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60)
- 2023(9487)
- 2022(8037)
- 2021(7290)
- 2020(6021)
- 2019(12951)
- 2018(12832)
- 2017(24289)
- 2016(12337)
- 2015(13111)
- 2014(12081)
- 2013(11474)
- 2012(10162)
- 2011(9071)
- 2010(9135)
- 2009(8370)
- 2008(7796)
- 2007(7017)
- 2006(6076)
- 2005(5095)
- 学科
- 济(50746)
- 经济(50712)
- 管理(39736)
- 业(38771)
- 企(33937)
- 企业(33937)
- 技术(16925)
- 方法(15871)
- 地方(15766)
- 业经(15110)
- 中国(14176)
- 农(13055)
- 数学(12895)
- 数学方法(12765)
- 产业(12358)
- 技术管理(12020)
- 制(11392)
- 银(10595)
- 银行(10588)
- 财(10489)
- 行(10269)
- 融(10156)
- 金融(10155)
- 地方经济(10021)
- 贸(8937)
- 贸易(8930)
- 农业(8871)
- 易(8626)
- 体(8156)
- 理论(7953)
- 机构
- 学院(159723)
- 大学(153803)
- 济(67449)
- 经济(66153)
- 管理(65056)
- 理学(56111)
- 理学院(55533)
- 管理学(54757)
- 管理学院(54436)
- 研究(50714)
- 中国(40011)
- 京(31021)
- 财(29894)
- 科学(29578)
- 江(24585)
- 中心(24251)
- 财经(23584)
- 所(23516)
- 经(21307)
- 研究所(21258)
- 范(20429)
- 经济学(20333)
- 师范(20258)
- 州(19870)
- 业大(19776)
- 农(19461)
- 院(19289)
- 北京(18909)
- 经济学院(18260)
- 商学(18089)
- 基金
- 项目(111402)
- 科学(90878)
- 研究(86205)
- 基金(80142)
- 家(68612)
- 国家(68061)
- 科学基金(60564)
- 社会(57034)
- 社会科(54331)
- 社会科学(54325)
- 省(46960)
- 基金项目(42931)
- 教育(38286)
- 划(37807)
- 自然(36708)
- 自然科(35952)
- 自然科学(35946)
- 自然科学基金(35326)
- 编号(34820)
- 创(30211)
- 资助(29526)
- 创新(27139)
- 发(26845)
- 成果(26389)
- 重点(25361)
- 课题(24462)
- 国家社会(23731)
- 部(23237)
- 发展(22389)
- 制(22219)
共检索到2365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雷智中
互联网新兴产业激发了市场需求,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但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监管问题,仅依靠传统政府监管模式难以达到监管目标,创新互联网新兴产业监管体系势在必行。作为互联网时代下的产业创新模式,互联网新兴产业的监管趋势包括:建设具有竞争机制和创新激励的互联网新兴市场、加强数据信息安全监管、提高征信服务质量。而监管难点在于:监管政策的滞后性、众多的潜在风险、复杂的业态模式等,难以保证监管成效。本文基于互联网新兴产业的特征,构建了第一部门监管为主,第二部门自律监管和引入第三部门为辅的创新监管体系,并通过明确各主体的监管职责以及建立相关监管机制,从微观与宏观两方面共同推动,从而实现我国互联网新兴产业监管体系的创新建设。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新型产业 第三部门 协同监管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薛丽
物流业监管体制已经不适应"互联网+"时代,主要存在监管主体混乱、监管手段落后、监管力度软弱、行业组织孱弱和社会监督缺失等问题。本文通过借鉴美、日物流业监管体制和实证研究山东临沂物流业监管体制提出,物流业监管体制变革创新的根本路径是完善物流业监管法律体系:改革监管组织机构,运用"互联网+X"监管模式,加强行业组织建设,培育社会监督等,从而达到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三驾马车"共同发力,实现物流业监管的社会共治。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薛丽
物流业监管体制已经不适应"互联网+"时代,主要存在监管主体混乱、监管手段落后、监管力度软弱、行业组织孱弱和社会监督缺失等问题。本文通过借鉴美、日物流业监管体制和实证研究山东临沂物流业监管体制提出,物流业监管体制变革创新的根本路径是完善物流业监管法律体系:改革监管组织机构,运用"互联网+X"监管模式,加强行业组织建设,培育社会监督等,从而达到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三驾马车"共同发力,实现物流业监管的社会共治。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周柯 周雪莹
随着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新一代科技革命的到来,互联网与三次产业之间从浅层联系到深度融合,逐渐成为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本文从理论层面分析互联网发展、技术创新以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从实证方面,基于2008~2019年31省(区、市)的面板数据,通过全局主成分分析法计算互联网发展指数;建立空间杜宾模型对互联网发展影响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程度和空间溢出效应进行检验,并构建中介效应模型验证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互联网发展对本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具有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2)互联网发展能够加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空间溢出效应;(3)相邻地区具有相似的产业结构,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具有正向的空间关联性;(4)技术创新在互联网发展影响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具有部分中介效应。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卢清波
近年来,有关互联网金融话题的讨论与争议一直没有停止,但其概念尚未确切定义,一些新鲜经验尚未固化形成范式,开创性的实践步伐走向何方,未来的探索触角往何处深化,目前难以定论但值得期待。在互联网金融深化、嬗变的全新视野下,作为引领金融业改革发展,确保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底线的监管部门,应积极适应、主动作为,使互联网金融每深化一步,监管法规体系构建和监管工作就往前推进一步。为此笔者在分析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现状的基础上,从监管法律法规建设、监管主体明确化、建立动态监管体制、防范互联网金融风险等方面入手,为改进和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监管创新 法规构建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戴国强 方鹏飞
互联网金融给整个金融行业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存款利率管制导致的利率扭曲,直接原因是证监会的监管创新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由于构建在互联网企业的支付平台上,支付功能的提供使得互联网金融具有货币属性,成为活期存款的替代品。因此,互联网金融的本质是活期存款的利率市场化,它冲击了央行负责的存款利率市场化进程。此外,互联网金融有着较大的流动性风险,可能引发系统性危机,应将其纳入监管框架之下。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监管创新 利率市场化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梁斯 张晶
近些年来,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发展对整个社会带来了极大影响。其所具备的众多优点也令其业务规模及客户覆盖面不断扩大。市场门槛低、支付方式便捷、信息披露充分是其业务运作的主要特点。针对的客户群体也大都是传统金融机构难以覆盖到的区域。作为一种新兴事物,互联网金融有着自身的独特优势。它的出现势必会加剧目前的市场竞争程度,与此同时也会带来众多的风险。目前,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路径还没有真正实现规模化及产业化。它的出现是否会对金融业带来革命性的影响?又或者只是金融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过渡性产物?本文将分别对其产生、运作模式及国内外典型案例进行介绍,并针对其未来发展过程中的风险及监管提出建议。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资源配置 普惠金融 金融泡沫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士余
随着互联网技术进步和应用普及,支付的内涵和外延发生深刻变化,人们的支付方式亦随之改变。支付服务市场参与主体日益丰富,支付渠道逐渐融合,支付产品不断创新。其中,以互联网支付的跨越式发展尤为突出。2012年,国内银行共处理网上支付业务192亿笔,金额823万亿元;支付机构共处理互联网支付业务104.56亿笔,金额6.89万亿元。互联网发展为金融创新提供了新的动力和契机。面对日新月异的新兴支付服务市场,银行业要以更主动、合作的态度创新求变,支付机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文汇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及"支持互联网金融发展",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营造了政策支持的氛围。2017年的一号文件又用近千字的篇幅对农村金融创新进行了论述,提出既支持金融创新又要打击非法集资。在4月份中央政治局就维护国家金融安全进行的第四十次集体学习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维护金融安全,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件带有战略性、根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文汇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及"支持互联网金融发展",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营造了政策支持的氛围。2017年的一号文件又用近千字的篇幅对农村金融创新进行了论述,提出既支持金融创新又要打击非法集资。在4月份中央政治局就维护国家金融安全进行的第四十次集体学习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维护金融安全,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件带有战略性、根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秦文岩
对于缺乏完备监管系统、详细监管数据和清晰风险底数,且混合着互联网信息科技因素的多样化新兴金融而言,金融监管科技的引入对提升金融监管有效性、增强风险防控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尽管互联网信息科技在金融监管中的应用存在高度虚拟性、迅速迭代性、技术同源性等自限性,但金融监管科技底层支撑技术的实时性、敏捷性、交互性、智能性等特征,使其能较为容易、便捷地将金融监管从传统的命令性、时滞性、封闭性、分散性监管向智能化的协同性、过程性、包容性、集成性监管转变,并在实践中逐步构建具有公私协同性、数据自动化、人机交互性科技型金融监管体系。推动传统金融监管与科技型金融监管的衔接与融合,破解互联网信息科技应用于金融监管创新的自限性问题,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发力优化金融监管系统:一是以数据为核心,设计新兴金融监管信息系统,二是统筹安排传统与新兴金融监管信息系统的协同和链接。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凤芹
"互联网+"时代,对高校"概论"课教学既提出了现实挑战,又带来了新的机遇。一方面,"互联网+"动摇了当前"概论"课教学模式,弱化了传统"概论"课的教学效果,考验着高校"概论"课教师的教学能力,但另一方面,也丰富了"概论"课"教"与"学"的内容和效果,打破了学校对教育资源的垄断,塑造了新型的师生关系。因此,创新"互联网+"时代的高校"概论"课教学,需要转换话语模式,拓宽教学实践场域,提升教育主体的能力素质。
关键词:
“互联网+” “概论”课 教学创新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兰虹 熊雪朋 胡颖洁
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扩宽了互联网金融交易的空间范围,覆盖了更多的长尾群体,为其提供了更加便捷的金融服务,也促进了金融行业的创新发展。互联网金融行业前期积累的潜在风险不断爆发,暴露出金融监管存在的各种问题,损害了长尾群体权益的同时,也增加了社会成本,不利于互联网金融行业的长远发展。本文对国内外互联网金融监管进程进行研究,以大数据技术发展为前提,对中国第三方支付、P2P网贷、股权众筹融资等互联网金融模式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从大数据发展的视角对互联网金融行业存在的风险及问题进行研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金融风险增加社会成本的新观点;结合大数据背景提出了推进大数据立法建设利用大数据实现协同监管、引入人工智能监管、建立大数据征信、加强大数据国际监管合作、完善消费者权益保障机制等互联网金融创新监管措施,为达到促进互联网金融发展、增强社会信用,降低社会成本的监管目标提供政策建议。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吕秀梅
运用演化动态博弈方法分析互联网金融创新与监管间的动态博弈,推演出并行策略演化路径,并通过仿真模拟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互金企业创新意愿与创新收益、监管成本正相关,与创新成本和可能罚金呈正态分布关系;监管部门监管意愿与罚金、监管额外收益正相关,与创新收益负相关,与监管成本呈正态分布关系;创新成本对监管部门的监管策略没有影响,但与监管部门非监管策略的概率负相关。因此,互金企业应以合规为前提,通过技术、模式及产品的创新提高创新收益,通过多样化营销渠道降低创新成本;监管部门可通过监管科技来降低监管成本,且在互金企业创新意愿不强时采取多种措施来刺激或鼓励创新。该研究有助于厘清互联网金融中互金企业创新与监管机构之间的激励约束,为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提供更多理论支撑和政策启示。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创新 监管 并行策略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斐
以消费为驱动是当前经济转型持续发展的新动力,传统的消费方式带来了高昂的时间成本和鞋底成本,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和发展成为了刺激消费市场的变革性力量。本文利用2005-2015年间互联网金融市场宏观大数据,对互联网金融内生性风险与消费市场扩大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新的消费模式的出现显著增加了居民的消费意愿,除了传统金融固有的风险,互联网金融面临着更多的风险,其中信用风险、最后贷款人风险、法律风险和货币政策风险在1%的水平下显著影响着互联网金融市场,因此,走科学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之路势在必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