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458)
2023(17338)
2022(14894)
2021(13594)
2020(11426)
2019(25617)
2018(25261)
2017(48131)
2016(26090)
2015(28756)
2014(27910)
2013(27722)
2012(25420)
2011(23255)
2010(23222)
2009(21264)
2008(20324)
2007(17948)
2006(15802)
2005(13629)
作者
(77193)
(64580)
(64140)
(60948)
(40904)
(31030)
(28808)
(25270)
(24434)
(22722)
(21933)
(21717)
(20690)
(20312)
(19830)
(19769)
(19173)
(19171)
(18462)
(18316)
(16206)
(15728)
(15457)
(14683)
(14561)
(14213)
(14164)
(14041)
(12992)
(12679)
学科
(118223)
经济(118119)
管理(76263)
(71369)
(59508)
企业(59508)
方法(48468)
数学(42080)
数学方法(41665)
中国(28327)
(27417)
(26192)
地方(25984)
业经(24791)
(24518)
技术(20849)
农业(18894)
(18706)
贸易(18693)
环境(18651)
(18048)
(18010)
理论(17338)
(16800)
(15527)
地方经济(15525)
银行(15455)
(15395)
金融(15393)
(15297)
机构
大学(373135)
学院(371357)
(154607)
经济(151543)
管理(145376)
研究(128892)
理学(126952)
理学院(125498)
管理学(123273)
管理学院(122624)
中国(92474)
科学(82090)
(78601)
(66074)
(65721)
(65195)
业大(60144)
研究所(60076)
中心(56932)
财经(53925)
(53488)
农业(51881)
(49118)
北京(48993)
(47725)
经济学(47428)
师范(47166)
(46697)
(42832)
经济学院(42637)
基金
项目(260922)
科学(205045)
基金(189902)
研究(184007)
(168455)
国家(167089)
科学基金(142860)
社会(118035)
社会科(112049)
社会科学(112018)
(102913)
基金项目(101615)
自然(94574)
自然科(92421)
自然科学(92395)
自然科学基金(90750)
(86449)
教育(83487)
资助(76896)
编号(72079)
重点(58647)
(57551)
成果(56745)
(56192)
(56176)
创新(53215)
课题(50071)
科研(49836)
国家社会(49034)
计划(48794)
期刊
(168592)
经济(168592)
研究(108119)
中国(68427)
学报(65727)
(58578)
科学(58401)
管理(53961)
大学(48646)
(48158)
学学(46323)
农业(40393)
教育(36852)
技术(31118)
(28891)
金融(28891)
经济研究(28468)
财经(26603)
业经(26447)
(22948)
问题(21610)
(21295)
科技(20279)
技术经济(19784)
(17525)
图书(17349)
业大(17216)
商业(16865)
理论(16639)
现代(16417)
共检索到5350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汪彬  刘晓阳  古晨光  陈洋毅  
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阶段,以创新要素推动经济发展逐渐成为社会共识。文章通过搜集2010—2019年中国30个省份的空间面板数据,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创新要素集聚与绿色经济效率之间的关系以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显示:创新要素集聚与绿色经济效率之间存在着“倒U”型曲线关系,同时创新要素集聚也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全国绿色经济效率在样本时间范围内处于上升趋势,在空间层面上呈现出由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内陆地区递减的趋势;根据空间异质性分析结果,相对于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的创新要素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作用强度更为显著,且具有更强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快创新要素集聚以提高绿色经济效率的政策建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刘晓辉  任群罗  
基于2011-2020年中国内地30个省份面板数据,构建Tobit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创新要素配置对绿色创新链升级及溢出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1)绿色创新链升级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通过“学习效应”在邻近地区传导,促进周边地区绿色创新链升级,创新要素配置正向影响绿色创新链升级及溢出效应;(2)创新要素配置对绿色创新链升级及溢出效应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在东部和西部地区创新要素配置对绿色创新链升级具有正向直接影响效应及溢出效应,在中部和东北地区创新要素配置对绿色创新链升级的直接影响效应为正,对溢出效应的影响为负;(3)市场化程度对创新要素配置影响绿色创新链升级发挥调节作用,即市场化程度越高,创新要素配置对绿色创新链升级的促进作用越显著。据此,提出推动创新要素高效合理配置、构建区域绿色创新协同机制、充分发挥市场环境支撑作用等建议,以助推各区域绿色创新链转型升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志凌   曾洪   罗蓉  
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数据要素新动能在绿色创新链升级过程中展现出强大优势。文章基于2011—2021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检验了数据要素新动能对绿色创新链升级的影响效应。结果发现:数据要素新动能对绿色创新链升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作用机制检验结果表明,产业结构优化是数据要素新动能驱动绿色创新链升级的重要作用路径。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在科教水平高、市场化程度高以及要素市场扭曲程度低的地区,数据要素新动能对绿色创新链升级的促进作用更明显。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周杰文  张云  蒋正云  
运用熵值法构造各省环境污染综合指数,将其引入效率测度Super-DEA模型,测算我国各省份绿色经济效率,采用区位熵测度创新要素集聚,基于测量结果和分析构建空间计量模型,以全国30个省份及东、中、西部为单元,实证分析了创新要素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加入对外开放水平、城市化水平、能源强度、政府规制等控制变量后,R&D经费对绿色经济效率具有抑制作用,R&D人员促进了绿色经济效率的提高,且控制变量对不同区域的绿色经济效率影响各异。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超  郑垂勇  丁晨辉  任阳军  
选取2012—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综合运用中介效应和空间杜宾模型探究数字经济促进绿色技术创新的传导机制和影响效应。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对中国区域绿色技术创新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存在空间溢出效应,绿色金融是数字经济提升区域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的重要传导路径;三大区域数字经济均能显著提升绿色技术创新水平,但作用强度呈现“中部—西部—东部”依次递减的规律;环境规制较强地区数字经济的促进作用较为明显。基于研究结果,提出实施差异化数字经济发展策略、营造良好数字金融环境和建立健全地方环境规制支撑体系等提升数字经济赋能作用的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超  郑垂勇  丁晨辉  任阳军  
选取2012—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综合运用中介效应和空间杜宾模型探究数字经济促进绿色技术创新的传导机制和影响效应。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对中国区域绿色技术创新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存在空间溢出效应,绿色金融是数字经济提升区域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的重要传导路径;三大区域数字经济均能显著提升绿色技术创新水平,但作用强度呈现“中部—西部—东部”依次递减的规律;环境规制较强地区数字经济的促进作用较为明显。基于研究结果,提出实施差异化数字经济发展策略、营造良好数字金融环境和建立健全地方环境规制支撑体系等提升数字经济赋能作用的政策建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周灿   刘文丽   林声甜   颜佳娜   王雅棋  
推进经济绿色低碳转型是贯彻新时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必然要求,绿色技术创新作为实现“双碳”目标的核心支撑,但学界尚缺乏对发展中国家绿色技术创新对碳排放的影响及其空间效应的深入探讨。基于2006~2020年长江经济带110个城市的面板数据,综合运用GIS空间分析和空间计量模型,展开绿色技术创新对碳排放影响的空间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2006~2020年长江经济带城市绿色技术创新与碳排放空间分布呈现非均衡性,绿色技术创新空间极化现象显著,由长三角地区核心城市主导,中西部省会城市协同推进的创新格局日益突出,高碳区域在下游地区连片分布,中上游地区零星分布;绿色技术创新与碳排放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空间集聚演化呈现空间锁定和路径依赖。(2)绿色技术创新对碳排放的影响呈现显著的“U”型关系,空间溢出效应呈现倒“U”型相反的关系,反映出技术创新的“回弹效应”与“极化-涓滴”效应。(3)异质性分析显示,相比于资源型城市,非资源型城市绿色技术创新的碳减排效应更强,碳增排效应偏弱;上游城市绿色技术创新对碳排放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短期,直接效应为“U”型,间接效应为倒“U”型,中游城市主要体现在长期,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均呈现倒“U”型,下游城市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影响都不显著。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侯纯光  程钰  任建兰  陈延斌  
运用数理统计和地理学空间分析方法对中国科技创新与绿色化的时空演变进行刻画并对科技创新对绿色化的影响机制进行验证,得出以下结论,(1)2000—2014年中国科技创新能力和绿色化水平逐年提升,二者的时序演变具有显著相似性;(2)科技创新和绿色化在空间分布上均由"大差距低水平"逐渐向"小差距高水平"的特点转变;(3)科技创新通过资源利用效应、投入产出效应、知识外溢效应以及人力资本效应对区域绿色化起到显著正向影响。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吴新中  邓明亮  
加快工业绿色发展进程是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运用SBM-DDF模型和Lu-enberger分析方法,测算长江经济带沿线10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考察技术创新贡献程度,综合运用泰尔指数、收敛分析、空间自相关方法检验地区差异和空间溢出。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呈上升趋势,技术创新改进和技术规模效率是工业绿色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呈现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和空间溢出效应。但随着空间距离增加,空间溢出效应逐步减弱。推动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发展,应综合运用差异化措施促进工业技术创新,加快共性技术研发、合作研发与推广,进一步提高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邝嫦娥  文泽宙  彭文斌  
首先构建包含影子经济和绿色创新效率的微观模型,探讨影子经济对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影子经济与绿色创新效率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然后,选取"自主创新"和"两型社会"示范区的湖南省地级市面板数据,采用多指标多原因模型(MIMIC)测算影子经济和DEA-SBM模型度量绿色创新效率,结果表明:2000—2016年,湖南省影子经济和绿色创新效率均呈不断上升趋势。基于此构建面板门槛回归模型,实证检验影子经济影响绿色创新效率的非线性关系,实证结果显示:影子经济与绿色创新效率之间存在双重门槛,且呈现出倒"N"型特征;此外,政府管制、交通条件、受教育程度、外商直接投资水平、产业结构、城市化水平也不同程度地影响绿色创新效率。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董会忠  刘帅  刘明睿  唐磊  
运用SBM方向性距离函数测算中国内地30个省份2006-2016年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构建以环境规制为门槛变量的动态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创新质量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非线性影响。结果发现:非期望产出约束下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整体较低,区域空间差异较大;创新质量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受环境规制作用的门槛效应。进一步分组研究表明,环境规制门槛效应和创新质量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均存在空间异质性,东部地区环境规制门槛值低于全国其它地区,但创新质量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正向促进作用最大。东部地区省份可以制定更为严格的环境规制措施,以充分发挥创新驱动效应;中西部地区则应积极探索除创新驱动外的其它因素,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杨树旺  吴婷  李梓博  
在绿色生态理念下,如何有效提高长江经济带绿色创新效率,发挥其绿色经济支撑带作用,对推动中国经济提效增速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绿色创新视角,选用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2005—2014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含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方法,评价长江经济带的绿色创新效率及其空间分异特征,并采用面板Tobit模型对长江经济带绿色创新效率的驱动机制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绿色创新效率总体上不断提高,但还存在较大的改善空间;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长江经济带绿色创新效率自2009年开始存在显著且不断加强的集聚趋势,局部空间集聚不断趋向高高集聚,且高高集聚主要集中于上、下游流域;从影响长江经济带绿色创新效率的因素来看,企业污染成本、技术市场成熟度与市场开放程度对绿色创新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有利于绿色创新效率的提高,环境规制强度与绿色创新效率呈倒U型,具有明显的拐点效应,产业结构对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不显著。据此,从加强流域绿色创新合作、改善技术市场环境、提高环境规制效率等方面提出提升长江经济带绿色创新效率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龚新蜀   杜江  
文章从绿色创新视角切入,以2011—2022年中国沪深A股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考察了城市数字经济对重污染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和内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重污染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且对国有性质和中小城市的重污染企业的促进作用更强;绿色创新是数字经济驱动重污染企业绿色生产的重要传导机制,但仅绿色发明专利申请量有中介效应,增加绿色实用新型专利不是数字经济提升重污染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有效途径;数字经济对重污染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推动作用表现出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特征,且两者之间的关系存在绿色创新的门槛约束,随着绿色发明专利和绿色实用新型专利申请量的增加,数字经济对重污染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分别表现出效应增强和效应减弱的非线性特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健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作为兼顾绿色生态与经济发展的指标,是衡量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的关键。文章基于2011—2021年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数据,采用空间杜宾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探讨了数字经济、产业链创新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该作用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数字经济可以通过促进产业链创新间接推动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数字经济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城市区位、规模、级别异质性,其中对东部地区城市、大城市和中心城市的影响更显著;数字经济子维度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差异,主要表现为数字金融的直接效应更大、互联网发展的间接效应更明显。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肖泉  李金生  
文章以土地价格扭曲为切入点,围绕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和实现“双碳”目标,从理论上深度厘清土地价格扭曲对GTFP的传导机制。基于2005—2019年中国地级市面板数据,采用静态和动态面板模型,验证土地价格扭曲对GTFP的直接影响;利用中介效应检验绿色创新能力对GTFP的间接影响;分样本研究土地价格扭曲对不同城市GTFP影响的空间异质性。研究发现,土地价格扭曲通过绿色创新能力显著抑制GTFP,对GTFP的影响呈现东部不显著和中西部显著负向扭曲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结果为揭示土地价格扭曲与GTFP之间关系,以及在此基础上设计、完善相关政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经验证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