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35)
- 2023(16003)
- 2022(13261)
- 2021(12465)
- 2020(10470)
- 2019(24080)
- 2018(24053)
- 2017(46541)
- 2016(24917)
- 2015(27980)
- 2014(27104)
- 2013(26466)
- 2012(23965)
- 2011(21543)
- 2010(21669)
- 2009(19857)
- 2008(19306)
- 2007(16805)
- 2006(14591)
- 2005(12700)
- 学科
- 济(97181)
- 经济(97084)
- 管理(76060)
- 业(71931)
- 企(62895)
- 企业(62895)
- 方法(45738)
- 数学(39260)
- 数学方法(38500)
- 中国(25507)
- 农(24363)
- 财(24012)
- 业经(23296)
- 学(20847)
- 技术(20623)
- 理论(19096)
- 地方(18621)
- 制(17102)
- 贸(16381)
- 贸易(16368)
- 农业(16301)
- 和(15970)
- 易(15869)
- 务(15765)
- 财务(15684)
- 财务管理(15654)
- 企业财务(14825)
- 划(14479)
- 环境(14471)
- 银(14384)
- 机构
- 大学(342293)
- 学院(340655)
- 管理(140170)
- 济(131994)
- 经济(129083)
- 理学(122226)
- 理学院(120940)
- 管理学(118523)
- 管理学院(117914)
- 研究(108716)
- 中国(81024)
- 京(73168)
- 科学(67565)
- 财(59806)
- 所(52810)
- 业大(49952)
- 农(49827)
- 中心(49547)
- 江(49131)
- 研究所(48132)
- 财经(48127)
- 北京(46137)
- 范(45577)
- 师范(45194)
- 经(43738)
- 州(40398)
- 院(40232)
- 经济学(38659)
- 农业(38657)
- 技术(36807)
- 基金
- 项目(237012)
- 科学(187947)
- 研究(174804)
- 基金(172091)
- 家(149366)
- 国家(148116)
- 科学基金(128952)
- 社会(109750)
- 社会科(103963)
- 社会科学(103933)
- 省(93093)
- 基金项目(90754)
- 自然(84385)
- 自然科(82535)
- 自然科学(82517)
- 教育(81559)
- 自然科学基金(81010)
- 划(78056)
- 编号(71828)
- 资助(70834)
- 成果(57765)
- 重点(52678)
- 创(52590)
- 部(51512)
- 发(49597)
- 课题(49350)
- 创新(48372)
- 项目编号(44915)
- 科研(44834)
- 国家社会(44764)
- 期刊
- 济(140486)
- 经济(140486)
- 研究(98722)
- 中国(67105)
- 管理(53967)
- 学报(51474)
- 科学(48559)
- 财(45921)
- 教育(44942)
- 农(44361)
- 大学(39966)
- 学学(37108)
- 技术(32548)
- 农业(31061)
- 融(26710)
- 金融(26710)
- 业经(23777)
- 经济研究(23146)
- 财经(22788)
- 图书(19758)
- 经(19437)
- 科技(18138)
- 技术经济(17608)
- 问题(17279)
- 业(17194)
- 理论(16103)
- 版(15498)
- 统计(15477)
- 商业(15121)
- 策(14925)
共检索到4929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鲁晓玮 刘培 盛亚 祁慧博 葛笑春
已有研究较多关注企业创新行为,且将创新行为视为同质化创新实践,难以解释企业多样化创新行为选择及绩效差异。通过对两家社会导向性企业进行案例分析发现:(1)企业仅采取技术创新或社会创新行为模式不能为其带来高绩效;(2)社会创新导向企业经历初始期、转型期两个阶段,对比两阶段创新行为发现,企业经历由单一模式向双重模式转型,各阶段价值创造分别呈现单一价值追求、价值目标重构和共享价值追求逻辑。构建企业创新行为模式转型实现共享价值的总体分析框架,解析社会导向型企业的创新行为转型过程,探究外部社会需求在各阶段转型过程中的驱动作用,使企业与外部利益相关者协同演化创新理论在企业创新行为模式转型领域得到深化和拓展,研究结论对于赋能共享价值创造具有一定启发意义。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郝金磊 尹萌
"赋能平台"是互联网企业的重要演进趋势,如何通过赋能实现价值共创逻辑重塑,进而引导商业模式创新的作用路径和机理尚需要进一步理论解释,也需要案例实证检验。本文基于猪八戒网的案例企业研究,构建分享背景下赋能-价值共创-商业模式创新"理论模型(分为三个阶段),并对不同阶段赋能的内在机理进行系统研究:用户赋能阶段,用户通过平台赋能参与价值共创过程,平台对双边市场统筹配对实现价值共创,商业模式从细分市场切入服务于价值共创;数据赋能阶段,数据通过平台赋能发掘潜在需求,针对共性需求进行产业链延伸,全产业链通过互联网+传统产业的商业模式实现价值共创;生态赋能阶段,通过平台开发的互动场景和协作工具,以孵化创新创业群体为主线,整个生态圈实现彼此赋能、互联共享、价值共创。本研究从赋能角度出发探寻价值创造和商业模式创新的演变逻辑,实现了研究的案例对接和理论深化。
关键词:
分享经济 赋能 价值共创 商业模式创新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闫佳祺 罗瑾琏 钟竞 李树文
实现企业自主创新是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与能力,履行国家使命,解决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的关键一环。双元创新理论提出了一些双元创新的实现方式,但对于特殊情境下的实现路径问题未能做出完备的理论解释。基于两家军民融合企业的案例发现,提出军民融合企业双元创新的实现路径。研究结果表明,民口企业参军可以分为“受命参军”和“自荐参军”两大类型;“受命参军型”企业以军工意识形态为主导、灵活性辅助,主要通过内在变革驱动路径来实现技术优化升级;“自荐参军型”企业以民营企业灵活性为主导、兼具纪律性,主要通过战略联盟联动路径优化技术合作共演。无论哪种参军类型,双元创新均随着融合阶段的发展,实现由突破性创新萌芽-渐进性创新主导→突破性创新向渐进性创新溢出→突破性创新与渐进性创新协同的动态演进。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敬伟 杜鑫 成文 田志凯
近年来,新企业商业模式形成过程研究得到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学习与认知视角展开的研究分别从行动与认知切入,却忽略了认知与行动的互动演化。本文借鉴已有的认知与行动互动的观点,建立了"认知引发行动,行动反馈认知"的概念框架,用以解读新企业商业模式的形成过程。基于对两家互联网企业的跨案例研究得到如下初步结论:创业者的初始商业模式认知体现为商业概念假设和商业逻辑假设,这些认知内容来源于创业者的先前经验、信息扫描与心理活动机制;初始商业模式认知是新企业开展探索行动的起点,有助于指引创业者有目的地开展行动,以提升行动的有效性;创业者采取内部检验、外部检验、直接检验和间接检验等多种行动方式检验初始商业模式认知,虽然资源匮乏的创业者更倾向于短期内低成本的检验方式,但综合使用上述行动方式更为有效;创业者接受行动反馈后的认知调整是创业推理的结果,相比商业逻辑假设,源自创业者长期从业经验的商业概念假设更难发生变动。这些发现丰富并拓展了创业情境下的商业模式研究,对于新企业创业和初期成长实践也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关键词:
商业模式 认知 行动 互动 案例研究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林泉 宋宝香 邓朝晖
本文通过跨层次纵向实验研究表明:(1)个体的知识共享价值感对个体的知识共享行为有显著的影响作用;(2)知识共享倾向对个体的知识共享行为有显著的影响作用;(3)个体的知识共享倾向在个体的知识共享价值感对个体的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作用中起完全中介的作用;(4)"团队知识共享价值感水平"在个体知识共享价值感对个体知识共享倾向的影响作用中具有跨层次调节作用;(5)"团队知识共享倾向水平"在个体知识共享倾向对个体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作用中具有跨层次调节作用。本文最后对本研究结果的意义、存在的局限性和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张敬伟 韩静 何一清 田志凯
作为创业研究的新兴流派,创业认知研究关注创业行为背后的认知机制。已有研究显示,创业者能否根据环境变化进行认知变革,是其新企业能否成功适应环境的关键。虽然有学者从信息加工视角对创业者认知形成与变革等议题做出相关探讨,现有文献对创业者认知变革过程却缺乏相对完整的解释逻辑。鉴于此,文章基于信息加工理论构建了"环境扫描-信息加工-认知变革"的概念框架,运用多案例研究方法,对创业者识别和利用机会过程中的认知变革进行了经验探究。研究发现:第一,模式识别是创业者信息加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与相关决策情境因素共同影响信息加工方式的选择;第二,基于不同模式识别的信息加工会对创业者认知变革产生差异化影响。几个研究命题有助于从模式识别和信息加工方式两个互补的方面揭示创业者及其新企业适应环境的认知机制,对于创业决策理论与实践均有重要启发意义。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王福 刘俊华 长青 陈玉宏 崔莹 韩丽萍
场景链赋能着新零售商业模式的生态化创新,但其过程机理仍不甚清晰。本研究基于价值主导逻辑理论,从场景链视角出发重构“人—货—场”,并以生态化实践领先的新零售企业海尔智家为例,采用案例研究与程序化扎根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发掘和提炼场景链赋能新零售商业模式生态化创新机理和路径。研究结果表明:①场景链基于价值链对用户时空化消费期望的引导和调节,借助不同产业供应链集群的场景化跨界连接和混搭重构“人货场”,进而通过附加价值创造赋能商业模式生态化创新。②场景解构不同产业供应链各节点商业模式,将场景要素融入已解构的商业模式要素之中,通过对原有商业模式要素的改性,借助于“供应链—价值链—场景链”的3链融合重构“人货场”,进而赋能新零售商业模式生态化创新。③3链融合克服了现有成果仅从“产品功能”“服务效用”和“场景体验”单一价值主导逻辑研究新零售的不足,通过不同产业供应链基于链式场景嫁接,借助“应用场景—消费期望—商业情境”的标准化或个性化配置赋能商业模式的生态化创新。④在供应网络化、价值动态化和情境交互化的作用下,不同产业供应链集群基于场景链的跨界连接和交叉混搭形成新零售单链和多链场景,借助价值链对用户时空化消费期望的调节和引导,通过产品链群合约、服务链群合约和场景链群合约赋能新零售商业模式的生态化创新。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毛磊
我校赵凌云教授任主编、马德茂副教授和胡江滨研究员任副主编的《中国共产党经济工作史》一书出版以来 ,在学术界引起了较大反响。本刊特约几位从事不同专业研究的专家就本书发表评论 ,以期进一步推进这一领域的研究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胡海波 周洁 卢海涛
分析发现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尚存诸多发展矛盾,江西财经大学以案例为载体,遵循案例驱动专业学位研究生“理实融合”能力培育、强化“持续发展”特色属性和“中国管理”精神内涵烙印的“三个驱动”变革理念,把握“用案例讲好中国管理故事”的核心,围绕Why、Who、What、When和Where五个“W”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学位研究生“5W”培养模式,并进一步构建起支撑该培养模式的“154”实践应用体系。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熊立
共享心智模式已成为预测企业创新团队绩效的重要指标。不过,在今天复杂动荡的环境下,学界对创新团队的共享心智模式如何应对创新柔性与效率之间的冲突问题一直缺乏清晰的解释,对共享心智模式的实质内涵的理解也存在着争议。本文立足心智模式理论和组织学习理论,采用文献比对和理论演绎方法,尝试构建二元情境下的创新团队心智模式共享机制。本文分析发现二元创新团队的共享心智存在多组悖论,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两组选择性耦合机制:(1)统一的抽象层二元心智模式匹配自由沟通、互补任务和同质知识模式的共享;(2)统一的抽象层二元心智模式匹配具体层规范沟通、相近任务和异质知识模式的共享。然后推导出基于"感知—加工—内化—修正—沟通"的团队心智共享过程。研究从心智模式的路径完善了情境二元性理论的构建,并为二元组织共享心智模式的培育提供了指导模型。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史竹琴 蔡瑞林 朱先奇
智能制造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智能生产共享商业模式的创新有助于更快、更好地推进智能制造。选择商业模式的价值视角,收集沈阳机床智能生产共享的运行数据,分析了其价值主张、价值洞察、价值创造、价值传递、价值获取及运行机制。研究发现:制造企业只有洞察价值,以客户价值主张作为共享模式设计的出发点,才能实现颠覆式创新技术使用权的共享;智能生产平台的价值创造需要关键技术支撑,且需要借助配套的运行机制,才能保证共享系统的开放和有序;共享模式的价值传递呈现开放的网状结构,需要让潜在用户低成本共享智能生产技术,才能可持续地实现价值获取。
关键词:
商业模式 客户价值 智能生产 共享经济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梁淑倩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进步,经济消费逐渐朝着移动化、数据化的方向发展,形成了以顾客为中心的共享经济。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本文从共享经济的基本特征入手,从六个方面简单分析共享经济下的商业模式创新要素,并且基于实际案例深入研究"共享经济"下的商业模式。以期为企业转型发展奠定基础,提供参考,继而带动整体经济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
企业价值 关键资源能力 共享经济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刘邦奇
人工智能时代智慧课堂的探索已走向生态化发展与模式创新阶段。随着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深入推进和新课程方案的全面实施,课堂教学变革、学生智慧培养正面临新的挑战。因此,深入研究人工智能赋能的智慧生成机制及新的教学模式极为紧迫。本文梳理了人工智能赋能智慧生成的核心理念,探讨了人工智能赋能智慧生成的体系框架,阐述了智慧生成的技术流程和技术应用三重境界,并构建了人工智能赋能的生成性教学模式,可为智慧课堂的升级发展和深化应用提供参考和启发。本研究对于一线教师和研究者把握人工智能赋能的智慧生成发展规律和实现路径,开展面向新课程方案实施的智慧教学改革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智慧课堂 智慧生成 生成性模式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汤黎明 汤非平 贾建宇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居民消费需求愈加旺盛,由此催化了共享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共享经济企业的成功案例,源于共享经济的特色制度优势和商业模式创新。针对共享经济中存在的供需失衡、商业价值与道德伦理冲突等现实问题,应通过资源配置、政策调控和人力资本培育等方式加以改进。
关键词:
共享经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