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285)
- 2023(17832)
- 2022(15387)
- 2021(14243)
- 2020(11981)
- 2019(27177)
- 2018(26860)
- 2017(50883)
- 2016(27603)
- 2015(31057)
- 2014(30986)
- 2013(30008)
- 2012(27692)
- 2011(24473)
- 2010(24472)
- 2009(22141)
- 2008(21469)
- 2007(19056)
- 2006(16343)
- 2005(13861)
- 学科
- 济(105608)
- 经济(105491)
- 管理(85921)
- 业(81743)
- 企(69937)
- 企业(69937)
- 方法(52706)
- 数学(45411)
- 数学方法(44665)
- 财(28147)
- 中国(27829)
- 农(27809)
- 业经(24228)
- 技术(24099)
- 学(23136)
- 理论(20382)
- 地方(19727)
- 农业(18890)
- 务(18680)
- 财务(18592)
- 财务管理(18546)
- 贸(18425)
- 贸易(18408)
- 制(18336)
- 易(17857)
- 企业财务(17611)
- 和(17078)
- 环境(16321)
- 划(15916)
- 银(15427)
- 机构
- 学院(386189)
- 大学(386100)
- 管理(155368)
- 济(147542)
- 经济(144258)
- 理学(135499)
- 理学院(134061)
- 管理学(131354)
- 管理学院(130669)
- 研究(121190)
- 中国(89635)
- 京(81254)
- 科学(77084)
- 财(66878)
- 农(60854)
- 业大(59456)
- 所(59188)
- 中心(56916)
- 江(55603)
- 财经(54488)
- 研究所(54160)
- 范(50713)
- 北京(50565)
- 师范(50174)
- 经(49580)
- 农业(47783)
- 州(45384)
- 院(44770)
- 技术(44317)
- 经济学(43628)
- 基金
- 项目(270914)
- 科学(213335)
- 研究(196547)
- 基金(195735)
- 家(170831)
- 国家(169390)
- 科学基金(146805)
- 社会(122867)
- 社会科(116503)
- 社会科学(116471)
- 省(107271)
- 基金项目(103651)
- 自然(96928)
- 自然科(94800)
- 自然科学(94778)
- 自然科学基金(93053)
- 教育(92470)
- 划(89756)
- 资助(80805)
- 编号(80097)
- 成果(63598)
- 重点(60220)
- 部(59028)
- 创(58934)
- 发(56520)
- 课题(55216)
- 创新(54453)
- 科研(51920)
- 大学(50987)
- 教育部(50797)
- 期刊
- 济(155466)
- 经济(155466)
- 研究(106980)
- 中国(74054)
- 学报(62450)
- 管理(58427)
- 科学(56576)
- 农(53946)
- 财(51775)
- 教育(48437)
- 大学(48083)
- 学学(45140)
- 技术(39098)
- 农业(37894)
- 融(27937)
- 金融(27937)
- 业经(26182)
- 财经(25727)
- 经济研究(24908)
- 经(21992)
- 图书(21246)
- 科技(20981)
- 业(20311)
- 技术经济(20269)
- 问题(19216)
- 统计(18874)
- 版(18714)
- 策(18094)
- 理论(17768)
- 商业(17066)
共检索到5504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谢健民 邵云飞 唐小我
针对消费者需求与技术特性间关系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提出了一种基于粗糙集确定两者间关联关系的新方法。即:以技术特性作为条件属性集,以消费者需求满意度作为决策属性集,分别构造对应的决策系统,据此建立消费者需求与技术特性之间的关联矩阵。最后,采用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永安,宋晨晨,王燕妮,齐园
科技创新政策传导系统是一个动态复杂性反馈系统,基于关联数字矩阵对政策传导系统路径进行量化研究,综合考虑政策输入变量—政策过程变量—政策输出变量的整个过程,建立科技创新政策传导模型,结合关联数字矩阵反馈复杂性、系统动力学和政策科学,构建科技创新政策传导系统因果关系图,并根据政策工具的划分解析人才、税收、研发、政府采购、服务外包5类政策的作用路径。研究发现:(1)科技创新政策传导系统存在87条正反馈环,无负反馈环,其中主导反馈环45条;(2)通过关联数字矩阵最终得到14条政策独立主导传导路径并明确各个路径的数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汪权方 晏群 徐慧 王新生 张景雄 李兆华 陈志杰
合理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是准确测度农业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能力的关键所在。本文依据灰色关联度对层次分析法(AHP)中判断矩阵的构建方法进行了改进,并获取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在此基础上,分别采用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综合评价模型和障碍因子诊断模型,对2001-2012年湖北省枣阳市的农业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及其制约因素进行评估和辨析。结果显示: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GRA)改进后的AHP方法在确定指标权重时不仅能有效降低主观赋权的影响,也可避免熵值法等客观赋权法所存在的弊端;地均农业生产总值、人均耕地面积、化肥使用强度、有效灌溉面积、年降水量、人均GDP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是制约枣阳市农业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最主要因素,但在不同年份各因素的阻碍度表现不一。2001年以来,枣阳市农业土地资源利用的社会经济可持续性水平较高,综合可持续利用水平指数整体上呈增加的态势;但在生态可持续方面,2006年之后不仅明显低于之前年份,而且也显著低于同时期的社会经济可持续性。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成红 邵云飞
基于能力矩阵的分析框架,对集群企业的技术能力构建过程和基于OEM关系的超集群知识联系对该过程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以巴基斯坦的Sialkot集群和我国台湾地区的机床产业集群为案例对象,通过研究两集群中生产商的技术能力构建过程对相关命题进行检验。结论如下:集群企业的技术能力构建是一个多路径过程;基于OEM关系的超集群知识联系对集群企业技术能力构建的作用具有一定局限性;集群企业通过利用这类超集群知识联系开展富于进取心的、积极主动的学习,可以突破该局限性,克服价值链中领导企业设置的障碍,从而可以在更宽的功能范围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鹏 闫煜析 冯立杰 王金凤
[目的/意义]精准把握用户需求以引导企业高效开展产品创新,对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对此,开展了用户需求导向下基于三级技术功效矩阵的产品创新机会识别路径研究。[方法/过程]首先,针对目标产品领域进行用户评论数据与专利数据的收集及预处理;其次,利用LDA主题模型对评论数据进行主题聚类以挖掘重点用户需求;再次,运用Stanford Parser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从专利数据中提取SAO结构,从中识别技术词与功效词并分别进行主题聚类,以构建技术功效视角下的三级语义知识库;最后,以重点用户需求导航,并以三级语义知识库为数据源,构建三级技术功效矩阵,识别具有较高创新价值的产品创新机会。[结果/结论]结果表明,构建的产品创新机会识别路径能够为企业精准高效开展产品创新提供科学的决策参考依据。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春江 李姝影 刘自强 方曙
[目的/意义] 开展专利技术功效矩阵构建方法研究,旨在实现技术功效词的精准、多维度、自动化识别,形成通用的多维技术功效分析方法与工具,以提升一线科研人员和情报分析人员利用专利文献的效率。[方法/过程] 提出面向多维技术功效分析的专利技术功效矩阵构建方法。基于BERT-BiGRU-CRF抽取技术功能和技术效果的三元组(Subject-Action-Object,SAO);通过社区发现提取重要节点信息,按照技术维度分类架构设计清洗关联规则,自动优化技术词和功效词,并以网络形式揭示技术功效的潜在关联和生成技术功效矩阵,以便后续开展风险识别和技术解读等具体情报分析工作;利用石墨烯超级电容器电极领域专利真实数据集对本方法开展了实证分析。[结果/结论] 面向多维技术功效分析的专利技术功效矩阵构建方法,具有较好的有效性、可操作性和实际效用。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章朝奔 张善从
项目管理长期存在因项目任务数量繁多、任务关系复杂导致并行效率低下的问题,传统的项目管理方法不能直观表示任务关系,无法对风险耦合较高的任务进行识别、解耦,产生项目进度与成本风险损失,严重影响任务并行实施效果。针对此问题,基于项目目标拆解实现目标所需任务,提出利用数值设计结构矩阵表达项目任务关系,构建风险概率矩阵与风险损失矩阵对项目总体预计风险损失值进行评估。以某空间科学任务并行设计项目流程优化为实证案例,使用遗传算法求解项目预计风险损失值最低流程,提出科学目标满足研究任务组、有效载荷相关任务组、地面站系统任务组和发射场相关任务组等四大项任务组宏观并行、微观串行和局部概率任务反馈的流程,结果显示反馈任务最少优化后风险时间损失和经济损失分别减少7.4%、8.8%,风险损失最低优化后风险时间损失和经济损失分别减少3.0%、5.0%,与实际项目开展结果相符,证明基于数字型设计结构矩阵-遗传算法(RDSM-GA)寻优方法的可行性。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江平宇 张斌斌 郭威
在日益复杂的产品需求和生产环境下,企业面临的生产难题也更加复杂,如何科学系统地使用创新方法解决企业生产难题,是长期困扰企业的问题。研究多个创新方法集成与融合应用概念模型,构建以企业生产难题为导向的多创新方法集成与融合应用理论体系,并基于多创新方法集成与融合应用过程,提出从多个维度指导企业实施多创新方法集成与融合应用的"LCUE矩阵法"。最后,结合某空调装配企业生产实际,以价值流方法为模板,基于LCUE矩阵实施多创新方法集成与融合应用,有效解决了企业生产难题,验证了多创新方法集成与融合应用及LCUE矩阵法的可行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方俊智 文淑惠
文章针对传统DEMATEL构建IDRM方法的不足,将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运用于DEMATEL中,建立了一套完整的IDRM流程;并结合一个算例详细描述SVAR模型方法具体的操作步骤,对此结果显示,SVAR模型构建IDRM的方法能更客观、合理地反映系统中各变量之间的相互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方俊智 文淑惠
文章针对传统DEMATEL构建IDRM方法的不足,将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运用于DEMATEL中,建立了一套完整的IDRM流程;并结合一个算例详细描述SVAR模型方法具体的操作步骤,对此结果显示,SVAR模型构建IDRM的方法能更客观、合理地反映系统中各变量之间的相互影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周睿 陆瀚 姬彩霞
从绿色设计进行设计思考,以通过设计引导和促成民众的节能消费行为为核心目标,分析了绿色设计原则、设计视角与设计目标之间的整合关系,构建了针对绿色设计的MAP矩阵,并结合设计实践进行方法应用,从而探索通过MAP矩阵的绿色产品设计。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符海月 李满春 陈振杰 李谦 黄秋昊 石志宽
研究探讨土地利用开发与生态保护之间的联动耦合关系,建立土地利用开发-保护二维关联矩阵;提出在ArcGIS支持下,基于土地利用开发-保护二维关联矩阵实现土地利用导向分区的方法与技术路线,选择位于北京东部发展带的重要结点河北省廊坊市为实证研究区,开展土地利用导向分区的方法与实证研究,并提出基于土地利用导向分区的廊坊市土地利用策略,以期为区域合理配置土地资源提供理论与方法依据,希望对研究区以至相关区域可持续发展有所帮助。研究主要结论和建议:①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土地利用开发-保护二维关联矩阵是进行土地利用导向分区行之有效的方法,分区结果能基本反映廊坊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实际情况;研究提出的矩阵构建思路以及...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红梅 彭党聪 王晓昌
为了明确污水的重点污染物,使污水的特性评价结果更合理、更具实用性,采用水质矩阵与权重分析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对西安市城市污水中多种污染物的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西安市污水中SS,COD, BOD5,TN和TP的权重分别为0.266 7,0.074 8,0.141 2,0.042 0和0.475 3,溶解态与悬浮态污染物的权重分别为0.637 3和0.362 7。说明该污水中的含磷污染物、有机物和悬浮态污染物对环境及水体的危害较大,应作为污水处理的主要去除目标。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宝瑜 李原 王晶
在社会核算矩阵"部门×交易"表基础上,设计了"部门×部门"和"交易×交易"表式,提出"固定部门结构假定"和"固定市场份额假定"的总体概念,将这两种假定扩展为6种具体假定。将传统的"U.V"表方法纳入SAM假定序列中。全面设计了编制SAM"部门×部门"表和"交易×交易"表的系列公式,并应用这些公式在"部门×交易"表基础上实际编制中国2012年SAM"部门×部门"表和"交易×交易"表。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米尔 王德鲁
机会研究是企业产业转型中的关键环节,本文提出了基于匹配矩阵的项目机会研究方法。首先,分析项目成功因子、投资机会和投资主体特征;其次,评价投资主体特征与项目成功因子以及投资主体特征与项目投资机会之间的匹配度,建立匹配矩阵;最后,利用匹配矩阵选择投资项目。
关键词:
机会研究 匹配矩阵 项目管理 产业转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