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580)
- 2023(16032)
- 2022(13118)
- 2021(12024)
- 2020(10232)
- 2019(22851)
- 2018(22847)
- 2017(44481)
- 2016(24239)
- 2015(27232)
- 2014(26479)
- 2013(26327)
- 2012(24030)
- 2011(21267)
- 2010(21532)
- 2009(20516)
- 2008(20614)
- 2007(18678)
- 2006(16621)
- 2005(15172)
- 学科
- 济(105355)
- 经济(105228)
- 业(101134)
- 企(90992)
- 企业(90992)
- 管理(87799)
- 方法(48672)
- 数学(39275)
- 数学方法(39059)
- 财(37272)
- 业经(32987)
- 农(31711)
- 中国(29653)
- 务(26858)
- 财务(26830)
- 财务管理(26792)
- 企业财务(25548)
- 制(23760)
- 农业(22303)
- 技术(22157)
- 贸(20971)
- 贸易(20957)
- 易(20440)
- 策(18107)
- 银(18086)
- 银行(18044)
- 划(17927)
- 理论(17644)
- 体(17507)
- 地方(17374)
- 机构
- 学院(349330)
- 大学(345852)
- 济(152330)
- 经济(149659)
- 管理(141489)
- 理学(121624)
- 理学院(120471)
- 管理学(119037)
- 管理学院(118392)
- 研究(109292)
- 中国(88683)
- 财(75103)
- 京(71606)
- 科学(62225)
- 财经(59256)
- 农(57702)
- 所(54087)
- 经(53938)
- 江(52458)
- 中心(50155)
- 业大(49571)
- 研究所(48231)
- 经济学(46815)
- 农业(45445)
- 北京(44896)
- 财经大学(43855)
- 经济学院(42586)
- 州(41602)
- 商学(41309)
- 商学院(40976)
- 基金
- 项目(222914)
- 科学(177830)
- 基金(164178)
- 研究(164176)
- 家(141954)
- 国家(140696)
- 科学基金(122445)
- 社会(108291)
- 社会科(102957)
- 社会科学(102933)
- 省(87531)
- 基金项目(87188)
- 自然(77751)
- 自然科(76078)
- 自然科学(76057)
- 教育(75282)
- 自然科学基金(74835)
- 划(72371)
- 资助(66070)
- 编号(64785)
- 成果(51970)
- 创(51961)
- 部(50426)
- 重点(49708)
- 发(47921)
- 创新(47712)
- 业(46903)
- 国家社会(45136)
- 课题(44522)
- 教育部(44108)
- 期刊
- 济(168724)
- 经济(168724)
- 研究(103631)
- 中国(66627)
- 财(62349)
- 管理(58471)
- 农(52691)
- 学报(49643)
- 科学(47095)
- 大学(38778)
- 融(37800)
- 金融(37800)
- 学学(36949)
- 农业(35545)
- 教育(31646)
- 财经(30626)
- 技术(30405)
- 业经(29201)
- 经济研究(27671)
- 经(26321)
- 问题(23006)
- 业(22271)
- 贸(20441)
- 技术经济(19740)
- 国际(18776)
- 商业(18298)
- 财会(17409)
- 现代(17183)
- 世界(16509)
- 科技(16243)
共检索到5264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晓涛 李京航
创新能力是天生国际化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特征,根据天生国际化经典理论,结合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实际,筛选符合条件的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获得高质量的公开数据,实证分析以研发密集度、员工教育水平、管理者海外背景和管理者行业经验表示的创新能力对天生国际化企业绩效的影响。结果发现:由于研发投入转化为生产能力提高的程度较低、研发质量不高等原因,研发密集度对企业绩效没有显著正向影响;员工受教育水平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这是因为以高素质员工为代表的人力资本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源泉;管理者海外背景对企业绩效没有明显影
关键词:
天生国际化企业 创新能力 企业绩效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静玉 王元月
为了拓展传统资源观和组织学习理论关于国际化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理论认知,文章在理论上推断了企业国际化行为影响创新绩效的中间机制,从"线性"和"非线性"两个维度考察国际化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并基于174家制造业上市公司2007-2016年间的国际化程度和创新绩效数据,实证检验了国际化行为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直接关系。研究发现:一是企业国际化行为通过规模溢出、生产溢出、国际合作和创新能力溢出四个途径影响其创新绩效,二者之间不仅存在正向或者负向的简单线性关系,还存在U型或S型等非线性关系;二是全样本下的企业国际化水平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将推动企业创新绩效水平显著上升0.128个百分点。国际化行为与企业创新绩效的S型关系假设也得到验证;三是作为两个中间调节变量,企业规模和产权属性在企业国际化学习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业韬 王成军 刘渐和
本文通过分析创业板上市公司高管持股与技术创新投入之间的关系发现,高管持股与企业研发支出之间存在着显著正相关关系,表明高管的股权激励有利于增加企业的创新投入。同时还发现高管人员中技术背景可以促进企业研发;由于创业板公司的特征,领导结构并不显著影响企业研发。
关键词:
高管持股 R&D 激励 创新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胡超颖 蒋舒阳 潘镇
本文以知识管理理论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构建了一个被调节的中介作用模型。利用2010-2015年创业板上市公司数据,考察了投资挤占、创新平衡转移、组织冗余以及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创业企业投资挤占会积极预测企业的负向创新平衡转移,却会消极预测企业的正向创新平衡转移;进一步地,负向创新平衡转移会正面影响创业企业的短期绩效,而正向创新平衡转移会正面影响创业企业的长期绩效;最后,创业企业中的组织冗余会加剧投资挤占与创新平衡转移之间的关系。本研究为创业企业理解如何充分调动资源以保持竞争优势提供新的思路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胡超颖 蒋舒阳 潘镇
本文以知识管理理论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构建了一个被调节的中介作用模型。利用2010-2015年创业板上市公司数据,考察了投资挤占、创新平衡转移、组织冗余以及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创业企业投资挤占会积极预测企业的负向创新平衡转移,却会消极预测企业的正向创新平衡转移;进一步地,负向创新平衡转移会正面影响创业企业的短期绩效,而正向创新平衡转移会正面影响创业企业的长期绩效;最后,创业企业中的组织冗余会加剧投资挤占与创新平衡转移之间的关系。本研究为创业企业理解如何充分调动资源以保持竞争优势提供新的思路。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辽 黄蕾琼
从理论上分析技术多元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着重探讨创新开放度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并利用沪深两市高技术上市公司2004-2018年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技术多元化与企业绩效间呈现倒"U"型关系,技术多元化水平上升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在创新开放程度较高环境中被进一步放大。据估算,企业创新开放度每提高10%,技术多元化程度上升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将增加0.011个百分点。此外,企业技术多元化战略经营绩效提升作用具有明显的技术密集属性和行业产权结构属性差异,高技术密集型企业技术多元化水平每提高1%,企业经营绩效水平将实现高达0.052 4%的攀升幅度,且低国有化企业实施技术多元化战略的效果明显优于高国有化企业。
关键词:
技术多元化 创新开放度 企业绩效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德球 侯欣昊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迅速发展和上市公司股权的分散化,围绕上市公司控制权的争夺愈演愈烈。在此背景下,有限合伙协议构架成为创始人团队巩固对上市公司控制权的重要手段,并频繁出现在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中。基于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2012—2021年的数据,从企业创新的视角探讨有限合伙协议构架对企业发展长期影响的实证结果表明,有限合伙协议构架与企业专利申请数量正相关。进一步研究发现,当有限合伙协议构架中的有限合伙企业为员工持股平台时,其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强。有限合伙协议构架通过降低企业代理成本和提高企业风险承担能力两种机制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与中西部地区相比,有限合伙协议构架对企业创新的正向影响在东部地区更显著。上述结论不仅证实有限合伙协议构架对巩固控制权以及促进企业创新的积极作用,还对企业设计股权以及政府管理和完善有限合伙制度提供重要启示。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宋迪 杨超
本文引入高管团队断层理论,以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讨基于财务金融背景而形成的高管团队断层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具有财务金融背景的高管与非财务金融背景高管所形成的高管团队断层对企业创新能力有负向影响,CEO权力强度对基于财务金融背景的高管团队断层与企业创新的负向影响关系有抑制作用,股权集中度对基于财务金融背景的高管团队断层与企业创新的负向影响关系有促进作用。以上结论说明,基于财务金融背景的高管团队断层是影响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宋迪 杨超
本文引入高管团队断层理论,以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讨基于财务金融背景而形成的高管团队断层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具有财务金融背景的高管与非财务金融背景高管所形成的高管团队断层对企业创新能力有负向影响,CEO权力强度对基于财务金融背景的高管团队断层与企业创新的负向影响关系有抑制作用,股权集中度对基于财务金融背景的高管团队断层与企业创新的负向影响关系有促进作用。以上结论说明,基于财务金融背景的高管团队断层是影响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瑞晶 李媛媛 金浩
中小企业是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生力军"。提高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对于我国当前阶段下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分析影响我国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要素的基础上,以2005-2015年中小板、创业板127家上市公司及其所处省市的科技金融投入均衡面板数据为例,建立动态面板系统GMM模型,实证检验不同渠道的区域科技金融投入对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影响。研究发现:财政科技投入和创业风险投资对中小企业创新有正向促进作用,但银行贷款和资本市场的技术创新促进效果不明显,有时甚至表现为抑制作用;此外,科技金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瑞晶 李媛媛 金浩
中小企业是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生力军"。提高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对于我国当前阶段下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分析影响我国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要素的基础上,以2005-2015年中小板、创业板127家上市公司及其所处省市的科技金融投入均衡面板数据为例,建立动态面板系统GMM模型,实证检验不同渠道的区域科技金融投入对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影响。研究发现:财政科技投入和创业风险投资对中小企业创新有正向促进作用,但银行贷款和资本市场的技术创新促进效果不明显,有时甚至表现为抑制作用;此外,科技金融发展程度不同的地区,科技金融投入的创新驱动效果也存在一定差异,科技金融成熟度越高的省市,其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作用越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瑞晶 李媛媛 金浩
中小企业是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生力军"。提高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对于我国当前阶段下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分析影响我国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要素的基础上,以2005-2015年中小板、创业板127家上市公司及其所处省市的科技金融投入均衡面板数据为例,建立动态面板系统GMM模型,实证检验不同渠道的区域科技金融投入对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影响。研究发现:财政科技投入和创业风险投资对中小企业创新有正向促进作用,但银行贷款和资本市场的技术创新促进效果不明显,有时甚至表现为抑制作用;此外,科技金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俊秀 郭旻瑞
文章以2013—2016年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高管权力、政治关联对企业创新投资的影响。结果发现:高管权力越大,企业创新投资越多;政治关联型企业创新投资少于非政治关联型企业,但知识型高管政治关联对企业创新投资具有促进作用。另外,不论企业是否为政治关联型企业,高管权力越强,企业创新投资越多,但政治关联可以扩大高管权力对企业创新投资的促进作用。研究结果为企业构建政治关联、提高创新投资提供了依据和参考。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姚铮 程越楷 严琦 姚明龙
本文以2009年和2010年在创业板上市的公司为研究对象,从创业投资机构的持股比例、董事会席位比例、股东背景等角度研究创业投资机构对被投资企业资本投资行为、研发投资行为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创业投资机构的持股比例、董事会席位比例均与被投资企业资本投资行为的积极程度正相关,国有、民营和外资背景的创业投资机构对被投资企业资本投资行为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创业投资机构的持股比例、董事会席位比例总体上均与被投资企业研发投资行为的积极程度不存在显著的关系,但与内资背景创业投资机构相比,外资背景创业投资机构持股的公司研发投资行为更积极。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建 王鹏飞 李文佳 陈素蓉
本文选取2009~2010年在创业板上市的51家公司作为样本实证研究了创新型企业公司治理结构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创新型企业存在着实际控制人权力过大的问题,其治理结构表现出较明显的内部人控制现象,而独立董事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一问题,并在公司绩效中得以体现。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正相关,较高的薪酬水平能够有效激励高管团队创造良好的业绩。由于风险投资机构追求短期收益以及成为公司股东的时间较短,风险投资的引入并没有为创新型企业带来更高绩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成本粘性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内部控制对中小企业创新研发投入的影响研究——来自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证据
商业信用融资对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的影响——来自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企业创新与原始股激励——基于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人民币国际化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来自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生命周期、高管薪酬激励与企业创新投资——来自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能促进企业创新吗?——来自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财税政策能激励企业的高质量创新吗?——来自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证据
国际化战略与企业研发创新能力——来自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财政补贴对企业研发投入和绩效的影响研究——来自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