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58)
- 2023(14342)
- 2022(12159)
- 2021(11515)
- 2020(9380)
- 2019(21326)
- 2018(21317)
- 2017(40221)
- 2016(21813)
- 2015(24436)
- 2014(23972)
- 2013(23303)
- 2012(21236)
- 2011(19104)
- 2010(19091)
- 2009(17179)
- 2008(16621)
- 2007(14762)
- 2006(12876)
- 2005(10763)
- 学科
- 济(80755)
- 经济(80678)
- 管理(64781)
- 业(61610)
- 企(51542)
- 企业(51542)
- 方法(34765)
- 数学(28967)
- 数学方法(28619)
- 农(24578)
- 中国(24503)
- 业经(20683)
- 地方(19772)
- 技术(19633)
- 财(19035)
- 学(18361)
- 农业(17067)
- 理论(15991)
- 和(14378)
- 制(14318)
- 环境(13629)
- 贸(13620)
- 贸易(13609)
- 教育(13314)
- 易(13153)
- 技术管理(13054)
- 划(12402)
- 银(12206)
- 银行(12168)
- 务(11787)
- 机构
- 学院(295072)
- 大学(294776)
- 管理(119510)
- 济(111186)
- 经济(108547)
- 理学(103487)
- 理学院(102317)
- 管理学(100542)
- 管理学院(100002)
- 研究(97152)
- 中国(70824)
- 京(63406)
- 科学(61382)
- 财(49835)
- 所(47191)
- 农(44649)
- 中心(44227)
- 业大(43990)
- 江(43454)
- 研究所(43097)
- 范(41261)
- 师范(40922)
- 北京(40180)
- 财经(39831)
- 院(36404)
- 经(36197)
- 州(35817)
- 农业(34459)
- 技术(33149)
- 师范大学(32970)
- 基金
- 项目(207606)
- 科学(163542)
- 研究(156216)
- 基金(147781)
- 家(128128)
- 国家(126958)
- 科学基金(109632)
- 社会(96623)
- 社会科(91320)
- 社会科学(91298)
- 省(82932)
- 基金项目(79344)
- 教育(71958)
- 自然(70435)
- 划(69483)
- 自然科(68746)
- 自然科学(68730)
- 自然科学基金(67467)
- 编号(65234)
- 资助(58570)
- 成果(52854)
- 创(47083)
- 重点(46431)
- 课题(45492)
- 发(45061)
- 部(44486)
- 创新(43152)
- 项目编号(40271)
- 国家社会(38820)
- 科研(38798)
- 期刊
- 济(123658)
- 经济(123658)
- 研究(86629)
- 中国(61195)
- 学报(45080)
- 管理(44837)
- 教育(42775)
- 科学(42596)
- 农(41215)
- 财(36318)
- 大学(34426)
- 学学(31761)
- 农业(28989)
- 技术(27851)
- 融(22680)
- 金融(22680)
- 业经(21870)
- 图书(19091)
- 经济研究(18851)
- 财经(18226)
- 科技(16964)
- 问题(15711)
- 经(15542)
- 业(14991)
- 技术经济(14461)
- 理论(14260)
- 现代(13655)
- 版(13326)
- 实践(13274)
- 践(13274)
共检索到4313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邓智团
国外内城复兴盛行的"创新街区"建设,是新城市主义对创新的响应,这对我国城市政府贯彻落实新型城镇化战略和"双创战略",实现城市内涵式发展有重要参考借鉴意义。在"创新街区"概念内涵辨析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创新街区发展的内生动力,研究总结了国外典型创新街区的规划建设路径。研究表明:重新界定的创新街区概念,更能准确反映创新创业企业在中心城区集聚的特定现象,创新要素高度集聚与活力街区的"城市特质"为其本质特性;创新街区发展的内生动力源于创新创业企业、知识员工与地方政府等三个行动主体的统一预期,即创新街区可带来收益增加;创新街区建设的关键路径是塑造街区新公共利益,即通过社交型公共空间和办公型公共空间的塑造成功地激活街区的创新活力,特别是以公共创新中心为代表的办公型公共空间成为创新街区的核心地标。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邓智团
国外内城复兴盛行的"创新街区"建设,是新城市主义对创新的响应,这对我国城市政府贯彻落实新型城镇化战略和"双创战略",实现城市内涵式发展有重要参考借鉴意义。在"创新街区"概念内涵辨析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创新街区发展的内生动力,研究总结了国外典型创新街区的规划建设路径。研究表明:重新界定的创新街区概念,更能准确反映创新创业企业在中心城区集聚的特定现象,创新要素高度集聚与活力街区的"城市特质"为其本质特性;创新街区发展的内生动力源于创新创业企业、知识员工与地方政府等三个行动主体的统一预期,即创新街区可带来收益增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省 曾庆珑
在创新驱动和知识经济背景下,创新街区已经成为城市空间体系中创新功能的重要载体。在对创新街区内涵界定的基础上,将我国创新街区总结为中心市区桥梁纽带型、水岸"工业锈带"改造型和远郊高教园区城市化覆盖型3种模式,并结合3个典型案例解析创新街区构建模式。最后,提出创新街区建设要重视创新功能与城市功能融合,创新人才吸引渠道应多样化并发挥支柱核心性创新机构引领作用等建议。
关键词:
创新街区 城市创新空间 区域创新系统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童夏雨
本文首先探讨了应用技术大学的理论定位和核心概念内涵;然后从组织特征、办学定位、基本职能、办学模式、师资队伍、组织文化等维度对应用技术大学的基本特征进行梳理;并针对我国新一轮高等教育结构调整背景,从办学理念、组织目标、组织结构、运行机制、资源配置和组织文化等角度对我国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提出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姜彩楼 徐康宁
如何系统培育创新、促进创新集群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重点。文章在对创新集群内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创新集群的形成机理,并对创新集群的各种形成路径进行了对比分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创新集群 形成路径 内生机制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谭有为 千庆兰
在参考国内外学者场所质量评价相关研究上,构建以使用&活动、可达&连接、舒适&意象、社交性四个维度的创新街区场所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取SPSS因子分析法赋予指标权重,并以李克特量表五点法作为满意度判别标准;在评价基础上构建创新街区场所需求研究框架,将创新街区场所需求分为空间需求、设施需求及活动需求。以高新南街区作为案例进行研究,高新南街区的总体场所质量还没能达到让知识型员工满意的地步。
关键词:
创新街区 场所质量 质量评价 场所需求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清香
充分认识高职院校精神文化的建设现状,在吸取传统大学精神的同时,准确理解把握高职院校精神文化所包含的职业元素、创业元素、诚信元素、技术元素,增强高职文化自觉与自信,吸纳现代优秀企业的核心价值理念,借鉴国外的先进职业教育精神,通过整合与重构,建设富有特色的高职院校精神文化。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英
气候变暖和能源危机已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低碳经济理念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城市是能源消费和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单元,建设低碳城市是实现低碳社会的关键。本文以低碳城市为主要研究对象,阐述低碳城市的理论内涵,从低碳经济视角分析城市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从普及低碳理念入手,调整产业和能源结构,提倡建筑节能,发展低碳交通体系,实现城市的低碳化。
关键词:
低碳城市 低碳经济 低碳能源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清香
充分认识高职院校精神文化的建设现状,在吸取传统大学精神的同时,准确理解把握高职精神文化所包含的职业元素、创业元素、诚信元素、技术元素,增强高职文化自觉与自信,吸取现代优秀企业的核心价值理念,借鉴国外的先进职业教育精神,通过整合与重构,建设富有特色的高职院校精神文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胡新岗 黄银云 桂文龙
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是打造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的重要举措。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与创新生态系统存在相似性。基于创新生态系统视角的团队建设,其组织特征是凸显成员优势互补性与研究覆盖面的校企“双师”结构化团队,目标特征是以高水平建设推动“双师型”教师个体及“双师”结构团队形成,工作特征是以“双师”团队协作实施模块化教学深化“三教”改革,路径特征是以打造校企校际共同体与“双师”结构团队并举推动教学创新。在团队建设路径上,应强化党管人才工作,组织化制度化夯实学校主体责任;细化团队建设规划,规范化特色化保障团队协同创新;落实团队建设举措,系统化实践化提升团队教师能力;固化团队建设成果,综合化体系化梳理团队特色影响;深化信息技术赋能,数字化智能化助推教师教学发展。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杨辰
"街区"是法国社区研究的核心概念。将1840年以来法国城市社区研究分为"一个地方性视角(1840-1918)"、"空间与社会现象的交汇(1919-1945)"、"多学科的建构(1946-1967)"、"社会问题与批判(1968-1979)"以及"新的社会冲突与多元化发展(1980以后)"五个阶段,从"空间实践"和"理论探索"两个角度对各阶段街区概念的发展进行梳理,并指出法国经验中"空间学科与社会学科"互动的重要意义。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杜辉 何勤 朱晓妹 李立威
企业创新已经从单纯的技术创新扩展到以提高能力为目的的各种内部创业实践,这些实践确实提高了企业的创新能力,推动了企业内部变革,提升了竞争力和竞争优势。基于内创业的范畴、内容及内创业者等,对内创业和内创业者进行了回顾,最后提出了进一步的研究展望。
关键词:
内创业 内创业者 特质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杜辉 何勤 朱晓妹 李立威
企业创新已经从单纯的技术创新扩展到以提高能力为目的的各种内部创业实践,这些实践确实提高了企业的创新能力,推动了企业内部变革,提升了竞争力和竞争优势。基于内创业的范畴、内容及内创业者等,对内创业和内创业者进行了回顾,最后提出了进一步的研究展望。
关键词:
内创业 内创业者 特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孙雨洁 闫淑敏 孙锐 董俊婕
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是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本文重点探讨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核心内涵、发展逻辑与建设路径,研究结果表明:(1)基本内涵表现为人才与创新基于各类互动链接的密集交换互动,显现为单兵推进向系统集成的转变;(2)发展逻辑呈现为“顶层战略维→核心支撑维→基础行动维”的架构体系,展现出双轮驱动、三位一体、雁阵格局的渐进性跨越;(3)建设路径体现为“聚点→铺线→推面→建体”的动态框架,凸显“高能级平台→高效能链条→高质量集群→高品质生态”的梯次联动和纵深布局。研究结论可为系统设计迈向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提供决策参考,为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的实现提供理论洞见和有益借鉴。
关键词:
人才高地 科技中心 发展逻辑 建设路径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艳梅 孙丽云 庄贵阳
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提出实施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区工程,但是目前尚面临着内涵模糊、遴选标准缺失、建设路径不清晰、政策保障不到位等问题。本文通过与低碳排放、零碳排放等相关概念进行对比辨析,提出近零碳排放示范区是指在一个县(县级市/区)级行政区划的边界范围内,净碳排放总量接近于零的典型区域。然后指出在遵循低碳水平先进性、区域平衡性、类型多样性原则下,应依据定量、定性以及特色三方面指标进行遴选。并且概括出减源、增汇、贡献零碳能源三条建设路径。最后从监测统计遴选指标、深化节能减排政策、完善碳汇交易机制以及推动零碳能源开发
关键词:
近零碳排放 示范区 内涵 遴选 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