拟创新研发团队是截然不同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颖 娄成武
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知识创新日益成为各国竞争的焦点。高校隐性知识是知识创新的重要源泉,把握隐性知识的内涵,揭示隐性知识与知识创新、大学知识创新的关系,建立促使隐性知识升华的有效途径,是大学知识创新的关键。
关键词:
隐性知识 知识创新 大学知识创新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夏德 程国平
文章旨在探讨促进隐性知识的产生、识别与传播的途径以及措施。基于隐性知识的形成和特性,文章分析了隐性知识识别与获取过程中存在的障碍,对不同阶段、形态的隐性知识的挖掘、获取、转移方式做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隐性知识产生、传播的措施。
关键词:
隐性知识 识别 传播 障碍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同健 蒲勇健
知识转化是知识管理的重要形式,隐性知识是知识的主体内容,因此,隐性知识转化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形成的重要源泉。随着行为经济学的兴起,互惠性偏好对"经济人"假设提出了有力的挑战,极大地促进了互惠性企业文化建设的发展。互惠性的管理策略有效地促进了隐性知识转化的实现,从而大幅度提高了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经验性的研究揭示了互惠性管理策略的微观传导机理,从而为我国企业加强互惠性企业文化建设、促进隐性知识转移、进而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提供了现实性的理论借鉴。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李志宏 赖文娣 白雪
沿用国内外学者对创新气氛维度研究的成果,将团队带头人创新风格作为高校科研团队创新气氛的一个新的维度,并结合另外三个维度:参与保障、目标认同、创新追求与支持,更有效地描述高校科研团队创新气氛。同时,根据高校科研团队的特点,探讨创新气氛各维度对隐性知识共享意愿的影响。最后,根据概念模型,从创新气氛的各维度出发,提出增强高校科研团队隐性知识共享意愿的相关建议,以期对加强高校科研团队隐性知识管理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关键词:
高校科研团队 创新气氛 隐性知识共享意愿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季国民 叶敏 张希君
高校科研团队作为一种特殊的组织形式,不仅承载着学校绝大部分的科研任务,同时也承担部分企业和国家的课题研究。隐性知识作为知识管理研究的热点,同时也是知识管理研究的难点。已有研究表明,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绝大部分是隐性知识,隐性知识是团队创新的动力和源泉。因此将高校科研团队建设和隐性知识管理两者有效结合,进而提高团队创新绩效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关键词:
隐性知识 创新绩效 知识转移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施杨
从关系强度的概念出发,将关系强度分为强关系和弱关系。根据研发团队隐性知识扩散的特点,阐述知识主体间关系强度与隐性知识扩散的内在关联性。在此基础上,探讨知识主体间关系强度对不同阶段、不同类型、不同效用隐性知识扩散的影响。运用知识动力学有关知识,给出知识主体间关系强度影响隐性知识扩散的动力学解释。围绕如何测量关系强度、关系强度转化如何影响隐性知识扩散以及关系强度、关系质量组合效应影响下隐性知识扩散制约因素等方面提出下一步研究方向。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小林 高恩
隐性知识是创新的关键源泉,有效实现研发团队内部隐性知识的转移进而提高新产品的创新水平是企业成功的关键。然而,实现研发团队内部的隐性知识转移并不是没有困难的。本文认为通过培育合适的团队环境能将这些困难降低到最小,在此研究中,我们分析了隐性知识转移的障碍及克服此障碍的组织主动力。
关键词:
研发团队 隐性知识转移 创新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张树中
在阐述隐性知识内涵的基础上,对知识创新的SECI模型及构成要素进行分析,并对知识创新的关键要素——创意进行深层次的探讨,指出隐性知识转移不仅贯穿于知识创新的全过程,而且始终发挥主导性的关键作用,是知识创新形成的核心动力。在创意过程中,知识创新者首先要具有创新意识,创新始于对客观事物的感知,通过感知可以产生特定的心理活动,从而产生对客观事物的思维和想象,然后通过知识整合形成创新方案。
关键词:
知识创新 隐性知识 转移 机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曹征 孙虹
隐性知识一般通过工作经验、技艺、组织文化等方式在工作人员的头脑中留有深刻的印象,并通过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的实践而得以表现。隐性知识的传播网络存在不对称现象,它是由许多的个体所组成。一般来说,网络密度,出度、入度中心势,中介中心势等是衡量隐性知识网络不对称的重要指标,这些指标对隐性知识传播网络的反映也各有不同。文章通过平均场理论分析了隐性知识传播行为,构建起隐性知识网络传播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了计算机数值仿真。
关键词:
隐性知识 网络传播 行为分析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姜莎莎 程钧谟
隐性知识作为一项创造性知识活动,它的产生同样依赖于高效的沟通。文章针对隐性知识两类载体的划分,提出了隐性知识直接交流的五种传播方式;对隐性知识的传播障碍和影响因素做了分析;并在一个企业以职能关系为支撑的人际关系网的基础上,构建了其隐性知识传播网络。
关键词:
隐性知识 知识传播 知识网络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徐春明 邢宝君
知识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中全新的理念,而隐性知识的转移又是其中最重要的内容。企业要实现隐性知识的顺利转移就必须着力于管理的创新,企业管理创新是一个涉及到组织,人力资源以及文化创新的系统工程。文章从隐性知识的涵义及其特点,转换模式以及与隐性知识转移相适应的管理创新三方面阐述了隐性知识的转移与企业管理创新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
隐性知识 企业管理 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