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167)
- 2023(19643)
- 2022(16816)
- 2021(15611)
- 2020(13405)
- 2019(30436)
- 2018(30018)
- 2017(57994)
- 2016(31408)
- 2015(35306)
- 2014(34334)
- 2013(33871)
- 2012(31010)
- 2011(27466)
- 2010(27547)
- 2009(25581)
- 2008(25451)
- 2007(22519)
- 2006(19809)
- 2005(17574)
- 学科
- 济(126349)
- 经济(126176)
- 业(111346)
- 管理(106079)
- 企(99587)
- 企业(99587)
- 方法(59855)
- 数学(49453)
- 数学方法(48841)
- 财(41384)
- 农(36725)
- 业经(36131)
- 中国(31799)
- 制(29301)
- 务(29084)
- 财务(29007)
- 财务管理(28957)
- 企业财务(27534)
- 农业(25307)
- 技术(24127)
- 学(23252)
- 理论(23065)
- 地方(22557)
- 和(21382)
- 贸(21379)
- 贸易(21364)
- 银(20947)
- 银行(20896)
- 易(20720)
- 体(20713)
- 机构
- 学院(440229)
- 大学(439077)
- 管理(178745)
- 济(177963)
- 经济(174294)
- 理学(154255)
- 理学院(152653)
- 管理学(150158)
- 管理学院(149330)
- 研究(138639)
- 中国(108579)
- 京(92339)
- 财(87435)
- 科学(84016)
- 农(70910)
- 财经(69165)
- 所(68293)
- 江(65870)
- 业大(64425)
- 中心(64132)
- 经(62969)
- 研究所(61183)
- 北京(57754)
- 农业(55502)
- 经济学(53748)
- 范(53564)
- 师范(53013)
- 州(52511)
- 财经大学(51422)
- 院(50614)
- 基金
- 项目(295839)
- 科学(235173)
- 基金(217258)
- 研究(217025)
- 家(187694)
- 国家(186099)
- 科学基金(162795)
- 社会(138078)
- 社会科(131025)
- 社会科学(130994)
- 省(115776)
- 基金项目(114979)
- 自然(106377)
- 自然科(104001)
- 自然科学(103979)
- 自然科学基金(102185)
- 教育(99938)
- 划(96365)
- 资助(89009)
- 编号(87537)
- 成果(70155)
- 部(65441)
- 重点(65318)
- 创(64676)
- 发(61737)
- 创新(59830)
- 课题(59695)
- 国家社会(56928)
- 教育部(56837)
- 制(56779)
- 期刊
- 济(195803)
- 经济(195803)
- 研究(128422)
- 中国(86117)
- 财(72399)
- 管理(70896)
- 学报(66290)
- 农(65050)
- 科学(61666)
- 大学(51690)
- 学学(48955)
- 教育(45323)
- 农业(44428)
- 融(42005)
- 金融(42005)
- 技术(40431)
- 财经(34851)
- 业经(33304)
- 经济研究(30457)
- 经(29808)
- 业(25314)
- 问题(25130)
- 技术经济(22922)
- 财会(21120)
- 科技(21046)
- 理论(20912)
- 现代(20607)
- 版(20527)
- 会计(19917)
- 商业(19901)
共检索到6514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孟源 王丽 施建军
企业在提高股东利益的同时,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然而社会责任中大部分的投入不能给企业带来利润的增加,因而便出现企业财务绩效与承担社会责任的两难问题。本文以2003~2012年上交所A股医药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企业创新程度对企业表现曲线(以企业社会责任为横坐标、财务绩效为纵坐标绘制的曲线,其中财务绩效采用Tobin’Q)的抬高问题。研究发现,企业创新能够缓解社会责任投入与企业财务绩效的关系;创新程度越大,对表现曲线的抬高作用越明显。
关键词:
社会责任 创新 表现曲线 资源基础理论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崔惠玉 王宝珠 陈立梅
2020年以来,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制药企业研发创新能力对经济社会稳定和居民生命健康安全的保障作用更加凸显。2018年我国大幅调低了药品进口关税税率,这一减税政策能否有效激励我国制药企业研发创新,亟待验证。本文利用2018年药品进口关税下调这一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分析其对我国制药企业研发创新投入的影响。研究发现:药品进口关税的下降显著促进了我国制药企业研发投入的增加,且这一效果对非国有企业更加明显。机制分析发现,融资约束在减税与企业研发投入的关系中起到了中介作用。本文研究结论为药品进口关税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了政策参考。
关键词:
制药行业 关税减免 企业创新 融资约束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叶建木 张洋 万幼清
本文以2011—2019年我国医药制造业上市企业为样本,考察了高管团队风险偏好、失败再创新行为与再创新绩效间的关系。研究表明,高管团队风险偏好正向影响失败后技术开发阶段再创新绩效,但负向影响失败后成果转化阶段再创新绩效。失败后全新创新在高管团队风险偏好与失败后两阶段再创新绩效间皆存在中介作用,而失败后追加创新未见中介作用。同时,高管团队风险偏好对失败后两阶段再创新绩效的影响较对成功后两阶段再创新绩效更显著,且失败后全新创新较成功后全新创新的中介作用更显著。本文旨在为企业构建合理的高管团队、改善其失败再创新行为、提高再创新绩效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借鉴。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楼永 赵铄 郝凤霞
基于2012—2019年沪深两市668家A股制造业上市企业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产品创新与服务转型对企业绩效的交互效应,利用Python文本挖掘技术构建数字化指标,研究数字化对两者交互效应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产品创新和服务转型两者间的交互效应与制造业服务化水平有关,随着服务化水平提高,交互效应表现为U型关系;数字技术能够显著促进产品创新与服务转型协同发展,使两者交互的U型曲线拐点向左移动。进一步分析表明,大型民营企业引进数字技术对两者交互效应的调节作用更为显著。结论有利于促进制造企业产品创新与服务转型协同,对于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方先明 胡丁
近年来,随着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增强,企业的ESG表现逐渐受到了投资者的广泛关注,并对企业长期经营产生持续影响。在新发展阶段,ESG表现能否促进企业创新值得深入研究。论文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了ESG表现对企业创新可能的影响及机制,利用2009—2020年A股上市公司的专利数据,实证检验了企业ESG表现的创新效应。研究表明:ESG表现可以显著提高企业创新产出,这一促进作用在大型企业和国有企业中更为显著;机制分析发现,ESG表现主要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提高员工创新效率和风险承担水平等机制促进企业创新。进一步研究发现:ESG表现不仅提高企业创新产出数量,还有助于提升创新质量;但随着ESG评级不确定性程度提高,ESG表现对企业创新水平的促进作用相对减弱。为此,应进一步鼓励企业加强ESG建设,加快构建ESG信息标准化和强制披露制度,提高企业ESG信息披露质量,推动企业创新,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ESG表现 企业创新 融资约束 创新效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巴曙松 徐鹏越
文章选取2015—2021年528家A股上市制造业企业数据,实证检验了ESG表现对制造业企业创新的影响及企业异质性的调节效应,并进行了分位数回归,进一步考察了ESG表现对创新产出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ESG表现的提升对企业创新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于规模较大、资产净利率较低和拥有独立ESG报告的企业,ESG表现对创新产出和技术人员密集度的提升作用更为明显。进一步研究表明,本身创新水平较低的企业提升ESG表现对创新产出的促进作用更大;较好的ESG表现通过降低代理成本和缓解融资约束两条途径增加了创新产出。
关键词:
ESG 企业创新 企业异质性 制造业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章家清 张学芬
我国医药制造业作为高新技术产业之一,要想在全球市场上有立足之地,需要通过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来提高其国际竞争力。基于此,本文通过数据包络分析法对我国2013年各省医药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了评价,得出我国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较低,且东西部地区差异较大的结论。运用计量模型研究我国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环境影响因素,发现企业规模、外资引进和市场结构对其影响较大。从而提出加大研发投入、提高市场集中度、完善政策和制度的建议对策。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晓梅 王伟光 考燕鸣
本文以市场容量、创新独占性、技术知识累积性、社会动力为基本要素,构建了影响东北地区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理论模型,利用SPSS15.0和EXCEL等软件实证分析了东北地区与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医药制造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现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提升东北地区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政策含义。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卜国琴 耿宇航
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引下,更加契合全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内涵的ESG理念开始受到关注。本文以2014~2021年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基于高管个体特征的角度,考察了海外背景高管对于公司ESG表现得分的影响。研究表明:海外背景高管可以显著促进企业ESG表现评分,企业高管团队中具有海外背景高管的比例也与企业ESG表现评分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此同时,企业所在地区的市场化程度和国企性质能够正向调节海外背景高管与企业ESG表现评分之间的关系,而高管持股比例却显著抑制两者之间的正向关系。本文研究结果丰富了企业ESG表现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对企业改善自身ESG表现、政府海归人才引进政策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邱玉莲 王纯
文章以2015—2021年沪深A股医药制造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双元创新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由于医药制造国企与非国企存在较大差异,同时将研究样本分为国企组与非国企组进一步探讨双元创新对企业价值产生的不同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探索式创新与企业价值正相关,利用式创新与企业价值呈倒U型关系;非国企与总样本研究结论一致,国企探索式创新负向影响企业价值而利用式创新则对企业价值无显著影响。因此,医药制造非国企应加大探索式创新力度,适当开展利用式创新活动,而医药制造国企则应深化科研体制机制改革,推进国企改革专项工程。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晓月 雷楠楠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选取我国上市医药制造企业专利合作数据,利用专利共同申请人构建企业专利合作网络,采用负二项回归模型探讨专利自我中心合作网络的特征指标对企业不连续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自我中心网络规模、关系频率、结构洞均对企业不连续创新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而自我中心网络密度对企业不连续创新绩效有负向影响。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郑慧凌 高山 宋宝香
医药制造企业的发展前景与战略方向与其技术创新能力密切相关。以专利为切入点,建立技术创新立项、质量、效率三大维度共11项细化指标,采用密切值法对国内外医药行业创新实力进行对比与排序。实证研究发现,近年我国医药行业专利数量稳步增长,但增速后劲有限,高质量技术创新较少,团队合作力度尚待提升。
关键词:
技术创新能力 医药制造企业 密切值法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琳 赵海涛
本文选取我国2015—2017年417家A股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企业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表现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企业异质性对ESG与企业价值关系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ESG表现对企业价值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于非国有企业、规模较小的企业和非污染行业的企业,ESG表现对企业价值的提升作用更为明显。本文研究有助于明确ESG表现的经济影响,为上市公司重视和提高ESG表现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志迎 赵雪
基于团队断裂带理论,运用多元层级回归方法,以中国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以股权集中度为调节变量,实证检验了高管团队断裂带对二元创新(探索性创新和利用性创新)的影响,以及股权集中度对上述影响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生理特征断裂带与探索性创新和利用性创新均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任务相关断裂带与利用性创新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公司股权集中度对生理特征断裂带与利用性创新的关系起负向调节作用。
关键词:
技术创新 团队断裂带 高管团队 二元创新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陆伟 吴晓明
通过中国上市医药企业20122015年间的数据,探索公司治理对医药上市企业创新价值创造率的影响机制,将公司治理划分为控制权分配、科学决策和激励约束三大方面,利用SFA测算和非效率项的影响分析,发现公司治理对创新价值创造率的影响集中体现在当期,两职合一、精简高效的董事会规模和高管激励表现出了积极的正向促进作用,表明我国医药企业想要提高创新价值创造率可在公司治理结构调整方面付出努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股权融资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基于A股先进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
ESG表现、技术创新与全要素生产率——来自我国医药行业的证据
基于CDM模型的创新投入、创新产出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研究——以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为例
高管股权激励能否提高企业ESG表现?
哪种政府补贴方式更能促进企业创新——基于医药制造业不同所有制企业PVAR动态效应的比较视角
医药制造业创新效率与产业效率关系的研究
企业创新、价值链扩张与制造业盈利能力——以中国医药制造企业为例
数字化转型、经营能力和企业绩效——基于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
先进制造技术与创新能力的关系——基于江苏制造业企业的实证研究
制造企业成本粘性实证研究——基于上海制造业A股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