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202)
- 2023(18515)
- 2022(15831)
- 2021(14881)
- 2020(12468)
- 2019(28468)
- 2018(27939)
- 2017(53235)
- 2016(28510)
- 2015(32020)
- 2014(31063)
- 2013(30599)
- 2012(28019)
- 2011(25187)
- 2010(24745)
- 2009(22506)
- 2008(21625)
- 2007(18564)
- 2006(15907)
- 2005(13674)
- 学科
- 济(119445)
- 经济(119334)
- 管理(83161)
- 业(79829)
- 企(66041)
- 企业(66041)
- 方法(53448)
- 数学(46696)
- 数学方法(46114)
- 中国(32911)
- 农(32007)
- 业经(27387)
- 财(26744)
- 地方(26583)
- 学(22857)
- 技术(22490)
- 贸(22016)
- 贸易(22002)
- 易(21412)
- 农业(21364)
- 制(20039)
- 环境(18195)
- 理论(18111)
- 和(17997)
- 银(17021)
- 银行(16983)
- 融(16651)
- 金融(16648)
- 务(16436)
- 财务(16366)
- 机构
- 大学(392942)
- 学院(392191)
- 济(164281)
- 经济(161156)
- 管理(159796)
- 理学(139555)
- 理学院(138082)
- 管理学(135726)
- 管理学院(135021)
- 研究(131515)
- 中国(98453)
- 京(82908)
- 科学(80077)
- 财(70316)
- 所(63553)
- 中心(60182)
- 农(59044)
- 研究所(58429)
- 财经(57474)
- 业大(56767)
- 江(55097)
- 经(52602)
- 北京(51973)
- 范(51431)
- 师范(50996)
- 经济学(50017)
- 院(48395)
- 农业(45967)
- 经济学院(45194)
- 州(44753)
- 基金
- 项目(277990)
- 科学(221254)
- 研究(205052)
- 基金(203654)
- 家(176780)
- 国家(175359)
- 科学基金(152463)
- 社会(131901)
- 社会科(125174)
- 社会科学(125142)
- 省(108390)
- 基金项目(107779)
- 自然(98007)
- 自然科(95820)
- 自然科学(95798)
- 自然科学基金(94063)
- 教育(93606)
- 划(90310)
- 资助(83169)
- 编号(82580)
- 成果(65302)
- 重点(61977)
- 部(61554)
- 创(60640)
- 发(60161)
- 课题(56256)
- 创新(56155)
- 国家社会(55069)
- 教育部(53233)
- 科研(52733)
- 期刊
- 济(171601)
- 经济(171601)
- 研究(112875)
- 中国(73419)
- 管理(58678)
- 学报(57934)
- 科学(55758)
- 农(52901)
- 财(51481)
- 大学(44954)
- 教育(42676)
- 学学(42129)
- 农业(37461)
- 技术(35605)
- 融(30710)
- 金融(30710)
- 业经(28706)
- 经济研究(28621)
- 财经(27144)
- 经(23415)
- 问题(22144)
- 业(20461)
- 图书(20397)
- 科技(20063)
- 技术经济(19635)
- 统计(18124)
- 资源(18111)
- 理论(17851)
- 贸(17712)
- 商业(17333)
共检索到5623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梁本部 谢科范 陈汉梅 陈云
基于产业价值链视角和网络嵌入性理论,梳理创新链与产业链双向嵌入基本概念与嵌入原则,将其划分为意识嵌入、需求嵌入和技术嵌入类型。构建创新链与产业链双向嵌入指标体系,借助复合系统模型测算中国31个省级区域(因数据缺失,未包含港澳台地区)2016—2020年的双链双向嵌入度,从空间、时间和嵌入类型层面考察双链双向嵌入度分布现状和未来形势。研究发现:当前全国创新链和产业链双向嵌入度稳步上升,省份之间存在五个层次,具有“南强北弱”和“强者越强”现象;双向嵌入度低层次省份在嵌入度增速上具有后发优势,并随着产业转移呈现“由东部沿海向内陆中西部延伸”趋势;需求嵌入成为区域双链双向嵌入度的主要内容,嵌入类型在不同区域内部省份之间表现出较大差异。
关键词:
创新链 产业链 双向嵌入 区域协同创新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立峰
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加快融入全球价值链并提升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是贸易强国建设的应有之义。本文基于扩大开放视角,采用我国省域层面样本数据,实证研究了跨境电商对我国全球价值链嵌入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跨境电商对我国全球价值链嵌入具有显著影响,主要表现为正向促进作用。其作用机制主要表现在降低企业搜寻匹配成本和市场进入门槛,对我国全球价值链嵌入产生赋能。同时,贸易便利化会进一步强化跨境电商对我国全球价值链嵌入的正向赋能。替换解释变量和纳入工具变量的稳健性检验仍然支持上述结论。最后,本文从加快跨境电商发展的新模式培育和应用、加大跨境电商发展的相关政策支持、积极创造条件规范跨境电商发展的相关知识产权保护、提升跨境电商竞争力等方面提出了跨境电商赋能我国全球价值链嵌入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扩大开放 跨境电商 全球价值链 赋能效应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杨继军 陈启斐
本文拓展上游度和产业链步长理论,利用WIOD数据库测度双边产业链嵌入程度,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产业链嵌入对双边经济联动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产业链嵌入程度的加深整体上可以显著促进两国经济联动;产业链嵌入程度每提高1%,经济联动水平提高0.088%,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中高收入国家向低收入国家延伸产业链的情况,即低收入国家专业化在产业链的下游环节。区分嵌入类型后发现,无论是前向关联还是后向关联都可以实现双边经济协同发展;产业链嵌入程度加深有利于改善贸易条件,进而实现双边经济的协同发展。
关键词:
产业链嵌入 经济联动 前向关联 后向关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谢丹
文章基于2012—2022年61个国家(地区)的面板数据,系统考察了全球价值链嵌入对数字产业创新的影响机制。实证结果表明:全球价值链嵌入有利于促进数字产业创新,即随着嵌入位置的攀升,数字产业创新水平不断提高。全球价值链嵌入对数字产业创新的影响存在异质性,主要表现为在高收入国家和人力资源优渥国家的作用更明显。从传导机制来看,全球价值链嵌入可通过促进消费升级与知识溢出,提高数字产业创新水平。进一步而言,知识产权保护在全球价值链嵌入对数字产业创新的影响中发挥负向调节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谢丹
文章基于2012—2022年61个国家(地区)的面板数据,系统考察了全球价值链嵌入对数字产业创新的影响机制。实证结果表明:全球价值链嵌入有利于促进数字产业创新,即随着嵌入位置的攀升,数字产业创新水平不断提高。全球价值链嵌入对数字产业创新的影响存在异质性,主要表现为在高收入国家和人力资源优渥国家的作用更明显。从传导机制来看,全球价值链嵌入可通过促进消费升级与知识溢出,提高数字产业创新水平。进一步而言,知识产权保护在全球价值链嵌入对数字产业创新的影响中发挥负向调节效应。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匡祥琳
强化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创新激励效应,是实现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抓手。为此,文章立足于2011—2020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采用基准回归模型、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全球价值链嵌入对区域创新的激励效应。结果显示:全球价值链嵌入及其分解指数均能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但激励效果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前向关联参与度的正向激励效应更为显著。在异质性层面,全球价值链嵌入对区域创新的激励效应存在明显主体、区域和城乡异质性。在非线性特征层面,全球价值链嵌入在研发人员、政府支持和技术扩散单一门槛约束下,对区域创新的激励效应呈边际递增态势;在对外开放单一门槛约束下,则呈边际递减趋势。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区域创新 激励效应 空间外溢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匡祥琳
强化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创新激励效应,是实现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抓手。为此,文章立足于2011—2020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采用基准回归模型、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全球价值链嵌入对区域创新的激励效应。结果显示:全球价值链嵌入及其分解指数均能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但激励效果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前向关联参与度的正向激励效应更为显著。在异质性层面,全球价值链嵌入对区域创新的激励效应存在明显主体、区域和城乡异质性。在非线性特征层面,全球价值链嵌入在研发人员、政府支持和技术扩散单一门槛约束下,对区域创新的激励效应呈边际递增态势;在对外开放单一门槛约束下,则呈边际递减趋势。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区域创新 激励效应 空间外溢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传超 杨蕙馨
在技术轨道理论的基础上,借助全球专利数据库测度中国在全球创新价值链中的参与度和嵌入位置,并结合具体实例研究中国企业在"走出去"模式和"引进来"模式下嵌入全球创新价值链的具体表现。研究发现:中国企业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处于非核心技术领域和低端环节,全球创新价值链参与度为47.30%,低于美、日、德、法等世界主要经济体国家。中国的全球创新价值链嵌入位置与发达国家目前仍存在差距,在"走出去"模式中不能完全掌握发展主动权,在"引进来"模式中存在被锁定在低端环节的现象。中国参与创新领域国际循环受到一定阻力,根本原因在于国内创新领域暂且没有形成全方位的、具备国际竞争力的技术创新。应当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理念为引领,打造畅通、高效、自主的创新领域国内循环,提升中国创造的国际竞争力,在此基础上把握对外开放主动权,实现更高水平的"引进来"和"走出去"。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翟东升 阚慧敏 李梦洋 徐硕 陈蒙蒙
知识经济背景下,国家间的技术竞争日益激烈,而中国在专利布局方面存在认知与操作短板,制约着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因此,提出一套有效的专利布局分析方法,对指导企业进一步实施专利布局具有重要意义。当前,专利布局的分析视角相对局限于企业层面,且传统的布局分析方法不能直观展现企业间的技术攻防意图,所以,本文在刻画产业链专利分布结构的基础上,总结基本的专利分布模式及其蕴含的布局意图,以此实现产业链视角下的专利布局意图挖掘。首先,在微观层面引入结构性与功能性技术关联关系,修正专利知识组织结构,并根据修正后的专利知识图谱本体构建领域专利知识图谱;然后,利用图嵌入算法刻画产业链专利分布结构;接着,总结5种基本的专利分布模式并分析其布局意图,基于此挖掘产业链各布局主体的布局意图;最后,通过在非全氟化质子交换膜领域进行实证研究,验证了上述方法的有效性与实用性,并为我国非全氟化质子交换膜企业以及产业的安全发展提出了应对建议。
关键词:
专利布局 意图挖掘 专利知识图谱 图嵌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曹丽莉 余鑫 杨雪艳
嵌入全球价值链,凭借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已成为各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路径。新基建的出现为进一步提升嵌入GVC的水平提供了新动能。为了探究新基建与嵌入GVC之间的关系,文章首先构建包括信息、交通、能源、物流四个层面的区域新基建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基于垂直专业化指数和出口技术复杂度指数双重视角的测度方法对区域嵌入GVC水平进行测度。其次,以区域创新能力为中介变量来探讨区域新基建能力与其嵌入GVC水平的关系。最后,选取2008—2017年我国30个省份数据展开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区域新基建能力的提高能有效促进区域嵌入GVC水平的提升。区域信息、交通、能源基础设施建设能力也对其GVC地位有显著正向影响,但物流对此的正向作用并不显著。区域创新能力在新基建和GVC之间的中介效应不显著。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马宇轩 刘晓亮
本文从理论上剖析了数字贸易发展对我国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影响,并采用我国30个省区市样本数据,从实证角度研究了数字贸易发展对我国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贸易发展能够通过促进全球价值链的分工合作、提高企业竞争力、赋能全球贸易的数字化和智能化、促进全球价值链重构等渠道对我国全球价值链嵌入产生正向赋能作用,实证研究进一步证实了数字贸易发展对我国全球价值链嵌入具有正向赋能效应的结论。此外,贸易政策、技术创新、产业政策、劳动力素质、省域经济发展水平和金融发展水平同样会对我国全球价值链嵌入产生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但相比较而言,贸易政策和技术创新对我国全球价值链嵌入的边际赋能效应更强。本文最后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赵冉冉 韩孟孟 沈春苗
基于2000-2015年中国海关进出口贸易数据构建地区全球价值链嵌入度,本文运用OLS模型和2SLS模型检验了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全球价值链嵌入有助于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成为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驱动力,但需要注意产业结构合理化中的“虚假产业均衡”;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全球价值链嵌入显著促进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且产业结构合理化表现为“良性产业均衡”,但对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不显著。中国除了持续深化全球价值链分工参与度,还应加强培育产业链竞争优势,并鼓励中西部地区寻求差异化的产业结构升级路径。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项松林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依托低成本优势,快速而全面地融入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但从全球价值链分工格局来看,中国在总体上仍处于中低端,且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价值链分工模式往往具有"动态"特征,即不同生产环节和阶段具有追寻"低成本"的天然倾向。随着我国劳动力等各种生产要素成本的集中上升,环境、资源、能源约束的日益增强,以及其他更多低成本优势国家或地区加入跨国公司主导的国际分工体系,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柳剑平 程胜琳
在对全球价值链嵌入影响绿色技术创新特质、机理、异质性、滞后性与动态效应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2008-2018年中国内地25个省份面板数据,测度中国各省份全球价值链嵌入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1)从全国层面看,绿色技术创新是一个动态演化、循序渐进的过程,嵌入全球价值链对绿色技术创新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但这种影响存在逐渐减弱的滞后性;(2)从时间层面看,嵌入全球价值链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具有显著时间差异性,伴随着中国自主创新水平提升和环境规制力度加大,以及发达国家逆全球化趋势盛行,近年来嵌入全球价值链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日渐减弱;(3)从地区层面看,嵌入全球价值链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具有显著地区差异性,中西部地区嵌入全球价值链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比东部地区更明显。据此,提出进一步优化全球价值链嵌入度、扩大全球价值链溢出效应、缩小不同地区间技术差距等政策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焦小静
以2007-2019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客户信息为样本,探讨客户创新对上游企业的创新溢出效应。研究结果发现:客户创新对公司创新有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在采用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上述结果依旧存在;且进一步检验发现当公司与客户的地理距离较近、经济联系紧密度较高、上市公司为国有企业时,这种正向溢出效应更明显;最后还借助于国内和全球前100强客户创新能力的样本佐证了本文结论。这一研究结论提供了基于"客户关系视角"的创新溢出效应的直接证据,并基于此提出了如下政策建议:公司应加快商业战略重塑,实施"上下游企业齐步走,打通产业链"的一体化模式;推进基于客户资源整合的"合作-精准创新"模式;进一步完善客户信息含量的披露制度。
关键词:
供应链关系嵌入 主要客户 创新溢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嵌入省域产业特色的优势学科群集群发展模式研究——创新驱动视阈下以黑龙江省高校学科群为例
嵌入全球价值链与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基于2012年世界银行调查数据的研究
全球价值链嵌入对跨境电商创新的影响研究——基于空间关联视角
知识产权保护、全球价值链嵌入与技术创新的互动效应研究
创新链视角下创新主体跨层嵌入对创新质量的影响——以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为例
产业网络双重嵌入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基于新型技术追赶的中介效应
移动互联网产业链的演化与治理——基于双重网络嵌入的视角
全球价值链嵌入对我国企业创新的影响
数字经济对传统制造业产业链创新链融合的影响——基于中国省域经验的实证研究
企业并购网络嵌入对城市区域创新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