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977)
2023(14996)
2022(11786)
2021(10586)
2020(8291)
2019(18084)
2018(17948)
2017(33812)
2016(18169)
2015(20239)
2014(19448)
2013(18446)
2012(16406)
2011(14459)
2010(14397)
2009(13633)
2008(13124)
2007(11935)
2006(10630)
2005(9668)
作者
(47239)
(39906)
(39216)
(37411)
(25183)
(18793)
(17807)
(15088)
(14966)
(14057)
(13421)
(13239)
(12683)
(12551)
(12053)
(11999)
(11679)
(11484)
(11459)
(11351)
(9820)
(9386)
(9355)
(9060)
(8986)
(8909)
(8810)
(8758)
(7693)
(7687)
学科
(67411)
经济(67319)
管理(62480)
(59740)
(51272)
企业(51272)
业经(23030)
中国(22898)
(22142)
方法(19852)
(19656)
(18975)
技术(17782)
数学(15737)
数学方法(15549)
地方(15368)
农业(14745)
(13814)
银行(13799)
(13641)
(13238)
产业(13133)
(12998)
金融(12993)
技术管理(12588)
(11987)
财务(11952)
财务管理(11924)
理论(11665)
(11418)
机构
学院(242855)
大学(239675)
(98307)
经济(96188)
管理(94756)
理学(80771)
理学院(79899)
研究(79251)
管理学(78757)
管理学院(78257)
中国(62235)
(50526)
(48489)
科学(45035)
(38748)
中心(37248)
财经(37153)
(36932)
(33540)
(33190)
研究所(32924)
(32453)
师范(32194)
业大(31433)
北京(31194)
(30768)
(29930)
经济学(29928)
财经大学(27236)
经济学院(26716)
基金
项目(163145)
科学(131213)
研究(127372)
基金(117442)
(100348)
国家(99416)
科学基金(87476)
社会(82973)
社会科(78579)
社会科学(78564)
(66017)
基金项目(61749)
教育(57920)
(53800)
自然(52637)
编号(52447)
自然科(51469)
自然科学(51460)
自然科学基金(50570)
资助(44069)
成果(43008)
(39825)
(37171)
课题(36896)
重点(36563)
(36445)
创新(36292)
(34976)
国家社会(34725)
项目编号(32355)
期刊
(116771)
经济(116771)
研究(74673)
中国(56018)
(39589)
管理(39372)
(32580)
教育(32453)
科学(31211)
学报(30966)
大学(25287)
(25087)
金融(25087)
技术(23208)
学学(23174)
农业(21659)
业经(20912)
经济研究(18277)
财经(18088)
(15714)
问题(14844)
科技(13206)
图书(13022)
现代(11987)
(11926)
(11696)
论坛(11696)
技术经济(11515)
(11337)
(11114)
共检索到3762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卫华  
信息技术渗透加速了创新链的数字化全球化转型步伐,带来知识模块化编码和研发设计模块化分解,促使地区的研发活动依托互联网平台与全球创新资源链接,实现创新模块链接、内外部资源链接、创新平台链接,从而大幅拓展了研发边界、促进了研发人员大众化、推动了研发过程交互。对柳工集团嵌入全球创新链的案例分析发现,通过数字化转型、构建交互平台、连通全球创新,企业可以借势全球创新资源进行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进而实现创新驱动和价值跃升,为后发展地区嵌入全球创新链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实践路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谢丹  
文章基于2012—2022年61个国家(地区)的面板数据,系统考察了全球价值链嵌入对数字产业创新的影响机制。实证结果表明:全球价值链嵌入有利于促进数字产业创新,即随着嵌入位置的攀升,数字产业创新水平不断提高。全球价值链嵌入对数字产业创新的影响存在异质性,主要表现为在高收入国家和人力资源优渥国家的作用更明显。从传导机制来看,全球价值链嵌入可通过促进消费升级与知识溢出,提高数字产业创新水平。进一步而言,知识产权保护在全球价值链嵌入对数字产业创新的影响中发挥负向调节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谢丹  
文章基于2012—2022年61个国家(地区)的面板数据,系统考察了全球价值链嵌入对数字产业创新的影响机制。实证结果表明:全球价值链嵌入有利于促进数字产业创新,即随着嵌入位置的攀升,数字产业创新水平不断提高。全球价值链嵌入对数字产业创新的影响存在异质性,主要表现为在高收入国家和人力资源优渥国家的作用更明显。从传导机制来看,全球价值链嵌入可通过促进消费升级与知识溢出,提高数字产业创新水平。进一步而言,知识产权保护在全球价值链嵌入对数字产业创新的影响中发挥负向调节效应。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冯烽   崔琳昊  
基于中国262个地级以上城市数据,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运用Bartik工具变量方法研究全球价值链嵌入与城市绿色技术创新的关系。研究发现:城市全球价值链嵌入显著促进了绿色技术创新。机制分析表明,全球价值链嵌入一方面通过增强城市创新网络嵌入与知识溢出增加了城市创新要素的供给,另一方面在需求侧通过加强市场竞争、提高环保准入门槛为城市绿色技术创新提供了广阔市场。进一步分析显示,城市产业集聚程度和政府环境规制加强了全球价值链嵌入的正向作用,形成了产业升级和政策推动的合力。非线性分析表明,全球价值链嵌入对城市绿色技术创新的正向作用是随着全球价值链嵌入程度的加深而逐步放大的。据此提出与城市绿色产业发展相关的政策建议,以期为促进城市绿色转型提供政策参考。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桑玉昆   冯绪猛  
基于2013—2021年中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数字基础设施对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影响效应、传导机制及地域差异。结果显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全球价值链嵌入程度提升具有显著推动作用,且存在空间溢出效应。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全球价值链嵌入程度加深的促进作用存在区域异质性,在中西部地区更明显;创新要素配置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与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关系中具有中介效应;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全球价值链嵌入提升的促进作用具有非线性特征,且东部地区相较于中西部地区更能获得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溢出性红利。最后提出,超前部署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创新要素配置合理性、跟进地区差异化发展战略的政策建议,以期为我国提升全域全球价值链嵌入程度提供理论参照。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文成  
采用2000~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库》的数据,克服从行业和宏观层面上难以说明进口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的问题,改进Upward etal.(2013)对全球价值链嵌入程度的测算方法,考察全球价值链嵌入对我国企业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企业创新具有重要影响。随着传统资源对经济发展支撑力度的减弱,基于全球视角激发创新活力,已经成为促进发展的重要选择。为此,应进一步加快全球价值链嵌入步伐,通过优化加工贸易布局、构建自身价值链,来提升创新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凌晨   秦思佳   戴翔  
本文认为,依托数字化转型,价值链分工地位能够得以改善,从而可能改变以往“低端嵌入”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TFP)造成的不利影响,而且,随着参与全球价值链程度的深化,其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也具有积极作用。进一步利用WIOD数据库、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以及中国海关数据库的匹配数据,基于企业层面的实证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业企业TFP影响的现实效应证实了前述理论判断,即数字化转型通过改善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以及提升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对制造业企业TFP提高产生积极影响。因此,制造业企业要抓住数字技术带来的战略机遇,通过大力推进数字化转型,改善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和强化扎根全球价值链能力,充分发挥融入全球价值链对提升TFP的积极作用。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凌晨   秦思佳   戴翔  
本文认为,依托数字化转型,价值链分工地位能够得以改善,从而可能改变以往“低端嵌入”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TFP)造成的不利影响,而且,随着参与全球价值链程度的深化,其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也具有积极作用。进一步利用WIOD数据库、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以及中国海关数据库的匹配数据,基于企业层面的实证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业企业TFP影响的现实效应证实了前述理论判断,即数字化转型通过改善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以及提升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对制造业企业TFP提高产生积极影响。因此,制造业企业要抓住数字技术带来的战略机遇,通过大力推进数字化转型,改善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和强化扎根全球价值链能力,充分发挥融入全球价值链对提升TFP的积极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韦帅民  
文章选取2009—2020年中国制造业各细分行业面板数据,探究全球价值链嵌入、技术创新影响制造业碳排放效率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全球价值链嵌入对制造业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呈“U”型关系;技术创新对制造业碳排放效率影响呈“U”型关系,且全球价值链嵌入与技术创新关联效应对制造业碳排放效率存在抑制作用;异质性效应下同样表现出“U”型或倒“U”型非线性影响效应;全球价值链嵌入、技术创新及两者交互项对制造业碳排放效率的长期冲击效应为正。据此,文章提出,应持续推动全球价值链嵌入深度、加快重点领域创新、着力推进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提高制造业碳排放效率。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谢会强  刘冬冬  
文章基于知识产权保护视角,理论分析并实证检验了全球价值链(GVC)嵌入对中国制造业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GVC嵌入程度总体降低了中国制造业创新能力,但深度参与GVC和提升GVC嵌入地位能够显著提升中国制造业创新能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强度能够显著提高中国制造业创新能力,在制造业向GVC高端攀升的过程中,知识产权保护程度越过门槛值,知识产权保护才能强化GVC嵌入地位对制造业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此外,提升高技术行业嵌入地位对制造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并不显著,只有提升中低技术行业嵌入地位,才能显著提升中国制造业创新能力。文章研究结论对全面开放新格局下,中国制造业如何嵌入GVC以及实现价值链高端攀升和提升创新能力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韦帅民  
文章选取2009—2020年中国制造业各细分行业面板数据,探究全球价值链嵌入、技术创新影响制造业碳排放效率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全球价值链嵌入对制造业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呈“U”型关系;技术创新对制造业碳排放效率影响呈“U”型关系,且全球价值链嵌入与技术创新关联效应对制造业碳排放效率存在抑制作用;异质性效应下同样表现出“U”型或倒“U”型非线性影响效应;全球价值链嵌入、技术创新及两者交互项对制造业碳排放效率的长期冲击效应为正。据此,文章提出,应持续推动全球价值链嵌入深度、加快重点领域创新、着力推进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提高制造业碳排放效率。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谢会强  刘冬冬  
文章基于知识产权保护视角,理论分析并实证检验了全球价值链(GVC)嵌入对中国制造业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GVC嵌入程度总体降低了中国制造业创新能力,但深度参与GVC和提升GVC嵌入地位能够显著提升中国制造业创新能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强度能够显著提高中国制造业创新能力,在制造业向GVC高端攀升的过程中,知识产权保护程度越过门槛值,知识产权保护才能强化GVC嵌入地位对制造业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此外,提升高技术行业嵌入地位对制造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并不显著,只有提升中低技术行业嵌入地位,才能显著提升中国制造业创新能力。文章研究结论对全面开放新格局下,中国制造业如何嵌入GVC以及实现价值链高端攀升和提升创新能力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曹丽莉  余鑫  杨雪艳  
嵌入全球价值链,凭借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已成为各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路径。新基建的出现为进一步提升嵌入GVC的水平提供了新动能。为了探究新基建与嵌入GVC之间的关系,文章首先构建包括信息、交通、能源、物流四个层面的区域新基建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基于垂直专业化指数和出口技术复杂度指数双重视角的测度方法对区域嵌入GVC水平进行测度。其次,以区域创新能力为中介变量来探讨区域新基建能力与其嵌入GVC水平的关系。最后,选取2008—2017年我国30个省份数据展开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区域新基建能力的提高能有效促进区域嵌入GVC水平的提升。区域信息、交通、能源基础设施建设能力也对其GVC地位有显著正向影响,但物流对此的正向作用并不显著。区域创新能力在新基建和GVC之间的中介效应不显著。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匡祥琳  
强化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创新激励效应,是实现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抓手。为此,文章立足于2011—2020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采用基准回归模型、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全球价值链嵌入对区域创新的激励效应。结果显示:全球价值链嵌入及其分解指数均能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但激励效果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前向关联参与度的正向激励效应更为显著。在异质性层面,全球价值链嵌入对区域创新的激励效应存在明显主体、区域和城乡异质性。在非线性特征层面,全球价值链嵌入在研发人员、政府支持和技术扩散单一门槛约束下,对区域创新的激励效应呈边际递增态势;在对外开放单一门槛约束下,则呈边际递减趋势。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阳  
文章以中国31个省份2012—2020年数据为基础,探讨全球价值链嵌入、技术创新与劳动收入分配之间的传导路径。实证结果表明:全球价值链嵌入对劳动收入分配产生负面冲击效应,技术创新可驱使劳动收入分配合理化;技术创新在全球价值链嵌入对劳动收入分配的影响中发挥调节效应,即随着技术创新水平提升,全球价值链嵌入对劳动收入分配的负面影响降低。分区域探讨得知,全球价值链嵌入与技术创新的交互项对东部、中部地区劳动收入分配的影响显著为正,对西部地区劳动收入分配的影响显著为负。进一步拓展分析可知,低附加值产业在全球价值链嵌入对劳动收入分配的影响具有中介作用。根植于此,提出全面深化技术创新,助力收入分配趋向公平化;构建“橄榄型”分配结构,提升劳动收入分配平衡性;重塑西部地区分配体制机制,实现东、西部地区协调分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