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52)
- 2023(13222)
- 2022(11145)
- 2021(10053)
- 2020(8129)
- 2019(18319)
- 2018(17923)
- 2017(33424)
- 2016(17794)
- 2015(19279)
- 2014(18390)
- 2013(17804)
- 2012(16921)
- 2011(15283)
- 2010(15545)
- 2009(13967)
- 2008(13602)
- 2007(12248)
- 2006(11042)
- 2005(9894)
- 学科
- 济(77727)
- 经济(77663)
- 管理(53068)
- 业(49960)
- 企(39046)
- 企业(39046)
- 中国(27602)
- 方法(26011)
- 地方(24610)
- 数学(22038)
- 农(21876)
- 数学方法(21834)
- 技术(19342)
- 业经(19041)
- 环境(18169)
- 农业(15490)
- 学(15042)
- 财(14528)
- 发(13948)
- 技术管理(13271)
- 地方经济(13124)
- 银(13078)
- 银行(13046)
- 融(13013)
- 金融(13012)
- 行(12724)
- 制(12415)
- 划(12338)
- 贸(12294)
- 贸易(12279)
- 机构
- 学院(246858)
- 大学(244429)
- 济(102988)
- 经济(100763)
- 管理(94671)
- 研究(89224)
- 理学(81191)
- 理学院(80100)
- 管理学(78730)
- 管理学院(78250)
- 中国(66647)
- 科学(55162)
- 京(53526)
- 所(44298)
- 财(44250)
- 农(41846)
- 中心(40684)
- 研究所(40226)
- 江(38612)
- 业大(36615)
- 范(35300)
- 师范(34961)
- 财经(34795)
- 北京(33705)
- 院(32908)
- 农业(32429)
- 经(31571)
- 州(31298)
- 经济学(31148)
- 师范大学(28141)
- 基金
- 项目(169634)
- 科学(136275)
- 研究(124291)
- 基金(123013)
- 家(107765)
- 国家(106819)
- 科学基金(92915)
- 社会(81967)
- 社会科(77920)
- 社会科学(77899)
- 省(68584)
- 基金项目(66330)
- 自然(58679)
- 自然科(57430)
- 自然科学(57420)
- 划(57087)
- 自然科学基金(56374)
- 教育(55585)
- 编号(48716)
- 资助(47156)
- 发(42609)
- 创(40859)
- 重点(38409)
- 成果(38092)
- 创新(37328)
- 部(35940)
- 国家社会(34661)
- 课题(34590)
- 发展(34396)
- 展(33839)
- 期刊
- 济(119604)
- 经济(119604)
- 研究(75874)
- 中国(56605)
- 农(38488)
- 管理(36780)
- 科学(36775)
- 学报(36639)
- 财(31680)
- 教育(29442)
- 大学(28182)
- 农业(26548)
- 学学(26353)
- 融(23789)
- 金融(23789)
- 技术(21775)
- 业经(21110)
- 经济研究(18972)
- 财经(16627)
- 问题(16554)
- 科技(14658)
- 业(14635)
- 经(14505)
- 技术经济(13181)
- 图书(13152)
- 资源(12425)
- 发(12377)
- 现代(12063)
- 商业(11996)
- 坛(11584)
共检索到3803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彭影 李士梅
基于2004—2019年中国内地280个地级市面板数据,运用引力模型测度创新要素流动与数据要素流动环境指数,采用SBM-Undesirable模型测算城市绿色创新发展效率,使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创新要素流动对城市绿色创新发展的空间影响,并探究数据要素流动环境的空间调节效应。研究发现:创新要素流动仅通过改善绿色技术效率促进本地绿色创新发展,而对邻近地区绿色创新发展起抑制作用。在数据要素流动环境的调节作用下,从本地效应看,人才要素流动通过影响绿色技术效率和绿色技术进步促进城市绿色创新发展,呈“双轨驱动”特征;资本要素流动仅通过改善绿色技术效率提升城市绿色创新发展水平,呈“单轨驱动”特征。从空间溢出效应看,数据要素流动环境能合理调节人才和资本要素的空间流动,缓解创新要素的空间错配,进而对邻近地区绿色创新发展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施晓丽 蒋林林
加快创新要素流动是释放要素优化配置红利和增强供给侧增长动力的重要抓手。本文基于2008至2019年我国30个省级单元的数据样本,通过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创新要素流动对区域创新发展的影响以及创新要素集聚在此过程中发挥的调节效应。研究表明:创新要素流动显著促进区域创新发展。与创新人员要素流动相比,创新资本要素流动的影响更明显,且创新资本要素的空间集聚有助于强化创新资本要素流动的创新驱动效果。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肖婧文 朱兢
基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创新要素流动对收入分配的影响。研究发现,创新要素流动能够从公平与效率两个维度优化中国收入分配格局,但在空间视角下呈现资源的“虹吸效应”,要素流出地的收入差距加大。影响机制表明,在内循环体系中,创新要素流动通过产业结构高级化来传导收入分配的优化效应;在外循环体系中,由于市场替代作用,贸易对外开放的作用受限,但随着统一大市场的构建,两者相互带动并充分传导至创新要素的收入分配效应。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肖婧文 朱兢
基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创新要素流动对收入分配的影响。研究发现,创新要素流动能够从公平与效率两个维度优化中国收入分配格局,但在空间视角下呈现资源的“虹吸效应”,要素流出地的收入差距加大。影响机制表明,在内循环体系中,创新要素流动通过产业结构高级化来传导收入分配的优化效应;在外循环体系中,由于市场替代作用,贸易对外开放的作用受限,但随着统一大市场的构建,两者相互带动并充分传导至创新要素的收入分配效应。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曹建飞 李凯
本文探讨了数字经济通过优化资源配置驱动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基于2011—2021年我国28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数字经济和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算,采用资本和劳动力错配度为中介变量,并以百度新闻高级检索关键词测度城市数据要素规模,进而构建数据要素流动环境指标作为调节变量,在此基础上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数字经济能够促进本地区城市高质量发展,而对邻近区域表现为正向溢出效应;机制分析发现,数字经济能够通过降低资本和劳动力错配度提高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在数据要素流动环境调节作用下,数字经济能够缓解资本和劳动力错配,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惠鹏
文章以2011—2018年沪深A股上市制造企业为样本,深入探究环境税收优惠、创新要素流动与制造业企业绿色转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创新要素流动对制造业企业绿色转型具有积极的促进效应;环境税收优惠对制造业企业绿色转型具有积极的促进效应;环境税收优惠对创新要素流动和制造业企业绿色转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增强作用。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诗琪 刘韵扬
研发要素流动对区域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对研发要素流动与区域创新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基于中国30个省(市、区,除港澳台和西藏)的数据,采用空间杜宾模型等方法,实证分析研发要素流动与区域创新发展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研发要素的流动明显促进了区域创新发展水平的提升,且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值得注意的是,研发人员的跨区域流动会在一定程度上给区域创新质量带来负向的溢出效应。最后,从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优化创新环境;重视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研发要素流动环境;加强宏观调控,差别化引导研发要素流动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研发要素流动 创新效率 高质量发展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沈路 钞小静 南士敬
基于创新价值链理论,利用共享投入关联两阶段DEA模型测度分析2011—2019年“一带一路”沿线17个省份绿色科技研发与绿色成果转化效率,并在梳理研发要素流动对区域绿色创新效率影响机制的基础上,采用空间自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一带一路”沿线省份两阶段绿色创新效率均存在大幅提升空间,且区域差距明显;研发人员流出、研发资本流入和流出、信息流出对绿色研发效率均存在显著为正的直接、间接和总效应,而研发人员和研发资本流出、信息流入阻滞了绿色成果转化效率提升;分区域来看,研发资本流出对“一带”地区绿色研发效率和“一路”地区绿色成果转化效率提升存在显著正效应。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涛 刘国燕
基于地区高铁通勤时间构建空间权重矩阵,采用空间杜宾模型(SDM)和面板门槛模型(PTR)实证检验时空压缩下研发要素流动对区域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高铁开通后,研发要素流动对绿色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显著增强,且研发人员流动的直接效应更显著;时空压缩下研发要素流动对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存在地区异质性,东部地区因创新资源集聚程度和能力水平较高,更易从中获益,而西部地区受限于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阶段,其研发要素流动对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偏弱;研发人员流动、财政科技支出、基础设施建设和市场化水平4种调节因素均表现出门槛特征,且呈现出梯度式增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柯丹 刘颖 汪寿阳
数据要素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动力引擎,而绿色发展是衡量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尺,探究数字化与绿色化之间的内在逻辑成为当前备受关注的重要议题。本文利用2010—2022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企业数据,实证研究了在新质生产力背景下,数据要素对企业绿色创新质量的影响机制与实现条件。研究发现,数据要素对企业绿色创新质量的提升具有积极影响;数据要素的绿色赋能作用在国有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企业及低金融约束程度的企业中更明显;机制分析表明,数据要素能够通过提高企业创新投入和帮助企业获得政府支持的方式提升企业绿色创新质量;大数据技术水平和人力资本质量是数据要素驱动企业绿色创新的有效条件。本文的研究结论有助于实现新质生产力的数字化与绿色化“双化协同”,也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汪彬 刘晓阳 古晨光 陈洋毅
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阶段,以创新要素推动经济发展逐渐成为社会共识。文章通过搜集2010—2019年中国30个省份的空间面板数据,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创新要素集聚与绿色经济效率之间的关系以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显示:创新要素集聚与绿色经济效率之间存在着“倒U”型曲线关系,同时创新要素集聚也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全国绿色经济效率在样本时间范围内处于上升趋势,在空间层面上呈现出由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内陆地区递减的趋势;根据空间异质性分析结果,相对于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的创新要素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作用强度更为显著,且具有更强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快创新要素集聚以提高绿色经济效率的政策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邵汉华 钟琪
利用SBM-DEA模型测算了2001~2015年我国30个省的协同创新效率,通过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和门槛面板模型,实证检验了研发要素流动对协同创新效率的影响及其中的非线性调节作用。研究发现:2001~2015年各区域协同创新效率整体明显提高,并趋向于均衡发展,但存在一些省份在高水平聚拢和低水平集聚;研发人员流动和研发资本流动都能显著提升区域协同创新效率;研发投入强度存在"高水平陷阱",在低水平时更有利于发挥研发要素流动的协同创新效应,过高的政府支持和过低的金融支持均会显著地抑制研发要素流动的协同创新效应。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冯梅
装备产业是资本、技术、资源等要素密集型产业,各国工业化不同时期和装备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资本积累、外汇储备、技术水平、知识产权等要素起到的作用也不同。内部、外部环境的差异使得解决要素制约的方式和途径不同。当前具有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是中国装备产业发展的障碍,集成创新是突破这种障碍的有效途径,制度变革是关键。
关键词:
装备产业 资本 技术 制度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汪克亮 赵斌 许如玉
本文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双碳”目标战略背景下,探究创新要素流动对能源效率的影响,采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uper-SBM模型测算能源效率,运用引力模型构建创新要素流动指标,并基于2003—2019年我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创新要素流动有利于能源效率提升,且在考虑潜在的内生性问题后依旧成立;产业结构调整是创新要素流动影响能源效率的重要传导机制。空间效应表明,创新要素流动与能源效率均具有正向空间相关性,其中创新人员流动对能源效率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而创新资本流动对能源效率具有负向空间溢出效应。此外,产业结构调整质量对能源效率提升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但产业结构调整幅度对能源效率提升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尚未显现。本文为进一步促进创新要素流动、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进而助推我国经济绿色转型与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一定参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志凌 曾洪 罗蓉
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数据要素新动能在绿色创新链升级过程中展现出强大优势。文章基于2011—2021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检验了数据要素新动能对绿色创新链升级的影响效应。结果发现:数据要素新动能对绿色创新链升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作用机制检验结果表明,产业结构优化是数据要素新动能驱动绿色创新链升级的重要作用路径。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在科教水平高、市场化程度高以及要素市场扭曲程度低的地区,数据要素新动能对绿色创新链升级的促进作用更明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