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43)
2023(10778)
2022(8955)
2021(7985)
2020(6601)
2019(14391)
2018(13941)
2017(25854)
2016(13634)
2015(14589)
2014(13515)
2013(12950)
2012(11307)
2011(10076)
2010(9991)
2009(9156)
2008(8867)
2007(7801)
2006(6553)
2005(5308)
作者
(39151)
(32709)
(32500)
(30267)
(20367)
(15635)
(14285)
(12641)
(12200)
(11324)
(10924)
(10740)
(10323)
(9978)
(9958)
(9884)
(9873)
(9698)
(9265)
(9234)
(8219)
(7688)
(7664)
(7345)
(7313)
(7191)
(7123)
(6981)
(6623)
(6493)
学科
(49185)
经济(49143)
(48013)
管理(46865)
(41105)
企业(41105)
方法(22363)
数学(19293)
数学方法(19056)
技术(16204)
(14463)
中国(13879)
业经(13567)
(13280)
技术管理(12274)
(10879)
贸易(10872)
(10439)
(10310)
农业(9365)
(8824)
(8821)
财务(8796)
财务管理(8787)
地方(8733)
产业(8577)
理论(8329)
(8297)
供销(8296)
企业财务(8278)
机构
学院(186729)
大学(183564)
(75630)
管理(75392)
经济(74410)
理学(66918)
理学院(66242)
管理学(65165)
管理学院(64836)
研究(59046)
中国(42720)
科学(38631)
(36802)
(36172)
业大(32668)
(31460)
(28991)
农业(28896)
研究所(26978)
中心(26963)
(26681)
财经(25842)
(23573)
经济学(22812)
北京(21993)
(21822)
(21465)
师范(21460)
商学(21274)
商学院(21076)
基金
项目(136828)
科学(109126)
基金(100530)
研究(93945)
(90398)
国家(89624)
科学基金(77660)
社会(62635)
社会科(59657)
社会科学(59637)
(56259)
基金项目(53680)
自然(52068)
自然科(51010)
自然科学(50995)
自然科学基金(50171)
(46677)
教育(43005)
资助(38837)
(35367)
编号(35213)
创新(32077)
重点(30817)
(29439)
(28552)
(27923)
计划(27276)
国家社会(26553)
科研(26392)
成果(25576)
期刊
(75765)
经济(75765)
研究(48345)
中国(35284)
学报(34435)
(31495)
科学(30383)
管理(29213)
大学(25670)
学学(24674)
(24047)
农业(21340)
教育(18087)
技术(16357)
业经(15393)
经济研究(14646)
(13455)
金融(13455)
科技(12521)
(12403)
财经(12198)
商业(11451)
(10548)
技术经济(10012)
(9899)
业大(9609)
问题(9289)
(8636)
农业大学(8336)
(7725)
共检索到2570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涛  
本文选取2011-2021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创新要素集聚对流通价值链优化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创新要素集聚能够显著促进流通价值链优化,在进行广义矩阵估计、最小二乘估计法、极大似然估计的稳健性检验后,上述结论仍然成立;绿色技术创新在创新要素集聚影响流通价值链优化过程中发挥中介作用;创新要素集聚对流通价值链优化的影响存在明显区域异质性,主要表现为对农村及中西部地区流通价值链优化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基于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期为推进流通价值链优化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任伟斐  
物流供应链集成强调供应链物流系统信息、资源、网络要素及流动要素的协调与配合,对流通企业创新韧性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2011-2021年沪深A股上市流通企业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物流供应链集成对流通企业创新韧性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文章根据研究结论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流通企业创新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赵逖  
“双循环”融通视域下,谋划中国企业全球价值链治理新策略成为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基于2009—2021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数据,实证检验创新要素集聚对数字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影响作用及中介机制。研究发现:创新要素集聚正向影响数字全球价值链嵌入,且这一作用在非国有企业、制造企业与高新技术企业中更为显著。中介机制研究表明:创新要素集聚通过提升企业服务能力、提高产品多样性、加强数字新基建强化数字全球价值链嵌入地位。对此,立足宏观、中观与微观视角,提出完善创新要素集聚顶层设计、建立差异化干预制度及完善数字新型基础设施布局的建议,以期赋能企业深度嵌入数字全球价值链。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熊玮   金雪   田舒涵  
本文选取我国293个地级市面板数据,探究数字经济对流通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研究结果发现:数字经济可显著提升流通业全要素生产率;价值链协同创新在数字经济与流通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起到中介作用;异质性检验表明,在经济较落后、小规模以及中西部城市中,数字经济对流通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更强。据此,提出相关建议,希冀助力流通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晋芳  
本文基于双循环新经济发展格局,在分析价值链协同创新对流通产业升级影响机理基础上,利用全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对二者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价值链协同创新对流通产业升级具有促进作用,但这一作用只存在于全国与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的情况并不乐观。因此,应从构建区域产品价值链分工体系、建立开放化流通产业服务环境、完善跨区域交通体系等方面,渐次推进价值链协同创新,助力流通产业转型升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黄卓  郑楠  
本文概述了当前我国双向FDI的发展现状与面临问题,并深入分析双向FDI对流通价值链升级的影响机理。为进一步研究IFDI和OFDI对流通价值链升级的作用,本文构建了实证模型,通过面板数据单位根验证和GLS回归分析,验证我国IFDI和OFDI对流通价值链升级的具体影响作用。结果表明,IFDI对流通价值链升级的促进作用略强于OFDI,且IFDI与OFDI相互抑制对流通价值链的效应。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黄卓  郑楠  
本文概述了当前我国双向FDI的发展现状与面临问题,并深入分析双向FDI对流通价值链升级的影响机理。为进一步研究IFDI和OFDI对流通价值链升级的作用,本文构建了实证模型,通过面板数据单位根验证和GLS回归分析,验证我国IFDI和OFDI对流通价值链升级的具体影响作用。结果表明,IFDI对流通价值链升级的促进作用略强于OFDI,且IFDI与OFDI相互抑制对流通价值链的效应。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子闻  
本文基于消费增长和消费升级两个层面,研究了消费水平提升与流通价值链循环的关系。总体上,消费升级对流通价值链循环产生显著促进作用,但消费规模增长并没发挥显著作用。就机制效应来看,消费规模增长依托区位条件优化效应,对流通价值链优化产生一定助推作用,但是在市场规模效应方面并没有发挥应有作用;消费升级则可以发挥技术创新效应和资源配置优化效应,进一步助推流通价值链优化。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猛  姜照君  
本文探讨建设服务业集聚区、嵌入服务业全球价值链这两类经济现象的创新效应。理论上看,服务业集聚区、全球价值链构成了推动服务业创新的双重维度:服务业集聚区为企业间的横向合作提供了载体,全球价值链则有利于服务业企业创新能力的纵向攀升。基于江苏939家服务业企业微观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服务业集聚区所提供的集聚外部性,以及嵌入全球价值链所获得的国际技术外溢,显著提高了服务业企业的创新能力。具体而言,劳动力池、知识溢出这两类集聚外部性均具有正向的创新效应;四种典型的全球价值链嵌入方式中,服务业进口、常规服务外包和逆向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猛  姜照君  
本文探讨建设服务业集聚区、嵌入服务业全球价值链这两类经济现象的创新效应。理论上看,服务业集聚区、全球价值链构成了推动服务业创新的双重维度:服务业集聚区为企业间的横向合作提供了载体,全球价值链则有利于服务业企业创新能力的纵向攀升。基于江苏939家服务业企业微观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服务业集聚区所提供的集聚外部性,以及嵌入全球价值链所获得的国际技术外溢,显著提高了服务业企业的创新能力。具体而言,劳动力池、知识溢出这两类集聚外部性均具有正向的创新效应;四种典型的全球价值链嵌入方式中,服务业进口、常规服务外包和逆向服务外包都促进了企业创新,服务业出口的影响则不显著。采用倾向得分匹配、马氏距离匹配处理模型的内生性后,实证结论仍然稳健。进一步分析发现,吸收能力对服务业集聚区、全球价值链与服务业创新的因果关系无调节作用,但能够直接促进服务业创新。本文的研究结论为促进服务业创新发展提供了有益启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红霞   陈玲玲   尚婷  
本文在对数字普惠金融、创新要素配置和流通产业链韧性展开理论分析基础上,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检验三者的内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流通产业链韧性具有正向驱动作用,但在不同区域存在异质性影响;数字普惠金融对人力创新要素配置和技术创新要素配置具有正向驱动作用,对人力创新要素配置的驱动作用明显强于对技术创新要素配置;创新要素配置在数字普惠金融与流通产业链韧性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据此,提出推动普惠金融业务数字化转型、提高创新要素配置水平、促进流通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的政策建议,强化流通产业链韧性。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吴芹  蒋伏心  
为了厘清科技服务业集聚与区域创新效率之间的内在机制,本文基于创新价值链视角下的知识创新、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三个阶段,利用DEA方法测度2009—2016年中国30个省份的创新各阶段效率,并构建空间计量模型,进一步考察科技服务业集聚对区域创新各阶段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区域创新效率存在阶段性差异,与知识创新效率、成果转化效率相比,技术研发效率较低;科技服务业集聚对本地区的知识创新效率、技术研发效率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对成果转化效率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科技服务业集聚对相邻地区的知识创新效率有正向溢出作用,对成果转化效率产生"虹吸效应",而对技术研发效率无显著影响。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谭梦卓  朱顺和  孙穗  
本文利用2012-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全球价值链与产业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产业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负向影响,并且这种影响也呈现“U”型关系;全球价值链指数以及全球价值链进口指数、全球价值链出口指数,对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显著负向影响。我国仍困于集聚拥挤效应、陷于价值链低端锁定,要不断优化我国产业布局、加大技术研发、创新力度;加强全球价值链中先进技术的学习、内化,才能有助于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骏飞  
本文从经济全球化的视角考察了要素市场扭曲对全球价值链攀升的影响。通过匹配2000-2006年全球投入产出表、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库等研究要素市场扭曲对企业全球价值链攀升的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说明企业创新是要素市场扭曲影响企业全球价值链攀升的渠道。地区要素市场扭曲程度越高,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相对位置越低端,从而导致"低端锁定"效应,抑制价值链攀升。同时,随着地区政企寻租关系加深,要素扭曲抑制了地方企业的研发支出,从而阻碍了企业的技术创新,最终影响制造业企业在全球价值链的攀升。通过分组研究发现与东部地区相比,中西部地区企业创新是要素市场扭曲影响企业全球价值链攀升更为显著的因素。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丹  
全球价值链这一全新的分工模式下,贸易利益从来源、获得主体到分配机制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生产要素作为参与国际分工的基础单元,要素所有者的真实收入情况成为贸易利益的实质表现。随着贸易增加值统计体系的完善,全球价值链分工下的贸易利益与生产要素收入的研究出现了诸多新的进展。本文从全球价值链分工下贸易利益的理论创新、贸易利益与生产要素收入、贸易利益重构与生产要素收入分配以及生产要素收入的分解与测算四个方面对此进行了梳理,并明确了未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