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458)
- 2023(17148)
- 2022(14240)
- 2021(13141)
- 2020(10791)
- 2019(24064)
- 2018(23683)
- 2017(44728)
- 2016(23956)
- 2015(26097)
- 2014(25400)
- 2013(24422)
- 2012(22097)
- 2011(19876)
- 2010(19863)
- 2009(18371)
- 2008(17897)
- 2007(15844)
- 2006(13939)
- 2005(12205)
- 学科
- 济(92420)
- 经济(92299)
- 管理(73739)
- 业(71428)
- 企(60286)
- 企业(60286)
- 方法(36377)
- 数学(31030)
- 数学方法(30700)
- 农(27401)
- 财(27062)
- 中国(26571)
- 业经(25028)
- 制(24756)
- 技术(20400)
- 地方(18891)
- 农业(17921)
- 体(17750)
- 学(17660)
- 贸(17094)
- 贸易(17083)
- 银(16870)
- 银行(16816)
- 易(16457)
- 行(16099)
- 融(15862)
- 金融(15858)
- 务(15822)
- 财务(15795)
- 财务管理(15761)
- 机构
- 学院(331040)
- 大学(328571)
- 济(138441)
- 经济(135827)
- 管理(126619)
- 研究(112215)
- 理学(109872)
- 理学院(108608)
- 管理学(106891)
- 管理学院(106257)
- 中国(84059)
- 京(67823)
- 科学(67524)
- 财(65914)
- 农(56635)
- 所(55154)
- 财经(51674)
- 中心(50988)
- 业大(50178)
- 江(50104)
- 研究所(49977)
- 经(46942)
- 农业(44371)
- 经济学(43092)
- 范(42326)
- 北京(41958)
- 师范(41787)
- 院(41257)
- 州(39074)
- 经济学院(38868)
- 基金
- 项目(228257)
- 科学(181919)
- 基金(166696)
- 研究(166061)
- 家(146767)
- 国家(145505)
- 科学基金(125304)
- 社会(109074)
- 社会科(103632)
- 社会科学(103611)
- 省(91008)
- 基金项目(88828)
- 自然(79967)
- 自然科(78180)
- 自然科学(78158)
- 自然科学基金(76849)
- 教育(76565)
- 划(76161)
- 资助(64802)
- 编号(64714)
- 创(52867)
- 重点(52143)
- 成果(51524)
- 部(50167)
- 发(50049)
- 创新(48679)
- 制(46393)
- 课题(46130)
- 国家社会(45969)
- 教育部(43471)
共检索到4900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常尚新
本文基于2001-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空间误差模型,实证分析创新要素空间配置对流通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并从消费需求与制度变革的中介视角检验其促进流通产业结构升级的路径。研究发现,创新要素空间配置显著促进流通产业结构升级,其中人力要素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的正向改善均明显高于资本要素;创新人力要素空间配置对流通产业结构升级存在消费需求和制度变革的双重中介效应,创新资本要素空间配置存在单一的消费需求中介效应。基于实证结论,文章提出破除创新要素空间配置中的区域制度性壁垒,以及拓展创新要素空间配置渠道等对策,以科学引导流通产业结构升级中的创新要素流动。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欣亮 刘飞
文章在对创新要素及空间配置如何影响产业结构升级文献及相关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将创新要素分为人力创新要素与资本创新要素,并分别厘清两种创新要素投入及空间配置如何影响产业结构合理化调整与高级化进程。在分析当前我国人力和资本两种创新要素空间配置现状及现存问题后,提出应从提升要素效率、健全人才机制及加强产业互动等方面着手优化创新要素空间配置,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关键词:
创新要素 空间配置 产业结构升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红霞 陈玲玲 尚婷
本文在对数字普惠金融、创新要素配置和流通产业链韧性展开理论分析基础上,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检验三者的内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流通产业链韧性具有正向驱动作用,但在不同区域存在异质性影响;数字普惠金融对人力创新要素配置和技术创新要素配置具有正向驱动作用,对人力创新要素配置的驱动作用明显强于对技术创新要素配置;创新要素配置在数字普惠金融与流通产业链韧性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据此,提出推动普惠金融业务数字化转型、提高创新要素配置水平、促进流通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的政策建议,强化流通产业链韧性。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田学斌
我国居民消费率偏低,主要原因不在于消费力不足,而在于消费的制度环境不佳。本文对影响城乡家庭消费扩张的制度性障碍进行梳理,提出摒弃单纯以刺激消费为目标,转以家庭消费能力提高为依归的政策主张,从根本性、长期性的制度变革入手,实现消费率稳步提升的目标。
关键词:
消费需求扩张 消费能力 制度变革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孟庭
立足新时代新征程,创新要素配置逐渐成为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重要推动力。文章选取2013—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空间滞后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探析创新要素配置、产业结构升级对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创新要素配置能赋能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且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区域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在东部地区、高农业生产率地区、高科技创新水平地区,创新要素配置对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创新要素配置能够通过驱动产业结构升级助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红娟
选取2011—2021年我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利用基准回归模型实证分析创新要素配置、产业结构升级对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创新要素配置和产业结构升级均能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在粮食主产区,创新要素配置、产业结构升级均能显著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门槛效应检验结果表明,创新要素配置、产业结构升级跨越门槛值之后,对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正向推动作用更为显著。基于此,应释放创新要素配置动力、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增强农业功能区科技支撑,从而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红娟
选取2011—2021年我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利用基准回归模型实证分析创新要素配置、产业结构升级对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创新要素配置和产业结构升级均能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在粮食主产区,创新要素配置、产业结构升级均能显著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门槛效应检验结果表明,创新要素配置、产业结构升级跨越门槛值之后,对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正向推动作用更为显著。基于此,应释放创新要素配置动力、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增强农业功能区科技支撑,从而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薇 卫珂卉
数字经济作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引擎,为赋能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核心驱动力。区别于以往研究多从宏观视角考察数字经济对产业转型升级的直接影响,在对产业转型升级和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测度框架进一步拓展完善的基础上,从创新要素配置这一微观视角,对数字经济影响产业转型升级的直接、间接作用机制及空间溢出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对产业转型升级具有显著的直接效应;数字经济通过人力和资本创新要素配置的中介效应正向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和绿色化,反向抑制产业结构合理化,且更多依赖资本创新要素的配置来影响产业转型升级;数字经济发展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均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并存在区域异质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蔡艳
本文基于2007-2020年流通产业省级面板数据,构建计量模型实证检验选择性产业政策对流通产业升级的影响,并揭示要素市场化与配置效率的链式中介效应。双向固定效应检验发现:选择性产业政策对流通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是不确定的;控制相关变量后,选择性产业政策促进流通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结构高级化的影响不显著。独立中介效应检验发现:要素市场化和配置效率在选择性产业政策影响流通产业结构升级中均存在独立中介效应;要素市场化的调节效应均为正;要素配置效率在结构合理化中的调节效应为正,在结构高级化中为负。链式中介效应检验发现:选择性产业政策通过提高要素市场化水平抑制要素配置效率的链式中介渠道对产业结构合理化产生正向影响,对结构高级化产生负向影响;存在三条链式路径:“选择性产业政策→要素市场化→产业升级”(控制要素配置效率)、“选择性产业政策→要素配置效率→产业升级”(控制要素市场化)和“选择性产业政策→要素市场化→要素配置效率→产业升级”,其中路径三的中介效应最大,路径二的中介效应最小。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匡敏 曲玲玲
消费升级驱动下,传统零售企业从产品、服务、店址及沟通等多个维度进行探索创新,倒逼流通产业调整结构。本文运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法,探讨零售创新对流通产业结构变迁的具体影响路径。模型回归结果显示,零售创新对流通产业结构变迁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产品创新与店址创新的影响作用较强,服务创新和沟通创新的影响作用较弱;线上线下一体化与环境复杂性两个中介影响因素可单独或同时调节零售创新对流通产业结构的影响程度。据此,提出加速零售创新,推动流通产业结构升级的相关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晓雯 刘程军
基于中国2007—2017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随机前沿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我国环境规制与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升级的空间效应。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水平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从地理格局上看呈现出由东向西递减的特点;正式环境规制促进了本地产业结构升级,对邻省产业结构合理化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非正式环境规制的提高促进了邻省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的发展,但对本省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的作用显著为负;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的作用效果不明显,但在与正式环境规制的交互下促进了本地产业结构升级,与非正式环境规制交互推动了邻省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林春雷 崔琳婧
数字经济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支点。本文选取2012-2021年流通产业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构建数字经济与流通产业结构升级指标体系,实证分析了数字经济发展与流通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影响关系,并在其中引入技术创新作为中介变量。得出结论:数字经济发展对流通产业结构升级产生积极的影响。技术创新对于流通产业结构升级中介作用的检验结果为部分中介效应,即数字经济通过自身对流通产业结构升级产生部分影响,还有一部分是通过中介变量技术创新促进流通产业结构整体升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易善安
供给侧改革的重点在于扩大内需,优化居民消费结构。流通产业作为基础性产业,必然会对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分析流通产业发展对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结果表明:流通产业发展对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我国实行供给侧改革以来,居民消费结构得到了一定的优化;流通产业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带动作用较强,对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带动作用较弱。此外,流通产业的发展还能够通过影响居民就业、添加新消费热点以及影响其它产业发展等方式,间接影响居民消费结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安娜
消费已经取代出口和投资,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一驱动力量和第一源动力量。通过文献梳理和理论阐述可以发现,技术创新、要素配置与消费需求互为因果、相互促进、彼此依靠。因此,本文在经过数据推导和传导渠道分析后,提出要素配置是技术创新与消费需求的有效润滑剂和推动剂,通过差别化的扶持政策、市场化的导向提升、科学化的配置转移,能够有效提升技术创新、要素配置与消费需求互动效率的快速释放。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江三良 纪苗
在理论分析技术创新影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路径的基础上,构建技术创新评价指标,引入3种不同类型空间权重,选取2000—2015年我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进行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技术创新不仅促进本地产业结构优化,还有助于邻近地区合理化发展,但对邻近地区高级化的抑制作用和促进作用并存;省域间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具有显著空间相关性,产业结构高级化存在正向溢出效应而产业结构合理化存在负向溢出效应;技术创新能够通过一个直接路径和空间效应形成的3个间接路径作用于本地及其他地区产业结构;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的作用方向和强度存在较大区域差异。据此,提出加强技术创新、提升产业结构的"先富带后富"是可以通过政策引导实现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