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508)
- 2023(19338)
- 2022(16289)
- 2021(15110)
- 2020(12957)
- 2019(29444)
- 2018(29270)
- 2017(56663)
- 2016(30530)
- 2015(33982)
- 2014(33771)
- 2013(33204)
- 2012(30311)
- 2011(27087)
- 2010(27171)
- 2009(25931)
- 2008(25820)
- 2007(23331)
- 2006(20399)
- 2005(18438)
- 学科
- 济(124859)
- 经济(124680)
- 业(108907)
- 管理(103377)
- 企(95722)
- 企业(95722)
- 方法(57138)
- 数学(47185)
- 数学方法(46619)
- 财(40551)
- 农(38708)
- 业经(35732)
- 中国(33699)
- 制(30088)
- 务(27483)
- 财务(27416)
- 财务管理(27362)
- 农业(26155)
- 企业财务(25927)
- 技术(24172)
- 贸(23310)
- 贸易(23293)
- 易(22679)
- 理论(21966)
- 地方(21551)
- 银(21531)
- 银行(21498)
- 和(21192)
- 学(20617)
- 体(20611)
- 机构
- 学院(434868)
- 大学(430141)
- 济(180489)
- 经济(176756)
- 管理(173183)
- 理学(148320)
- 理学院(146821)
- 管理学(144454)
- 管理学院(143636)
- 研究(136121)
- 中国(108226)
- 财(89415)
- 京(89277)
- 科学(80380)
- 财经(70008)
- 农(69499)
- 所(67249)
- 江(66766)
- 中心(64746)
- 经(63306)
- 业大(61364)
- 研究所(60026)
- 北京(55668)
- 经济学(54873)
- 农业(54581)
- 范(52771)
- 州(52621)
- 师范(52248)
- 财经大学(51639)
- 经济学院(49679)
- 基金
- 项目(281940)
- 科学(223961)
- 研究(209074)
- 基金(205374)
- 家(176786)
- 国家(175254)
- 科学基金(152726)
- 社会(134137)
- 社会科(127257)
- 社会科学(127226)
- 省(111943)
- 基金项目(108316)
- 自然(97661)
- 教育(97105)
- 自然科(95449)
- 自然科学(95424)
- 自然科学基金(93747)
- 划(92535)
- 编号(85497)
- 资助(83426)
- 成果(68804)
- 重点(62954)
- 部(62744)
- 创(62673)
- 发(60307)
- 课题(58340)
- 创新(57944)
- 制(55557)
- 国家社会(55414)
- 教育部(54522)
- 期刊
- 济(202716)
- 经济(202716)
- 研究(126362)
- 中国(85140)
- 财(73590)
- 管理(68953)
- 农(64346)
- 学报(60274)
- 科学(57983)
- 大学(47124)
- 学学(44607)
- 教育(44081)
- 农业(43718)
- 融(42136)
- 金融(42136)
- 技术(41121)
- 业经(35328)
- 财经(35079)
- 经济研究(31705)
- 经(30145)
- 问题(26881)
- 业(25326)
- 技术经济(23535)
- 统计(21763)
- 贸(21547)
- 财会(20896)
- 商业(20802)
- 理论(20799)
- 策(20674)
- 现代(20503)
共检索到6496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谢静 马爱霞
为更好地分析我国医药制造行业的集聚现状及创新水平,首先通过建立行业集聚、创新集聚、创新共聚三者间的理论框架,厘清三者间可能存在的逻辑关系;以我国医药制造企业的精准地理位置为基准数据,采用DO指数进行行业集聚、创新集聚及创新共聚水平测度。对比理论框架发现:除化学药品原药制造子行业发展较为成熟,其他子行业发展水平还有待提高,特别是中药饮片加工业和生物、生化制品制造业的整体创新水平还比较低下。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曾义 冯展斌 张茜
关注环境规制对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的波特假说越来越受到我国政府和学者的重视。文章将地理位置纳入波特假说的分析框架中,从融资约束和市场需求的角度考察了不同地理位置的公司在环境规制下的创新转型行为。研究发现,环境规制越严厉,越有助于提升污染企业的创新投入水平,进而促进企业转型;与地处中心城市的企业相比,处于偏远地理位置的企业创新投入水平较低,环境规制对偏远地区企业创新转型的积极作用较弱。进一步的研究表明,通过政府财政补贴的方式可以缓解偏远地区企业的融资约束和市场需求不足的问题,从而促使其在环境规制背景下顺利实现创新转型。文章的研究有助于深刻认识全面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战略所面临的阻力,而且为我国的"城市圈...
关键词:
地理位置 环境规制 创新转型 财政补贴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褚淑贞 张丽丽 韩之俊
产业集聚程度是衡量一个产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指标,通过计算基尼系数、集中率及赫希曼.哈菲德尔指数等指标,对中国医药制造业产业集聚水平进行了实证分析,并通过对排名在前八位的省市做进一步的研究,得出结论:中国医药制造业的产业集聚水平很低,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几个省份。作为规模经济性较强的高技术产业,中国医药制造业只有提高产业集聚水平才能获得并保持持久的竞争优势。
关键词:
中国 医药制造业 产业集聚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叶建木 张洋 万幼清
本文以2011—2019年我国医药制造业上市企业为样本,考察了高管团队风险偏好、失败再创新行为与再创新绩效间的关系。研究表明,高管团队风险偏好正向影响失败后技术开发阶段再创新绩效,但负向影响失败后成果转化阶段再创新绩效。失败后全新创新在高管团队风险偏好与失败后两阶段再创新绩效间皆存在中介作用,而失败后追加创新未见中介作用。同时,高管团队风险偏好对失败后两阶段再创新绩效的影响较对成功后两阶段再创新绩效更显著,且失败后全新创新较成功后全新创新的中介作用更显著。本文旨在为企业构建合理的高管团队、改善其失败再创新行为、提高再创新绩效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借鉴。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胡国建 陆玉麒 钟业喜
作为判断上市公司(总部)地理位置的“办公地址”与“注册地址”并非总是重合,可能会造成许多研究的数据和结论出错。文章基于多学科的文献阐述企业位置分歧及对实证研究的影响,验证办公地址与注册地址表征A股上市公司(总部)位置的能力,并延伸讨论不同情况下企业位置的标准及对区位理论的影响。结果表明:(1)办公地址与注册地址的分离必然导致部分文献所界定的上市公司(总部)位置及其所属地区与现实不符,并造成企业指标、地区指标统计和企业距离等误差,使得研究结论可信度存疑。(2)在117家办公地址与注册地址跨省份分离的A股上市公司中,高达85.48%的公司总部与办公地址一致,因此上市公司相关研究应以办公地址作为公司(总部)位置,而采用注册地址的已有文献要重新审视。(3)在企业经营场所与注册地址分离现象的背景下,经济地理学中的企业位置应是承担经济职能并占据一定地理空间的经营场所,注册地址只宜在少数非经济类的研究和数据统计中适用。加强对企业注册地址及其与经营场所分离现象的关注,将在区位主体、区位现象、区位因子、区位影响等方面有益于区位理论的发展创新。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晓月 雷楠楠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选取我国上市医药制造企业专利合作数据,利用专利共同申请人构建企业专利合作网络,采用负二项回归模型探讨专利自我中心合作网络的特征指标对企业不连续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自我中心网络规模、关系频率、结构洞均对企业不连续创新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而自我中心网络密度对企业不连续创新绩效有负向影响。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朱岩 王康仕 姜岳洋
论文依据主营产品类型筛选出2017—2020年A股218家药品生产企业作为样本,实证考察金融科技对企业创新投入强度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金融科技既能直接促进企业创新,又能以数字生态为中介、间接提升企业创新水平。通过进一步的异质性考察发现:以上机制对发展路径较为成熟、较为规范的化学药创新影响更为显著;对政策、属地、资源等依赖性较强的中药创新仅体现了基于数字生态的间接路径;对处于发展初期的生物药创新仅体现了直接促进作用。
关键词:
金融科技 数字生态 创新投入 异质性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周茜 葛扬 谢烛光 朱亦凡
产业集聚在促进现代经济发展的同时对生态环境产生复杂影响,在环境规制政策日益严格的背景下,企业作出地理决策改变产业集聚度水平,进而影响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研究产业集聚在环境规制下的变化规律具有重要的经济应用价值与学术研究意义。为增强不同行业集聚程度的可比性,降低环境规制政策实施与外生变量的差异,采用DO指数法测算江苏省12个产业集聚度,并按"三废"排放污染水平将其分为高中低三类产业,构建面板回归考察环境规制对各类产业集聚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江苏省各细分产业的集聚程度存在明显差异,长短期中环境规制强度对产业集聚呈显著负向影响,但显著促进中度污染行业的集聚;该影响目前处于边际影响逐渐降低的"U"型左端趋势,结果通过稳健性检验。江苏省应制定差异产业发展规划,并提升环境规制在收紧过程中的科学化水平。
关键词:
环境规制 产业集聚 DO指数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昕 李廉水
本文的目的是探讨制造业生产行为聚集所产生的各类知识溢出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这些溢出包括知识的专业化溢出、多样化溢出和空间溢出。对我国医药、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实证分析的结果显示,知识的专业化溢出对两类制造业的区域创新存在积极影响;多样化溢出对医药制造业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为正,对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的影响为负。实证结果表明,各类知识溢出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存在行业间差异和国家间差异。
关键词:
制造业聚集 知识溢出 创新绩效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徐梦丹 朱桂龙 马文聪
为了解我国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系统的协同演化状态和规律,基于技术创新价值链和复杂系统论视角,将该系统解构为技术内部研发、技术外部获取、商业化、技术创新支撑环境等4个子系统,采用20072015年度统计年鉴数据,运用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对该系统演化的协同度及其各子系统的有序度进行测度和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的协同度及其各子系统的有序度随时间推移呈动态上升趋势,但其平均值较低;技术外部获取子系统是制约该系统向高水平协同发展的"短板";不同序参量对其所属子系统有序度的影响权重不一;我国医药行业重大政策可能对系统协同
关键词:
医药制造业 技术创新系统 协同度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窦大鹏 匡增杰
近年来,制造业企业通过服务化转型实现了生产效率的提升。本文利用匹配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海关贸易数据库数据,实证分析了制造业企业服务化对制造业企业全球价值链位置的影响。研究发现,制造业企业的服务化显著促进了企业全球价值链位置的提升,这种作用主要通过促进技术创新和提高生产成本两个机制来实现。结合互联网的进一步分析发现,制造业企业通过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可以有效提升企业的全球价值链位置。因此,加快制造业企业的服务化转型,推动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是中国制造业企业提升全球价值链位置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制造业服务化 全球价值链位置 工业互联网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谌凯 应向伟 吴叶青 林志坚
基于专利分析和文献计量方法,从发展趋势、重点技术领域、区域分布、优势机构等方面开展我国医药制造业发展态势研究,提出我国医药制造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一方面相对于高校院所,企业创新能力普遍不足,另一方面高校院所大部分科研成果仍被束之高阁,产学研结合有待进一步加强。而美国、日本、德国等医药制造业传统强国在中国布局有大量专利,给我国相关研发工作带来较强专利壁垒。由此,提出我国医药制造业发展对策建议。
关键词:
医药制造业 专利分析 文献计量 发展态势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文涛 付剑峰 朱义
本文分析了企业创新与价值链扩张之间的互动关系对企业盈利的影响。利用1998—2010年中国医药类上市公司和相关调研数据,实证研究了中国医药制造企业的整体盈利能力及其沿价值链不同方向扩张对盈利能力的影响,并具体分析了价值链上各环节的主要因素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纯制造类医药企业净资产收益率和销售净利率的下降幅度远远大于纯制造—扩张类医药企业,医药制造企业通过创新实施价值链上的业务扩张可以改善其盈利能力;中国医药制造企业盈利能力与价值链扩张之间存在着非线性关系,沿价值链向研发环节与营销环节的扩张都能有效提高、改善企业的盈利能力。
关键词:
医药制造企业 价值链 盈利能力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章家清 张学芬
我国医药制造业作为高新技术产业之一,要想在全球市场上有立足之地,需要通过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来提高其国际竞争力。基于此,本文通过数据包络分析法对我国2013年各省医药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了评价,得出我国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较低,且东西部地区差异较大的结论。运用计量模型研究我国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环境影响因素,发现企业规模、外资引进和市场结构对其影响较大。从而提出加大研发投入、提高市场集中度、完善政策和制度的建议对策。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秉镰 徐锋 李兰冰
本文应用Metafrontier和DEA模型定量评价了医药制造业创新效率,基于全要素框架构建了研发资本效率和研发人员效率评价方法,对医药制造业创新要素效率进行解构。研究发现:中国医药制造业创新活动的综合技术效率逐渐改善,但仍处于较低水平,规模无效率是主要成因。全要素研发资本效率明显低于全要素研发人员效率,研发资本节约潜力相对较大。
关键词:
医药制造业 创新效率 综合技术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