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01)
- 2023(15421)
- 2022(12691)
- 2021(11493)
- 2020(9531)
- 2019(21131)
- 2018(20733)
- 2017(40062)
- 2016(21164)
- 2015(23171)
- 2014(22693)
- 2013(22452)
- 2012(20760)
- 2011(18737)
- 2010(19514)
- 2009(18837)
- 2008(18331)
- 2007(16964)
- 2006(15372)
- 2005(14514)
- 学科
- 济(93527)
- 经济(93392)
- 业(89787)
- 企(80963)
- 企业(80963)
- 管理(79638)
- 业经(32771)
- 中国(32375)
- 财(31532)
- 方法(30751)
- 农(30142)
- 融(28171)
- 金融(28169)
- 银(26845)
- 银行(26827)
- 制(26640)
- 行(26054)
- 地方(24543)
- 务(22198)
- 财务(22160)
- 财务管理(22128)
- 技术(22055)
- 数学(22043)
- 数学方法(21879)
- 农业(21541)
- 企业财务(21018)
- 体(18795)
- 理论(17750)
- 策(16801)
- 和(16350)
- 机构
- 学院(299896)
- 大学(292925)
- 济(131361)
- 经济(128730)
- 管理(118511)
- 研究(99735)
- 理学(99572)
- 理学院(98595)
- 管理学(97452)
- 管理学院(96866)
- 中国(85610)
- 财(66688)
- 京(62076)
- 科学(54361)
- 财经(50525)
- 江(48953)
- 所(48929)
- 中心(46964)
- 农(46055)
- 经(45566)
- 研究所(42951)
- 北京(39681)
- 经济学(39679)
- 州(39185)
- 业大(37886)
- 财经大学(36978)
- 范(36257)
- 院(35982)
- 师范(35946)
- 经济学院(35529)
- 基金
- 项目(184318)
- 科学(148106)
- 研究(143128)
- 基金(133066)
- 家(112550)
- 国家(111391)
- 科学基金(98320)
- 社会(93957)
- 社会科(89182)
- 社会科学(89166)
- 省(74840)
- 基金项目(69757)
- 教育(64156)
- 划(59977)
- 自然(59204)
- 自然科(57866)
- 自然科学(57854)
- 编号(57804)
- 自然科学基金(56906)
- 资助(52720)
- 成果(47295)
- 创(44933)
- 发(44912)
- 制(41167)
- 重点(41156)
- 创新(41041)
- 课题(40997)
- 部(40571)
- 业(39524)
- 国家社会(38798)
- 期刊
- 济(161595)
- 经济(161595)
- 研究(98198)
- 中国(71138)
- 财(55823)
- 管理(53059)
- 农(45709)
- 融(45599)
- 金融(45599)
- 科学(37587)
- 学报(35748)
- 教育(33393)
- 农业(30290)
- 大学(29426)
- 业经(28727)
- 技术(28601)
- 学学(27713)
- 财经(26194)
- 经济研究(24731)
- 经(22629)
- 问题(20145)
- 业(17701)
- 技术经济(17220)
- 现代(15735)
- 贸(15649)
- 商业(15036)
- 世界(14959)
- 财会(14867)
- 科技(14791)
- 国际(14470)
共检索到4900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任志宏
第四次工业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了全球制造业的发展形态,对金融供给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有效降低制造业融资成本、丰富和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成为着力点自2008年提出"双转移"战略及推动"腾笼换鸟"战略以来,广东省开启了制造业由量到质升级和蝶变之旅,2015年广东启动工业转型升级攻坚战三年行动,2017年发布《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2018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晓刚
金融要支持制造业"聚合力"、支持制造业"强科技"、支持制造业"绿转型"、支持制造业"综合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遵循发展规律、抢抓战略机遇的必然选择。2016年泰州市获批金融支持产业转型升级改革创新试验区,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修国义 许童童
装备制造业作为中国的重要产业之一,也是制造业的"母体",近几年发展迅速,但与美国、日本、德国等制造业强国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本文以中国装备制造业为研究对象,从政策性金融支持、商业性金融支持、资本市场金融支持、风险投资金融支持4个角度出发,选取了2005~2014年10年的全国装备制造业的面板数据,创新性地运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模型与岭回归分析4项金融支持方式对装备制造业的支持程度,找出各种金融支持方式存在的问题,为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遥 刘苏阳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大判断。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谋划经济工作的根本方针。制造业是实体经济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关系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全局,应该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金融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所面临的
关键词:
制造业 高质量发展 金融支持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宗干
存在的不足企业对贷款承载不足与银行供给不足并存。如,江苏新海石化与江苏镔鑫钢铁两家企业均为全国民营企业制造500强,占赣榆区制造业产值的85%,但2017年9月末贷款余额仅为11.91亿元。江苏镔鑫钢铁营业收入234亿元,占到工业总产值13强企业产值的21.1%,从目前国家去产能政策看,钢铁属于受限制行业,银行贷款审批难以通过,江苏镔鑫钢铁由分公司通过贸易公司融资达4.44亿元,只有地方性的银行贷款5400万元。同时,银行习惯于对制造业的贷款采用房地产抵押方式,这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天琦
在金融支持制造业企业发展方面,尤其在中小制造业企业融资体系构建层面,德日两国的经验对金融助力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德国和日本金融支持制造业发展特点德国金融支持制造业发展的特点与经验德国是全球制造业强国,人口不多,却拥有先进的制造业,目前享誉全球的制造业品牌已达到了2300多个。而德国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除受益于健全的工业基础体系、高技能的工人和突出的自主创新研发能力外,金融在推动国家制造业发展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德国是欧美国家中受金融危机影响最小的国家之一;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尹优平 夏博辉
制造业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着力点,是国际产业竞争博弈的焦点,是经济深层次结构性矛盾的集中点,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从根本上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2018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以服务制造业、服务实体经济为天职的金融行业,应积极拓宽资金供给渠道,提高金融服务的适配性和普惠性,为现代制造业发展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的金融服务。
关键词:
制造业企业 信贷投放 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章彰
<正>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以下简称“三化”)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方向。目前,我国对制造业“三化”的范畴没有作出明确定义。为了讨论上的方便,笔者将“高端化”定义为发展可支撑“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目标的中间品和高端耐用消费品,如高端装备、新材料、高端电子设备等;将“智能化”定义为创新与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相关的产品和服务,如通信电子设备、信息和软件服务等;将“绿色化”定义为提升制造业节能减排水平,如发展新能源汽车、新能源装备、储能电池等。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邓宇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其中,制造强国建设离不开制造业转型发展。我国拥有全球产业门类最齐全、产业体系最完整的制造业,成为经济发展韧劲的重要支撑。制造业转型发展是一项系统的长期工作,对我国迈向制造业强国意义重大。目前,国家和地方围绕制造业转型发展制定了产业政策规划,加大制造业产业园区建设,打造制造业产业集群。既强调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包括制造业设备更新、数字化转型,同时强调瞄准制造科技前沿,坚持科技创新自立自强。
关键词:
制造业转型升级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吴艾君 朱兴龙
装备制造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石,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的进程以及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纵观世界上的工业化强国,无不以强大的装备制造业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核心和基础。黑龙江省作为我国的老工业基地,从"一五"时期便成为国家重点建设的装备制造业科研生产基地。近年来,随着中央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已成为支撑和带动全省工业经济持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胡杰 刘思婧
制造业的技术创新需要金融的支持,金融发展也需要制造业等实体经济提供支撑,金融如何支持制造业的技术创新并最终实现自身发展值得深入研究。以外部融资依赖度高、技术密集度高的9个制造业子行业为样本,实证研究信贷市场、资本市场对制造业高技术密集度子行业的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资本市场对制造业的创新能力有明显促进作用,而信贷市场对其无显著促进作用。为此需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更好地利用资本市场等途径,促进制造业技术创新。
关键词:
制造业 技术密集度 金融发展 技术创新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栋
选取2012—2021年中国A股上市高技术制造企业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金融发展对高技术制造业创新韧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发展能够显著提升高技术制造业创新韧性,且研究结论在经过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金融发展对高技术制造业创新韧性的提升作用在优质企业、非国有企业、大型企业和东中部地区企业内更明显。机制检验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发展能够通过提升资本配置效率和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两条作用路径,影响高技术制造业创新韧性。对此,提出健全数字金融治理机制、推动产业链高端集群化发展、充分发挥资本市场枢纽作用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增强高技术制造业创新韧性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栋
选取2012—2021年中国A股上市高技术制造企业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金融发展对高技术制造业创新韧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发展能够显著提升高技术制造业创新韧性,且研究结论在经过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金融发展对高技术制造业创新韧性的提升作用在优质企业、非国有企业、大型企业和东中部地区企业内更明显。机制检验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发展能够通过提升资本配置效率和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两条作用路径,影响高技术制造业创新韧性。对此,提出健全数字金融治理机制、推动产业链高端集群化发展、充分发挥资本市场枢纽作用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增强高技术制造业创新韧性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姜启波 谭清美 尹君
创新是驱动经济发展的核心关键。为探究"互联网+"创新如何驱动制造业发展,从"互联网+"创新驱动制造业发展的运行机制、运行模式和发展途径等方面,提出"创新互联网平台"和"智慧创新元"的概念,深入研究"互联网+"创新驱动制造业的演化发展。"互联网+"创新是一种全新的创新模式,可以彻底改变传统的创新模式,变革制造业的组织模式,驱动制造业关键技术跨越发展,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研究结论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以期为制造业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文佳 熊涓
利用2007-2016年30个省份面板数据,文章构建了制造业绿色创新动态面板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检验了制度供给对制造业绿色创新发展的效应。研究发现:制度供给对制造业绿色创新发展具有双重效应;知识产权制度和财政制度能够显著促进技术创新但短期内二者对创新效率的提升效果不足以抵消产业持续增长带来的环境负面效应;环境制度对当前处于价值链低端的制造业技术创新产生抑制作用,但能够显著改善企业环境污染行为。制度供给对制造业的绿色创新效应根据区位因素变化有所差别,应当制定区域差异化制度政策使制度供给在适宜的区间内充分释放积极效应。由此提出要结合区位因素制定区域动态差异化制度体系、发挥知识产权制度对创新的激励保护作用,尽快释放制度供给效应,调整制造业产业结构以向高端化和服务化发展,从而强化制度供给对制造业绿色创新发展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制造产业 技术创新 体制制度 供给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