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10)
2023(4832)
2022(3836)
2021(3697)
2020(3005)
2019(6483)
2018(6596)
2017(12765)
2016(6739)
2015(7220)
2014(6859)
2013(6945)
2012(6417)
2011(5912)
2010(6052)
2009(5712)
2008(5667)
2007(5272)
2006(4684)
2005(3983)
作者
(17628)
(15586)
(14890)
(14054)
(9359)
(7485)
(6578)
(5992)
(5626)
(5240)
(5192)
(4854)
(4698)
(4693)
(4534)
(4501)
(4382)
(4326)
(4251)
(4170)
(3849)
(3754)
(3739)
(3713)
(3636)
(3494)
(3473)
(3210)
(3121)
(3035)
学科
(43204)
(39696)
(29675)
经济(29650)
农业(28749)
管理(20672)
(20034)
企业(20034)
业经(13530)
技术(11666)
(10025)
农业经济(9618)
(8831)
农村(8827)
技术管理(7971)
中国(7869)
(7681)
(7433)
方法(7433)
(7433)
地方(7231)
土地(6637)
发展(6510)
(6509)
(6480)
劳动(6480)
数学(6302)
数学方法(6285)
(6280)
农业劳动(6273)
机构
学院(95724)
大学(87140)
(44245)
经济(43574)
管理(40393)
(38064)
理学(35575)
理学院(35340)
管理学(34986)
管理学院(34825)
研究(29698)
农业(28436)
中国(25359)
业大(21452)
(18750)
农业大学(17122)
科学(17086)
(16607)
(15506)
中心(15319)
经济管理(15154)
(14634)
(14144)
财经(13560)
研究所(12976)
(12358)
(12264)
(12177)
经济学(11658)
(11602)
基金
项目(63450)
科学(51196)
研究(50930)
基金(45615)
(38591)
国家(38062)
社会(33912)
科学基金(33653)
社会科(31710)
社会科学(31701)
(27951)
基金项目(25118)
(24381)
编号(22644)
教育(20890)
(20738)
自然(19572)
自然科(19128)
自然科学(19124)
自然科学基金(18791)
(17964)
(17211)
成果(16722)
资助(16184)
(15870)
创新(15047)
(14351)
(14154)
课题(13997)
国家社会(13880)
期刊
(57330)
经济(57330)
(45891)
农业(31060)
研究(25475)
中国(22607)
业经(17465)
(13976)
(13763)
科学(13418)
农业经济(13041)
农村(12631)
(12631)
学报(12615)
(12062)
金融(12062)
管理(11122)
大学(10987)
学学(10892)
问题(8546)
农村经济(8520)
技术(8421)
世界(7460)
经济问题(7266)
(6907)
教育(6632)
技术经济(6233)
经济研究(6108)
社会(6085)
财经(5856)
共检索到1451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13个粮食主产区之一,同时也是农业自然灾害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2007年以来,自治区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自主自愿、协同推进"的原则,不断加大对农业保险的投入力度,扩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的品种和区域范围,引导农业保险承办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谭静  王会川  葛小南  
近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农业工作会议连续释放出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激活现代农业潜力的强烈信号,社会普遍认为我国传统的农业、农村发展模式将进入又一个"破冰期",同时也预示着现代农业将步入发展"黄金期"和"活跃期"。在此背景下,探索与研究财政支农思路和方式的调整,对促进政府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作用的发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陈军  傅应军  龚传勇  霍妍  
财政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有多种方式,从早期的有偿支持、有无偿结合到现今的补助、贴息等,对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长期以来,"投向分散,管理僵化,效益有限"等问题也一直存在。为探索创新财政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新方式,2004年财政部安排部分资金,在全国试点实施财政投资参股项目。财政投资参股项目运行近十年,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邓智华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转型。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农业,如何科学转变发展方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理论与现实问题。本文通过考察西部欠发达省份青海现代高效生态农牧业的建设发展情况,就财政支农机制创新与我国农业发展方式转型升级之间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陈新平  
目前财政支农资金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着管理部门过多、到位速度慢、使用分散以及效益低下等问题。这些问题影响着农村改革发展基本目标的实现。为此,需要突破既有思维定势,改进目前整合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模式,并重新定位财政支农资金的功能,对其实施金融化循环运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韦瑞智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20042016年连续十三年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强调了"三农"问题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重中之重"的地位。广西作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三农"发展最大的难题还是资金短缺。因此,创新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机制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许锡龙  
从新中国成立起,财政支农政策随着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经历了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近年来,我国财政支农资金规模不断扩大,财政支农政策力度不断加强,在解决好"三农"问题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三农"服务是农业银行的市场定位,在财政支农资金大幅增加的情况下,如何与财政资金积极配合,发挥财政金融支农的合力,更好地为"三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韦瑞智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2004~2016年连续十三年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强调了"三农"问题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重中之重"的地位。广西作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三农"发展最大的难题还是资金短缺。因此,创新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开华  
我国财政支农政策的偏差是“三农”问题形成的重要原因。本文从我国财政支农政策创新的角度 ,探讨我国现阶段“三农”问题的成因及其解决对策。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李海军  
农业保险是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稳定农户收入,扶持农业发展的重要政策工具。从2004年到2008年,连续五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均对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提出要求,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推进,我国农业保险将迎来新的发展时期。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江维国  李立清  
当前我国财政金融支农服务存在注重功利性、附有行政回报条件、支出结构分散、形重于实、强调有偿性、具有求稳偏好以及两者间缺乏有效互动等不足之处。这些不足从不同侧面影响了财政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预期效果,为此需要加大财政支农支出倾斜力度、杜绝各类行政报酬、整合财政支农资金、开展金融专项服务、健全金融支农补贴机制、完善担保体系并建立财政金融支农联动机制,以创新财政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服务。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彪  
现如今,我国财政金融支农规模日益庞大,然而在发展道路上却显现出很多问题,例如金融支农过于形式化、过于功利化,新型主体获得支持成本过高,支持结构不够集中以及财政支农与金融支农配合度低等。这些问题的存现阻碍了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成长发展,所以只有彻底消除上述问题,通过增加财政支农的支持标准、遏止所有行政报酬事件、制定专属支持项目、完善金融支农帮扶制度与担保系统以及加深金融财政支农合作互联等方式,开发出凸显创新特色的财政金融服务帮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获得更进一步的发展。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财政部农业司课题组  
按照2006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的支农投入要实现"三个高于"和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的要求,各级财政部门一方面积极筹措资金,增加对"三农"的投入,另一方面调整支出结构,"放大"支农资金规模、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努力构建稳定增长的支农投入机制以及规范、安全、有效的支农资金运行机制。(一)目前,实际工作中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亟待创新支农机制,更好地促进新农村建设。1.地方财政支农投入相对不足。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胡静林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财政支农工作面临着全新的形势,肩负着重要的职责。以改革创新、求真务实的精神,科学把握财政支农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研究明确新时期财政支农改革创新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十二五"以来财政支农工作成绩显著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陈春莹  
近年来,山东省莒县财政局结合当前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农村财会人员管理实际,着力在培训模式、培训内容、培训方法上进行创新,有计划、分层次、分阶段推进农村财会人员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工作,提升了农村财会人员业务素质,保证了上级各项财政支农政策的贯彻落实,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一、坚持"四个到位",夯实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基础一是组织领导到位。为顺利开展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工作,成立了由财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