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73)
2023(14448)
2022(12529)
2021(11817)
2020(9826)
2019(22015)
2018(21897)
2017(41794)
2016(22199)
2015(24701)
2014(23937)
2013(23267)
2012(20854)
2011(18638)
2010(18499)
2009(17070)
2008(15986)
2007(13805)
2006(11795)
2005(9840)
作者
(60204)
(49898)
(49710)
(47041)
(31697)
(23964)
(22463)
(19487)
(18887)
(17657)
(16998)
(16557)
(15565)
(15503)
(15310)
(14931)
(14899)
(14874)
(14226)
(14084)
(12213)
(11994)
(11808)
(11335)
(11172)
(11089)
(11001)
(10915)
(9902)
(9802)
学科
(81740)
经济(81652)
管理(70077)
(67783)
(58570)
企业(58570)
方法(37329)
数学(31560)
数学方法(31160)
中国(22894)
(22464)
(21264)
技术(20681)
业经(20543)
(17245)
地方(16594)
理论(15727)
(15605)
贸易(15593)
(15154)
农业(15080)
(14656)
(14099)
(14014)
财务(13947)
财务管理(13924)
技术管理(13603)
(13163)
企业财务(13140)
银行(13126)
机构
学院(300569)
大学(299440)
管理(124866)
(116071)
经济(113540)
理学(109119)
理学院(108000)
管理学(106235)
管理学院(105690)
研究(94474)
中国(69438)
(62504)
科学(59058)
(51911)
(45179)
业大(43673)
中心(43240)
(43037)
(42203)
财经(42171)
研究所(41355)
(39675)
师范(39346)
北京(38910)
(38377)
(35076)
(34905)
经济学(33849)
农业(33536)
商学(32681)
基金
项目(213037)
科学(169081)
研究(159742)
基金(153777)
(132616)
国家(131480)
科学基金(114675)
社会(100326)
社会科(95050)
社会科学(95030)
(84905)
基金项目(82046)
自然(74008)
教育(73129)
自然科(72353)
自然科学(72338)
自然科学基金(71029)
(70522)
编号(65949)
资助(61534)
成果(52348)
(48785)
重点(46998)
(46075)
(45402)
创新(44723)
课题(44700)
项目编号(41581)
国家社会(40546)
科研(40102)
期刊
(123346)
经济(123346)
研究(85880)
中国(56160)
管理(46415)
学报(43872)
科学(41885)
(38898)
(38721)
教育(37559)
大学(33505)
学学(31274)
农业(27647)
技术(27355)
(22994)
金融(22994)
业经(22523)
经济研究(20071)
财经(19319)
科技(18209)
图书(17034)
(16466)
问题(15253)
技术经济(14939)
理论(14622)
(14586)
商业(14056)
现代(13762)
实践(13603)
(13603)
共检索到4251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艾黎   程如烟   姜桂兴  
本研究从创新链的视角出发,对中美整体和半导体领域的科技关联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将创新链划分为科学、技术和产业3个维度,将论文、专利和贸易作为每一维度的表征,构建中美科技关联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形成中美科技关联指数模型。依据所构建的指数模型,分析了21世纪以来中美整体和半导体领域的科技关联情况和变化趋势,研究了创新链不同环节中美关联的变化规律与特点。数据显示,从整体上看中美已经出现了科学和产业关联减弱的趋势;在半导体领域同样出现了科学和技术关联下降的情况,但未来中美科技关联的实际走向还需要更长时间的观察与研究。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姚毅  
基于国际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国家层面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内陆与沿海地区科技成果转化绩效差距明显三大特征,本文重点从科技成果转化各类主体的参与和激励机制方面,剖析内陆地区存在的共性问题,并基于完善创新链的视角提出建议。要完善产业技术路线图,整合科技创新基金;加强成果转化激励;完善国资管理体制;提升成果转化平台水平;建设科技创新西部中心和科技创新联盟。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姚毅  
基于国际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国家层面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内陆与沿海地区科技成果转化绩效差距明显三大特征,本文重点从科技成果转化各类主体的参与和激励机制方面,剖析内陆地区存在的共性问题,并基于完善创新链的视角提出建议。要完善产业技术路线图,整合科技创新基金;加强成果转化激励;完善国资管理体制;提升成果转化平台水平;建设科技创新西部中心和科技创新联盟。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冯锋  汪良兵  
基于技术创新链的视角,将区域科技创新系统分为技术研发和技术应用与改造两个子系统,运用多阶段超效率DEA模型测度两个子系统及区域科技创新系统的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再采用协同发展度模型,对我国科技创新系统的协调发展度进行研究,发现我国区域科技创新系统发展水平整体呈现偏低,其协调发展度也处于"弱协调"状态,且各地区之间的差异较大。依据其协调发展度的状态将我国各省区划分为四类,深入分析协调发展度的特征和原因,针对不同的类型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霍明  张亮  谢玲红  李晓萍  
[目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作为农业科技创新和集成转化的重要载体,是科技驱动农业发展的重要模式,对于园区创新过程效率的评价有助于为其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提供科学决策依据。[方法]本文基于创新价值链理论,利用DEA-BCC模型测算了158家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创新研发效率和创新转化效率。并利用空间差异与关联分析探究其空间格局的演变。[结果]研究表明,园区的创新发展中存在着“创新研发高而创新转化低”的问题。同时,效率矩阵分析显示超过三分之一的园区还处于低创新研发—低创新转化的区域,而处于双高区域的园区不足15%,园区的创新价值链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而创新效率的空间分析方面,园区的创新研发效率和创新转化效率呈现出省域之间逐步分化的趋势。[结论]针对园区未形成有序的区域协同发展空间格局的状况,本文给出了三种针对性的协同发展模式与具体对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毛茜  赵喜仓  
创新驱动发展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动力,需要优化投融资结构,推动资金链引导创业创新链,鼓励各类科技型小微企业创新创立,亟待建立健全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文章首先运用IS-LM曲线分析科技型小微企业创新投资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关系。继而在创新价值链下,探讨不同阶段其创新投资和信用风险的特点,构建Logistic-BP神经网络组合模型,对科技型小微企业进行分阶段信用评估。实证结果表明,组合模型比单一模型具有更高的精确性和稳定性,并且对分阶段信用风险具有更低的误判率。为完善科技型小微企业信用评估、缓解创新投资制约提供决策依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嘉丽  赵杭莉  张夏恒  
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决定着国家的创新水平和创新进程,科技兴则国家兴,实体产业强则国家盛。文章在"创新投入—创新产出—成果转化"的创新链视角下,将创新活动分为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两个阶段,运用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对2005—2017年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进行测算与分解。结果表明:第二阶段的成果转化效率明显低于第一阶段的技术研发效率,技术研发阶段规模效率低下,成果转化阶段整体创新效率较低。东、中、西部三个区域在两阶段发展极不均衡,有一半以上省域呈现出"高研发、低转化"现象。据此,文章从政产学研深度联动、突出发展科技金融、区域间要素充分流动、创新科技资金配置等方面对提高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提出政策性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嘉丽  赵杭莉  张夏恒  
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决定着国家的创新水平和创新进程,科技兴则国家兴,实体产业强则国家盛。文章在"创新投入—创新产出—成果转化"的创新链视角下,将创新活动分为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两个阶段,运用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对2005—2017年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进行测算与分解。结果表明:第二阶段的成果转化效率明显低于第一阶段的技术研发效率,技术研发阶段规模效率低下,成果转化阶段整体创新效率较低。东、中、西部三个区域在两阶段发展极不均衡,有一半以上省域呈现出"高研发、低转化"现象。据此,文章从政产学研深度联动、突出发展科技金融、区域间要素充分流动、创新科技资金配置等方面对提高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提出政策性建议。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袁永仪   袁勤俭  
[目的/意义]为促进数字时代我国科技创新效率提升及区域合理布局与健康发展,尝试从数字资本视角研究我国省域科技创新效率,进一步优化各省份数字资本投入及科技创新环境。[方法/过程]梳理和提炼数字资本的广义概念内涵,构建数字资本投入下我国科技创新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三阶段DEA方法及多源权威数据对我国省域的科技创新效率进行实证测评分析,借助SFA回归模型探析数字资本利用率的外部影响因素,根据调整环境因素、管理无效率和随机干扰影响前后省域科技创新效率的变化情况,分析我国省域科技创新效率的区域差异及影响机理。[结果/结论]总体上我国数字资本投入下的科技创新效率仍然有较大提升空间,原因主要在于规模效率不足;未达到最优综合技术效率的省份存在生产结构与规模不当和数字资本利用率不足问题;大部分省份为数字资本投入下科技创新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建议未达到最优综合技术效率的省份以优化数字资本投入为基点,通过发挥区位优势差异化发展,推进我国省域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蒋琳  郁涛  
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参与科研的基本组织形式,对于我国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升大学生的科研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就目前的形势来看,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远远没有发挥它所应有的作用,究其原因,是因为在建设过程中忽视了科技创新团队组建的本质——非线性。将非线性科学的整体性、多维性、开放性、求异性及非线性思维等特征运用到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中去,将会为我国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提供支持。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巩永强  王超  许海云  刘明慧  方曙  
[目的/意义]核心专利的识别对于科技和产业创新发展具备重大意义,专利对于基础研究的支撑和产业应用的推动是测度专利价值的必要因素。[方法/过程]立足创新链的相关理论重新界定核心专利,根据专利对于创新链中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应用3个创新环节的推动或支撑作用构建相应的测度指标及筛选方法,并以白血病相关药物为实证对象验证方法的有效性。[结果/结论]识别出对白血病领域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业应用具备支撑和推动作用的核心专利,相关专利药物在产业领域内具备高度创新性和价值性。结果表明,在创新链视角下基于专利对基础研究和产业应用的作用可用于产业核心专利的识别。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纪传如  李鹏宇  罗伟  
通过对江苏扬州农业科技创新发展情况的实地调研,在问卷调查与个案研究的基础上对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表明: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普遍不高;农业科技资金和人力资源投入不足,创新的核心力量薄弱,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水平较低;农业龙头企业、农户等主体产业化的科研支撑力量欠缺;农业科技创新链中技术链、产业链断裂。因此,从技术链、产业链搭接视角对如何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出了完善技术链,加强技术创新;优化产业链,提升产业化水平;强化农业科技创新链式发展等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武华维  罗瑞  许海云  董坤  王超  岳增慧  
[目的/意义]科技创新演化路径识别的研究意义显著,文章通过对科学技术关联视角下的创新演化路径识别研究的述评,分析学科创新演化路径识别研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未来的研究思路。[方法/过程]首先界定了科技创新路径的内涵及相关概念与研究价值,综述了创新演化路径识别方法研究与科学与技术关联研究,并总结当前研究的不足之处。[结果/结论]已有科技创新演化路径的识别研究大都针对科学或技术单一创新要素,影响了创新演化路径识别的准确性。文章提出通过分析科学与技术创新主题之间的关联,从微观层面定量揭示科技互动特征,识别科学与技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吴诺曼  
IFLA-LRM概念模型取代FRBR,以此为统领,RDA、BIBFRAME和MARC21的一系列元数据标准的革新,体现了关联数据时代图书馆资源数据突破平台限制、提升在互联网的可见度、实现复用与共享的意图。新增的“探索”用户任务是理解多个元数据标准文件不断更新迭代的关键线索,把握书目关联数据化这一趋势,并且不受限于以文献为中心的思维定式,将“探索”思维贯穿在图书馆工作的各个方面,将为转型时期的图书馆事业创新带来启发,更好地服务于智慧图书馆时代的用户群体。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方晓霞  
创新价值链理论重视价值创造和增值,符合成果转化的需求,可以为成果转化活动提供指导。从创新价值链视域出发,将高职院校科技成果转化简单划分为上游、中游、下游三个环节发现,各个环节之间联系松散,上游科技成果价值内涵不足、中游中试环节缺失、下游服务配套机构发展不成熟,各创新要素流动受阻,整体创新效益难以发挥。因此,基于创新价值链视角,可通过科教融汇、建立专利池、政府主导、机构助力、引育结合,优化科技成果适应性、提升科技成果承接能力、加强中试基地建设、赋能下游产业化、打造高职科技人才队伍,促进高职院校科技成果转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