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59)
2023(10012)
2022(8380)
2021(8353)
2020(6701)
2019(15552)
2018(15278)
2017(28952)
2016(15313)
2015(17071)
2014(16492)
2013(15891)
2012(14388)
2011(12461)
2010(12683)
2009(11596)
2008(11456)
2007(10076)
2006(8552)
2005(7358)
作者
(39282)
(32810)
(32417)
(31024)
(20870)
(15713)
(14663)
(12441)
(12254)
(11731)
(11254)
(10933)
(10468)
(10285)
(10010)
(9810)
(9621)
(9396)
(9335)
(9225)
(7918)
(7902)
(7736)
(7671)
(7362)
(7278)
(7215)
(7154)
(6399)
(6388)
学科
(56646)
经济(56586)
管理(52085)
(51614)
(42724)
企业(42724)
(27276)
方法(25561)
数学(22570)
数学方法(22021)
(19190)
技术(17265)
中国(16870)
地方(15442)
业经(13704)
农业(13581)
财政(13282)
(12914)
财务(12872)
(12864)
财务管理(12821)
技术管理(12638)
企业财务(12107)
理论(11088)
(10849)
(9605)
(9349)
银行(9343)
(8933)
(8740)
机构
学院(197919)
大学(195324)
管理(81172)
(78016)
经济(76241)
理学(70261)
理学院(69506)
管理学(68128)
管理学院(67750)
研究(60545)
中国(48943)
(44442)
(40707)
科学(36527)
(31185)
财经(31041)
中心(29587)
(28455)
(28016)
(26896)
业大(26567)
(26113)
师范(25930)
北京(25416)
研究所(25234)
(24577)
经济学(23030)
(22672)
财经大学(22648)
技术(21311)
基金
项目(134570)
科学(107999)
研究(101966)
基金(97202)
(83361)
国家(82614)
科学基金(73325)
社会(64931)
社会科(61611)
社会科学(61595)
(54998)
基金项目(51728)
教育(47561)
自然(46898)
自然科(45913)
自然科学(45907)
自然科学基金(45091)
(44849)
编号(41713)
资助(38535)
(33707)
成果(33359)
创新(30537)
重点(30022)
课题(29323)
(28695)
(28655)
国家社会(26644)
大学(25634)
项目编号(25558)
期刊
(87086)
经济(87086)
研究(60994)
中国(45431)
(40198)
管理(31680)
教育(25806)
科学(25201)
学报(24346)
(24211)
技术(20686)
大学(19953)
学学(18509)
(18475)
金融(18475)
农业(16108)
财经(15022)
业经(14647)
经济研究(14215)
(12872)
科技(11487)
技术经济(11231)
财会(11166)
会计(11029)
(10812)
问题(10677)
统计(10423)
图书(9693)
(9633)
(9366)
共检索到3018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丹  
当今,我国财政扶贫资金投入的最大问题,一方面是资金供给远远不能满足贫困县脱贫攻坚的需要,亟须扩大资金投入来源;另一方面是有限的资金又存在着投入分散难以发挥出最佳的扶贫效益的问题。基于资金投入加大与使用效益不高的矛盾日渐突出这种"双重困境",国内学界和实践工作中都对加强财政扶贫资金的整合呼声甚高,将财政扶贫资金的整合认为是创新财政扶贫资金投入的第一道门滥。有鉴于此,笔者近期对南宁市国家级重点贫困县——上林县财政扶贫资金的使用管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丹  
当今,我国财政扶贫资金投入的最大问题,一方面是资金供给远远不能满足贫困县脱贫攻坚的需要,亟须扩大资金投入来源;另一方面是有限的资金又存在着投入分散难以发挥出最佳的扶贫效益的问题。基于资金投入加大与使用效益不高的矛盾日渐突出这种"双重困境",国内学界和实践工作中都对加强财政扶贫资金的整合呼声甚高,将财政扶贫资金的整合认为是创新财政扶贫资金投入的第一道门滥。有鉴于此,笔者近期对南宁市国家级重点贫困县——上林县财政扶贫资金的使用管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许传坤  王昕  
"资金使用精准"是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理论"六个精准"的重要方面。在实践中,财政扶贫资金总量不足与结构失衡、管理分割与协调困难、资源利用分散与监管缺乏等问题仍然突出。以2014—2016年云南省的财政扶贫资金投入数据作为研究对象,对易地搬迁、扶贫安居、产业增收项目、资产收益扶贫、劳务技能培训、教育扶贫的财政扶贫资金投入情况进行分析,提出在财政政策顶层设计、重大扶贫项目组织突出问题导向、优化财政专项资金投入的制度设计等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吴培培  
财政涉农资金整合推进精准扶贫是整个财政涉农资金整合发展历程的新里程碑。本文通过梳理财政涉农资金整合的发展历程,对财政涉农资金整合进行了现状分析,分析了精准扶贫背景下涉农资金整合存在的整合力度不够、协调能力薄弱以及缺乏透明度的问题,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了建立县级政府约束机制、加强部门组织协调机制以及强化整合监督机制的三点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谢婷  余家凤  
近几年,我国在扶贫项目上投入的人力物力等逐年增加,被帮助的地方的生产能力有所提高,经济和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生活水平也有所改善,随着扶贫工作的深入,扶贫工作已经进入瓶颈时期,取得显著效果已经越来越难了。所以,扶贫工作中最重要的事就是相关制度的改进,对真正贫困的人群进行帮助,从而让有限的财政资金达到最大程度的有效利用率。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艳芝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精神,指导各地有序推进资产收益扶贫,进一步增强贫困群众获得感,财政部会同农业部、国务院扶贫办印发了《财政部农业部国务院扶贫办关于做好财政支农资金支持资产收益扶贫工作的通知》。近日,财政部农业司有关负责人就进一步做好财政支农资金支持资产收益扶贫工作回答了记者提问。问:为什么说资产收益扶贫是精准扶贫重大机制创新?答: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探索对贫困人口实行资产收益扶贫制度"。《决定》进一步明确要求探索资产收益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艳芝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精神,指导各地有序推进资产收益扶贫,进一步增强贫困群众获得感,财政部会同农业部、国务院扶贫办印发了《财政部农业部国务院扶贫办关于做好财政支农资金支持资产收益扶贫工作的通知》。近日,财政部农业司有关负责人就进一步做好财政支农资金支持资产收益扶贫工作回答了记者提问。问:为什么说资产收益扶贫是精准扶贫重大机制创新?答: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探索对贫困人口实行资产收益扶贫制度"。《决定》进一步明确要求探索资产收益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徐斌  
"十二五"期间,湖南省慈利县精准扶贫主要突出"准细实",即把扶贫对象选准,把扶贫项目做细,把扶贫工作做实。一是精准识别,解决"扶持谁"的问题,确保对象精准。通过农户申请、群众评议、登记核准、张榜公示、系统录入5个流程,严格把好群众申请关、入户调查关、民主评议关、公示监督关、确认审核关,精准识别出真正的贫困人口、贫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徐斌  
"十二五"期间,湖南省慈利县精准扶贫主要突出"准细实",即把扶贫对象选准,把扶贫项目做细,把扶贫工作做实。一是精准识别,解决"扶持谁"的问题,确保对象精准。通过农户申请、群众评议、登记核准、张榜公示、系统录入5个流程,严格把好群众申请关、入户调查关、民主评议关、公示监督关、确认审核关,精准识别出真正的贫困人口、贫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浩  
从当前我国出现的七类经典精准扶贫模式来看,不同贫困户人群获得金融精准扶贫的方式是不同的精准扶贫是指针对不同扶贫区域环境、不同贫困户状况,科学采用精准选择扶贫对象、精准安排扶贫项目、精准使用扶贫资金、精准采取扶贫措施、精准实现因村派人、精准确保脱贫成效的方式,实现贫困地区和困难群众脱贫。"金融精准扶贫"是"精准扶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程华东  刘堃  
教育扶贫是高校精准扶贫地方的主要路径。基于华中农业大学在建始县精准扶贫的实践所取得的成效及遇到的问题,通过对三螺旋理论进行了深化与拓展,构建了以产业为纽带,农户、企业、高校、政府四主体相互作用的四螺旋模型,探索各主体充分发挥优势,协同创新的作用机理,提出基于四螺旋模型的高校精准扶贫地方的新路径,即:找准农户致贫或返贫的原因;高校与政府联动,做好扶贫规划;高校与企业联动,抓好产业建设;加强高校、企业与地方政府联动,攻克难点问题;四主体联动,强化过程管理。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宫留记  
在扶贫工作中引入市场机制可以提高扶贫精准性和效率,但由于缺乏理论研究和顶层设计,在各地扶贫实践中也出现了市场力量被滥用、误用的现象。本文基于精准扶贫视角提出了构建政府主导下市场化扶贫机制的新思路:通过制订《扶贫法》划分政府和市场的边界,对市场化扶贫进行顶层设计。通过区分和考察新旧两种市场化扶贫模式"精准性"差异,首次对近年来的一些新型市场化扶贫模式进行了归纳和研究,发现新型市场化扶贫模式更加符合"精准扶贫"的要求,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赵金成  曾以禹  贺祥瑞  张多  
文章通过考察调研,介绍了甘肃省和贵州省林业在精准扶贫中创新的模式、扶贫成效、保障机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探索林业生态扶贫示范区建设、加强林业生态保护精准扶贫、加强改革创新提升精准扶贫效果等政策建议,对借鉴、复制及推广甘黔两省林业扶贫做法和经验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孙群力  朱良华  
精准扶贫背景下,财政扶贫资金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对资金使用效率进行评价,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以广西54个贫困县为研究对象,构建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率评价指标,并基于调研获得的数据进行定量评价。研究发现,广西贫困地区每万元财政扶贫资金减贫人数为5.12人,国定贫困县的财政扶贫资金使用效率还要高于省定贫困县,验证了扶贫资金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不过,总体来看,广西贫困地区财政扶贫资金使用
[期刊] 求索  [作者] 田先红  
农民家计模式与家庭贫困的形成有着密切关联。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民家计模式呈现出家庭生命周期缺乏明显节点、家庭发展缺乏理性规划、代际分工不够明确和低积累、高消费等特征。农民贫困的性质主要是家庭劳动力市场化程度较低、劳动力潜能未能充分释放而形成的贫困。因此,对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而言,精准扶贫的重点应该是引入市场机制、充分释放农民家庭劳动力的潜能。国家可以通过专项帮扶、教育帮扶、基础设施建设和调整产业扶贫思路等措施来更好地实现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精准脱贫目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