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897)
2023(15020)
2022(12677)
2021(11544)
2020(9855)
2019(22044)
2018(21391)
2017(40781)
2016(21276)
2015(23279)
2014(22424)
2013(21886)
2012(19919)
2011(17964)
2010(17809)
2009(16117)
2008(15066)
2007(12949)
2006(11324)
2005(9655)
作者
(57884)
(48791)
(48241)
(45836)
(30968)
(23301)
(21872)
(18928)
(18658)
(17076)
(16721)
(16569)
(15362)
(15177)
(15119)
(14770)
(14426)
(14067)
(13958)
(13871)
(11904)
(11578)
(11516)
(11300)
(11006)
(10841)
(10436)
(10169)
(9682)
(9507)
学科
(108991)
经济(108916)
管理(63254)
(59540)
(49760)
企业(49760)
方法(43935)
数学(39046)
数学方法(38587)
地方(26038)
中国(24768)
(23101)
业经(21134)
(21008)
技术(19299)
(19046)
农业(16119)
地方经济(15844)
环境(15245)
(14989)
(14924)
贸易(14915)
(14376)
理论(13650)
(13510)
金融(13508)
(13481)
技术管理(13106)
(12877)
(12823)
机构
学院(295505)
大学(293737)
(134248)
经济(132000)
管理(119103)
理学(104219)
理学院(103119)
管理学(101401)
管理学院(100835)
研究(97999)
中国(72725)
(59251)
科学(57941)
(56443)
(47105)
(46708)
财经(46253)
中心(45653)
(43249)
研究所(42838)
经济学(42496)
(42174)
业大(42144)
经济学院(38124)
(37045)
师范(36667)
(35946)
北京(35314)
财经大学(34598)
农业(33677)
基金
项目(209857)
科学(169470)
基金(156003)
研究(152613)
(135543)
国家(134498)
科学基金(118244)
社会(102537)
社会科(97623)
社会科学(97596)
(83387)
基金项目(82934)
自然(75486)
自然科(73846)
自然科学(73833)
自然科学基金(72536)
教育(70349)
(68762)
资助(61993)
编号(58762)
(48393)
重点(47587)
(46677)
(46314)
成果(44842)
创新(44586)
国家社会(43811)
教育部(40794)
课题(40554)
人文(40259)
期刊
(143125)
经济(143125)
研究(84557)
中国(54187)
管理(45649)
(42494)
学报(40964)
科学(40739)
(36647)
大学(32278)
学学(30794)
技术(28537)
教育(26869)
农业(25371)
经济研究(24334)
(24269)
金融(24269)
财经(23015)
业经(21925)
(19976)
统计(19332)
问题(18113)
(17879)
技术经济(17215)
决策(15353)
科技(14838)
资源(14021)
(13786)
商业(13699)
(13332)
共检索到4269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门秀萍  李旭辉  何金玉  
创新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提升创新要素配置效率是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重要任务。文章基于超效率SBM模型统计测度了2011—2020年长江经济带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中创新要素配置效率,并利用Dagum基尼系数和Kernel密度估计揭示了其空间非均衡性及动态演进趋势。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创新要素配置效率呈稳定增长态势,但存在明显的阶段性和区域性特征,梯度效应明显;总体差异呈现波动下降的趋势,区域失衡现象有所缓解;总体离散程度呈缩小趋势,空间集聚效应增强,但始终存在显著的“极化效应”。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毛良虎  姜莹  
文章基于DEA和ESDA方法,实证分析了2008-2014年长江经济带区域创新效率及空间差异。研究表明:长江经济带区域创新效率总体呈现"哑铃"状分布格局;长江经济带区域创新效率水平呈现空间正相关性,创新效率水平相似的区域在空间上显著集聚;两极分化现象严重,上下游地区形成了较稳定的HH集聚区域,而中游地区则形成了较稳定的LL集聚区域。据此为缩小长江经济带区域创新效率空间差异、构建协同创新发展的空间格局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敏  杜鹏程  
文章构建较为全面的区域绿色持续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使用因子分析、多维尺度分析、聚类分析和方差分析技术,测算2005-2015年各省市的区域绿色持续创新能力,全面展示长江经济带各地区绿色持续创新能力的区域聚集情况与差异性水平。研究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可划分为高、中、低三个群组,大部分地区的绿色持续创新能力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长江上、中、下游的区域绿色持续创新能力存在显著差异;区域绿色持续创新投入能力、成果转化能力、效益实现能力和环境支撑能力四个维度均能显著促进区域绿色持续创新能力,而发展能力则显著负向影响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边作为  
提高创新要素配置效率、充分释放创新要素配置潜能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文章在构建创新要素配置水平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与熵权法,共同测度2012—2020年中国30个省份创新要素配置水平,并进一步从区域内视角出发分析各省份变化态势差异。结果表明,研究期内中国创新要素配置水平整体呈上升态势,但四大区域之间创新要素配置水平存在较大差异,且呈“东部地区—中部地区—东北地区—西部地区”依次递减之势;四大区域内各省份之间创新要素配置水平的相对位次差异显著,且呈现不同变化态势。因此,应通过优化创新要素配置模式、健全创新资源配置结构、增强存量配置合理性方式,加速推进中国创新要素配置均衡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边作为  
提高创新要素配置效率、充分释放创新要素配置潜能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文章在构建创新要素配置水平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与熵权法,共同测度2012—2020年中国30个省份创新要素配置水平,并进一步从区域内视角出发分析各省份变化态势差异。结果表明,研究期内中国创新要素配置水平整体呈上升态势,但四大区域之间创新要素配置水平存在较大差异,且呈“东部地区—中部地区—东北地区—西部地区”依次递减之势;四大区域内各省份之间创新要素配置水平的相对位次差异显著,且呈现不同变化态势。因此,应通过优化创新要素配置模式、健全创新资源配置结构、增强存量配置合理性方式,加速推进中国创新要素配置均衡发展。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程广斌  吴家庆  孙雪英  
将科技创新过程分为技术创新和经济产出两个阶段,选取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2009—2019年的面板数据,基于超效率DEA-Tobit对该区域测度两阶段科技创新效率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长江经济带科技创新效率总体上有所提升,但各省市之间技术创新效率和经济产出效率存在显著差异,区域间差异随时间演进逐渐减少;(2)政府支持、人力资本水平等指标对技术创新效率和经济产出效率有着不同方向的影响。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提升长江经济带科技创新效率的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郭凯路  李世祥  
为探究区域环境规制、技术创新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动态互动关系,利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对长江经济带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区域环境规制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技术创新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均存在显著相关关系,系数分别为-1.216 3和-0.240 5,环境规制与技术创新尚不存在显著影响。但从长期看,三者具有动态互动关系,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贡献度为0.47%;技术创新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贡献度为7.68%;技术创新对区域环境规制贡献度为1.45%。因此,长江经济带应重点培育适宜于绿色技术创新的“制度土壤”,鼓励运用多元化政策工具的同时,注重“因地施策”,加快建成高质量发展的“黄金经济带”。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郭凯路  李世祥  
为探究区域环境规制、技术创新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动态互动关系,利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对长江经济带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区域环境规制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技术创新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均存在显著相关关系,系数分别为-1.216 3和-0.240 5,环境规制与技术创新尚不存在显著影响。但从长期看,三者具有动态互动关系,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贡献度为0.47%;技术创新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贡献度为7.68%;技术创新对区域环境规制贡献度为1.45%。因此,长江经济带应重点培育适宜于绿色技术创新的“制度土壤”,鼓励运用多元化政策工具的同时,注重“因地施策”,加快建成高质量发展的“黄金经济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汪凌   邹建辉   高心仪  
文章基于逻辑框架法构建长江经济带协同创新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确定指标权重,对2011—2020年长江经济带协同创新发展水平测度分析,结合Theil指数、Moran’sⅠ等分析长江经济带各省份协同创新水平区域差异及空间分布。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总体协同创新水平呈现逐年增长趋势,但各省份发展不平衡,呈现“上游—中游—下游”递增的格局;长江经济带整体协同创新区域差距呈逐年缩小趋势,且总体差异主要源于区域内差异;长江经济带协同创新水平存在显著空间自相关性,下游地区同时存在H-H型和L-H型两类集聚区,两极化明显等。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何伟军  李闻钦  邓明亮  
基于1999—2019年长江经济带面板数据,运用全局超效率SBM模型、拓展的STIRPAT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门槛模型,考察人力资本、绿色科技创新与全要素碳排放效率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人力资本积累在直接促进长江经济带全要素碳排放效率优化的同时,通过绿色科技创新发挥间接促进作用。为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全要素碳排放效率提升,加快建成引领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建议以绿色科技创新为引领,促进人力资本不断积累,全面激发长江经济带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活力。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胡艳  汪徐  
基于长江经济带11省(市)2007—2017年面板数据,采用DEA模型测算出区域创新绩效,再从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两个维度出发,实证探究产业结构优化对区域创新绩效影响。结果表明,合理化能有效促进创新绩效提升,而高级化对创新绩效表现为负向抑制作用;对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分别回归发现,合理化对区域创新绩效提升效果显著,但高级化对区域创新绩效作用存在显著区域差异,在上游中游地区抑制作用不明显,在下游地区则表现为显著抑制作用。由此,在长江经济带结构优化升级过程中应当重视推动合理化变迁,理性看待高级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邃  万秉烛  
文章以长江经济带区域创新系统创新投入与创新产出关系为研究对象,使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确认投入与产出间的关系,再采用超效率DEA模型测度创新系统投入与产出效率。结果表明:区域创新投入与产出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大中型工业企业R&D经费内部支出和R&D人员全时当量对创新产出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长江经济带总体产业创新投入转化为创新产出的过程是有效的,按效率评价值将其地区分为三个类型:相对高产业创新投入产出效率地区、中等产业创新投入产出效率地区、相对低产业创新投入产出效率地区,按类别分析并提出合理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许学国  王依灿  罗冬康  
考虑技术异质性,将长江经济带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三大群组,利用共同前沿理论和两阶段关联DEA模型,将创新活动分为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两阶段,测度分析2010—2014年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和医药制造业创新效率,结合技术落差率,衡量三大群组与区域整体潜在最优水平的差距,最后对无效率原因进行分解。研究显示:长江经济带高技术产业两阶段创新效率偏低,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效率主要损失在成果转化阶段,医药制造业两阶段效率值均低。群组间存在技术差距且行业间差异明显,技术研发阶段,下游地区在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拥有技术优势,上游地区最接近医药制造业的技术前沿。中游地区在两行业的成果转化阶段均与区域最优水平最为接近。从总体上看,企业内部管理是导致两阶段创新无效率的主要因素。各地区应根据子阶段情况,采取差异化的提升策略。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武艳  周依甸  
创新是国家发展第一动力,产业集聚是提升区域创新效率的关键途径之一,研究二者关系有利于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和完善区域创新政策。基于2009—2018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地级市全产业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等方法揭示长江经济带区域创新效率时空演变特征,其次建立空间计量模型,利用多种空间矩阵分析产业专业化、多样化集聚对区域创新效率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1)总体来看,长江经济带区域创新效率先上升后下降,具有阶段性特征;(2)产业专业化、多样化集聚对区域创新效率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3)从溢出效应来看,多样化集聚对经济水平相近地区的区域创新效率具有更强的促进作用。因此,长江经济带城市群应加快发展产业专业化、多样化集聚,提高欠发达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促进多样化集聚对相邻区域创新效率的扩散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寒松  
本文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回归及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对商贸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在基准回归下,数字经济显著提升了商贸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且通过了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分地区异质性来看,数字经济对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商贸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果具有较大差异,并呈“自上而下”递增趋势;通过添加中介变量后发现,数字经济可通过加强技术创新促进长江经济带商贸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最后,提出完善我国商贸流通业绿色发展体系建设、加强各地区技术创新和数字化工作、因地制宜制定商贸流通业绿色发展韧性战略的相关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